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浩文翻译萧红作品研究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yangyy123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萧红是葛浩文最早翻译的中国作家,也是他日后成为大翻译家的起步。萧红也因其闪耀着人性永恒光辉的作品而被中外大众所喜爱,英国学者评论说:“葛浩文把萧红带到西方世界来,功不可没”。
  关键词:葛浩文;萧红;翻译研究
  作者简介:毕冉(1980-),女,辽宁朝阳人,硕士,讲师,主要从事英语教育、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1--01
  一、前言
  2012年10月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作为其作品的主要英译者——葛浩文名声大噪,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和学术研究的热点。然而,学术界对他的研究存在两方面的问题是范围过于局限,多数研究侧重于对其20世纪90年代后译作的研究,诸如姜戎的《狼图腾》、贾平凹的《浮躁》、莫言的系列作品《红高粱家族》、《丰乳肥臀》和《酒国》等,对于其70-90年代的译作少有问津,特别是对萧红英译作品的研究更是寥寥无几。
  二、翻译家葛浩文与作家萧红
  美国翻译家、汉学家葛浩文(Howard Goldblatt)已将近30位中国现当代作家的50余部作品翻译成英文,被誉为“中国现当代文学之首席翻译家”(夏志清,1996)。不过,把“中国当代”四个字改成“萧红”,则一点也不夸张,因为作为东北作家群的典型代表、被称为“民国四大才女之一”、“30年代文学洛神”的萧红是葛浩文倾注了极大心力的作家,葛浩文说:“萧红是个不朽的作家,几百年都不朽”(Howard Goldblatt, 2011),葛浩文除翻译莫言作品最多(9部)外,萧红紧跟其后(5部)。萧红是葛浩文最早翻译的中国作家,也是他日后成为大翻译家的起步。萧红也因其闪耀着人性永恒光辉的作品而被中外大众所喜爱,英国学者评论说:“葛浩文把萧红带到西方世界来,功不可没”(Howard Goldblatt, 2011)。
  三、葛浩文翻译萧红作品研究
  葛浩文将作家和翻译家的结合比作婚姻,而婚姻的未来却难以断定,“文学作品翻译成功,也同自头偕老般,人人赞声不绝,许为佳偶;可是婚姻失败,个个都留下了伤痕”(葛浩文,)文学翻译家担当着文化沟通与传承桥梁的重任,正如英国翻译家亚瑟·韦烈(Arthur Waley)成功英译日本作家紫式部的《源氏物语》,使得这部作品赢得了广泛的世界声誉、中国翻译家杨宪益、戴乃迭夫妇的《红楼梦》全译本也将中国的经典文学引入了世界文坛,那么葛浩文也将中国青年女作家萧红成功介绍给世界。
  1975年,葛浩文着手翻译萧红的《 呼兰河传》,为更清晰的向外国读者传达《 呼兰河传》的思想,葛浩文给各个章节添加了标题,对章节也做了一定的删减。1975年8月,发表《 谈萧红与鲁迅》。 1976年,英文版《 萧红》面世,葛浩文后来回忆,当他写到萧红在香港病入膏肓,躺在医院中无助地望着天花板,快咽最后一口气时,他戛然而止,竟然立刻扔下笔,眼含泪光匆匆跑出家门,在外面游荡,久久不敢走进家门,他不忍推门而入拿起笔继续写下去,他的感觉是他只要不进门、不坐在桌前,不拿起笔,萧红就不会离开、她就能活下去……通过这段描写,我们可以体会葛浩文对萧红用情之深。第二年,葛浩文翻译萧红短篇小说《 牛车上》。 1977年,发表《 萧红及萧红研究资料》。1978年所译的萧红的《手》、《北中国》收入夏志清等编的《中国短片小说》。1979年4月, 葛浩文与杨爱伦合译萧红《 生死场》,为适应外国读者的阅读习惯删减了一些说明性的文字。1980年8月,《萧红在西方世界》在哈尔滨日报发表,紧接着发表了《〈 萧红与美国作家〉补遗》、《 二萧散记》。1982年,葛浩文翻译了萧红的多部短篇小说如《 小城三月》、《 王阿嫂的死》、《 家族以外的人》等,后被收入《 萧红短篇小说选集》并被中国外文出版社出版。2005年,香港中文大学出版了葛浩文翻译的萧红作品《 染布匠的女儿》。除了这些小说外,葛浩文还千方百计的搜集到了萧红流落到哈尔滨后发表在《大通报》、《哈尔滨公报》、《国际协报》上的几篇短篇小说,如《清晨的马路上》、《腿上的绷带》、《看风筝》、《出嫁》等。设想一下如果没有一颗对翻译的执着之心,对萧红的虔诚之心,怎会翻阅着那些发黄的旧报纸,阅读着模糊的繁体字,这种对中国文学的热诚之心是值得我辈学习的。在所有的对萧红的译作中,葛浩文最喜欢、最难忘的仍然是《呼兰河传》,他认为在这部作品中萧红展现出来了她的个性、她的艺术天赋、她的才情。应该说葛浩文对萧红的解读是比较冷静、客观、到位的。
  萧红是葛浩文与中国文学间的“初恋”,他不仅翻译萧红本人写的作品,他也翻译和收藏其他作家写的有关萧红的著作,如骆宾基的《萧红小传》、丁言昭的《人鸟低飞——萧红流离的一生》和《潇潇落红情依依——萧红》、曹革成的《跋涉生死场的女人——萧红》等。
  可以说萧红是葛浩文中国文学翻译事业起步的一盏明灯,为他照亮翻译事业的康庄大道。没有他与萧红的一见钟情,也就没有了后来葛浩文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的长相厮守,更没有后来因翻译莫言作品获诺贝尔文学奖而名声大噪。
  参考文献:
  [1]Goldblatt,Howard. Tales of Hulan river[M].Joint Publishing (H.K.) Co., Ltd, 1988.
  [2]季进.我译故我在——葛浩文访谈录[Z].沈阳:当代作家评论,2009( 6) .
  [3]何琳.翻译家葛浩文与《中国文学》[J].山东:时代文学,2011(02).
  [4]毕冉.翻译家葛浩文译介萧红作品初探[J].《芒种》2015(10).
  [5]蒋书丽. 葛浩文与萧红[J].《书屋》- 2014(02).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中晚期肝癌患者血清中微小RNA-202(miR-202)、乏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水平变化,并探讨其诊断中晚期肝癌的效能及其对预后评估的价值
丽江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旅游城市,传统的纳西族的生活与文化都受到了多元文化的影响,显而易见的就是纳西族人的语言使用。本文通过田野调查的方式考察了丽江大研镇纳西族居民
摘 要:能与介词组合是汉泰语时间词的一个重要特征。文章对汉、泰语“在 时间词”组合的句法结构、句法功能和语法意义进行分析。  关键词:汉语;泰语;在;时间词  作者简介:张伟君,女,云南民族大学东南亚学院2014级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泰语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中图分类号]:H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1--02  一、引言
本文对工商企业与第三方物流企业合作的基础进行了研究。文章通过对传统第三方物流合同和现代第三方物流合同各自特点的分析,对比得出两者之间的差异,并系统剖析了存在差异的根
摘 要:省略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语言现象,它最终目的是实现交际便捷的需要。对省略的研究层出不穷,本文以BBC执导的简奥斯汀三部小说的同名电影《理智与情感》、《傲慢与偏见》及《艾玛》为语料,探索口语中的名词性省略。  关键词:省略;中心词;对比  作者简介:刘琳(1992-),女,汉族,江苏省南京市人,南京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2014级外语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语言学。  [中图分类号]:H03
摘 要:越南语是东南亚地区的一种语言,现在在中国越来越多的大学已经开设了越南语教程,但是,在教授和学习越南语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渐渐地接触到了越南语的方言,这是一个重要的问题,现在,一些学校已经开始为越南语专业的学生开设关于越南南部方言的课程和专题讲座。  关键词:越南;南部方言;特点  作者简介:谭于慧(1986.3-),女,汉族,云南文山人,云南民族大学东南亚学院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外国语言
基金项目:河南省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项目“语言学卓越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项目编号:2016-JSJYLX-029);南阳师范学院stp项目“校园流行语的调查与研究”;南阳师范学院spcp项目“网络流行语的语言学考察”。  摘 要:“颜值”作为一种流行语越来越被大众所广泛的应用,无论是用来形容一个人的样貌,比如用来形容一个人长得俊俏,就会用“颜值爆表”来形容;或者用来形容物体的美观,比如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它经历了五四运动前的早期传播和此后的广泛传播两个互相联系的不同阶段,而第一个阶段,主要是在海外,其积极传播者主要是海外同胞。本文所介绍的就是这方
作为新乡镇公共文化建设当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文化软实力能够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目前我国乡镇的公共文化建设还正处于初级的发展阶段,本篇文章通过对目前文
摘 要:泛读,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乃至语言综合能力的必要条件之一。本文首先强调了泛读的必要性,并阐释了精读和泛读在教学方法上的差异,由此引出葡语教学者在泛读课堂上遇到的诸多常见问题,对其关键问题的成因给出了合理解释,同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应对策略。希望本研究能对葡语泛读课堂的有效开展起到积极作用。  关键词:葡萄牙语;泛读;教学法;应对策略  作者简介:任珊珊(1987-),女,陕西西安人,硕士,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