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班主任的德育策略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ngegoodluc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学生进行德育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从小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途径。我参加教学工作以来,担任班主任,在传授小学生知识的同时更加应该关注育人工作,始终把德育工作放在学校教育工作首位,把德育工作贯穿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过程中。
  【关键词】德育;班主任;策略
  作为教育工作者,都深有体会。作为班主任应该充分意识到这一问题,所以在平时的班级管理工作中认真地抓好学生的德育教育,培养学生德育意识。因为在学校里小学生与班主任接触的时间是最多的,而且在很多小学生心目中,他们认为班主任是一个无所不能的人。基于这个原因,班主任必须为学生构建一个充满爱的精神家园,全方位地提升学生素质,这也是教育工作者的天职。 身教胜于言传,一切都在潜移默化中,尤其对那些行为习惯不是很好的学生。 如,课室脏了,自己拿起扫把扫一扫;讲台乱了,上课前清理清理;粉笔掉在地上碎了,及时捡起来……让学生逐步也养成这种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建立民主的师生关系
  尊重和理解,是建立民主关系的纽带和原则。班主任在开展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就应该懂得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欣赏学生。保持师生在人格和尊严上的平等,平时与学生进行友好交往,坦诚相对,教育效果会更好。学生的个性特点越来越鲜明,学生的自我意识越来越强烈,这就需要我们尊重、理解学生,让学生在宽松的气氛中成长。用真诚的灯照亮学生成长的道路。要与学生多谈心,每天带给学生一张真诚的笑脸,这样师生之间的距离就会不知不觉地缩小,学生就会觉得老师是为自己切身处地着想,觉得老师是值得信任的人,学生在潜移默化地接受班主任的教导,班主任日常德育工作就会减少很多阻力。
  二、选择合理方式处理事情
  每个班主任都会遇到有学生做错事和不听话等不良现象,而班主任在处理这此做错事的学生时,批评方式与处事技巧对学生以后的成长来说有着巨大的影响。记得刚做班主任的那年,我刚走进教室,就有几个学生对我说:“张老师,小明买书的那二十元不见了。”经过了解才知道小明把母亲给他买书的二十元钱放在书包里被人偷走了。他告诉我下午第二节课钱还在,可第三节上了活动课回来就不见了。当时教室里只有十几个学生在,其他人都回家了,马上调查是不可能的。 我首先安慰了他几句,等明天再说。 第二天一早,我便在教室里宣布:“昨天放学后,小明买书的二十元钱不见了。我已查清楚是谁拿了(事实上我没问任何人)。希望这位学生能主动把钱交出来,我保证为你保密。”话音一落,教室里就议论纷纷。我认真地观察每个学生的表情,希望能从中找到蛛丝马迹。可是除了闹哄哄外,我什么也没发现。之后,我没在班上再提起,也没人主动拿钱出来。我不敢怀疑谁,怕伤害他们的自尊心。第三天,我从自己的生活费里拿出二十元给了小明,并在讲台上说:“同学们,小明的钱已经有人主动交上来了。虽然他犯了错,但他有改正的勇气,那是难能可贵的,希望他以后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此时,我看到一位学生有惭愧不安的神情,但我没急着去问他。过了一个月,那个学生拿着一封信来找我,羞愧地对我说:“老师,我错了。钱是我拿的了,当时我把帮我妈买药的钱丢了,看到小明的書包的钱,我就……我早就想向您认错了,可一直都没勇气……现在我姐姐寄钱回来了,这钱还给您……谢谢您。我以后不会再这样做了。”看着自己的学生能懂得改错,我心里觉得很幸福。如果我当时把事情公之于众,那他脆弱的心灵如何面对以后的日子。所以,班主任在处事过程中要时刻注意技巧性,使用巧妙的言辞和语句来指出学生的不足与问题,让学生清晰深刻的认识到自己的错位,能够认真地反省错误,让学生心悦诚服。
  三、塑造学生人格,提高其自我教育能力
  学生是一个活生生的个体,具有很强的独立自主性。作为班主任,必须时刻注意维护和尊重他们的人格,要提倡形成自我教育能力。班主任可以把开展活动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引导而不包办。学生在活动中要根据自己不同的条件确定自己的奋斗目标。在学习和生活上,要学会自己教育自己,自己管理自己,最大限度激发自己的潜能。
  班主任要为学生实践锻炼积极创造条件,引导而不包办。学生在实践中要有理想、有目标、有志气、有追求,刻苦锻炼自己的毅力,想方设法使自己的特点符合形成个性特长。
  班主任要为学生提供机会,使学生在活动中通过独立思考,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吸取教育自己的经验,达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初步能力,进而使自己独立意识不断得到提高,创新能力得到加强。
  四、家校结合,共同教育
  要做好德育工作,教师、家长、学生三方面的配合很重要。班主任要对学生有全方位的了解,及时掌握学生的情况,与家长的密切联系必不可少。 学生的教育工作也要在家长的配合下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要定期召开家长座谈会,把学生在班里面的学习、纪律等状况客观分析给家长听,同进也要求家长把学生在家里的生活习惯客观地反馈上来,如有问题及时与家长反映,争取对有问题的学生及早帮扶。尤其是后进生,不要放弃他们,这些学生心里多多少都有一点失落感,他们也想成绩好,但可能由于各种原因成绩上不来,就形成了无心向学。所以,对这类学生就要多关心鼓励,让他们树立信心,平时帮助他们在原有基础上一步步的进步,将后进生在消极的影响程度降低到最小范围,那样,良好的班集体就会形成。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班主任作为学生的领路人,就不应拘于不变的教育传授方式,必须大胆摸索,富于革新。要通过表象、找到问题的关键,摸索规律,及时解决问题症结所在。还要与时倶进,不断地更新教育理念,要坚持不懈一步一个脚印地干,只要方法对了,班主任的工作就会得心应手,我们对学生状况做到心中有数,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
其他文献
创新精神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灵魂,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新时代,这需要我们在德育工作中培养孩子具有与之相适应的创新精神。  如何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从而为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则需要我们在德育教育工作中从基础教育抓起。如何充分利用新时代资源进行探索,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谈谈看法。  一、在常规课堂中开展综合体验式课程活动,培养创新精神  一切创造都源于实践。要让学生在生活中
【摘要】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高中学生的学习和成长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生的英语学习很大程度上,就是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的养成过程。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素质。基于此,本文对高中生英语学习习惯的培养作系列探讨。  【关键词】高中学生;英语;学习习惯  世界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
本报综合消息 2月17日,深圳市全市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由“校长开学第一课”全面启动在线教学,确保“停课不停学”“离校不离教”。近日,深圳市各校纷纷展开在线课堂模拟测试。盐田区外国语小学家长表示,“上网课不是学习新课,主要是给孩子们提供一个学习氛围,调整一下假期作息。”15日,福田教科院附中也进行了全校联播测试,该校教科室主任曹雅婷这学期上七年级数学课,她表示,延期开学期间不上新课,但这不代表课堂
【摘要】班主任作为班级中的领导者,也是班级中各种事务的主要负责人,在班级管理工作起到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高中阶段,班主任是否能够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关系到正处于青春期的高中生的未来发展,而班级管理质量也能间接体现出班主任的教学能力。鉴于此,本文通过分析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的现状,围绕班级管理提出几点行之有效的对策建议,以期有效提高班主任班级管理质量。  【关键词】班级管理;班主任;高中;现状及对策  
【摘要】基于我校体育特长生的实际情况,笔者长期担任班主任,通过观察并总结出体育特长生的特点,以此形成“从软化到优化”的体育生班级的管理策略,合理协调专业训练与文化科学习,培养国家和社会的有用之才。  【关键词】体育生;软化;优化;班级管理  陆丰市东海镇龙潭中学(以下简称“我校”)是陆丰市一所系统化训练体育特长生的学校。2020年9月,我校申请特色高中,确立“体育特长生训练学校”的地位。每年高考后
【摘要】我国著名幼儿教育家陈鹤琴说过:“孩子可以说是父母的镜子。”的确,父母的行为习惯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笔者发现本班幼儿中有的父母平时很少参加集体活动,那么,幼儿就会缩手缩脚,不善于与人交际;有的父母溺爱幼儿,无论什么事情都包办代替,那么,幼儿就会产生过度的依赖思想,动手能力差;也有的父母不注意自身的形象,遇到一点不会做的事情就放弃,那么,幼儿也就会和家长一样,养成懒惰、不爱动脑筋的不良习惯等
【摘要】班集体是我国教育管理的基层单位,而小学班集体,一方面是小学管理和教育的基础所在,另一方面也是小学生自身学习和生活的所处环境。小学生通过融入小学班集体中,以此来展开自我教育和管理的成长过程。笔者通过自身的学习工作经验,探究小学班集体的管理模式,并通过已有研究,重新定义小学班集体管理的评价体系,力争构建出高效科学的新型小学班集体自主管理的评价体系,此研究对于当前教育所倡导的指导思想,即以学生发
“我要步步站得稳,须知他人也要站得稳,所谓‘立’也。我要处处行得通,须知他人也要行得通,所谓‘达’也。今日我处顺境,预想他日也有处逆境之时;今日我以盛气凌人,预想他日人亦有以盛气凌我之身,或凌我之子孙。常以‘恕’字自惕,常留余地处人,则荆棘少矣。”曾国藩家训既阐释了中国人人格理想的追求,亦阐明了习字之道。然而,中华民族急需补的一课是什么呢?有一句话叫做“站在巨人的肩上,您才会尽快成为巨人。”我们学
摘 要:2011年版的《小学语文新课程標准》阅读总目标中提出:学生要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在统编教材的背景下,在阅读教学中,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正确解读教材,课内外联动,提高阅读速度、阅读质量,落实本单元的核心目标,是提高阅读效率、提升语文素养的关键。  关键词:阅读策略;教材特点;认知规律;反复实践  统编教材总编温儒敏强调:“对中小学生来说,阅读方法的掌握是很重要的,是基
【摘要】课外阅读非常重要,让学生有效地课外阅读,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借助丰富的人类文化精品滋养他们的心灵,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拓宽他们的视野,博采众长,获取全面营养,将使其终生受益。以课外阅读为媒,探究课外阅读的有效指导模式,拓展课外阅读的形式,优化课外阅读的评价,举行别开生面的展示活动,让学生在展示中交流提高,感受课外阅读成功的快乐,全面提升语文素养。基于此,本文对如何在课外阅读中提升学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