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治疗异位妊娠伴失血性休克35例

来源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ybul88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探讨异位妊娠合并失血性休克行腹腔镜治疗的可行性、安全性、优越性。方法 对我院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的72例异位妊娠合并失血性休克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腹腔镜手术在治疗的35例列为研究组,开腹手术治疗的37例列为对照组,分析两组病例的手术方法、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围手术期用药、并发症等临床资料。结果 两组手术均成功,无并发症发生,治愈率100%。手术时间,围手术期静脉用抗生素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的比较,研究组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 异位妊娠合并失血性休克的治疗不是腹腔镜手术的禁忌证,应用熟练的腹腔镜操作及配套的麻醉技术是安全可行的。
  【关键词】异位妊娠;腹腔镜;失血性休克
  
  异位妊娠是妇科最常见的急腹症之一,近年来国内外报告异位妊娠发病率成倍增加,是威胁妇女生命的疾病之一。腹腔镜治疗异位妊娠是妇科临床应用较早和较多的技术。但是,异位妊娠合并失血性休克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尚有争议[1]。我院自2001年开展妇科腹腔镜手术以来,特别是近两年来93%以上异位妊娠均由腹腔镜手术完成,其中有72例异位妊娠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有35例患者成功的施行了腹腔镜手术。现将我院腹腔镜治疗的异位妊娠合并失血性休克35例与开腹手术治疗的37例进行对照分析,观察腹腔镜治疗异位妊娠合并失血性休克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我院共收治的异位妊娠均为输卵管妊娠伴失血性休克患者72例,将其中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35例为研究组。研究组年龄(25.6±5.7)岁,对照组(26.1±5.6)岁,研究组孕次(2.3±1.2)次,对照组(2.2±1.1)次,两组患者的年龄,孕次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 诊断标准 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停经、腹痛、阴道流血史,失血性休克患者有口渴,烦躁,呼吸急促,脉搏细速,血压下降及休克指数在0.5以上。
  1.3 辅助检查 阴道后穹隆穿刺或腹腔穿刺抽出不凝血,血和尿(HCG)阳性。B超示宫内未见孕囊、宫旁包块及腹腔积液。
  1.4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采用χ2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1.5 手术方法
  1.5.1 麻醉选择 两组均在输液、输血等,迅速补充血容量纠正休克的同时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
  1.5.2 手术步骤及手术方法
  1.5.2.1 腹腔镜手术组脐孔上或下为第一穿刺孔,充气、置镜,镜下取下腹两侧麦式点附近无血管区做第二、三穿刺孔,进器械操作。先用大口径吸管迅速清理腹腔积血,探察盆腔、暴露病灶及出血部位。根据患者是否保留生育功能及术中病变情况,决定输卵管切除术或取胚术。①输卵管切除术:从输卵管伞端开始用单极或双极电凝分次电凝、切断输卵管系膜至输卵管峡部近端,最后切除输卵管。也可以行套扎切除输卵管,剩余部分电凝切断。输卵管及妊娠物装入袋中取出;②输卵管妊娠部位清除胚胎术:适用于输卵管妊娠未破裂且孕囊包块≤3 cm或输卵管妊娠破裂口≤3 cm[2]。输卵管妊娠未破裂时,用单极电凝于妊娠包块最突出的表面,输卵管系膜对侧纵行切开输卵管。输卵管妊娠破裂时,在原破口处向两端延长。切口不必过长,以顺利将官腔内绒毛及血块取出为宜。用无损伤抓钳取出妊娠物及血块,反复冲洗切口,电凝止血。妊娠物未取出前,不用大量盐水冲洗盆腔。
  1.5.2.2 开腹组取脐耻间正中纵形切口或耻骨上原有横行切口疤痕处。输卵管切除后及输卵管妊娠部位清除胚胎术后均需逢扎止血。
  2 结果
  2.1 术中情况 腹腔镜手术组35例,开腹手术组37例。将妊娠部位、类型、平均积血量进行比较,统计学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病例妊娠部位、类型、平均积血量比较
  组别例数
  妊娠部位类型
  间质部峡部壶腹部伞部流产破裂
  平均积血量(ml)
  腹腔镜组35392213321310±556.43
  开腹组375102014331536±562.58
  P值>0.05>0.05>0.05>0.05>0.05>0.05>0.05>0.05
  2.2 手术方式 腹腔镜手术组选择输卵管妊娠部位清除胚胎术明显高于剖腹手术组(P<0.01)见表2。
  2.3 手术后情况 腹腔镜手术组手术时间,围手术期静脉用抗生素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剖腹手术组(P<0.01)见表3。
  DOI:10.3760/cma.j.issn 1673 8799.2010.05.114
  作者单位:523633广东省东莞市樟木头医院
  表2
  两组手术方式比较
  组别例数
  手术方式
  输卵管切除术输卵管妊娠部位清除胚胎术
  腹腔镜组322(62.9%)13(37.1%)
  开腹组3733(89.2%)4(10.8%)
  P值<0.01<0.01
  表3
  两组手术情况比较
  组别例数手术时间(min)静脉用抗生素时间(d)肛门排气时间(h)住院时间(d)
  腹腔镜组362.32±9.893.36±0.4114.32±3.244.23±0.35
  开腹组3769.53±13.525.12±0.5836.53±6.146.38±0.78
  P值<0.01<0.01<0.01<0.01
  2.4 手术并发症 两组手术患者均无并发症发生,治愈率100%,术后第3天复查HCG较术前明显下降近十倍,病理报告均符合输卵管妊娠。
  3 讨论
  在腹腔镜技术介入妇科盆腔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之前,临床可疑异位妊娠均需剖腹探察才能确诊及相应处理,且剖腹后行输卵管切除术是输卵管妊娠最常用的手术方式。近些年来,腹腔镜手术因简单易行、手术时间短、出血少、且对盆、腹腔脏器和全身各系统干扰少、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已广泛应用于妇科领域,目前也已成为诊断宫外孕的金标准。
  随着技术的不断提高,设备的更新,经验的积累,先前腹腔镜手术的许多禁忌证,已逐渐成为相对禁忌证或适应证。伴有失血性休克的异位妊娠就是这样,因此病血液流动学不稳定,既往一般认为它是腹腔镜手术的禁忌证[3]。我院于2001年开展腹腔镜手术,在开始的几年里,因我们的经验不足和患者的经济承受力差,这种疾病多选择开腹手术。近几年来,我们的腹腔镜技术提高了,积累了丰富经验,且患者对微创手术的认识也提高了。从而,提高了腹腔镜手术率。
  我们体会,伴有失血性休克的异位妊娠患者多为年轻患者,平时身体状况好,入院后应立刻建立静脉通道,迅速补充血容量纠正休克,同时行术前准备。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全麻的优点是起效迅速,对休克患者的抢救可获得宝贵时间;术中患者的呼吸、循环易于控制,提高了安全性。腹腔镜手术原则与剖腹探察相同,腹腔镜手术时采用头低脚高位对保证重要脏器的血液供应也有利。腹腔镜下便于全腹的探察,手术在短时间内能发现病灶并及时止血。另外,手术清理腹腔积血快及彻底,不宜发生组织粘连,减少输卵管阻塞机会。腹腔镜手术与剖腹手术比较还具有切口小、手术出血少、手术时间短、对盆腔干扰少、术后恢复快、应用抗生素时间及住院时间短等优势;特别是输卵管妊娠的保守手术明显多于剖腹手术,为患者保存生育能力提供条件。
  本文通过腹腔镜治疗的异位妊娠合并失血性休克35例与同期开腹手术治疗的37例进行对照分析,发现只要具有熟练的腹腔镜技术、先进的监测设备、在有效抗休克的同时麻醉与手术配合得当,实施腹腔镜手术,是安全的、可行的。
  
  参考文献
  [1] 杨东华.腹腔镜治疗休克型异位妊娠26例分析.中国临床医学,2007,14(2):207 208.
  [2] 李光仪.实用妇科腹腔镜手术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396 399.
  [3] 吴兵.腹腔镜手术治疗休克型异位妊娠41例.温州医学院学报,2007,37(5):508 509.
其他文献
针对超临界机组锅炉对流受热面金属内壁水蒸气氧化现象,论述了不同材料氧化的机理和影响条件,以及高温条件下金属表面氧化膜与金属材质、合金元素、微量元素之间的关系.研究
根据硬件开销和缺陷的检测能力评估了一种可重构的调试设计方案.对于要调试的目标电路,首先设计并完成了一套由4个32位处理器核组成的多处理机系统,然后评估该调试设计电路的
为满足南方电网安全、稳定和经济供电需求,选择适应中心城市电网建设特点的110kV变电站标准设计模式.介绍了110kV变电站标准设计方案中采用复合式新型组合电器设备的H类方案,
本文以航海专业教学为例,探索有效教学的对策.通过分析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的特点,结合航海专业特点,从教学准备、教学实施、教学测试三个环节论述了相应的对策.并通过
目的 探讨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病原因及预防.方法 回顾分析1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治愈99例,好转17例,其他转归4例.大部分患者于1~2个月肝功能恢复正常,胆汁淤积型恢复较慢,多在3~4个月内恢复正常.结论 药物性肝损伤许多药物均可引起,临床遇到任何肝病时都应考虑药源性肝损害的可能性,详细询问服药史并配合辅助检查.同时我们应掌握药物的性能,药物的代谢机制,毒副作用,重视药物安全性,严密观察
【关键词】淡盐水;穴位疗法;治疗;习惯性便秘;护理    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各器官功能都逐渐衰减,便秘也成为消化道功能减退的一个常见表现,老年人习惯性便秘已严重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但老年人习惯便秘并不一定是由疾病引起的,往往是由于肠壁松弛、老化,加上缺少运动而造成的。老年人每天大便1次或2~3 d大便1次,若无疾病影响,都属正常,若3 d以上不大便,就属于习惯性便秘了,习惯性便秘不但排便困难、痛
【摘要】 目的 探讨惊恐障碍患者的血脂、空腹及餐后2 h血糖水平、脑血流的变化。方法 将首诊于综合性医院急诊科惊恐障碍患者60例分成有自杀意念和没有自杀意念两组,并和30名正常对照进行上述四组指标比较。结果 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惊恐障碍伴自杀意念者血浆总胆固醇(TCh)、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明显低于惊恐障碍不伴自杀意念者及正常对照组(P<0.05),前者餐后2 h血糖(2 hBS)明显高于后
【摘要】 目的 避免非典型性慢性化脓性骨髓炎延误诊治及探讨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 2003年8月至2009年5月共收治非典型性慢性化脓性骨髓炎12例;均在当地卫生站接受治疗60~150 d,平均93.3 d,误诊软组织炎症11例,类风湿性关节炎1例;收入我院后,其中11例经切开取活检确诊,全部病例均行开窗病灶清除,闭式冲洗引流术,术后用1500 ml抗生素盐水,6000~9000 ml生理盐水持续闭
【摘要】 目的 探讨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 对29例脑卒中后重症肺部感染患者采用床旁纤支镜下支气管 肺泡灌洗治疗。结果 本组29例经纤支镜下支气管 肺泡灌洗治疗2周,总有效率达96.55%(28/29)。无不良反应发生,未见肝、肾功能及心电图异常。结论 经纤支镜灌洗吸痰是一种治疗脑卒中并发重症肺部感染安全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脑卒中;肺部感染;纤支镜;支气管;肺泡灌洗    急
【摘要】 对150例慢性肾脏病患者,在常规慢性肾脏病治疗的同时分别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雷米普利)、血管紧张素2受体拮抗剂(撷沙坦)及两者联合治疗。治疗8周后24 h尿蛋白排泄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以联合治疗的减少最为明显。提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2受体拮抗剂对慢性肾脏病患者有很好的肾脏保护作用。  【关键词】慢性肾脏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    肾素 血管紧张素系统(R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