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治疗中丹参粉针与多烯磷脂酰胆碱的效果对比

来源 :延边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xd9863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上采用多烯磷脂酰胆碱与丹参粉针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方法和成效。方法:以86例2013.1.1.~2014.1.1.之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治疗手段的不同将其分为甲组(40例采用复方甘草酸苷保肝联合丹参粉针治疗)和乙组(46例采用复方甘草酸苷保肝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血脂?肝功能?临床症状。结果:两组患者组内比较,治疗后在血脂?肝功能,临床症状上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药物不良反应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采用多烯磷脂酰胆碱与丹参粉针治疗具有安全?有效的特点?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丹参粉针  多烯磷脂酰胆碱  效果对比
  目前临床上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该疾病以脂肪存积和肝脂肪脂肪变性为主要的病理特征,可分为脂肪性肝硬化脂肪性肝炎和单纯性脂肪肝三种[1]据调查结果显示,该疾病好发于肥胖患者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对于健康的重视度也在不断的加强,为了有效的防止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转变恶变成为肝硬化,加强临床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防治成为了当前广大临床工作者共同思考的课题,目前我院在治疗过程中主要采用的是多烯磷脂酰胆碱与丹参粉针,在治疗成效上相当,下面我们将详细的介绍,为后期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性依据,现报到如下:
  一、 资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  以86例2013.1.1.~2014.1.1.之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患者治疗手段的不同将其分为甲组和乙组,两组患者每周的饮酒折含乙醇量在140g以内,或者是无饮酒史,并且在致病因上排除肝豆状核变性全胃肠外营养药物性肝病和无病毒性肝炎的可能,其中甲组包括了25例男性和15例女性,患者的年龄在25~7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2.6±3.2)岁,依据患者的轻中重进行分级,分别为12例?18例和10例;而乙组包括了30例男性和16例女性,患者的年龄在27~7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6±4.2)岁,依据患者的轻中重进行分级,分别为18例10例和18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上仅具有可比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方法  首先是先对两组患者的饮食进行调控?健康教育,并进行有氧运动指导,使患者的体质量得到有效的减轻,同时将患者的不良习惯和不良生活行为纠正,之后在此基础上对两组患者给予复方甘草苷酸治疗而甲组的40例患者则在以上治疗基础上应用了丹参粉针治疗,具体方法是静脉滴注800mg丹参和生理盐水,持续性用药两周;而乙组的46例患者则是在以上治疗基础上应用了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也就是将生理盐水加入10ml的多烯磷脂酰胆碱中,同样也是以静脉注射的方式给予患者,持续性治疗两周。
  3.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血脂肝功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谷氨酰转肽酶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转氨酶总胆红素)临床症状。
  4.统计学处理  对调查的两组患者的病例资料借助统计学软件SPSS16.0进行处理分析,以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以t检验,以率表示计量资料,以x2检验,当P<0.05的情况下则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
  二结果
  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肝功能比较  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组内比较,治疗后在肝功能上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体如下表所示: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肝功能比较(x±s)
  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脂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在血脂上组内比较差异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体如下表所示:
  表2:   两组患者的血脂指标比较(x±s)
  3.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比较  治疗前,甲组有肝区隐痛乏力和腹胀的患者人数为18例,治疗后10例减轻,8例消失,治疗有效率达到100%;而乙组患者治疗前有21例患者存在肝区隐痛乏力和腹胀以上不良症状,治疗之后,13例完全消失,8例也得到明显减轻,治疗有效率同样达到100%,可见两组患者治疗后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三结论
  目前临床上仍未明确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发病机制,因此,在治疗上也未发现特效药,因此治疗多以原发病治疗饮食控制和运动锻炼为主,其目的是纠正患者的不良生活和行为习惯,对能量的摄入进行合理的调整,使患者的体重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以此来达到辅助药物治疗的目的?在以上的调查研究过程中,通过调查结果的相关数据显示,两组患者在使用多烯磷脂酰胆碱和丹参治疗之后,在治疗成效上较好,且疗效相当,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多烯磷脂酰胆碱属于一种磷脂,提取于大豆,多聚乙酰卵磷脂及其多聚磷脂酰胆碱二酰甘油为主要活性成分在临床治疗中口服或者是静脉滴注该药物,则能够聚集于肝脏,并与细胞器膜和肝细胞膜主动结合,将膜的流动性稳定性和完整性加强,同时还具有不耗能的特点,除此之外还能抑制肝星状细胞活化和肝细胞凋亡,将脂质过氧化氧化应激和炎性反应降低,对干细胞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而丹参则具有抗纤维化和抗自由基的过氧化损伤的作用,同时还能修复损伤的肝细胞,将炎性因子的释放降低,将肝脏的微循环作用大大改善[3]除此之外,丹参还能将血清中的血脂转氨酶和胆红素有效的降低。
  综上所述,在后期的临床治疗过程中,针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的治疗采用多烯磷脂酰胆碱和丹参治疗,均具有安全?临床疗效好的特点,有助于患者的治疗和治愈,并且在以上调查中均未发现临床不良反应,因此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马红霞. 丹参粉针与多烯磷脂酰胆碱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治疗中的疗效比较[J]. 北方药学,2014,12:77.
  [2]王静静. 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临床观察[J]. 现代实用医学,2014,09:1106-1108.
  [3]郑惠. 中西医结合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72例[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6:136-137.
其他文献
糖化血红蛋白是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与葡萄糖结合的产物,能反映采血前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是目前反映血糖控制好坏最有效、最可靠的指标。糖尿病患者应将糖化血红蛋白7.0%作为治疗达标的标准之一,老年人可略放宽标准(7.0%~7.5%),中青年人应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6.5%或更低,提醒:糖化血红蛋白每下降1%,糖尿病相关并发症可减少20%! 因此,即使是无法达到上述标准的糖尿病患者,也应尽可能将糖化血红
期刊
如果符合上述标准,则已是糖尿病患者,应当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降糖治疗,千万不要因为糖尿病“没什么感觉”而拒绝治疗。血糖如果不好好控制,全身各器官都会受累。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双额叶脑挫裂伤治疗方式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我院分析2011年9月-2014年9月救治的182例双额叶脑挫裂伤病人的病例资料,分4组:保守组;单侧开颅去大骨瓣组;双侧开颅留骨桥组;双侧开颅去骨桥组。入院GCS评分,住院期间采用额叶功能评定量表(FAB)评分;3月后回访,采用GOS评分,评估预后。结果:保守治疗组预后最佳,单侧开颅去骨瓣组其次,双侧去骨瓣两组3月预后无明显差异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曲美他嗪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疗效及其作用机理。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4年3月收治的缺血性心脏病病人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曲美他嗪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探讨曲美他嗪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临床机理。结果:两组病人心功能较治疗前均好转,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室舒张末径(LV
期刊
摘要:目的 :对联合趾骨上小切口膀胱切开取石术治疗高位BPH合并大膀胱结石的疗效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选取80名2012年1月~2014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高危BPH合并大膀胱结石患者,对其实施HOLEP(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联合耻骨上小切口膀胱切开取石术治疗,对所有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观察与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增生前列腺组织均成功切除,并取出膀胱结石。患者术中平均失血量为(57.65±15.66)
期刊
当空腹血糖超过该标准时,人群中糖尿病发病率显着增加,缺血性心脏病等心血管事件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明显增加,提醒:空腹血糖> 5.6毫摩/升者应尽快去医院查一次糖耐量试验(OGTT),以确定是否有餐后血糖升高因为在糖尿病早期或糖耐量受损阶段,空腹血糖可完全正常。
期刊
白细胞计数大于10*(10的9次方)个/升称白细胞增多,小于10*(10的9次方)个/升称白细胞减少。一般地说,急性细菌感染或炎症时,白细胞可升高;病毒感染时,白细胞会降低。感冒、发热可由病毒感染引起,也可由细菌感染引起,为明确病因,指导临床用药,医生通常会让你去查一个血常规。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探讨中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并发肺气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并发肺气肿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为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西药治疗的慢性支气管炎并发肺气肿,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药治疗的该种病症。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
期刊
摘要:目的:对膀胱结石临床治疗中尿道肾镜下应用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术(pneumatic lithotripsy combined with ultrasound lithotripsy,PLCUL)的疗效进行观察和分析。 方法:将72例膀胱结石(vesical calculus,VC)患者根据接受碎石的方法分成PLCUL组(38例)以及对照组(34例),PLCUL组患者采用肾镜下的PLCUL进行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泌尿内镜治疗急性闭合性尿道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3年7月间收治的急性闭合性尿道损伤患者98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内窥镜下尿道会师术,比较两组患者尿道球部损伤治疗成功率及后尿道损伤治疗成功率。结果: 观察组尿道球部损伤治疗成功率为96.6%,对照组为71.4%,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