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中有“乐”

来源 :大观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ja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托马斯·哈代是19世纪后半叶英国文学史上的一位卓越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德伯家的苔丝》和《无名的裘德》在英国文学史上具有极其崇高的地位,堪称英国文学史上的两朵奇葩。关于哈代悲剧精神的评论可谓汗牛充栋,但深入其中我们发现作者并不是忧郁无为的悲观,而是想更加勇敢的带领人们乐观的面对世界,建立一个更加完美的世界。
  关键词:爱情 命运悲剧乐观
  
  托马斯·哈代的小说代表了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英国文学的创作方向,同时也是那个时期最重要的作家之一。《德伯家的苔丝》在英国文学史上享有极其崇高的地位。关于这部小说,哈代说的很清楚——“一个纯洁女人的故事”。
  苔丝在风景如画的乡野里长大,那里有幽深僻静的布雷谷,有穿着白色长裙的团体妇女的游行舞会。为了帮助家人的生活,她带着胆怯和羞愧的心情去德伯家帮工。表亲亚雷第一次看到苔丝后他的好色的嘴脸就暴露无疑。而年幼的苔丝缺乏经验,无人帮助,终被玷污。当苔丝开始新的生活的时候,她在新婚之夜将这段历史告诉了新郎安吉尔,没想到换来的却是不理解和抛弃。苔丝无奈又只能去做苦工维持家人的生活。可怜夫君的抛弃加上家庭的艰难,苔丝无力承受终又做了亚雷的情妇。然而安吉尔的再次出现却将苔丝的心里防线彻底冲垮了,她刺死了一次又一次伤害她的恶魔亚雷,在与心上人安吉尔度过了一段短暂美好的时光侯被捕而被施以绞刑。
  哈代向我们展示了一位维多利亚时期少女的真实和多舛的命运,她是在同命运的斗争中倒下来的。伪君子亚雷以自我为中心,破坏了威赛克斯地区的天然道德秩序。他披着宗教的外衣,实则却是个有强烈财欲和肉欲的恶魔。亚雷和苔丝似乎一开始就有了某种猎取的意味,那位“年轻漂亮的骑马的阔少清早就驾着他的轻便的双轮马车来接她了。”小说的结尾也很清楚,狩猎结束,被捕获的苔丝躺在悬石坛的祭坛上,像一只绝望的小鹿一样被割断了喉管。而安吉尔对女性温文尔雅,对待婚姻严肃认真。但是他和苔丝的结合从一开始却孕育着悲剧因素。安吉尔爱苔丝,不像苔丝爱他那样的真挚,他的爱理想的浪漫居多。所以,一旦苔丝诚实的向他道白了过去的屈辱时,他心中的偶像崩塌了。他对苔丝反复强调:“我爱的那个女人不是你,是跟你模样一样的另一个女人。”贞洁的丧失并没有让苔丝丧失生的希望,但心上人的否定和遗弃却将苔丝置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也使她丧失了积极生活的勇气和信心。苔丝一生都逆来顺受,忍辱负重,而当她第一次站起来进行自卫的时候,“典型证明了,埃斯库罗斯所说的那个众神主宰对于苔丝的戏弄也完结了。”苔丝成了彻底的资产阶级国家祭坛上的祭品。
  人生的旅程就像风暴一样变幻无常,飘忽不定。这样的生命就是无法承受之轻,对于《无名的裘德》的主人公裘德来说似乎正好印证了这一点。裘德贫穷孤苦,但是他天资聪颖。然而年轻气盛的他却早早的受村女阿拉贝娜的诱惑步入了无奈的婚姻,后却又被其抛弃。接着他与表妹苏相遇,情投意合,经过内心剧烈的斗争,二人同居,生有子女。但终因不结婚而同居,处处遭人冷眼,求职无路,居无定所,表妹淑终于回到原夫身边忍受屈辱的命运,裘德则以慢性自杀殉情。
  海明威说:“人可以被消灭,但是不能够被打败。”“哈代是通过小人物的命运激发读者对命运的询诘与建议,是通过推理的方式让大家思考解决人类生存的问题。”(弗吉尼亚·伍尔夫)不难看出,这两部小说都是以主人公的悲剧命运结篇。但是当我们仔细阅读作品时,我们不难看出,哈代在这两部小说中描写悲剧只是一种手段,他的目的明确而又坚定,那就是如何避免悲剧,如何把小人物的命运从无奈的,被动的生存危机中解脱出来。
  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妇女历来循规蹈矩,而苔丝则恰恰相反,小说的一开始就有一段话;“一种梦想,虽然也许因为所遇不遂而终于渐渐化为泡影,但是却依然不断的生长,因为希望原是这样啊。”简单的一段话却暗示了苔丝倔强不屈的顽强品格。她既不信教也不信神。她以自己坎坷的命运断定,能救人间万物的上帝是莫须有的,穷人的命运只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当她被骗而失去了贞洁的时候,她不甘心被舆论左右,毅然离开家乡,到塔本利牛奶场做工。她大胆的同安吉尔相爱,并将自己的遭遇在新婚之夜吐露给丈夫,勇敢正视现实。最后她以寻常女子没有的勇气杀死了残害自己的恶棍亚雷,然后从容不迫的走向刑场,以死来抗议资产阶级不公正的法律。在临死前,苔丝请求安吉尔娶她的妹妹为妻,“因为凡是我的长处,她一样的不短,凡是我的坏处,她却一点没有.......”。她的妹妹就是苔丝的精神的另一个载体,在黑旗升起后,苔丝的精神也永远留在了人世。这包含了作者深厚的乐观精神,是作者反抗精神的寄托。苔丝在旧有的道德边缘徘徊,在她的这种不断的抗争,妥协,堕落到最终的反抗中,我们看到了美好的东西被不可抗拒的强大力量撕裂的美。
  哈代放眼看世界时,他的大眼睛里似乎充满着忧郁,他在他周围的汹涌的生活里发觉有许多事情有违正义。裘德就是他现实托助的一个对象,裘德的一生经历了很多次的失败,困难并没有使他悲观绝望,反而让他对人生,法律,风俗,和教理各方面的见解更加开朗了。裘德并非被社会习俗和宗教教义压迫致死的,而是主动弃绝了那样黑暗的无法喘息的社会。肉体的死亡寄寓的是精神的长存,哈代正是想用裘德的死亡来唤醒千万颗沉睡的心灵,给蒙蔽的时代下一剂猛药,促使新世界的到来。书中主人公裘德和淑说过:“我们一直搬下去,直到有人承认我们为止。”他们所表现的是勇往直前的精神。他们还说:“我们的思想只是提前了50年。”也就是说,哈代相信50年后的世界也许会是另一番景象,无疑在否定现世的同时又对人类社会的将来抱着相当乐观的肯定和期盼。
  很多人都说哈代小说充斥着浓烈的悲观主义的味道,哈代本人予以否认,但他又承认“事情也许是坏的,但他们能够变好,也将变好。”哈代也说过:“故事的阴郁特征是为了彰显人们渴望的理想世界与他注定要生活的肮脏的现实世界之间的对比。”作者是通过不遗余力的破除压抑真本感情与自然欲求的旧观念,旧思想,旨在希冀一个与哈代所批判的旧世界截然不同的理想国,而建立这个世界的第一步就是将旧世的一切不合理全部推倒,而这种毁灭又是触目惊心的,但这绝对不是一曲哀伤的挽歌,这是一段奔放进行曲的前奏。所以,哈代绝对不是一个杞人忧天,忧郁不为的哀伤者,这两部作品就是鞭策时代进步的工具,它世世代代的引领人们走向光明,他是一位坚定的乐观主义的歌颂者。
  参考文献:
  [1]陈焘宇. 哈代创作论集?[M].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2][英] 哈代. 德伯家的苔丝,[M].张谷若? 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
  [3][英] 哈代. 无名的裘德[M]. 刘荣跃 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
  [4][美]艾尔弗雷德 .哈代评论[C]?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63
  [5][美]唐纳德.戴维森? .托马斯哈代小说的传统基础?[J] 文学评论,1974
  [6]金元浦,孟昭毅. 外国文学史?[ M ]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7]朱维之. 外国文学简编[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1)07-0078-01   历史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就实质而言,历史教学过程是感受和理解历史的过程,即认识历史的过程。作为认识过程,在历史教学过程中,笔者认为,教师与学生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   课堂是教师的,教师是导演,是设计师。教学全过程要有教师的意思体现,实现课程意图。不能把传统的“满堂灌”变为“满堂问” ,“
期刊
中图分类号:S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1)07-0076-02  摘要:门源县地势高,气候寒冷,作物种类极少,主栽作物是青稞(Hordeum vulgare L.)[1]和油菜;由于耕作粗放,技術落后,田间杂草普遍严重。为了更好的对田间杂草进行防治,减少对青稞产量的危害,对防治方法进行了详细阐述。  关键词:门源 青稞 杂草 防除     Barley Menyua
期刊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1)07-0143-01  摘要:孔子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又曰:“三人行,必有我师。” 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正确积极地归因策略能够指导有效地提高课堂
期刊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1)07-0147-01   三尺讲台,舞台虽小,但我手捧师爱,憧憬明天;一间教室,视野虽窄,但我热爱学生,无悔青春。十八载苗圃耕耘,让我感到:教育是完善人的事业,有了这样的目标定位,教育才会有理想和信念;学校是唤醒人性,亲近善良,远离无知,拒绝邪恶的场所。教师不经意间的行为,对学生终身的发展也能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做一名老师,
期刊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1)O7-0188-01  摘要:《故都的秋》是郁达夫1934年8月写的一篇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的散文。其情其景颇具审美价值。读来耐人寻味,美不胜收。  关键词:别具特色 秋味  《故都的秋》是郁达夫1934叶8月写的一篇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的散文。其情其景颇具审美价值。读来耐人寻味,美不胜收。阅读时不仅要抓住所绘秋景,更要透过
期刊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1)O7-0229-02   摘要:在《机械振动》和《机械波》知识综合运用中,同学们感到概念多,关系理不清。我经过长期实践得出如果在此采用“去整留零”研究振动和波的问题,效果就不一样了。  关键词:一堂 习题课 反思 去整留零 妙用  因在周期性问题中,每经过一个周期物体将重复做原来的运动,各物理量也将重复着原来的变化规律,一切
期刊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1)07-0244-01  摘要:阅读是人获得理论知识的直接途径,其对人生的影响不言而喻。阅读能够增长知识、增长阅历、增长技能,是提高人综合素质的捷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缺乏阅读兴趣是语文学习过程中最大的障碍,只有让学生拥有了浓厚的阅读兴趣,才能让语文阅读成为学生快乐学习的保障,才能真正促进他们热爱学习语文,更是落实新课标下提高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西方节日在大学校园渐行渐热,而本土传统节日却在大学校园趋渐冷寂的原因。  关键词: 西方节日传统文化大学教育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西方的科学技术和文化以商品的形式涌入中国,各个街道、学术研究室、大学课堂外国学术思想开始蔓延,西方节日也由城市向农村进军。在农村渐渐扩大影响,使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据地逐渐减小,传统文化出现危机。  二十一世纪随着政府对传统节日的大力提倡和改革,传统节
期刊
摘要:《史记·项羽本纪》是太史公笔下最精彩,最悲壮的篇章之一,从壮极之巨鹿到悲徊之垓下,悲壮之气总贯于全篇,是《项羽本纪》美之所在,更是后世悲夫壮士发咏感叹的审美机枢。因此如何去解读《项羽本纪》的美,就是本文论述的重点。“气”不仅是美的中介,还是审美的中介,是太史公笔下美的实质,了解这个“气”的运生状态再来从审美方面解读《项羽本纪》就会更深刻。  关键词:审美中介美在关系 气运生文    什么是美
期刊
摘要:这是一部现代作家在“漩涡”中浮沉、挣扎的心灵史,作者从小说家的创作心理障碍的分析着手,将自己的阅读体验和生活感受结合起来,以意逆志,层层剖析。这种独辟蹊径的中国式心理分析,以其内在的抒情性,建构起熔铸历史与现实、兼及心理与文化而自成一格的批评范式。  关键词:王晓明心理障碍 抒情性     读完王晓明先生的《潜流与漩涡——论二十世纪中国小说家的创作心理障碍》,不由地感叹这种让人耳目一新的批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