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调整农业结构 确保农民增产增收

来源 :青海农技推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zx19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合理布局种植业结构,做好农业结构调整与布局工作,积极推广新技术,是确保兴海县农业生产再上一个新的台阶,提高农村整体效益,实现持续增产增收的重要措施.近几年来,兴海县粮食产量从1994年起连续7年持续增产,创历史最高水平,尤其是油料生产连续7年获得大丰收.
其他文献
语文教育根植于现实生活土壤,是培养思维、发展智力、涵养文化的桥梁,语文教育的性质决定其具有现实存在的必然性。而语言作为语文教育与世界联系的手段,作为人与世界交流的
说理性表达,最关键的意识是逻辑、确证与对话。初中是说理性写作学习的起始阶段,学生确证意识的培育尤为重要。学生作文中虚假事例、臆造名言、以“比”佐证等等,削弱了学生
"两个必然"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作出的科学预言。作为《共产党宣言》的核心思想,它与增强道路自信之间存在着内在必然的联系。新时代,"两个必然"与道路自信相
一、语段支架的内涵语段,也叫句群,是介于句子和段落之间的语言片段,有时语段也等同于段落。构成语段至少需要两个句子,而且句子之间衔接连贯,共同表述一个中心意思。从表达
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的束缚下,初中文言文教学一直存在着这样的弊病:"串讲"之风盛行,"字字落实,句句翻译"大行其道,枯燥乏味的学习消泯了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又或者一味地让
《写人要抓住特点》是统编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的内容。许多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时,往往满足于对人物的外貌、神态、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进行描写,进而奢望学生笔下的人物
一、整本书阅读为什么要以课程标准为取向整本书阅读是近年语文学界的研究热点,在实践层面已有大量成果问世,同时也出现一些不良的导向,例如阅读书目五花八门;阅读目标随意制
偶然间读到江苏宜兴市高塍中学陈其明老师写的关于诸葛亮《诫子书》教学的《变化的语气,不变的情感》(《语文学习》2019年第12期)一文,发现有不少值得商榷之处,特别是关于《
胃黏膜非典型增生(G ED )不仅是胃癌的癌前病变,而且提示了胃黏膜发生腺癌的风险增加[1]。CyclinD1由Motokura等[2]于1991年从甲状旁腺瘤中克隆并提取出来,是细胞周期进程中的重要调
为了全面推进农牧业产业化进程,增加农牧民收入.都兰县认真贯彻落实全省、州农牧工作会议精神,根据本县实际,按照市场需求,发挥区域优势,加大了农牧业经济结构和种植业结构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