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原创绘画致敬

来源 :收藏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eren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古以来,绘画根在原创,贵在创新,这几乎成为无需争辩的说法。
  可是,在当今,从官方省级以上美协和画院来看,包括官员画家,著名画家、市场与拍卖记录高价画家为例,大家不妨留心看看他们的画展作品,仔细翻翻其不断出版和印发的画册或作品集,一定会惊奇地发现,原创和创新的作品少之又少,即使有也是零敲碎打,难以为继。这种现象大概有三种情况:一类是毫无发展仅为较有水平的传统套路与题材的所谓继承传统者;一类是缺乏创新、较高水准的在传统套路上一味追求个人技法者;一类是巧妙模仿、不断改头换面注重形式、有限发挥者。更多的是画家成名后完全将原创和创新弃之不顾,全身心投入到争名利、比待遇、经营市场业绩当中去了,令人叹惜!
  我们无意在此贬损任何人,只想客观地将书画界长期以来存在的种种不良现象实话实说。
  本期选登的这组文稿作者,都是偶然或专门看过、读过倪萍画作及画语的各界人士,其中有记者、诗人、官员、作家、老板、教授、画家、收藏家、美术评论家、金融顾问及广告策划人。他们年龄性别不同、单位东西南北、职业五花八门,但有一个共同点,都是因倪萍的画作被打动、被感动。他们有感而发,好话坏话都说。因此,具有一定的广泛性和代表性。倪萍画作在他们眼中和笔端,流淌出浓浓的诗情画意,读来十分亲切,引人入胜,其中不乏深刻剖析、专业论述及颇有见地的观点。
  令人欣喜的是,在这样的绘画语境下,一位业余画家带着她的心灵之作出现在我们面前。一草一木总是情,一花一鸟皆生命,倪萍的绘画似乎对中国画写意精神做了很好的回答。我们在她的两百多幅作品中看到“喜庆静雅”是其鲜明画风的重要内容。为此,特选出一部分,通过一喜一静、一俗一雅的排列进行对照欣赏。
  此外,为什么没有请大家熟悉的一些著名的专业美术评论家和批评家,一是因为倪萍以“率真、随性、业余、跨界”刚露头角,尽可能地将久违了的原创、创新绘画作品不要贴上任何标签,原汁原味地让广大读者先睹为快,自己做出正确的判断。二是我们还将组织编写《倪萍绘画批评》、《倪萍绘画研究》等系列专题特刊,力图对其绘画进行更深入、更高层面的观察与分析,希望在倪萍绘画事业的长征途中一路伴行。三是积极提倡和主张绘画创作的科学态度与严肃立场。不要因名利而丧失艺术原创的底线,坚守和保持艺术创新的神圣使命。
  为了充分体现客观、真实的编辑思想,我们特意将作品和作者“画语”置于首要,而“众眼看倪萍”放在最后,以图与读者一起来分享原创绘画给我们带来的这份愉悦和欣喜。
  我们为什么要编写这个小册子,还想提出以下问题与读者朋友探讨交流。
  举世瞩目拍卖价2.66亿元的徐悲鸿油画作品《九州无事乐耕耘》,牛之结构颇不准确,农夫拖犁、拿锄头的动作错上加错,说明作者观察生活有误,拍卖价高达两亿多元,可为什么没有书画鉴赏家、美术批评家站出来指出问题,就因为是大师,一片叫好声,不成功的作品也应奉为经典吗?
  倪萍是个名人并不重要,媒体称她华丽转身跨界发展也不重要,她一出手就亮出两次个展,两部绘画集和两百多幅极高水平、颇具特色的画作,其中的奥妙是什么?
  本期特刊,因为涉及名人,话题敏感,工作展开后,才知方方面面都需要沟通,耗时费力,颇不容易。其中文章的内容、观点,见仁见智,目的在于抛砖引玉,希望听到和收到更多不同的意见与批评。
   (责编:魏佩)
其他文献
第一次看到倪萍的画,觉得心一下子就被融化了。画面那么简单,那么写意,但是又有浓浓的意趣。你看,那一群小鸡列队跟在母鸡的后面,可单单在队伍的末尾,有一只小鸡掉头而去,这只顽皮的小鸡让人忍俊不禁,充满遐想……这幅画上作者自题道:“如果有下辈子,我愿意生一群孩子。”呵呵,倪萍,你真的羡慕生一大群孩子的妈妈吗?像这只骄傲的老母鸡一样,你受得了那个走在最后掉头而去的小淘气吗?或是你自己就是一个小淘气呢?  
期刊
一笔淡赭,一抹浅绿,一点矾红;一带远山,一汪近水,一片疏林;一叶扁舟,一蓑烟雨,一缕轻云……  一幅幅清新淡雅的浅绛瓷画作品,突然诞生在人才辈出的“同光中兴”这一封建末世的特殊时期,又迅速消失在民国初立的乱世狼烟之中。走过沧桑百年,这些散发着浓浓书卷气息,凝聚着悠悠文人情怀的瓷画作品,被一屏一尊、一壶一盏地承载着,依然优雅地伫立在现代人的书房案几之上。像一曲曲静美的古旋律,奏响着穿越时空的人生主题
期刊
安徽省博物馆馆藏各类文物多达23万余件,其中最具特色的品类是明、清时期的书画作品,大多为我国著名收藏家的旧藏,流传有序,保存完好,多为精品。例如清末翰林许承尧收藏的古字画多为一级文物,有的成为海内孤品。  许承尧,生于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安徽歙县人。读书众多,知识渊博,21岁中举,1904年30岁时考中清政府最后一次会试进士。1907年进入翰林院,宣统三年(1910年)升为五品京官。当19
期刊
创烧于晚清同光时期瓷都景德镇的浅绛彩瓷器,因其独特魅力自新世纪以来越来越受到藏界的青睐。浅绛彩瓷不仅拥有传统文人书画的笔情墨趣,更有胜过纸绢的质感色彩,而形态各异的优雅造型也给我们带来不同的视觉审美体验。除前朝器型以外,瓷板、帽筒、琮瓶等等新兴器型更加有利于浅绛画面的立体展示。于是,这些承载古人艺术生活化理想的日用器物,在百年之后成为我们欣赏、把玩的古董珍玩。浅绛彩温锅便是其中一类。  笔者先后收
期刊
在收藏浅绛彩瓷器的人群中,没有谁不知道花鸟画师——喻春,我更愿意称他为浅绛瓷绘“大家”,可能有人对此嗤之以鼻,因为喻春在瓷绘上的水平显然逊色于程、金、王,也应不如任焕章、汪藩、程焕文、郑子良、张子英、王昭明等名流,我却给予他“大家”称谓,理由有三:  一是喻春花鸟随兴起笔,顺势经营,简约拙朴,不追求奇思妙构,不沉浸于奢华富丽,也不纯粹于瓷上的玩味,似乎总牵记着大众的审美,顾及着时下的民俗,把平凡演
期刊
“太元货泉”属珍稀币种,在一般钱币图谱中很少见载,仅见华光普先生的《中国古钱大集》(甲)第220页刊有一拓样,注曰属“后铸”,即晚于王莽“货泉”,标四级。另见孙仲汇先生《古钱币图解》一书第143页也刊有一枚“太元货泉”拓样,标一级珍罕。细观之,这两枚非为同一版式,尤其钱文“元”字上书写迥异,可见至少有两种“太元货泉”。  如果说“太元货泉”属年号钱,历史上以“太元”为年号的已知者至少有两个,一个是
期刊
金代扶植的刘豫傀儡政权,所铸造的阜昌钱迄今遗留不多,属泉界追逐的稀见品。  据所见古今钱币史料及钱谱,均未有铁钱记载,而在我已故父亲留下的遗物中,却有一枚“阜昌重宝”。此钱经先父收得,至今最少已有70余年(中间经“文革”抄家掠走,后归还),应称之为生坑传世品。目前尚未见有同样品种出现。  此钱为开门见山之品,入土之前曾行用流通过。钱文书法凝重熟练,气韵贯通,“阜昌重宝”之“宝”字磨损较为严重,但作
期刊
经春秋一代数百年物质与技术条件的丰厚积累,到了社会剧烈变革、生产力迅速发展进步、思想文化繁荣活跃的战国时期,玉璜制作与使用也步入了一个空前发展繁荣的高峰阶段。较前代同类器而言,战国玉璜的形制与艺术风格均发生了剧烈变化,不仅数量众多、形制繁杂、流播地域更为广泛,还出现了出廓式、镂空式、层叠式、分节套合式等诸多精美绝伦、巧夺天工的崭新品种。以下依据形制与纹饰图式的区别,将常见的战国玉璜(珩)大致分作以
期刊
前不久,正采访一个藏家时,在藏家的楼上,意外地听到音响里正在播着一首古琴曲,此时窗外正淅淅沥沥地下着雨,琴声数度扬抑,起伏不定,忽又一声春雷轰然响起,悉数捺平。古书云“须弥藏芥子,芥子纳须弥”,一首芥子之曲,竟能让人如历须弥般一生,笔者不由思绪渐远,浮想联翩。  唐代著名诗人刘长卿有诗云:“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古调虽自爱,今人不多弹。”的确,听琴似读书。泠泠之音里,天地沉寂,万物归一,一切纠葛
期刊
笔者在《收藏界》2011年第12期107页看到了《红山文化玉人骑兔件》一文,文章还配发了三幅图片。当笔者仔细看了图文以后,真是哭笑不得。因为这是一件粗俗的假托红山文化的似是而非、不伦不类的当代臆造品。   诚然,红山文化确系文中所说“是一种距今5000多年的新石器文化”,“在我国北方辽河流域红山文化的玉器最具特色,其形制规整,纹饰精美达到了史前文化北方玉器的最高峰。”这些观点,毫无疑问是正确的。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