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先秦启发式教学法主张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教学。而当代流行的英语情境教学法同样重视情境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在当代国外英语教学方法在我国实施如火如荼的背景下,笔者呼吁中国原创教学法的现代意义,以帮助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原创性英语教学模式。本文试图将先秦启发式教学法与高中英语情境教学联系到一起,希望能帮助构建一个新的本土英语教学模式,以更好地提高高中英语教学质量。
【关键词】启发式教学法 情境教学 高中英语
一、先秦启发式教学的概念
先秦启发式教学源于我国儒家思想代表人物孔子,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便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愤”是指学生想要解决问题但并未了解要领,“诽”是指学生对解决问题的方法已经有所了解,但还未能真正将其清晰表达出来的状态。“启”就是能理解问题的意图和解决办法,“发”就是能将解决方案完美地表达出来。孔子在世界教育史上最早提出启发教学,其科学性也被诸多教育家继承发展,先秦代表性教育著作《学记》就将启发诱导称为“善喻”,提出“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即“教师对人施教,就是启发诱导。对学生诱导而不牵拉;劝勉而不强制;指导学习门径而不把答案直接告诉学生。”与孔子的启发诱导思想一起丰富了先秦启发式教学法。
二、先秦启发式教学与高中英语情境教学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强调高中英语课程应发展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高中英语情境教学是指教师通过创设各种符合教材和高中生心理特点的情境,调动学生的认知、情感,促进英语教学。其重视情境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学生在情境尤其是模拟的真实情境中运用语言,有利于培养其语言实践运用能力,这与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的总目标不谋而合。而我国先秦启发式教学中“启”即设置情境,激起疑问;“发”即引起学生主动探索,同样强调情境,因此,笔者认为在先秦启发式教学指导下开展高中英语情境教学是可行的。
三、先秦启发式教学法指导下的高中英语情境教学案例
本文以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一unit 4课文 A Night the Earth didn’t Sleep第一课时为例展示如何开展先秦启发式教学法指导下的高中英语情境教学。
1.设置情境。教师首先播放有关唐山地震的视频让学生猜测本课主题,由于学生大体对音像类东西感兴趣,以激发他们学习新课的兴趣。
2.提出问题。视频播放完之后,教师依次提出“What happened do you think in the video? Do you know when it happened? Who can describe the situation when the earthquake happened?”问题必须有梯度,教师在开头不要过多提示,应充当观察者让大家小组讨论,必要时再进行引导。若学生遇到问题,教师的引导也应点到即止,以免抑制学生自主思考。
3.进入课文。通过导入学生已经知道到了本课主题。教师将整篇文章划分为“before the earthquake,during the earthquake,and after the earthquake”,将学生分成三组,让学生对整篇文章scanning,分组找出“what happened before the earthquake,during the earthquake,and after the earthquake?”,教师再随机让各组学生回答。教师应引导学生用本课新词来回答问题,学生每说到一个新词教师再给予简要讲解。另外,教师还要鼓励学生间的合作。
4.知识活用。学生之前已经学习了本课新词的用法。为了使学生灵活运用新词,教师再要求学生运用本文所学新词汇两人一组对话。之后教师再选择其中3—4组同学进行表演,帮助学生学以致用。
5.情境化评价。启发式教学认为,学习应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在过程中对所学新知识进行思考并进行意义建构,教师则须适当引导学生进行辅助。因此,课程结束后,也应让学生参与评价,形成教师评价、学生互评以及学生自评三位一体的的启发式教学法指导下的情境化评价模式。
作为先秦教育思想和西方情境教学思想的结合,先秦启发式教学指导下的高中英语情境教学改变了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强化了语言的实践性,易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笔者在此抛砖引玉,希望有更多学者能对此进行研究,以开创中国原创外语教育模式新局面。
参考文献:
[1]曹长德.启发式教学论[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2011.
[2]杨冰.回眸与超越—先秦原创性教育思想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0.
[3]王春.高中英语情境教学的应用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 2008.
[4]杨丽,陶月仙.论启发式教学模式的演变和发展[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4(20).
[5]赵乐华,任毅.启发式教学方法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J].中国地质教育,2009(1).
[6]金岳芳.英语情境教学理论与实践[M].杭州:杭州出版社, 2005.
【关键词】启发式教学法 情境教学 高中英语
一、先秦启发式教学的概念
先秦启发式教学源于我国儒家思想代表人物孔子,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便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愤”是指学生想要解决问题但并未了解要领,“诽”是指学生对解决问题的方法已经有所了解,但还未能真正将其清晰表达出来的状态。“启”就是能理解问题的意图和解决办法,“发”就是能将解决方案完美地表达出来。孔子在世界教育史上最早提出启发教学,其科学性也被诸多教育家继承发展,先秦代表性教育著作《学记》就将启发诱导称为“善喻”,提出“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即“教师对人施教,就是启发诱导。对学生诱导而不牵拉;劝勉而不强制;指导学习门径而不把答案直接告诉学生。”与孔子的启发诱导思想一起丰富了先秦启发式教学法。
二、先秦启发式教学与高中英语情境教学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强调高中英语课程应发展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高中英语情境教学是指教师通过创设各种符合教材和高中生心理特点的情境,调动学生的认知、情感,促进英语教学。其重视情境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学生在情境尤其是模拟的真实情境中运用语言,有利于培养其语言实践运用能力,这与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的总目标不谋而合。而我国先秦启发式教学中“启”即设置情境,激起疑问;“发”即引起学生主动探索,同样强调情境,因此,笔者认为在先秦启发式教学指导下开展高中英语情境教学是可行的。
三、先秦启发式教学法指导下的高中英语情境教学案例
本文以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一unit 4课文 A Night the Earth didn’t Sleep第一课时为例展示如何开展先秦启发式教学法指导下的高中英语情境教学。
1.设置情境。教师首先播放有关唐山地震的视频让学生猜测本课主题,由于学生大体对音像类东西感兴趣,以激发他们学习新课的兴趣。
2.提出问题。视频播放完之后,教师依次提出“What happened do you think in the video? Do you know when it happened? Who can describe the situation when the earthquake happened?”问题必须有梯度,教师在开头不要过多提示,应充当观察者让大家小组讨论,必要时再进行引导。若学生遇到问题,教师的引导也应点到即止,以免抑制学生自主思考。
3.进入课文。通过导入学生已经知道到了本课主题。教师将整篇文章划分为“before the earthquake,during the earthquake,and after the earthquake”,将学生分成三组,让学生对整篇文章scanning,分组找出“what happened before the earthquake,during the earthquake,and after the earthquake?”,教师再随机让各组学生回答。教师应引导学生用本课新词来回答问题,学生每说到一个新词教师再给予简要讲解。另外,教师还要鼓励学生间的合作。
4.知识活用。学生之前已经学习了本课新词的用法。为了使学生灵活运用新词,教师再要求学生运用本文所学新词汇两人一组对话。之后教师再选择其中3—4组同学进行表演,帮助学生学以致用。
5.情境化评价。启发式教学认为,学习应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在过程中对所学新知识进行思考并进行意义建构,教师则须适当引导学生进行辅助。因此,课程结束后,也应让学生参与评价,形成教师评价、学生互评以及学生自评三位一体的的启发式教学法指导下的情境化评价模式。
作为先秦教育思想和西方情境教学思想的结合,先秦启发式教学指导下的高中英语情境教学改变了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强化了语言的实践性,易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笔者在此抛砖引玉,希望有更多学者能对此进行研究,以开创中国原创外语教育模式新局面。
参考文献:
[1]曹长德.启发式教学论[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2011.
[2]杨冰.回眸与超越—先秦原创性教育思想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0.
[3]王春.高中英语情境教学的应用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 2008.
[4]杨丽,陶月仙.论启发式教学模式的演变和发展[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4(20).
[5]赵乐华,任毅.启发式教学方法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J].中国地质教育,2009(1).
[6]金岳芳.英语情境教学理论与实践[M].杭州:杭州出版社,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