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的探讨

来源 :现代教育教学探索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_S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向上的情感,可以转化为学习动机,用这样的动机去推动学习,必然会产生积极的效果。所以,笔者将从学生自身的潜能以及教师的教学中谈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从两个方面进行探讨:一、教师授课时要有良好的教学艺术;二.加强和改革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关键词】激发;兴趣;探讨
  Stir up a student a study physics interest of study
  Xie Gang
  【Abstract】Einstein say:“The interest is the best teacher.”Strong of study interest, aggressive upward of emotion, can conversion for the learning motive, use so of motive go to push study, inevitable meeting creation aggressive of effect.So, the writer will discuss from the potential of student's oneself and the teaching of the teacher how to stir up a student a study the interest of the physics.The writer combine the teaching for several years to practice and carry on a study from 2:A, teacher teaching have to have a good teaching art;Two.Strengthen with reform experiment teaching, stir up a student a study physics of interest.
  【Key words】Stir up;Interest;Study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杨振宁博士也说过:成功的真秘诀是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是要把教学大纲对学生学习学科知识的要求,转变为学生求知的欲望。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1. 教师授课时要有良好的教学艺术 
  1.1 教师授课时,要有丰富的情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
  丰富的情感,是课堂教学语言艺术的运用,也是教师道德情感的要求。一个教态自然的优秀教师,走进课堂应是满脸笑容,每字每句对学生有一种热情的期望。大多数学生的进步都是从任课教师的期待中产生的。富有感情色彩的课堂教学,能激起学生相应情感体验,能增强他们的理智感,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能使他们更好地感受和理解教材。 
  教学一方面是进行认知性学习,另一方面是情感交流,两者结合得好能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把智力活动由最初简单的兴趣,引向热情而紧张的思考。所以教师要热爱学生,消除学生对老师的恐惧心理。当师生之间形成了一种融洽、和谐、轻松、愉快的人际关系时,就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让学生在物理学习中变被动为主动。
  1.2 生动风趣,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是一门语言艺术,语言应体现出机智和俏皮。课前,教师要进行自我心理调整,这样在课堂上才能有声有色,才能带着愉悦的心情传授知识,从而使学生受到感染。事实表明,教师风趣的语言艺术,能赢得学生的喜爱、信赖和敬佩,从而对学习产生浓厚兴趣,即产生所谓“爱屋及乌”的效应。例如,在讲“长度越长,电阻越大”时,向学生打比方:“这好比人生的道路越漫长,遇到的困难就越多。”在讲“横截面积越小,电阻越大”时,向学生打比方:“这好比钻山洞,洞口越小,我们就越难钻进去。”在强调“入射角等于反射角”这一错误结论时,向学生打比方:“这好比说你父亲很像你。”
  教学生动风趣,不但能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例如:在讲势能时,可向学生说,当天花板上有一根鸡毛向你头顶上落下时,你将怎样?学生肯定会说:“这有什么可怕的。”如再问,若你头顶上的电风扇落下呢?学生肯定会下意识地手盖头顶,“还不快跑”。从而说明物体的势能和质量有关。在讲势能和相对高度有关时,可以用从课桌上跳下来和从三楼上跳下来进行比较,肯定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风趣的语言,还可以増强学生的自信心。例如,讲评试题时,先不说答案,而是伸出右手食指和中指,说,“是这个”,学生当然会明白这表示第二个答案正确,同时还明白这还表示“胜利”的意思,然后接着说:我们班永远是“这个”,从而使枯燥误无味的教学变得生动活泼而有趣,逐渐把教学活动推向高潮。
  1.3 讲述有趣的物理现象、物理学史和物理学家的故事,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介绍物理学史的发展、物理学家的情况,是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如“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会使学生有很强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再如“爱迪生和白炽电灯”的故事使学生了解了科学家的成才之路,并深深地体会到“天才等于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这一道理。给学生讲授有趣味的故事是满足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补偿方式。例如在讲到阿基米德原理的时候,利用图片或动画给学生讲阿基米德鉴定王冠的故事,当讲到阿基米德跨出浴缸,兴奋地喊“找到了,找到了”,课堂顿时一片活跃。
  1.4 教育学生留心观察现实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从现象中感知物理意义。
  物理学是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很多物理定律和规律都是从观察中发现的。例如,牛顿通过对平果落地的思索,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伽利略通过观察吊灯的摆动发现了单摆的等时性。通过举例,引导学生观察实际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例如,油罐车为什么要拖一条尾巴 —— 铁链?在干燥的季节里,在黑暗中脱下化纤衣服,往往能看到火星闪烁,这是什么现象?通过引导,学生会在生活中发现各种各样的物理现象。有一位学生问过我,在他家附近的抽水站,当通电抽水的瞬间,会发现几根通电导线抖动起来,为什么呢?我并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引导他思索,最后使他恍然大悟。
  1.5 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每个人都有一种自我表现、取得成功的愿望和需要。成功时,会情绪高昂、兴趣倍增,多次努力仍然失败时,就会产生畏难情绪,影响积极性。其实,中学生感到学物理难并不都是学生的智力问题,相比之下,非智力因素的影响更大。因此,给学生创造一个成功的机会,是提高学生学习情绪的一种有效方法。
  在教学中,可以结合教材和学生实际,设置教学内容的层次与梯度、适应学生的智力发展创设更多的条件让每个学生都能取得学习上的成功,使他们获得心里上的满足。例如,在设置课堂提问的内容与对象时,可根据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难的问题不应提问差生,以免他们由于答不出而处于尴尬的境地,从而产生自卑感。在布置作业时,要根据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学生布置不同层次的题目,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在每单元授课完后,要认真进行单元归类复习,精心设计测试题,对于较难的题目在复习时可进行一些暗示,对差班甚至不惜“漏题”,使他们在复习时具有针对性,在测试时获得一定的成功,从而激发和巩固他们的学习兴趣。
  2. 加强和改革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物理慨念的建立与物理规律的发现,都以实验事实为依据。实验是物理学的重要研究方法,只有重视实验,才能使物理教学获得成功,学生只有通过实验观察物理事实,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
  2.1 通过趣味新奇的物理实验演示,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
  例如,在讲授大气压一节时,我找来废旧的日光灯管,想办法让一端开口,在灯管内装满水并让稍小于管口的圆木浮于水面,然后用手掌堵住管口并迅速倒过来,会发现管内的水不断流出的同时,小圆木在不断上升,学生顿时思维活跃,兴趣盎然。又如在讲到沸点与大气压关系时,把刚刚从火焰上拿开,水已停止沸腾的烧瓶塞好,倒过来,向烧瓶底浇冷水,会看到瓶里的水重新沸腾,这说明气压减小,沸点降低了,通过实验的演示,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印象深易理解。
  2.2 用实验导入新课的方法,使学生产生悬念,然后通过授课解决悬念。
  每节课的前十分钟,学生情绪高昂,精神健旺,注意力集中,如果教师能抓住这个有利时机,根据要讲内容,做些随手可做的实验,就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如在讲惯性时,让每个学生拿一只笔套竖立在桌子边缘的纸条上,用手捏住纸条的一端,用另一只手的食指迅速打击纸条,笔套不会随纸条运动,教师由此引入惯性课题。又如,在讲摩擦起电.两种电荷一节时,将下端散开的塑料捆扎绳,用清洁干燥的手握住,自上而下地捋几次,捋的次数越多,捆扎绳散得越开,这是为什么呢?从而引入课题,使学生带着悬念,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进入听课角色。
  2.3 把实际生活中的现象跟物理实验联系起来,使学生感悟实际生活的奇妙和规律性。
  根据学生求动、求知、求异、求趣等心理特点,精心组织和设计课堂讲授内容和实验内容,把课本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例如,在讲到圆周运动的线速度方向时,利用电影《刘三姐》里抛绣球的故事,并准备好绣球进行实验,一定会引人入胜.秒趣横生。抛绣球时,只有绣球和接球人的连线是绣球在该时刻的切线方向时,才能够接到绣球,这个方向就是绣球在该时刻的线速度方向。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很快就理解和掌握了,而且也记得牢,直到几年后,有些学生还说这个实验很有趣,印象深刻。
  通过演示实验,使抽象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而富有刺激性,可以使学生感兴趣,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参与学习,增加实用时间,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2.4 用日常生活中的废弃物自制的器材作实验,使学生在自己动手动脑中感到学习的乐趣。
  现在的中学生已越来越不满足于“ 一支粉笔,一张嘴 ”的单调的授课方法,他们希望老师能以丰富多彩的方法呈现学习资料,一方面教师要完成好教材规定的演示实验及自行设计的一些装置简单生动有趣的实验。另一方面要设法让学生多动手,鼓励指导他们利用身边的一些废弃材料,自行制作实验器材并完成实验。例如为上好“阿基米德”这节课,课前指导学生用小矿泉水瓶做小桶,大的可乐瓶做成溢水杯,上课时,指导学生用自制的器材完成“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在每位学生的脸上都能看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若能巧设情境,用深入浅出的幽默语言并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以良好提问为契机,课堂上形成师生互动,并且能多做有趣的实验,就能充分调动学生兴趣,并会使学生在乐趣获得知识,巩固知识,从而达到“乐学”的最高境界。
  收稿日期:2010-10-12
其他文献
在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思维,切实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是中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一项艰巨任务。本人通过十几年的数学教学实践,深刻体会到了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1. 发挥内因,激发兴趣   课堂教学中,教的目的是为了学,教是外因,学是内因,教通过学达到目的,并起作用。只有发挥了内因的积极作用,教学效果才明显,只有学生的思维跟着教师走,学的过程才有良好的结
期刊
【摘要】地理新课程标准强调“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生发展有用的地理”。新课程标准理念要求教学中“学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成为课程发展的积极参与者”。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同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养成用地理的思维和方法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关键词】灵活;把握;地理教材;使;课堂;活起来  Vivid confidence geography teaching material make
期刊
【摘要】新课程标准提出要积极倡导和推进自主、合作、探究的新的语文学习方式。本文就初中作文评改这个教学环节如何展开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做了简要探讨。  【关键词】评改价值;实施方法;操作流程  Independence, coeration, investigation-the junior high school composition review to change a way imp
期刊
【摘要】归有光在《项脊轩志》回顾了自己青年时代刻苦攻读的生活和志趣,引出自己同祖母、母亲及妻子“多可喜,亦多可悲”的往事,呼唤和谐是这篇散文的主题,文中主要表达了归有光对和谐自然、和谐亲情的追求。在作者看来,和谐来自于心灵深处,而人世的不可预知使和谐成为缥缈之梦,尽管亲情的和谐是世间最美好的乐章,然而自我自私是不和谐的内在原因,利益是斗争的导火索,难以自得其乐的破旧小屋,无法实现和谐自然的梦想。尽
期刊
【摘要】本文简要归纳了中学生的八种不良学习习惯,并提出了相应的纠正措施。  【关键词】中学生;不良学习习惯;纠正  High school student bad study habit of various performance and it rectify  Ying Wang-an  【Abstract】This text synopsis induced eight kinds o
期刊
【摘要】 “分层次教学”是一种符合因材施教原则的教学方法,它能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有利于学生数学素质的普遍提高。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探究,从普通高中数学“分层次教学”的实施,“分层次教学”的成果,“分层次教学”的启示等方面阐述“分层次教学”教学法的概况。  【关键词】高中数学;分层教学;理论和实践  “Layering time teaching” of senior h
期刊
【摘要】提高听力水平,仅靠课堂学习是微不足道的,而是要进行大量的课外听力训练。通过采用听力策略培训,增强中学生的元认知意识和认知意识,发展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提高听力水平的同时,为终身教育奠定基础。  【关键词】英语教学;听力策略;策略培训   听力策略是语言学习策略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的研究以学习策略为理论框架。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在学习或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所采取的思维或行为活动。在听力教学研
期刊
“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审美、学会创造、学会发展”的素质要求中,其核心是新时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成了当今教育的首要任务。在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应该认真领会生物新课程标准精神,在生物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笔者结合生物教学的实际,浅谈在生物新课标下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体会和认识。  1. 转变教师教育观念   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首先要解
期刊
我们始终习惯把学生看作是一个“认知体”,把训练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信息结构能力作为基本目标。我认为一堂优秀的语文课应当注重培植学生的主体精神,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帮助他们找寻自己的精神家园,使他们一起感受课堂中生命的涌动与成长。   1. 有情感 语文教材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宽阔的知识背景,这一独特的优势,是其他学科所无法比拟的。如《再见了,亲人》一课,这篇课文感
期刊
实验在化学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化学教学本身并不只是传授给学生一些初步的化学概念和规律,而是通过一系列有效的教育教学手段,全面提高学生的智能,使他们能够掌握和运用一些化学原理和实验手段,学会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学会辩证而客观地认识世界,从而在将来能够独立地、有创造性地进一步深入学习和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运用化学实验,通过一系列有效的方法和手段,能够较好地发展学生的智能。  1. 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