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野生稻对土壤环境中营养元素的吸收能力初探

来源 :西南农业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ol_l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云南不同野生稻植株中氮、磷、钾、铁、镁、硼的含量及其相应生长土壤中矿质元素含量进行分析.所涉及的稻作材料和土壤中各种矿质元素的含量差异较大.根据植株材料中矿质元素含量与相应生长土壤中可利用的元素含量的比值,初步探讨了云南不同野生稻对不同营养元素的吸收能力.
其他文献
采用近红外分析仪、氨基酸分析仪、国标法(GB5006-85)对西藏野生大麦2011份样本的营养品质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其中,高蛋白材料74份,高赖氨酸材料109份,低蛋白兼高淀粉材料24份,为品质改良提供了可持续利
中国中标认证中心(原中国节能产品认证中心)和美国能源之星项目将联手在中国和美国开展电源产品的节能认证。为了有效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提高优质高效电源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自
从四川雅安、汉源、青神等市(县)已发生的弯孢菌叶斑病的标样中分离纯化出弯-1、弯-2、弯-3、弯-4 4个菌株,初步明确了其为害症状及发病特点.将4个菌株接种于8个区试对照种和
本文介绍了吴官屯煤矿水泉小井火灾状况、灭火技术选择及灭火期间的风流控制技术,总结了灭火中的经验和体会。
青枯病是重庆番茄生产主要障碍之一,为选育抗病品种,在明确病原的基础上,进行了抗源材料筛选。2000~2003年分离出番茄青枯病病菌68株,经致病性测定、培养性状、生化测定等研究
2010年夏天,著名国情专家胡鞍钢深入黑龙江垦区调研,以敏锐的洞察力从全国和全球视角审视垦区发展历程,评价三代北大荒人闯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北大荒之路”,描绘了赶超世界先进
用桂糖11号作供体,经过诱变获得了在节问形状、叶型、芽形、生长带颜色等性状发生变异的突变体。用AFLP分子标记对这些突变体进行分析表明,突变体与供体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多
本文以杂交稻组合汕优63为材料,探讨了不同施药时期(浸种、孕穗期喷施)和不同浓度(0、20、40 mg/ kg)烯效唑处理对水稻开花后剑叶特性与物质生产、籽粒中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
探讨了我国瓦斯地质学科的形成、发展路程,研讨了瓦斯地质学科对于瓦斯预测、灾害防治和瓦斯资源开发研究的重要性,提出了建立、健全<瓦斯地质工作规范>的迫切性.
选用稻米蒸煮食味品质有显著差异的4个粳稻品种,对水稻籽粒淀粉合成关键酶活性与味度值和RVA谱特性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灌浆同一时期的ADPG焦磷酸化酶、可溶性淀粉合成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