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微通道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术治疗腰椎椎管狭窄

来源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mhou56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显微镜下经皮微通道单侧椎旁入路双侧减压术治疗腰椎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技巧及临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1月至2015年5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35例中央型腰椎椎管狭窄症的临床资料。在神经电生理监测下采用单侧椎旁入路经皮微通道系统双侧椎管减压术,分析手术切口、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等指标,记录术前1 d和术后1 d、3 d、5 d肌酸磷酸激酶(CK-MM)水平;记录术前1 d和术后1 d、3 d、5 d、1个月、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的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和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影像学评价术前、术后1个月、6个月及末次随访的腰椎MRI、X线及CT重建。

结果

本组手术未出现神经损伤、脑脊液漏、感染及死亡病例;手术切口为1.5~1.8 cm,手术时间为65~110 min,术中出血量为8~35 ml。术后1 d CK-MM升高至(461.2±32.6)IU/ml,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 d与术前1 d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个月,JOA由术前(13.4±3.7)分恢复至(28.1±0.8)分(P<0.05);VAS评分由术前(6.9±1.1)分减少至(0.4±0.5)分(P<0.05)。术后MRI检查示神经减压充分,未见腰椎失稳症或侧弯畸形。

结论

显微镜下经皮微通道单侧椎旁入路双侧减压术治疗中央型腰椎椎管狭窄症疗效确切,神经减压充分,减小椎旁肌肉、关节突关节、棘突与韧带的损伤,还能兼顾术后腰椎稳定性与活动度。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椎管硬膜外哑铃形海绵状血管畸形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纳入2008年6月至2013年1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并经病理学确诊的椎管硬膜外哑铃形海绵状血管畸形的患者,共9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和影像学特点、治疗情况及预后。结果9例患者中,男6例,女3例;年龄为34~79岁,平均(58±12)岁。其中发生于颈段1例,胸段7例,颈、胸结合部1例,病变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椎板开窗减压术治疗腰椎椎管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外科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对13例腰椎椎管狭窄患者施行显微镜下患侧或双侧椎板开窗减压术。其中单个节段狭窄8例,2个节段狭窄3例,3个节段狭窄2例。手术节段:L2~3 2个,L3~4 5个,L4~5 10个,L5~S1 3个。术前、后均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对患者的疼痛缓解情况进行评估。术
目的探讨采用扩张通道管系统辅助微创经神经根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MIS-TLIF)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合并腰椎失稳的手术技术和疗效。方法回顾性纳入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腰椎管狭窄症合并腰椎失稳的患者33例,所有患者采用通道(X-tube)辅助显微镜下MIS-TLIF治疗。比较手术前、后腰椎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AS)及Oswestry功能障
目的评价应用经皮椎间孔镜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治疗椎间盘突出致腰椎管狭窄症(LSS)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采用经皮椎间孔镜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治疗的椎间盘突出致LSS患者,共35例。术后3个月应用改良Macnab标准评定手术疗效,术后6个月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价手术疗效;根据MRI轴位参数,应用
目的探讨儿童脊膜瘤的临床特点及其手术疗效,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5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2例儿童脊膜瘤患者(年龄≤15岁)的临床资料。手术均采用侧卧位后正中入路显微镜下病变切除术,其中椎板切除7例,椎板钛钉钛片复位5例。术中采用神经电生理监测体感诱发电位、运动诱发电位,以免损伤神经功能。结果12例儿童脊膜瘤患者中,Simpson Ⅰ级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