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芳泗水滨光景一时新

来源 :教学月刊·中学版(语文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ya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生在文本类阅读题解题时失分严重的主要原因是基础知识掌握得不完整、不系统。“文本类阅读题解题指导”微课,将知识点化大为小,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量体裁衣,有助于学生完成对基础知识的内化。
  关键词:微课;文本类阅读;解题指导
  学生的个体差异,会制约学生对新知识的吸收,也制约着教师的教学,如在高考二轮、三轮复习开始的时候,这个问题尤为突出。在文本类阅读题的解题指导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部分学生已经较好地掌握了该题型的解题方法和答题基本思路,可有不少学生却连基础的修辞和描写等手法都还不甚了解。而在接下来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已经很难再有足够的时间重新对基础知识进行系统的复习和梳理,这必然导致部分学生在新课堂中学习的低效。
  美国的“一分钟教授”戴维·彭罗斯把基于“微学习”建设起来的“微课堂”称之为知识脉冲,而这种知识脉冲,正随着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在学生中的普及变得越来越有可能正面影响他们。因此,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尝试着运用“微课”的形式来解决一些常规教学无法解决的问题。
  一、“文本类阅读题解题指导”微课的制作
  很多学生在文本类阅读题解题时失分严重的主要原因是基础知识掌握得不完整、不系统,而这些问题本该在一轮复习的过程中得到解决,如今却因种种原因,造成基础知识和新知识教学的脱节,成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的直接障碍。笔者所在的教研组就此制作了关于“文本类阅读题解题指导”的一系列微课,将知识点化大为小,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量体裁衣,以尽可能仔细地让学生完成对基础知识的内化。
  (一)“微”目标
  在“文本类阅读题解题指导”微课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将整个文本类阅读题解题化整为零,从“微”处着手,细分教学目标。我们认为“文本类阅读题解题指导” 微课应该是一种篇幅短小、主题单一、目标清晰、针对性强、可操作性强的课型,所以我们将该系列课程的目标细分成“学会信息筛选题答题”“学会赏析题答题”“学会作用题答题”“学会含义题答题”“学会形象分析题答题”“学会开放性阅读题答题”这六个小目标,教师对每个目标使用5~10分钟的时间进行讲解录制。在单一的目标指导下,微课用清晰明了的知识结构,遵循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认知规律,以教师讲透这一知识点、学生学会这一知识点为原则,希望能够循序渐进地帮助学生尽快弥补一轮复习中知识的不足;当然也正因为知识点的单一化,使得教学时间变得较短,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机动性也能得以较大幅度的提升。
  (二)“微”知识
  在微课的制作过程中,为了保证学生对知识的敏感度和关注度,我们通常会把微课的时间控制在5~10分钟。按照一般教师授课的语速,5~10分钟的课程可以讲解1500~3000个文字,这也就要求每一个制作微课的教师都要精心选择课程的内容和所涉及的知识,将最精华的、最想告诉学生的知识和方法以最简约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将这“微”知识点充分而有力地放大,深入探讨这一“微”知识点中的每一个细节。因此,笔者在制作“文本类阅读题解题指导”微课的时候,将所涉及的知识点细分为“信息筛选题答题技巧”“赏析题答题技巧”“作用题答题技巧”“含义题答题技巧”“形象分析题答题技巧”“开放性阅读题答题技巧”这六个枝干知识点,然后再将这六个枝干知识点进行逐层细分。比如,笔者把“赏析题答题技巧”细分为“赏析题答题基础知识”“赏析题答题基本格式”“赏析题答题温馨提醒”“赏析题答题小操作”四个部分,然后用8张PPT进行呈现,其中第一张和第二张以简洁明了的形式展示给学生“赏析题的基础知识储备”,如修辞手法、描写手法、抒情手法、好字好词等,让学生十分方便地在“高考考纲”要求掌握的知识点中寻找不足,以最简单有效的形式弥补一轮复习中缺失的基础知识。当然,当我们把一个个微小的知识点串联成线又从线串联成面的时候,我们庞大的知识大厦也就完成了它的系统化建设,从而实现微而不“微”、微而可“大”。
  (三)“微”趣味
  微课是将传统课堂与电脑网络技术相结合的一种创新型课型,所以我们在微课的制作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电脑技术的优势,将传统话语讲解向图片和流媒体技术进行转换,用图片、视频、音乐等手段与传统的话语讲解手段相结合,使学生能更快速、更有效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微课虽小,但我们可以让它贴近学生的生活,将枯燥乏味的专业知识和术语转化成学生喜闻乐见的小幽默。如在讲解“作用题答题技巧”这一题型的时候,其中有一个小的知识点笔者把它设计成“作用题答题基础知识”,这一个“微”知识点中又包含了“开头”“中间”“结尾”“题目”的妙用。引入微课之后,笔者通过截取电影片段,再加上旁白式的讲解,很快完成了基础知识的讲授,如在讲解“文学作品开头的九大作用”时,笔者截取了经典电视连续剧《西游记》第六集《祸起观音院》中的部分电视镜头,非常快速而又轻松幽默地讲解清楚了“渲染气氛、营造氛围”“为下文作铺垫”“塑造人物形象,揭示人物性格”“象征”等,学生普遍认可这种新型的讲课方式。
  (四)“微”技术
  在微课制作过程中,很多教师总是担心自己的电脑技术不过关,无法完成优质的课程制作。笔者在“文本类阅读题解题指导”系列微课的制作过程中发现,初级微课制作技术简单易学,人人都可轻松掌握,只要有电脑、耳麦,会制作PPT,会下载电影,就可以快速地完成微课的制作。当然,在该系列微课的开发过程中,笔者也发现,微课的制作应该内容大于形式,实质大于表象,不能过分追求华丽的外表、绚丽的特效而失去微课本身的实际内容。
  二、“文本类阅读题解题指导”微课的使用
  语文教学有理念先觉与实践自觉的先天品格和内在诉求,这种特质决定了语文教学总要试图在任何一种课堂改革中充当先行者的角色。
  (一)“微”在课前
  “翻转课堂”可以说是“微课”在课前使用的一种具体的表现形式。传统的中学语文课堂呈现出“教师中心、教室中心、知识中心”的结构主义特征,其结果直接导致学生处在“课堂受众”的位置,只能成为被动的接受者,而不能进入或很难进入“学习中心”的位置,难以成为知识的建构者。而“翻转课堂”“将知识的传授放在课前,将课堂变成知识内化的场所,通过对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的颠倒安排,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的师生角色”[1]。笔者在“文本类阅读题解题指导”的系列微课制作中吸取了“翻转课堂”的成功经验,部分课程中的“基础知识回顾”供学生在课前使用,这就改变了传统的“课堂讲解+课后作业”模式,慢慢建构起“课前先学+课堂研讨+课后提升”的新课堂模式。[2]它弥补了教师难以在课前掌握学情或在学情掌握的过程中需要先让学生完成预习再收集、整理问题的不足。微课可以通过网络以“师生互动留言”的形式直接将问题呈现在留言板上,教师可以随时收集问题、反馈问题,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在接下来的课堂上进行全班研讨。以“赏析题答题技巧”这一微课为例,笔者在微课制作完成并上传网络后,在留言板中安排了“知识点提问”“答题技巧提问”“答题运用提问”“其他提问”共四个提问板块,快速地将学生的提问进行了分类。这提高了以学定教的效率,有些简单的问题笔者也能直接用其他微课加以回答。   (二)“微”在课中
  教师在上课前,点击查看学生在留言板中留下的问题,了解学生在研习微课和文本时所存在的问题,就能很快根据这些问题制定相应的课堂教学内容和课堂教学计划,这样教师可以在上课的时候充分避免对简单知识的机械性重复,让学生充分展示他们自己的研习成果。教师也可根据学生的问题衍生新的问题,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和思考,最后只要将知识点进行梳理总结即可。如笔者在制作“信息筛选题答题技巧”微课后,发现学生在信息的筛选定位方面存在着较大的问题,很多学生虽然明白了解题的套路和技巧,但不知道如何准确定位寻找的范围。对此,笔者就这一问题寻找相关的练习,让学生在课上进行实践操练。学生发现,一般的信息筛选题,如果没有在题干中说明筛选范围,可在题干句所在的附近根据分值寻找:如果题干中有范围,就根据范围寻找;如果题干要求联系全文寻找,则要从近到远,根据分值一步一步寻找。当学生归纳出这些内容之后,教师稍加点拨归纳即可。
  (三)“微”在课后
  微课在制作完成之后可上传网络或用光盘保存,有反复利用的价值。当学生在课前、课中进行学习巩固之后,对知识形成了一定程度上的理解和记忆,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有部分知识会被逐渐遗忘。有时候学生课堂的笔记会因为种种原因丢失或记录不全,有时候学生会因为请假而没有听到一些课程,在这样的情况下,微课就能很好地发挥作用,只要有网络和简单的智能手机,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复习,以加深记忆。同时,因为微课时间短,知识以片段化方式呈现,所以学生在复习时利用碎片时间就可以完成对某一知识点的复习,还可以采用快进模式快速找到相关的知识要点。[3]此外,每个教师对每个知识点的讲解各有不同,每个学生对每个知识点的理解也各不相同,当微课形成知识系统群的时候,学生在课后可以根据不同教师对同一知识点的讲解进行学习,以便在比较后加深理解,也可在网络上面查看其他同学对这一知识点学习之后的心得,而教师也能根据学生的反馈反观自己的教学,修改自己在微课中存在的不足,以实现“教学相长”。
  三、“文本类阅读题解题指导”微课的反思
  在实践中,笔者发现尽管微课有着便于制作、便于使用和再使用、便于保存、便于传播、便于共享、便于互动等优点,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弱点。很多时候交流空间的压缩会使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减少和变得不那么直接,它会淡化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气息,必然也会在很大程度上造成语文教学的价值理性走向边缘。另外,部分教师对于电脑技术运用不熟练,高中学生又普遍住校,学校很难提供人手一台的平板电脑,这些因素都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微课的使用和发展。所以,我们要立足本校的实际,立足本学科、本课型的特点,立足学生的需求,多角度、多层次地探索微课的制作和使用。
  参考文献:
  [1]郭芳芳.翻转课堂中的主问题设计[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5(5):12.
  [2]蒋信伟.守正出新:语文翻转课堂的实践和理性反思[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5(4):16.
  [3]张金磊,王颖.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2012(4):46.
  (责任编辑:方龙云)
其他文献
摘 要:传统的高三语文复习忽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若想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根据李仁甫提出“预学→汇学→助学”生成性学习过程理论,高三语文的专题复习可采用“独自归纳,先学提疑”→“汇学释疑,共同探究”→“助学提升,难点突破”的教学流程。  关键词:复习课;诗词赏析;预学;汇学;助学  在高三教学后期,教师的主要教学任务是对基础知识的系统梳理和对高考各类考点的专题复习。
期刊
当前,乡村振兴备受社会关注,土地制度改革促使乡村社会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层出不穷,其中土地股份合作社成为学术研究焦点之一。发展土地股份合作社最初是为推动农村农业生产产业化,实现乡村社会经济发展,但从社会功能的角度考虑,它的存在和发展对乡村社会实现村庄整合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梳理前人关于土地股份合作社、村庄整合等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奇源枸杞种植专业合作社为案例,运用田野观察和深度访谈等方法获取资料,回顾和梳理银川奇源枸杞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历程,探究该合作社的生成动因、组织结构
相对叙述能力、说明能力、描写能力而言,论述能力或者说议论能力是当下中学生迫切需要提高的一种写作能力。进入高等院校学习需要学生具备基本的写作论述类文章的能力,未来工作中可能也经常需要写作论述类文章。但长期以来,内容空洞、文字华丽、注重材料的散文大行其道,甚至经常成为满分作文,使得中学作文教学往往将更多的精力投注到语言训练和技巧训练上。每个人都期望用新颖的标题、优美的开头和结尾赢得阅卷者的好感,都会写
期刊
摘 要:当前的古诗词知识教学,在官方的文件精神、课程专家的观点和一线教师的意见之间,存在着不小的差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文,教师可以解读不同称谓为重点,以理解称谓背后隐含的情感为突破口,确定其知识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古诗词;知识教学;教学内容  一、诗词知识教什么:理想与现实的距离  知识教学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古诗词课堂教学中,更不应忽视知识教学。因为古诗词如一座
期刊
摘 要:结构安排是论述文写作的关键点之一。教师可通过操作性较强的荐读、仿写等方法,帮助学生掌握结构模式、提高结构安排能力,并引导他们自觉分析训练,练好眼力和笔力。  关键词:论述文;写作教学;结构  笔者以为,写作“论述类文章”,需要提高学生对文章结构的把握能力,加强理性思维和论述手法的运用能力以及分析表达能力等方面的训练,让学生在写论述文时能够有的放矢,游刃有余。写作常识告诉我们,结构,是文章段
期刊
摘 要:2016年浙江省高考作文题具有如下特点:体现了命题者的时代关切,彰显了全球视野;贴近现实、贴近生活,能够激发考生对现实问题的情感共鸣;通过对现实的反思激发考生对科技时代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透射着浓烈的人文色彩;不仅为教学实践起到了方向引领作用,而且对教育的终极旨归提出了重大课题。  关键词:高考作文;理性思辨;主体价值  2016年浙江省高考作文题如下: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
期刊
摘 要:中考作文命题重在关注学生的生活经历,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这一评价方式呈现出的特点凸显了写作教学对批判性思维的重视。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须引导学生在构思时关注逻辑转折、构建认知冲突,以培养心智自立,拓展思维的深度。  关键词:中考作文;命题思路;批判性思维  中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越来越受到了教育界的关注。笔者尝试通过对上海市中考写作命题思路进行分析,探索中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方式。 
期刊
《江南的冬景》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虽然我将“赏析江南冬景的画面特点,品味江南冬天的优美意境,并理解作者眼中江南景与江南人的关系”定为本课的教学目标,却在备课之始就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整篇文章没有小说跌宕起伏的情节,没有诗歌浪漫诗意的想象,更没有情到浓处深情的表白,文章的某些表达距今已有一段时间,即使阅读起来也不太顺畅。  在用江南风情画作导入后,我先安排学生自由诵读全文,并筛选出文中江南一词所指的
期刊
讨论这堂课之前,我们先熟悉一下《叶限》和《灰姑娘》所讲的故事。这两个故事惊人地相似,又有很多不同之处。故事中“叶限”和“灰姑娘”都幼年丧母,都被后母虐待。她们都由于神奇的力量相助,改变了命运。《叶限》故事的传奇性,凸显了“中国式道德”。后母与女儿遭飞石击死,“洞人”埋了她们还命曰“懊女冢”以告诫后人。国王没有执着于那个美若天使的女孩,而是成为了耽于权力钱财之徒。《灰姑娘》故事里有一个王子,他是一个
期刊
摘 要:语文教育是审美的,诗意的,充满情趣的。龙游县第二高级中学的语文校本选修课程建设,将语文选修课统摄到语文的内涵建设,并从诗意语文的“文”课程发端,构建了文字、文章、文学、文化、文明等五个向度的语文“五文课程”体系,促进了语文学科的特色发展。  关键词:“五文课程”;诗意语文;校本选修课程;语文核心素养  语文活动是人“形成审美体验、发展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审美鉴赏与创造是“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