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鲁棒H∞控制的动态电压恢复器

来源 :电力自动化设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t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系统鲁棒性要求,提出了H∞双闭环反馈控制器设计方法。在简要介绍动态电压恢复器(DVR)原理的基础上,根据系统数学模型,写出标称对象的状态方程,根据系统性能要求,选定混合灵敏度优化设计中要求的3个加权函数,进而求得系统的广义被控对象的状态空间实现。通过求解2个代数Riccati方程得到H∞控制器。该控制器用于DVR系统控制,不但可以保证系统的稳定性,而且对负荷和系统参数的变化具有一定的抗干扰能力。仿真结果验证了控制器设计的正确性。
其他文献
本文讨论了松辽盆地及其周边地区浅源中强地震的成组活动特征.依据地震成组活动特征推断本区进入了一个新的地震活跃时段.
应用应力调制图像法对辽宁地区1970年以来的21次ML≥5 0地震进行了检验。结果显示,有18次地震的震前出现了Se值异常单元,虚报地震11次,漏报3次,R值评分0 58。
2004年12月17日吉林省白山市抚松县漫江镇发生ML4 4级地震。本文对这次地震的类型、烈度分布特征及其发震的地质构造背景等进行了分析。
利用CNSS编辑的深源地震目录,对全球深度500km以上的俯冲板块形态进行研究,给出了俯冲带的俯冲参数,以及菲律宾和班达弧俯冲带的三维形态。
在五大连池火山区流体化学研究原有工作的基础上,对火山群的重要区段开展了野外踏勘、气体普查,特别是用放射性气体测量方法对火烧山、老黑山、笔架山、药泉山等火山区进行了
BSZ—2型数字钟目前仍应用于模拟地震观测中。本文介绍了该钟的工作原理,并对检修过程中常见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
利用辽宁数字地震台网的营口台的三分向数字化地震资料,研究了1999年岫岩MS5.4地震前后S波分裂特征。结果表明:(1)延迟时间大部分在0.9~7.2ms/km范围内,平均4.23ms/km;(2)震前快S波的优势偏振方向为N51°~88°E,平均N58.66°E;震后S波的偏振方向主要集中在N1°W~N2°E和N55°~84°E范围内,平均偏振角为近NS向和N68.13°E。NE的偏振方向与震源
本文通过对震前初动振幅偏离系数的测定,讨论了1999年11月29日岫岩-海城5 4级地震孕育的源兆信息。
针对传统的三相AC/AC变频电路特点,提出了一种新的电路拓扑,仅用6个功率器件即可实现三相AC/AC变频功能。提出基于脉冲阻塞原理的等脉宽斩波控制策略,取代传统的移相控制策略
基于广域测量系统提供的网络部分节点的谐波同步测量数据和网络导纳矩阵建立谐波状态估计模型,通过对模型的求解得出整个网络的谐波状态。对于待求解的数学模型,由于网络中某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