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来源 :美与时代· 美术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z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明朋友相约一起踏青非常惬意,不久后邮箱又收到马忠民老师发来的近期油画风景写生作品,在春暖花开的时节,沏一杯清茶,静静欣赏品味马忠民的油画艺术颇有新鲜感。看他的油画新作,使我不由想到唐代画家张躁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这句有关艺术造型普遍规律的精辟概括。按我的理解,“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无外乎是说艺术家既要深入现实生活又要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艺术作品所反映的客观现实必然带有画家主观情思的烙印。马忠民的油画风景给我很强烈的感觉就是在用自己的真情践行“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这一艺术的真谛。
  认识马忠民老师,已有十五六年的时间,因为都是同年上的大学,有相似的艺术观和人生价值取向,几个人常常聚在一起酌点小酒,似醉非醉地畅谈“宏图之志”和艺术心得,与忠民亦师亦友,也常在一起画画,所以对他的生活过程和艺术创作活动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当年忠民刚从北京来到呼和浩特,租了一间小平房画画特别勤奋,记得那时他的油画作品是偏表现风格的,还有一些是借鉴寺院壁画和传统中国画的样式,用色很大胆。忠民的油画艺术一直没有脱离开对自然万物和客观对象的细致观察,早些年,深入到夏河拉卜楞寺采风,虽然很艰苦却乐在其中。对客观对象的审美观察是艺术创作的源泉和基础 ,这就是“外师造化”。忠民油画的“造化”既包括所被描绘的自然环境,也包括与他生活息息相关的人文环境,这些都通过忠民的眼睛立于胸中。忠民爱看书、看思考,思维敏捷,对问题有独到见解,马忠民油画艺术的绘画意向和“心源”通过“造化”得到充分的展演,油画的主体内涵也通过作品的视觉享受得到深刻的体现。
  马忠民曾在北京和哈尔滨学画求艺多年,有深厚的造型功底。但他“师造化”,油画写生从客观事物中吸取创作原料与经验,却从不满足被动描摹抄袭对象,更不有意外露显示自己的油画技法和功底。忠民“搜尽奇峰打草稿”,足迹踏遍北方各省市和自治区,行走于乡间沟壑丛林间,收集素材打腹稿,写生创作中他多种工具、材料和技法并用,作品“笔随意行”酣畅淋漓,一气呵成,马忠民的油画塑形不是客观对象标本式的再现,而是尊崇主观的情绪表达,读马忠民油画艺术,看似轻松的绘画其实是他多年艺术实践积累的厚积薄发,马忠民油画艺术中的景象刻画,多是他深思熟虑的苦心绘制。
  艺术家的思想、信念、情感和艺术修养是“心源”的主体,亦是艺术创作的根本原则。“中得心源”关键之处在于“思”,要求创作者对自然景物要进行取舍,考虑整体布局,忠民每每作画前都反复推敲,琢磨研究。“思者,删拔大要,凝想感物。”《林荫道》就是忠民经过精心构思,将复杂之形进行主观归纳,把自己的情感、兴趣和主观想法融于画中,深入浅出地讴歌生命力的动人作品。《林荫道》采取一点透视构图,树干线条刮痕运行,骨法用笔特征突出,树叶润色摆笔叠加,尽显笔意言情,从画面中能感受到他对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痴迷和养分汲取。画满目郁郁葱葱的林荫小道需要动一番脑筋,也需要勇气。因为这个客观取景对象再普通不过,为老百姓所熟悉,也是很多名家曾表现过的题材。如果画不出新意,难免会让受众有很多挑剔。忠民用同类绿色的冷暖倾向和笔触,娴熟巧妙地区分了画面的远近层次,又通过大小各异、相得益彰的树形点抹造型,抒发了自己“中得心源”的人格、气质、学养和绘画的内在功力。忠民在自然界中不断择选对象画了大量的油画写生,目的在于修炼胸中之“万象”,使万物沁入自己的主观意识和情绪中。随着岁月的流逝,过往的经历或许是一个人成长和艺术探索中的一笔宝贵财富。但又有多少人能为追求艺术精神的神圣家园而甘愿长期忍耐寂寞和孤独?马忠民做到了!他常年坚持到户外进行油画写生,把自己对生活丰富的情感认知全部注于笔端,酸甜苦辣的生活个中体味他比常人感受的更多,也付出和经历得更多。但他没有被生活所困压倒击垮,反而在画面中尽情挥洒自己对山川大地的热爱,忠民心灵深处始终坚守着属于自己的那份倔强与执着。透過马忠民的油画艺术,让人看到一个东北汉子粗狂直爽的外表下那颗敏感、细腻与真挚的心。马忠民的油画写生真实反映了绘画“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艺术纲领所表达的“客观现象——艺术意象——艺术形象的全过程”。
  马忠民恪守“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座右铭。胸襟学养的修炼,人品高低是画品高下的必然缘由,创作者只有不断净化心胸和学养,才能使“心源”日趋丰富成为一种厚实主动的创作常态。“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密不可分的统一体。马忠民通过学习观察和写生掌握客观对象和自然景物的造型与色彩规律,《夏日》是他用心揣摩,从自然“造化”中获取灵感创作出的作品。画面传达出融化物我、以形写神、气韵生动的效果。此画忠民先用大笔平涂底色,再用刮刀和小笔勾勒修整收尾,蓝天、绿树和土墙交相辉映,仿佛就是儿时记忆中的村头一角,牧野田原,让人倍感亲切,不由想跑到塞外旷野中深呼吸那凉风习习的清新空气。
  马忠民创作的《昔日边城》是我比较喜欢的写照心神、人情物化的油画,画面设色饱满浑厚,泛蓝含紫的山色表现主观,天和山的群青、钴蓝、湖蓝色与棕赭、灰黄浅白的城墙小路形成鲜明对比,整幅画用笔干脆利落,写情传志,能见天性。城墙和大山不知见证了多少寸断柔情、悲欢离合、风霜雪雨和金戈铁马的故事,静静的山峰和边城好像在述说着生命的永恒与坚强。暮然回首,原来生活是那样美好,生活根本不以某个人的意志为转移,一切还在继续,追寻艺术的脚步永远没有停息。
  马忠民的油画写生大部分是直接画法,作画时基本不起稿,直接用刮刀和画笔铺大色,塑造物象形体与铺色同步进行,色块之间的交界即为物象的外轮廓。色彩相互渗透,通过线、面产生节奏感和韵律感,画面强调疏密对比和均衡关系。马忠民对于不满意的画,写生过后会做部分的修改。他的油画多是干画厚涂,很少使用调色媒介,用画笔或刮刀直接蘸取颜料作画,画面笔触多样,呈现色块、点彩、刀笔形。忠民有的油画作品直接用刮刀在画布上调色,有些未经充分调和的颜色堆积会产斑驳陆离视觉效果,非常绚丽。忠民作画用不经意的笔意堆积起来的却是具象生动的物象,他的油画艺术有“摆、扫、擦、揉、压”等多种表现方式,也用画刀进行刮、挤、拉的尝试,画中常有令人激动的笔触形式。马忠民多层颜色堆砌的油画艺术很吸引观众,跳动的色彩闪着耀眼的光泽,极有视觉张力。
  好的绘画得自于“心源”的纯净感悟,主观意识对客观事物的能动反映,是艺术家心灵的产物。自然“造化”需要艺术家永远虔诚地面对,逐步提升“心源”素养,从而使艺术更加生动,能更加深刻地传达出艺术家的主观意识与情感。艺术无止境,追求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艺术思想所反映的艺术规律也在随着创作者艺术水平的提高在不断深化与完善。真正的油画艺术,必定具备精湛的艺术技巧和超凡的心智创造,真正感人的艺术作品,必然是“造化”与“心源”的浑然结合。愿今后马忠民的油画艺术能在渐行渐思“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的艺术求索征程中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作者简介:
  薛文峰,内蒙古农业大学材料科学与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内蒙古美术家协会会员,内蒙古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
其他文献
摘 要:李青萍画作,融合了印象派、中国写意画、印度泼彩画的神韵;集造化、灵感、内功于一身;尺幅之间,气象万千。她劈波斩浪,独创画派;生命之火,火光烛天。画家在孤绝、封闭、惨无人道的环境里,顽强坚守创作意志、和艺术理想;在跌宕起伏的一生中,把艺术才情和能量,最终释放出来,玉成纯正的浪漫精神和王者风范。此乃青萍,在艺术史上的终身成就和永恒地位。  关键词:气象万千;忠实自我;自立门派;纯粹自由  每个
期刊
作者简介:  陈少博,学校:新疆师范大学2014级研究生 专业:油画创作与教学研究
期刊
作者简介:  杨睿,山东工艺美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漆艺  张靖婕,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纤维艺术
期刊
系2015年湖北省教育厅科学规划办立项课题《基于"工作室制"的产教融合教学改革研究》研究成果,编号:2015GB138;  2015年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荆楚造物文化调查与传承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编号:15Y173;  荆楚理工学院教学研究项目《艺术设计教育的“工作室培养模式”研究 》阶段性教学成果之一, 立项编号:JX-201514。  作品介绍:  《壁画设计》课程教学,通过对
期刊
作者简介:  史仲一,硕士研究生,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传媒与设计学院艺术设计专业讲师。研究方向:从事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教学科研工作。
期刊
作者简介:  黄显锁,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出生:1974年8月,性别:男,民族:汉,籍贯:浙江苍南,学历: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多年从事环境艺术设计,室内设计、展示设计教学科研工作。
期刊
期刊
作者简介:  周勇吉(1979-),男,汉族,江西宜春人,硕士,单位:四川美术学院美术专业,研究方向:当代绘画研究。2002年至2007年,在深圳市嘉兰图设计有限公司担任工业设计;2008创办重庆智铭艺术设计工作室,业务范围包括雕塑、景观、广告设计等方面;2013年至2014年,在重庆房地产学院担任设计基础和色彩构成课程的代课老师;2014至今,担任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助教。多次应邀参加各地举办的艺
期刊
作者简介:  林洨沣,女,1988-,湖南邵阳人,湖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硕士,番禺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系助教,专业方向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  社会发展,时代进步,作为记录人类发展,进行文化传承的古建筑却在建设中遭到破坏。千篇一律,毫无中国特色的所谓现代建筑越来越多,独树一帜,象征文化的古建筑越来越少,这是我们破不容缓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重新重视和理解中国古建筑的现状和价值,历史的见证者应该得到保护、
期刊
在帝都大厦五楼宽敞明亮的办公室里,徐州的花鸟画名家李大义先生从容地接受了我的采访。李大义先生是著名的花鸟画家,他的花鸟画在社会上有着不小的影响。  李大义先生给我说:“我从小很喜欢画画,在家庭的熏陶下走上了绘画艺术的道路。在老师的教导和同道的影响和帮助下,我对中国画大写意花鸟画有着长足的进步和执着的研究。”  数十年如一日的艺术追求“揭秘”:兴趣是人生最好的老师,兴趣不但能让人走向成功,而且能让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