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时代精神与乡土情怀之间——新农村题材电影的民间化表达

来源 :电影新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koo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以新农村建设为题材的电影多以民间立场和逻辑对主流价值进行叙述,在挖掘乡土经验的同时紧贴时代精神.本文主要围绕民间文化与乡土情结、平民视角与多元叙事、隐喻意象与隐形结构、审美内涵与精神传承四个方面论述新农村题材电影的民间化问题.主流话语与民间叙事路径的融合生动呈现出人们对“家国一体”和精神原乡的认同和坚守,浸润民族性和时代性的叙述展示出动人的情感力量.
其他文献
中、日、韩三国电影人根据本民族特有的审美心理,将东野圭吾的小说《嫌疑人X的献身》改编成符合本国受众审美的电影.日本版《嫌疑人X的献身》凸显了 日本低欲望社会的图景,展现出理性的崩溃与人的自毁倾向;《嫌疑人X》发挥了韩国电影人擅长的世俗化情爱题材的特色,挖掘了故事中的抒情部分,迎合了观众对和谐之美的追求,使故事更加世俗化;中国版《嫌疑人X的献身》则在文化包容的前提下杂糅了多种类型片元素,满足不同审美偏好观众的观影趣味,体现出后现代意味.
文章以《我和我的家乡》《一点就到家》为例,探寻新农村题材电影的叙事特征,发现有三个特质:第一,在叙事空间上,它将乡土的诗意空间与城市空间并置,超越了“城乡”二元对立的视觉底色,构建了城乡和谐发展的共同体美学.第二,在叙事文本上,它通过角色关联、文本拼贴与移置等方式进行互文叙事.第三,在叙事美学上,它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构建“再现现实”与“诗意摹写”的平衡.通过对《我和我的家乡》《一点就到家》叙事特征的分析,可以发现,它们打破了过去农村题材电影“主旋律导向,商业性不足”的刻板印象,拓展了农村电影叙事
基于民间美术的手工技艺,在高度统一的智能化及大工业的维度中日趋式微,具有空间性、差异性、多样性的文化生态在前所未有的现代化发展过程中走向同一性,严重影响了人类原本具有的丰富的审美追求和由此而及的审美感受.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间美术亟需找到维护其差异性和保留其文化精神的平台,并在此平台中找到由其文化意蕴而发生的文化重生.在当下国家提倡的地方高校为区域经济文化服务的大背景下,地方性高校成为一个不可或缺的平台,持续研究其课程改革和创新,进一步深化构建其课程体系,以提高民间美术在传承发展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艾略特说过想去水族馆吗?比尔·默顿送给他一张年票,他刚打开这份迟来的生日礼物,唯一能装出来的便是一声颇有兴味的“啊哦!”rn艾略特和比尔每个月都会在“相聚时光”见面,共进午餐.他们一起在“女孩优先!”这家机构的金融部工作了三十五年,退休的时间只相隔几周.在彼此的退休派对上,他们说好要保持联系.整整一年后的某天早上,艾略特打开电脑,看到了一封来自比尔的邮件.
期刊
政治性赋予了莫斯科电影节生命,又在其发展过程中,主宰着它的艺术生命.这一政治导向性矛盾地促成了莫斯科电影节的开放性,尤其是对于中国电影而言,莫斯科电影节彰显了独特的“他灯自照”意义——没有其他国际电影节像莫斯科电影节一样,能够如此完整地映射出中国电影的历史脉络.通过聚焦莫斯科电影节上的中国电影,我们可以梳理出一条清晰的现实主义电影的发展线索,中国电影正是在这一现实主义的路径和他方“旅行”中,向现代电影转向.至此,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浮现:我们该如何在现代性背景下去讲述凝聚了中国传统、中国经验的中国故事,以提
传播技术变革已成为当下最具革命性的社会现实,对于新技术革命的批判性思考和介入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本文主要从马克思主义传统出发,依循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政治经济学理论框架,在全球视野和中国本土语境的双重观照下,考察传播技术批判的学术思想脉络、历史动力和社会意义.借助本文研究,可以洞察传播技术在复杂历史进程中与政治经济实践、意识形态斗争和社会现实勾连的互动过程,进而利于反思、调整或重新规划技术发展道路,并弥补技术政治及传播技术批判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中的缺席状况.
红色旅游作为中国特色的旅游形式,具有铸魂育人的深刻内涵.导游作为红色旅游服务的提供者和红色文化的展示者,肩负着保护、挖掘、展示、讲述、传承、弘扬红色文化的重要使命,因此,提升导游传承红色文化的能力,已成为游客、旅游企业、政府及社会关注的焦点.导游要坚定红色文化自信、提升导游词撰写能力、讲解服务能力、新媒体传播能力、红色文化保护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打造一支政治立场坚定、职业素养较高的红色导游队伍,从而助力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
“大IP时代”,从影像改编的角度思考张爱玲作品的影像化呈现,不但可以重新审视张爱玲文学资源超越性的价值所在,也可以通过比较艺术学的方法,在跨媒体、跨文化、跨地域的层面上,探索不同艺术表达方式之间彼此的呼应和共鸣、差别与异同.本文指出,影像化张爱玲作品首先要读解“张爱玲语境”,并理解“大写的张爱玲”及其文学史意义,从外而内地探寻张爱玲的自我表述诉求与相应的写作风格技巧,在此基础上,通过不同艺术形式的比较寻求共通性的艺术体验.
20世纪60年代以降,去物质化形态的观念艺术得到充分发展,同期出现的体制批判作为艺术策略,因其内在的观念性也广受艺术家的欢迎,但此时的“体制批判”(Institutional Critique)含义还并不明确.当70年代初“体制批判”首次作为术语被提出时,所指涉的只是某种以博物馆为中心的政治化艺术实践;之后的80年代中期,新的“体制批判”作为理论概念又被本雅明·布赫洛和克雷格·欧文斯建构起来,其内涵是“对体制机构的批判”.作为实践策略和理论的两次提出,让其讨论范畴越来越具体化.本文将通过深入把握理论文本的
汉墓中的亡者,无论是生活水平尚可的平民、下层官吏,还是高官和贵族,其葬服中多会有以布单衣为代表的布类服装,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对汉墓中的遗存及相关信息进行考察,可见约八种布类织物和17种布类服装.这些服装的品质和款式大率朴素而简单.以毋尊布制作的“毋尊单衣”在其中数量最多,地位突出.据典籍记载,葬服中的“明衣裳”和斋戒时所穿的“明衣”颇似,皆布质,素洁,于沐浴后贴身而着,其作用是“交于神明”.“毋尊单衣”的性质或与之相近.古人认为,亡者要返祖归宗,以质朴的形貌在地下拜见先人.穿着“毋尊单衣”这样的葬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