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来源 :高教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shuaim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自然资源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加速的社会发展背景中,遵循自然发展规律,保护自然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理念逐渐融入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当中,成为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思想基础和前提。而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能够有效帮助我们在经典思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科学的生态理论,关切人类命运和发展的关键性问题,用人与自然、社会之间的规律性理论来指导实践,推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进一步创新发展。刘希刚和徐民华的《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及其历史发展研究》一书,系统化地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的发展演变、理论内涵、科学价值、中国化实践以及现代理论创新等方面的重要内容,通过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发展中的理论创新研究,让读者能够在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中汲取充分的智慧营养,并结合中国当代生态实践的实际国情进行实事求是的探索和创新,进而在中国现代化建设与发展中全面贯彻和应用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促进我国人与自然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该书涵盖了八章内容。第一章到第三章清晰简明地论述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理论体系的形成、发展、内涵与价值,从理论研究的角度架构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完整理论体系;第四章到第六章聚焦于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的实践探索,分别阐述了苏联生态理论实践、生态马克思主义发展以及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全球共识;第七章到第八章论述了我国党和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继承和创新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笔者认为,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理论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基础理论,它构建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系统化理论和实践性方法论,深入归纳和总结了人、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发展路径。
  就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内容而言,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观点:一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客观联系,二是社会历史背景下生态问题的解决方案。在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中,人与自然之间存在着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人改造自然但又必须依赖自然,因此我们可以说,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自然,人必须从自然中获取生存必需的物质生活资料。尽管人类可以自由获取、利用和消耗自然中的资源,但如果人类过度使用某一类自然资源,对自然生态循环系统造成严重的破坏,那么人类必然会受到自然的“报复”,给人类的生存发展带来严重且深远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认为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过度追求成本最低化、利润最大化,很容易给自然社会发展带来严重的生态问题,其结果不仅会对自然环境造成伤害,同时也会对人生命健康造成伤害。面对当前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指导我们用社会历史的角度去思考生态问题的解决办法,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和相互促进。具体来说,要想解决现代生态问题需要从长远角度进行社会改革,优化社会生产制度和措施,以绿色生态理念和可持续的发展方式促进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
  就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当代启示而言,它同样也包括了两个方面,即理论与实践。在当代生态发展的理论启示中,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强调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性,它不是与科技文明相对立的理论,而是在尊重自然发展规律、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上为科学技术的创新进步和生产力的解放发展奠定良好的生态基础,实现社会经济文明的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充分肯定了人与社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价值,要想从根本上解决生态问题,就要从人类的思想行为、社会制度、生产方式变革等角度出发,全面地分析生态问题背后的社会根源和经济根源。而在当代生态发展的实践启示中,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验证科学生态文明理念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性。过去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牺牲了大量的自然资源,因此造成的土地污染、水污染、能源枯竭等问题逐渐制约了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对此,为了能够进一步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环境等的全面发展,生态文明的发展实践应当明确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重要战略性任务。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及其历史发展研究》一书较为全面地架构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在现代、在中国的理论创新趋势和实践创新指導,对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实践创新有着重要的参考和借鉴价值。总的来说,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为现代生态文明理念的创新发展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且在理论发展和实践创新上,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理论展现出了强大的跨时代理论价值和强大的理论生命力,帮助我国科学总结生态文明建设的创新路径,探索生态问题的解决之道,从而在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的中国化和现代化发展过程中,让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能够得到更好地传承和创新,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体系的科学构建。
  (康健,大连海事大学副研究员,在读博士研究生。)
其他文献
摘要:高等教育服务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产出,但学界鲜有关注不同教育层次学生的教育服务质量差异。目前,澳门高等旅游教育急速发展,但也容易造成教育质量不平衡,难以满足不同教育层次学生的需求。基于SERVQUAL模型测量澳门高校的高等旅游教育服务质量,利用方差分析探讨学士、硕士与博士学生的旅游教育服务质量差异。结果表明:澳门高等旅游教育服务质量由有形、承诺、快捷、保证与关怀质量五维度结构;不同教育层次的学生
期刊
随着马克思主义理论传入中国,其教育理论也开始融入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在教育视阈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需要高校从中国实际国情与高校实际发展情况出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理论体系建设与实践教育为基础,并结合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进而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中国化。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史论》内容概要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史论》一书选取了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
期刊
艺术是对现实生活的能动反映,也是人类情感传递的有效形式。在艺术长河的漫长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了独有的表达形式和个人风格。在现代高校教学中,研究个体的表达形式以及个体个性与艺术共性的对比,具有继往开来的作用。由郑兴三主编的《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研究》一书,以对比研究的理论视角,将贝多芬32首钢琴奏鸣曲的不同版本进行了整合、对比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摘选出个性鲜明的作品进行全面而深刻地剖析,以求能分析出个体
期刊
二语习得领域曾一度重视对个体认知差异的研究而忽略了影响语言学习的社会文化因素。部分研究者只关注学习者与语法的关系,认为环境因素是可以被忽略的“背景”或“噪音”。近三十年来,二语习得领域经历社会转向,研究者们日益重视社会文化因素对语言习得过程的影响,不再人为地把个体和环境割裂。2018年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引进并出版了经典著作《第二语言教育中的社会文化理论导论:叙事视角》一书,该书将个体学习者放置在
期刊
摘要:近年来,人工智能的重大价值已然受到各国政府的战略性重视。人工智能在贡献世界、发挥影响、促成改变的同时,也易于诱发系列风险危机,例如劳动的脱嵌与消匿、人与人的疏远与隔离、人类的被超越与被控制等。对于教育而言,人工智能将带来冲击与颠覆,譬如人工智能的超级泛在是否会导致人与教育的分离脱节?人工智能的科技依赖是否会导致人文教育的缺失让位?人工智能的全能覆盖是否会导致教师职业的沦陷取代?总体而言,我们
期刊
摘要:对于未成年人校园暴力犯罪问题,不能仅重视事中干预和事后处理,预防校园暴力犯罪也十分重要。未成年人暴力犯罪预防制度是大体,德育是根本。借鉴日本创价学园的育人思维,学校德育在预防未成年人校园暴力犯罪的作用要重视三个维度:追求“生命的尊严为根本”的育人境界,践行“师弟不二”的育人之道,构建“为教育的社会”的育人格局。  关键词:未成年人;校园暴力犯罪;预防;德育  所謂未成年人校园暴力犯罪,主要是
期刊
在日益繁荣的文化艺术市场中,声乐艺术的教学和实践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普通高校的声乐课程教学正逐渐成为学校艺术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王玫的《声乐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一书是以声乐教学理论与实践为主体内容的专业化教材,在满足当前声樂教学理论与实践需求的基础上,还创新性地涵盖了当前声乐教学研究中许多重点难点问题,比如童声训练、中老年人嗓音训练、嗓音保健与声带病理治疗等内容。该书内容详实,逻辑严谨且通
期刊
在视觉传达设计教育实践教学管理中,以实践教学为基础,不断创新视觉传达设计教育教学意义重大。一方面,可以使视觉传达设计教育实践教学管理水平大大提升;另一方面,能够增强国内不同视觉传达设计院校培养创新性人才的能力,進而使视觉传达设计教育在实践教学和管理中能与新时代主题、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紧密联系起来。《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育研究与教学实践》是一本理解和研究中国视觉传达设计教育改革发展趋势和改革方法与策略
期刊
生态语言学是生态学研究和语言学研究相结合的跨学科语言学分支,集中地探讨了语言学理论与实践中的生态学特征,探索语言学发展对生态环境发展所产生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从而更好地发挥语言学研究在人类与自然生态和谐发展进程中的积极作用。由范俊军编著的《生态语言学文选》汇总了当前国内外生态语言学论述的最新成果,包括生态语言学的定义、发展演变、生态多样性与语言多样性,以及评估与记录方法等等。生态语言学是新兴的语
期刊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它关系着青年大学生群体的身心健康、意识形态、人格成长和價值观塑造,并在认知形势政策、团结力量、凝聚人心、坚定理想信念、成长成才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吴潜涛和徐柏才等人主编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一书,系统化地集合了当前国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和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最新成果,并围绕着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和实践过程中的重点问题和难点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