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积累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de52152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次听课,我总希望看到孩子们表达得滔滔不绝,争论得面红耳赤,总结得头头是道的场景,可每一次总是让我失望,孩子们循规蹈矩,语言匮乏,课堂枯燥,缺少了生命的鲜活和灵性。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发现,不是教师掌控着话语权,不是孩子们不想表现,而是孩子们真的不知道说什么,不知道怎么说。追根到底是他们的底蕴不足,知识不丰,积累不够。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的教师要鼓励学生多学习、多观察、多倾听、多阅读、多收集,拓展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只要我们坚持下去,就一定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怎样才能培养兴趣,丰富积累呢?下面是我的一点体会和做法。
  一、学习课标,认识积累
  第一学段(1~2年级):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在阅读中积累词语,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热心参加校园、社区活动。结合活动,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想法。
  第二学段(3~4年级):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内容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有目的搜集资料,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
  第三学段(5~6年级):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课文的基本说明方法;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扩展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
  第四学段(7~年级):略。
  作为语文教师,要认真学习新课标,充分认识各年段对积累的要求,不断为学生提供丰富、鲜活的课程资源,发挥好导向作用。
  二、教师指导,感悟积累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语文的积累是一项长期而又系统的工作,要从小抓起。通过课文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到优美的语言,有趣的故事,动人的情节,都离不开生活,离不开观察,离不开积累,在学习过程中感悟积累,快乐积累,成功积累,享受积累。针对不同学段,可以提出不同的要求。只要学生关注的、喜欢的都可以为学生的积累所用,都可以成为学生积累的内容和途径。教师要做好引导、督促、检查、表扬、鼓励,并努力让学生在感悟積累的过程中把积累变成自觉的意识和行为,变成随时随地都想做的一件事情。
  三、大量阅读,丰富积累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书千篇,作文不难。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是积累语言的有效方法。新课标着重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知识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大量阅读,能丰富知识,加深理解,发展思维,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形成良好语感。我们的语文教材,都是经过专家精挑细选,精心编写,认真审核过的,既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又尊重世界各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既贴近儿童生活,又文质兼美,富有感染力,是学生很好的阅读材料。教师要借助生本课堂、跨越式课堂改革的契机,引导学生走进课本,走进语文,在丰富的语文学习中去享受生活的美好和幸福;在重视语文教材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童年书架》、自读课本的作用,学一篇带多篇,补充课文内容,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语言材料,深化对课文的学习、理解和运用。我们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还应该引领学生走出课本,走出校园,走进图书馆,走近阅览室,走进大自然,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空间,让学生在广阔的生活中学习语文,享受快乐,丰富积累。
  四、开展活动,趣化积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最活跃、最现实的心理成分,是一种带趋向性的心理特征。当学生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他们就会主地、积极地、执着地去探究。为了让学生享受积累的乐趣,我们可以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调动学生积累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积累,体验积累,获得快乐,享受成功。
  五、读写集合,运用积累
  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各种方式,多种活动获得了大量的积累,就会产生倾诉的冲动,表达的欲望,写作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表达欲望的舞台。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是积累的不断提高和升华。我们要重视写作,强调读写结合,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鼓励学生在大量的阅读中学习写作,在丰富的生活中选取素材,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
  世上万物,小是大的基础,大是小的积累,正如《劝学》中所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一个人要想成功,离不开积累;一个民族要想屹立于世界,更离不开积累。积累要靠老师的引导,更要靠学生扎扎实实,一点一滴的努力,只要处处留心,有恒心,学生的积累一定会聚沙成塔,灵感一定会厚积薄发。
其他文献
班级管理可真是一门艺术呀!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班级内的“规矩”要建立在“爱”的基础上,因为比学识教师远在学生之上,但就人格而言,学生和老师应该是平等的,在感情上应该成为朋友,在求学道路上应该教学相长。在班主任这个岗位上工作近 10年了,但对于这项工作,她只是挖到冰山一角,在以后的教学中还会继续边学理论边实践,在实践中得新知。  自05年工作以来,我一直担任班主任及辅导员工作。初始班级管理让我
期刊
小组合作学习与传统的班级授课制相比,有很多优越性。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学生间的互动交流能够实现优势互补,从而促进知识的建构。通过合作学习,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得到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减轻了压力、增强了自信心,增加了动手实践的机会,因此能够培养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促进全体学生的个性发展。  通过习题的讲解和练习来使学生巩固和掌握知识,这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是必须和常用的手段,但如果一味地让学生沉浸在题
期刊
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民办高校逐渐突现出它的优势。在产学研方面尤为突出。首先民办高校是企业办的,有民办企业作产学研的支撑,利用企业平台就能充分发挥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优势,但有优势并不意味着产学研工作就一定能搞好。现在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民办高校产学研这个问题。  在产学研工作中,首先,我们谈谈“产”。所谓“产”一定是与企业息息相关的,有企业就可能产出产品,有产品校企合作才可能有实质性的进展;其次“
期刊
一、引言  中美文化差异对于中美之间各阶层的交际有着细微而深远的影响。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是人们行为的导向。理解不同文化的价值观取向不仅能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自身和异族文化,还可以进一步改善跨文化交流。中美大学生作为各自国家里思维最活跃,反应最迅速的群体,他们的价值观可以记录社会的变化,在某种程度上是整个社会价值观的真实写照。Hofstede认为文化是被一群人共同认知的一种行为规范[1] 。研究表明
期刊
班级是学校开展教育活动,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基层组织,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是学生全面健康成长过程中的导师。班级管理既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爱的艺术。如何提高班级管理效益,是班级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有机地统一起来,是我们班主任老师值得深思的重大课题,也是我们新时期班主任应追求的理想目标。下面谈谈我在班级管理方面的一些做法。  一、教师要有一颗爱心  常言道:“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
期刊
钳工是使用钳工工具、钻床等按照图样、技术要求对工件进行加工、修整、装配的一项工种,是机械制造业中是不可缺少的工种,它的特点是灵活性强,工作范围较广、技术性强,操作者的技能水平直接决定了加工质量。而钳工实习存在着:实习所用设备和工具缺乏现代化气息,对学生没有吸引力。劳动强度大,体能消耗大,学生感到比较疲劳。实习环境差,学生有心烦意乱的感觉。实习效率低,进度慢,学生因此对实习不感兴趣等。结合自己多年的
期刊
在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的进行中,国家也不断加大对基础教育改革的力度,强调要强化素质教育,促进中小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但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不看到,在这一背景下初中的教学与“高难度、大容量”的高中教学产生了一定的矛盾,两者的衔接问题变得突出起来。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与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衔接问题尤为突出,已成为制约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一重要因素,搞好初高中政治课教学衔接工作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着非常重要
期刊
教育是一朵云推动一朵云,是生命对生命的启迪和点燃,让每一个遇我们的学生都能绽放异彩。  一、师爱无言,润物无声  2006年,我接手了第一个班级——高一(6)班,这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学年200名以后的学生,班级64人,40名男生。这些孩子除了不谈学习,其它各方面都很有精力,对于第一次当班主任的我来说不禁有些迷茫,有些不知所措。刚开学,虽然在我的“高压”之下,班级貌似很平静,但慢慢的他们不良习惯和行
期刊
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我深深的体会到学生的管理工作在教育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决定性作用。我参加工作已经十余年,在这十余年中我一直对学生要求非常严格以致造成许多学生闻风失色的可悲。经过对新课程的学习,使我觉得自己的这种管理办法已经远远的被时代所抛弃。现在需要的是以人为本的理念,需要的是以和谐为本的班级管理。在班主任工作中,我深深体会到,只有对学生充满爱,充满信任,才能做好班主任工作。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
期刊
近两年,我校开展了“构建校园内关注学生教学、德育的学习主题社区”的课题研究。目前,研究接近尾声。在整个研究过程中,学习主题社区这个平台的建设和使用,让语文学科的教与学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让语文教师的学习意识更强烈,使语文老师都成为学习型老师。第二,使语文课堂打破了传统的时空界限,从传统单向导向性向多角度实时互动转变,使课堂独学向群学转变。第三,让中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大大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