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三是时间紧任务重的学习阶段。以化学学科为例,它是理综三科中易得分的学科,记忆性的知识较多,养成勤看勤记勤思考的好习惯很重要。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好复习,成为老师和学生关注的焦点。下面是结合在高三化学复习中的经验,谈几点策略。
一、回归课本,把握新课标
进入高三复习阶段,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回归课本。高考考题万变不离其宗。以课本为主线,以新课标为指挥棒。它是高考命题的依据。新课标中明确提供了“考试目标”“考试范围”“知识难易程度”“命题指导思想”等信息。所以,在高三复习阶段,要引导学生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将知识明确掌握,理解或了解,引导生全面阅读教材,巩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查漏补缺,扫除知识上的障碍。同时,注重知识的全面性、精确性、应用性,尤其在应用时注意灵活使用,根据复习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增删,做到有的放矢,从“有限”的教材到知识的“无限”延伸。另外,对于教师教会知识的同时教会学生的复习方法,引导学生在一轮复习中打好基础,灵活应用教材,力求做到记住——理解——应用,也至关重要。
二、让学生成为复习的主人
高三复习中,要充分关注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到复习中。新教材更加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课本中的“探究式”学习,要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课本中的“学与问”,“资料卡片”作为赏析性知识掌握。“资料卡片”中的“银氨溶液的配制”方程式的书写,高考曾光顾过。通过学生的自主复习,自主探究可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学生经过自己的深思熟虑可以对知识有独特的见解。教师要不断让学生成为引导者,激发自主复习的兴趣。让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既能快速完成复习任务,还能明显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成绩。在复习中,教师可以有效利用教学设备,对知识形成网络,使学生有效的把握知识结构,知识脉络。高效的理解记忆化学知识。让学生有自己独立的思考过程,带自己的观点充分研究,发现不足,及时补救。教师要允许学生有不同的复习方法和观点,让学生在复习中总结和提高自己。
三、抓住重点,逐轮加深
在高三的复习中,通常设定三个轮次。第一轮以课本为根本,新课标为依据,巩固好基础知识。第二轮分块复习,将知识系统化。第三轮进入综合复习阶段,注重知识的灵活运用。在三轮复习中,一定避免“满堂灌”的方式。要抓住知识主干,理清每节课的知识体系,讲清重点、难点、易混点。讲的再多,不如让学生学得扎实明了。要举一反三,灵活运用。选题是不可忽视的环节。不要题海战术,不要以量取胜,筛选重中之重。注重习题的覆盖面,习题的新颖与典型。让学生做一个会一个,不要产生越做越差,越考越差的现象。习题必须要有针对性,对于中等学生以中档题,基础题为主,难题为辅。一定要符合命题趋势。如果面对的是优等生,在此基础上要面向历届高考题,题型要新,信息量要足,并接近高考,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不要盲目追求难题深题。这样会增加负担,影响进度和课堂容量,适得其反。总之,要以新课标为依据,以课本为根本,突出重点,不要刻意扩大知识范围。
四、反思总结,提高复习效率
对于高三学生来说,时间紧、任务重。高考的重点章节,易混易错的知识点应该让学生提前找出,发现问题,课后整理。反思总结是提高成绩的重要环节,反思总结才能查缺漏不断提升。可让学生利用“错题本”,定期翻阅会温故知新,并从中养成良好的复习习惯、思考习惯。对于典型代表性的习题多下功夫,使知识更加完善。同时引导学生养成解题过程中的审题的仔细、答题方式和技巧以及良好的思维品质。近几年高考文字表述内容较多,也正是学生的丢分点,这也恰恰考察了学生的审题能力。平时复习时对这类知识不可回避,并注意对学生答题技巧的培养和训练。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教师应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补充一些开放性的探究性的实验,教师对实验全过程给予指导与评价,并重视课本上的基础实验的总结和反思。同时在教学中强化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近年高考中实验设计、实验评价实验基本方法以至实验中的计算较热门。结合近近几年的高考实验分析题型走向,进行复习中的反思和总结,也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实验题中文字表述内容相对较多,引导学生及时的归纳总结重点难点,并注重与其它知识的联系,举一反三,将知识穿成线结成网,纳入良好复习体系,才能更好地提高复习效率。
五、培养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心态
健康的心理,良好的心态也是高三复习阶段重要条件和要求。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有平静的心情、稳定的心态,同时重视平时的训练思维,把自己置于一种高考环境,对平时答题速度和解题的规范性做出严格的要求。经常训练会提高做题效率,做到尽可能一次性成功,要拿平时做题当考试,考试当平时做题,克服自己紧张焦虑的情绪,让学生明白:最大的敌人是自己,战胜自己,一切皆有可能。
教师的作用,不光是知识的传授,也包括对学生健康心理和良好心态的培养。教会知识、教会方法的同时,培养学生独立面对问题的心态和能力,已成为教师职业的更新要求。
(作者单位:吉林农安县实验中学)
(责任编校:石良)
一、回归课本,把握新课标
进入高三复习阶段,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回归课本。高考考题万变不离其宗。以课本为主线,以新课标为指挥棒。它是高考命题的依据。新课标中明确提供了“考试目标”“考试范围”“知识难易程度”“命题指导思想”等信息。所以,在高三复习阶段,要引导学生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将知识明确掌握,理解或了解,引导生全面阅读教材,巩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查漏补缺,扫除知识上的障碍。同时,注重知识的全面性、精确性、应用性,尤其在应用时注意灵活使用,根据复习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增删,做到有的放矢,从“有限”的教材到知识的“无限”延伸。另外,对于教师教会知识的同时教会学生的复习方法,引导学生在一轮复习中打好基础,灵活应用教材,力求做到记住——理解——应用,也至关重要。
二、让学生成为复习的主人
高三复习中,要充分关注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到复习中。新教材更加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课本中的“探究式”学习,要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课本中的“学与问”,“资料卡片”作为赏析性知识掌握。“资料卡片”中的“银氨溶液的配制”方程式的书写,高考曾光顾过。通过学生的自主复习,自主探究可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学生经过自己的深思熟虑可以对知识有独特的见解。教师要不断让学生成为引导者,激发自主复习的兴趣。让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既能快速完成复习任务,还能明显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成绩。在复习中,教师可以有效利用教学设备,对知识形成网络,使学生有效的把握知识结构,知识脉络。高效的理解记忆化学知识。让学生有自己独立的思考过程,带自己的观点充分研究,发现不足,及时补救。教师要允许学生有不同的复习方法和观点,让学生在复习中总结和提高自己。
三、抓住重点,逐轮加深
在高三的复习中,通常设定三个轮次。第一轮以课本为根本,新课标为依据,巩固好基础知识。第二轮分块复习,将知识系统化。第三轮进入综合复习阶段,注重知识的灵活运用。在三轮复习中,一定避免“满堂灌”的方式。要抓住知识主干,理清每节课的知识体系,讲清重点、难点、易混点。讲的再多,不如让学生学得扎实明了。要举一反三,灵活运用。选题是不可忽视的环节。不要题海战术,不要以量取胜,筛选重中之重。注重习题的覆盖面,习题的新颖与典型。让学生做一个会一个,不要产生越做越差,越考越差的现象。习题必须要有针对性,对于中等学生以中档题,基础题为主,难题为辅。一定要符合命题趋势。如果面对的是优等生,在此基础上要面向历届高考题,题型要新,信息量要足,并接近高考,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不要盲目追求难题深题。这样会增加负担,影响进度和课堂容量,适得其反。总之,要以新课标为依据,以课本为根本,突出重点,不要刻意扩大知识范围。
四、反思总结,提高复习效率
对于高三学生来说,时间紧、任务重。高考的重点章节,易混易错的知识点应该让学生提前找出,发现问题,课后整理。反思总结是提高成绩的重要环节,反思总结才能查缺漏不断提升。可让学生利用“错题本”,定期翻阅会温故知新,并从中养成良好的复习习惯、思考习惯。对于典型代表性的习题多下功夫,使知识更加完善。同时引导学生养成解题过程中的审题的仔细、答题方式和技巧以及良好的思维品质。近几年高考文字表述内容较多,也正是学生的丢分点,这也恰恰考察了学生的审题能力。平时复习时对这类知识不可回避,并注意对学生答题技巧的培养和训练。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教师应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补充一些开放性的探究性的实验,教师对实验全过程给予指导与评价,并重视课本上的基础实验的总结和反思。同时在教学中强化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近年高考中实验设计、实验评价实验基本方法以至实验中的计算较热门。结合近近几年的高考实验分析题型走向,进行复习中的反思和总结,也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实验题中文字表述内容相对较多,引导学生及时的归纳总结重点难点,并注重与其它知识的联系,举一反三,将知识穿成线结成网,纳入良好复习体系,才能更好地提高复习效率。
五、培养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心态
健康的心理,良好的心态也是高三复习阶段重要条件和要求。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有平静的心情、稳定的心态,同时重视平时的训练思维,把自己置于一种高考环境,对平时答题速度和解题的规范性做出严格的要求。经常训练会提高做题效率,做到尽可能一次性成功,要拿平时做题当考试,考试当平时做题,克服自己紧张焦虑的情绪,让学生明白:最大的敌人是自己,战胜自己,一切皆有可能。
教师的作用,不光是知识的传授,也包括对学生健康心理和良好心态的培养。教会知识、教会方法的同时,培养学生独立面对问题的心态和能力,已成为教师职业的更新要求。
(作者单位:吉林农安县实验中学)
(责任编校:石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