对赫哲族妇女的婚姻、生育自主权的研究

来源 :人口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i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赫哲族妇女婚姻、生育自主权是赫哲族妇女社会地位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据对赫哲族主要集居地的详细调查数据,从文化程度与择偶方式、文化程度与初婚年龄、择偶方式与对目前婚姻的满意程度、赫哲族现有孩子的数量看妇女生育观的变化、文化程度与意愿孩子数、文化程度与现有孩子数、不同时期出生的赫哲族妇女的文化程度与生育孩子数、赫哲族妇女的生育决定权等八个方面进行了较具体的研究,得出赫哲族妇女已基本上具有了婚姻自主权,对目前的婚姻是较满意的,但部分还存在着早婚、早育问题,在选择生育孩子的数量上与丈夫协商的占有很高的比例,能够得到丈夫的尊重。
其他文献
<正>1 资料与定义 本文的主要资料来源来自1990年举行的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迁移资料首次于1990年的人口普查中收集和发表,其中包括常住人口的户口登记情况、移民于普查前五年的居住地方及其搬迁原因。另外,广东省统计局最近系统地发表了1980—90年县(市)际国民经济统计数字。利用这些资料,我们进行一系列的回归分析,目的在找出人口迁移和香港因素,特别是与香港的距离及地区经济发展,包括吸收外资能力和工业发展速度的关系。 这里,迁移被界定为在跨越一段特定距离的情况下,改变了现住户口地址。根据人
<正>联合国1994人口与发展大会(ICPD)于1994年9月13日在埃及首都开罗降下帷幕。这是本世纪世界各国政府及人口学界最后一次针对人口与发展问题的全球性大规模会议。ICPD总结了自1974年联合国提出“世界人口行动计划”以来世界人口、环境与发展的状况,通过了《联合国人口与发展大会行动纲领》(以下简称《行动纲领》)。这个跨世纪的文件及ICPD本身对全球今后20年人口与发展的深刻影响正逐渐展现在人们面前。ICPD大会以来,潮水般涌来的信息令人口学界目不暇接。其中,妇女生殖道感染的研究可以看作
<正>1995年2月我们在山西省运城市金井乡谢家营村对20—40岁妇女的生育状况进行了调查。这个村地处平川,它的社会、经济、文化水平在山西省处于中上等水平。从表中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这个村一孩生育者占总生育人数的27.7%,其中70%属于25岁及其以下年龄的妇女所生,95.6%属于28岁及其以下年龄所生,在20—40岁这83个妇女中,有23人只生育了一个孩子,并且这23人中,年龄处于25岁及其以下的就有16个,占一孩生育总人数的70%,年龄处于26—28岁之间的有6名,26岁的3人,27岁的1
<正>目前我国城市已婚育龄夫妇使用的避孕方法主要是可逆性方法,较少采用绝育这种高效但不可逆的避孕手段。在可逆性避孕方法中,可以自己控制的避孕方法使用率比较高。以北京、天津、上海三大城市1992年的统计数字为例,三市的男女绝育率均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宫内节育器(IUD)、口服避孕药、避孕套和其他方法的使用则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见下表)。
<正>1 城镇计划生育实行社区管理的必要性 长期以来,我国计划生育是建立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依靠行政手段加以管理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城镇原有的计划生育管理方式显得越来越不能适应新的要求。 1.1 城镇流动人口大量增加,加大了管理的难度。随着商品经济的兴起,城镇中来自农村和外地市镇的人口增多,而且,城镇流动人口呈逐年增长之势。其中绝大部分属于育龄人群,主要来自农村,文化素质相对较低,生育仍以“传宗接代”、“多子多福”为主导,而且这部分人的特点是居住分散、流动性大,往往是“户籍地管不
苏南人口转变的过程是苏南经济发展、计划生育工作、精神文明等社会综合治理的体现。苏南社区集体经济增加了社区成员的凝聚力,苏南乡镇企业为社区育龄妇女就业、实现自身价值、提高妇女地位创造了机遇。这里从苏南社区环境,社区功能这一角度对苏南生育观念的转变、低生育率环境的形成进行简要论述。
中国出生性别比的异常并非是80年代以后才出现的。在此之前,虽然总体上无显著异常,但在不同的家庭原有子女性别结构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无男孩结构的出生性别比明显高于有男孩的出生性别比,且超出国际上普遍认同的出生性别比范围。另外,在无男孩结构中出生性别比随孩次的升高呈上升趋势。这表明我国的出生性别比的异常是和我国传统的文化习俗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并且这种文化因素长期以来一直影响着我国的出生性别比。在这一影响消除以前,中国的出生性别比上升将是生育率下降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的阶段。
通过建立区域人口城市化水平动态模拟的一种多因子确定性模型,解析了初始城市化水平、城乡自然增长率差异、农村人口转化率对城市化过程的影响,导出了城市化水平动态平衡的充分条件;作为这一模型的应用尝试,并以农村人口转化率为控制参量,预测了我国各省未来60年的城市化水平变化。
以组群式城市淄博市为例,深入探讨了影响农业劳动生产率的主要因素,客观分析了满负荷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区域差异性,定性与定量研究了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对乡村劳动力所产生的排斥力。
本文利用1988年全国2%生育节育抽样调查资料,对中国主要少数民族(壮族、回族、维吾尔族、彝族、苗族和满族)的生殖状况作一综合分析并与汉族加以对比。历史背景、宗教信仰、地理气候、传统习俗及文化水平的不同造成了各民族生殖状况的差异。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虽低,但实际人口绝对数很大,1990年有7个少数民族的人口超过500万,其中壮族人口已愈1000万。由于历史发展、宗教信仰、地理位置、风俗习惯和传统观念的差异,少数民族的发展不平衡。做好少数民族的生殖健康工作,对提高少数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