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题材电影的叙事特征探析——以电影《我和我的家乡》《一点就到家》为例

来源 :电影新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udycomputer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以《我和我的家乡》《一点就到家》为例,探寻新农村题材电影的叙事特征,发现有三个特质:第一,在叙事空间上,它将乡土的诗意空间与城市空间并置,超越了“城乡”二元对立的视觉底色,构建了城乡和谐发展的共同体美学.第二,在叙事文本上,它通过角色关联、文本拼贴与移置等方式进行互文叙事.第三,在叙事美学上,它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构建“再现现实”与“诗意摹写”的平衡.通过对《我和我的家乡》《一点就到家》叙事特征的分析,可以发现,它们打破了过去农村题材电影“主旋律导向,商业性不足”的刻板印象,拓展了农村电影叙事空间的范畴,为新农村题材电影的创作提供了可借鉴的叙事表达与审美旨趣.
其他文献
随着时代发展、家庭结构变迁,家庭养老功能逐渐削弱,欠发达地区养老服务体系处于以“孝”养老理念失范,养老基础设施建设迟滞,制度机制不健全的困境中.有效解决欠发达地区养老服务问题,需要批判汲取传统养老文化中优秀的伦理价值和实践价值,从社会、企业、政府三方面着手形成合力.以社会教育宣传为依托,赋予传统养老思想新的现代意义,以企业为载体,承担建设相应养老服务机构,以政府为导向,引领顶层设计与制度建设.三方发力,因地制宜,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养老服务体系.
高校辅导员开展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应当不断坚定其自身马克思主义信仰,熟练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提升信仰教育责任感和使命感;充分把握时代变幻,有效利用多重资源;推进思政工作多元协同,构建信仰教育新型机制;创新思政教育模式,多种渠道共同发展;开辟思政教育境界,凝聚信仰教育合力.
家园共建是幼儿园促进孩子健康、和谐发展的重要手段和途径.然而,幼儿教师在家园沟通时对家长工作缺乏重视和科学的认识,并且在具体沟通上也存在着诸多问题,成为家园共建的制约因素.针对这一情况,幼儿园、幼儿教师要采取适当的方式方法,提升幼儿教师与家长沟通方式,实现家园共建的终极目标.
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作为舶来品从美国引进,引进的目的和初衷是为了弥补我国传统二元制公司治理模式中监督机制之不完善,防止公司出现“所有者缺位”和“内部人”控制,但是引进之后却出现了不少问题,譬如独董名独实不独、独董与监事会职能重合以及由此衍生的内耗等,这些问题最终导致独董作用发挥受限,难以实现制度设计初衷.要改变这种现状,只有明确监事会和独立董事职能,建立独立董事激励约束机制、信息传导机制、独立董事市场机制,以及独立董事决策的预讨论机制,才能实现制度引入的初衷与目的.
中、日、韩三国电影人根据本民族特有的审美心理,将东野圭吾的小说《嫌疑人X的献身》改编成符合本国受众审美的电影.日本版《嫌疑人X的献身》凸显了 日本低欲望社会的图景,展现出理性的崩溃与人的自毁倾向;《嫌疑人X》发挥了韩国电影人擅长的世俗化情爱题材的特色,挖掘了故事中的抒情部分,迎合了观众对和谐之美的追求,使故事更加世俗化;中国版《嫌疑人X的献身》则在文化包容的前提下杂糅了多种类型片元素,满足不同审美偏好观众的观影趣味,体现出后现代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