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科专业基础课程中的思政教育探索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ujiab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理工科专业基础课程由于涵盖了较多的理论概念及复杂公式,因此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往往把绝大多数课时放在了理论知识的讲解上,而忽略了对课程当中所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的挖掘与传授。本文以《水力学与泵》课程为例,对理工科专业基础课程中的思政教育进行了探索,通过适当的教学设计与教学方法,将思政教育融入理工科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过程中。
  关键词:理工科;专业基础课程;思政教育;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30-0032-02
  在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当今社会,高校的理工科专业基础课程亦需要逐渐树立起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通过深入挖掘蕴含在课程中的思政教育资源,结合课程本身的知识点,将专业教学目标和课程德育目标相结合,在知识传授中融入价值引领,通过适当的教学设计与教学方法,将思政教育融入理工科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过程中。
  《水力学与泵》是一门典型的理工科专业基础课程,它既有本学科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又有鲜明的工程应用特征。在课程长期以来的教学过程中,课程中的理论概念及相关计算公式始终作为授课内容的重要部分贯串在课程设计与课堂教学过程中。然而对于思政教育这一方面在课堂上却鲜少有所体现。本文以这样一门具有代表性的理工科专业基础课程为例,探索研究了此类课程中的思政教育工作开展思路与方法。研究工作中对课程的典型章节中所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进行了深入分析与挖掘,并在此基础上探索了思政教育工作的实践方法。
  一、课程简介
  《水力学与泵》课程是为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在环境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中起着承接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作用。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水力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掌握工程水力计算基本方法与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初步能力,熟悉涉及环境工程方面各类水泵的作业原理和性能等知识。该课程为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学习有关后续专业课程、从事环境工程领域相关工作和进行深入科学研究打下基础。在课程长期以来的教学过程中,课程知识点的工程应用性始终作为授课内容的重要部分贯串在课程设计与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认识了解所学专业基础知识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的专业荣誉感与职业使命感。
  二、课程中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
  《水力学与泵》作为环境工程专业的基础课程,既有本学科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又有鲜明的工程应用特征。在课程长期以来的教学过程中,课程知识点的工程应用性始终作为授课内容的重要部分贯串在课程设计与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认识了解所学专业基础知识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的专业荣誉感与职业使命感。
  通过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与认识所学专业对于国家水利工程建设、环境工程建设、城市建设、交通运输等各方面的重要意义,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树立专业荣誉感;同时引导学生了解环境工程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在实际工程应用中的重要指导意义,培养其认真严谨的学习与工作态度,并通过对自己今后即将从事专业工作内容与意义的了解,逐渐树立职业使命感与责任感,为其今后从事相关专业工作打下正确的思想基础。
  三、课程思政教育实践探索
  1.水力学的任务与发展简史。水力学的研究理论不仅在水利工程的建设过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修建堤坝、灌溉渠系、水力发电、河道整治等各个方面,而且在国民经济建设的其他领域也是所需应用的理论基础之一。同其他自然科学一样,水力学的发展既依赖于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又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水力学知识的应用方面有着诸多流传至今的闪光点,特别是在防治水患、兴修水利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四千多年以前的大禹治水、秦朝修建的都江堰、郑国渠和灵渠三大水利工程,都说明当时对明渠水流和堰流的认识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通过学习水力学的研究内容,帮助学生了解所学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在实际工程应用中的重要指导意义,培养其认真严谨的学习与工作态度;通过对水力学在我国的悠久发展历史的了解与学习,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与认识所学专业对于国家水利工程建设、环境工程建设、城市建设、交通运输等各方面的重要意义,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树立专业荣誉感与职业使命感。
  2.水静力学。水静力学研究的是液体的平衡规律及其工程实际应用。它的主要研究任务是根据液体的平衡规律,计算静水中的点压强,确定受压面行静水压强的分布规律和求解作用于平面和曲面上的静水总压力等。在实际工程中,有各种承受静水压力的平面和曲面结构,如拱坝挡水面、弧形闸门就、船体浸入水中的部分等等。在水静力学这一章节知识点的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认识与了解所学专业基础知识在国民经济建设特别是国家水利建设工程中的重要指导意义,教导学生在今后从事相关专业工作时,始终认识到自己的工作与国家建设息息相关,培养学生的职业使命感与责任感。
  3.水动力学。在工程实际中,更常见的是流动着的液体,如输水管道、河道或渠道中的水等。液体的物理特性是具有流动性,其静止状态只是相对的,而运动才是绝对的。因此进一步研究液体的运动规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水动力学的基本任务就是研究各运动要素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规律,建立各运动要素之间的关系,并用这些方程来解决工程中的实际问题。通过对水动力学部分章节知识点的学习,帮助学生认识到水力学理论不仅在水利工程的建设过程中有着广泛应用,而且在国民经济建设的其他领域,如城市建设、交通运输、环境工程等诸多领域也是所需应用的重要理论基础,进一步加强学生的专业荣誉感,同时也更加深刻认识到所学专业理论基础的重要性,为其今后从事相关专业工作打下重要的思想基础。
  四、教学过程的实现方法探索
  1.进一步完善《水力学与泵》课程的教学体系,理顺课程在前后程课程中的关系。通过进一步梳理课程教学内容体系和与前后程课程的关系,分析提炼课程教学内容中的思政教育资源,同时在教学过程中,选用符合专业实际情况的例题或者习题等进行讲解。
  2.更新教育理念,深化教学改革,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和先进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在接受课程思政教育时能够更顺利自然,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效果。
  3.及時补充参考书籍、视频等课程教学素材,充分开拓利用先进的电子科技与网络先进技术,利用校园网络教学平台、易班等网络渠道,进一步补充完善课程网络教学内容,系统有效地开展网络教学、讨论、答疑以及网络实验指导。
  在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当今社会,高校的理工科专业基础课程已经不能再仅仅定位于概念化、公式化的知识讲解与传授。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与要求,此类课程需要逐渐树立起知识传授与价值塑造紧密结合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人生观与价值观也得到充分合理地培养与塑造。授课教师要深入挖掘蕴含在课程当中的思政教育资源,结合课程本身的知识点,将专业教学目标和课程德育目标相结合,在知识传授中融入价值引领,通过适当的教学设计与教学方法,将思政教育融入理工科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过程中。
  参考文献:
  [1]陈娅.高校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实效性探讨[J].教育研究,2017,(09):50-51.
  [2]宁喜斌,晨凡.高校《食品安全学》课程思政教育的设计与实践[J].安徽农学通报,2017,23(17):153-154.
  [3]李晓宇.新时期深化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路径探究——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为例[J].大连大学学报,2017,(08):86-89.
其他文献
摘要:高校的教学质量是高校发展的重要指标,也是人才培养的重要保证。本次研究以河北科技大学理工学院国际班的英语教学为实例,通过对学院制度建设,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教师对教学的全面掌控和用人单位对人才培养的需求等方面的思考和研究,可以改善英语课堂教学效果,加强英语教学质量的监管和完善国际班英语教学质量的保障体系,对今后的教学质量起到指导性作用。  关键词:英语教学质量;国际班;教学质量保障  中图分类
摘要:适宜的幼儿园环境创设能为幼儿的发展提供了支撑感、真实感、联接感、价值感和意义感。20世纪以来,基于儿童视角和立场的环境创设越来越受到关注重视,考虑环境创设的自然因素和文化因素,本文主要是通过对蒙台梭利、华德福和瑞吉欧三种教育模式下的幼儿园环境创设进行比较,给我国幼儿园基于本园特色的环境创设提供借鉴和启示,使幼儿园的环境创设的主题体现适宜性,内容富有教育性、形式表现多样性、来源具有多元性、过程
(北方工业大学,北京 100144)  摘要:文章围绕大类招生的背景,对城市规划学科低年级基础教学研究提出以聚苯造问例的课程研究。通过大类招生背景下课程包容性变强、引导性增加、教学质量提高的课程要求,文章通过构筑专业引导清晰、教学分点深化、覆盖性广的聚苯造课程,实现教学的多层次、强化对系统的认知能力、简化设计知识的理解难度,从而适应现阶段的大类招生背景,以实现多层次、广覆盖、有深度的教学目标。  
摘要:对本校实验技术队伍存在的结构问题和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对如何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相对稳定、业务精湛、具有敬业精神的实验技术队伍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实验技术;队伍建设;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40-0063-02  实验教学的目的是验证理论、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与其他教学环节相比,它在培养能力和素质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
摘要:随着职业教育新的发展,面对中职生课堂参与度低的现状,本文基于对教育教学案例的思考,从中职《电工技术与基础》学科教学内容角度,通过在教学内容中融合适切性素材、设置思维性判断、融入挑战性任务,实现了中职生课堂参与度提高的实践。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课堂参与度;案例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8.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43-0241-03  国务院《关于加快
摘要:分析了精品課程应具有的科学特征,探讨了精品课程建设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介绍了精品课程“数值分析”在课程研究和教材体系建设方面的一些做法和成果,提出了“借助网络教学平台,实行发展性评价”的精品课程建设新思路。  关键词:精品课程;数值分析;教材建设;发展性评价  中图分类号:G423.0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4-0141-02  从1998年开始,我国的普
摘要:随着建筑业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对工程人员掌握BIM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我校工程管理专业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更应该顺应市场需求进行课程体系的改革。改革的重点是首先要明确BIM课程体系的教学目标,然后根据教学目标合理优化BIM的课程教学内容,并合理安排BIM课程与现有课程的顺利融合。  关键词:BIM课程体系;教学目标;教学内容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
摘要:深入解读胡适自传体散文《我的母亲》文本,可以发现其童年存在游戏生活缺失、发展机会错失、内心生活扭曲等三方面的缺憾,深受美国哲学家杜威教育理念影响的胡适对于自己的童年心存遗憾,甚至不满。但“受史学训练深于文学训练”的胡适在散文中并未直接表达此种情绪,而是采用“春秋笔法”的叙述技巧,有意通篇不使用“教育”一词,代之以“训练”、“管束”和“教训”等词,含蓄曲折之中更多体现其对母亲当年艰辛和不易的理
摘要:新时期的“地磁学”课程对实践教学环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首先指出了新时期“地磁学”课程的学科特征与培养要求,然后介绍了我校固体地球物理专业大学本科专业主干课“地磁学”的实践教学历史与发展趋势,最后提出并且讨论了“地磁学”课程五个层次的实践教学方案。“地磁学”课程涵盖面较广,实践教学需要不断探索,逐步发展与完善。  关键词:固体地球物理学;“地磁学”;实践教学;大学本科;专业主干课  中图分
摘要:本文在分析传统畜禽与水产品加工工艺学实验课教学现状的基础上,解析了其存在的问题。本文还结合教学实践,并根据食品相关专业学生能力培养需求,对畜禽与水产品加工工艺学实验课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了教学改革的探讨。  关键词:畜禽与水产品加工工艺学;实验课;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45-0119-02  关于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