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导语 与结束语的重要性

来源 :首都教育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gyu22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从三十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探索出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导语与结束语在学生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性,希望为我国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作一点贡献。
  关键词: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导语与结束语;重要性
   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欲望、参与教学的程度及其学习的效果与老师的课堂口语的使用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老师在课堂上如果较好地运用好导语与结束语,就会对学生的学习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根据我三十几年的教学实践,对课堂教学中导语与结束语的作用有了一定的体会。
  一、导语——引人入胜
   人们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在一党课的开始,应该给学生创设一个新鲜、好奇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导语的任务就在于把学生的学习兴趣迅速引导教学的内容上来,教师精心设计导语,用抑扬顿挫的语调,能把学生带入一个特定的情境中。例如,在学习《背影》一课时,教师设计这样一段导语“孟郊在群星璀璨的唐代诗人中,也许算不上耀眼,但他的一首《游子吟》却历久不衰,千百年来拨动着无数读者的心弦,为人们所传颂,它的魅力就在于诗中亲切真淳地吟诵了一种普通而伟大的人性美——母爱。‘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唤起普天下儿女们多少深挚的忆念,是的‘可怜天下父母心’,是无私深沉的父母之爱沐浴着儿女们们的成长。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作家朱自清的《背影》,这是一篇表现父子之情的典范之作”。这样的导语拨动了学生的心弦,激发了他们的阅读兴趣。又如,在学习《三峡》一文时,教师满怀激情地说:“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壮美,无数名山大川像熠熠生辉的瑰宝,装扮着中华大地,如果把滚滚东逝的长江比作一条艺术长廊的话,那么三峡就是其中的一朵奇葩。它迭出的奇境,变幻的四季,涌动的波涛,耸峙的山峦,激发了古今诗人画家多少情思与灵感!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恐怕是其中最早的一位了,今天我们学习选自《山水经》的《三峡》”,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以很好的激发,效果良好。
  二、结束语——强化激情,留有韵味
   结束语,就是一堂快要结束时,老师对这堂课的内容提纲挈领地加以归纳总结的语言,教学中较好地使用结束语,可以帮助学生消化理解,巩固强化所学的知识,帮助他们理清思路,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它的作用不可忽视。
  我们既要强调导入语,也要讲究结束语,使学生一进入课堂便在美的享受中开始,最后又在美的陶冶中结束,好的结束语可以起到画龙点睛、水到渠成的效果,往往能让人余音绕梁,不绝如缕。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我是如何设计语文课堂教学的结束语。
   (一)课外引活水。语文教学,除了在课堂上向学生传授知识,还应把学生的视野由课内引向课外,使学生自觉地去课外寻求知识以弥补不足。因此,教师宜在课堂教学接近尾声时,用简短的话语向学生介绍与课文有关的内容,引导学生由课内向课外延伸、扩展。
  (二)悬念又思考,能够把少年栓在你的思想上,引他们通过一个阶梯走向知识,这是教学技巧的一个重要特征。课堂教学的结尾也应像文章的结尾一样,讲究意在笔后,悬念迭出,回味无穷。因此,在课堂教学结束时,有时采用巧设悬念的方法,能收到“欲知后事,且听下回分解”的艺术效果。
  (三)作业巩固成果。一堂课讲完了,学生掌握得怎么样,教师心中往往是无底的,这时需要提问,测验等手段来调查实情。因此,在课堂教学结束时,抓住一堂课或一篇课文的教学重点、难点,设计一些精巧的问题,通过学生的动脑、动口、动手,强化和巩固所学的内容,以实现知识和技能的迁移,有利于学生巩固知识和提高学生的能力。
  (四)概括提钩要。这是最常用的一种结束方法。它是对教学内容、课文特色作提纲挈领的总结和归纳,是对知识进行条理化和系统化的梳理,意在让学生由博返约、纲举目张,牢固地掌握所学知识。
   教学中的结束语案例:在学习了朱自清的经典的名篇《背影》后,老师动情地说“《背影》写的虽是‘芝麻黄豆大的事’(朱自清语),却称得上是朱自清先生‘精神产品的独创’,因其品位之高,感人之深,备受推崇。有诗赞曰:舐犊情深数背影,一声长叹泪沾襟。人间自有真善美,玉壶冰心堪晶莹。”学生听罢,皆点头称是。再如,学习了《三峡》一文后,教师总结说“《三峡》向我们展示的是一轴三峡四季景色的山水长卷,读来令人神往。作者以凝练生动的笔墨写出了三峡的奇险、清秀,我们仿佛置身于那险峻清幽的三峡美景之中。郦道元用文笔装点三峡,科学家用智慧改造三峡,同学们,现在就让我们走近三峡,用自己独特的歌喉赞美三峡吧!”学生的激情得到很好的诱发,学生对三峡的喜爱刻在了他们的心里。
   总之,结束课堂教学应当给学生一种“教学已经轻轻地走了,思绪正悄悄地来”的感觉。在教学中精心设计导入语和结束语,使语文教学事半功倍,让学生乐学语文。
  (作者单位:西昌市第一初级中学,四川 西昌 615000)
其他文献
摘 要:同课异构是中小学校本培训、教研活动中的一种重要形式,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有效策略。同课异构是同一教学内容由几位教师来上课,比较几位教师在解读教材、教学设计和教学效果的异同,达相互学习的目的,进而实现改善学生的课堂学习、提升教师教学实践能力的一种教学比较研究方式。同课异构能促进对教学问题的探讨更加深入,能满足教师的学习期望,能促进同伴互助的学校合作文化的形成。其基本步骤是:确定一个教学内
期刊
摘 要:经过5年的艰辛探索,运用许多实例,图文并茂,分门别类,通俗易懂地介绍中小学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选购、使用相机时应注意的多项建议。  关键词:数码相机;成像清晰;4~10倍;测电阻课件    经过多年的发展,物理课本中的照相机已经成为一部分教师的常用器材。但有的教师买了相机使用后才知道自己的相机使用效果不理想。如何选择一款性价比高,用好多年不被淘汰的相机,已成为一些教师日益关注的话题。
期刊
摘 要:本文立足了解普林斯顿大学审美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考核方法的研究,并将甘肃省高等院校审美课程与之比较,以期给甘肃省高等院校审美课程带来一点启示。  关键词:普林斯顿大学;审美课程   美育是一种审美教育,它借助于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手段,以培养人的正确审美观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提高人的审美能力,使人得到自由全面的发展为目标,美育的宗旨是培养全面发展的自由的人。审美课
期刊
摘 要:一封好的商务信函,要做到外观格式正确,内容完整,语言简练,语法句式正确,语气得当,写作者不仅需要学习商务知识,还要学习写作技巧。文章结构是一封商务信函的框架,如果框架不正确,就不能完整正确地表达文书的内容。本文通过分析写作案例介绍商务英语文书的结构技巧—“四点方案(4 point plan)”。  关键词:商务写作;技巧;四点方案  21世纪以来,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都进入了一
期刊
摘 要: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国际化、教学手段信息化、学生就业市场化等复杂背景下,如何抓好大学生的学风,已成为各个高校关注的共同问题。本文根据作者在教学过程中的所见和体会,从当前高等教育中学风建设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学风建设的诸因素,结合高校学风建设的实际情况,探讨加强高校学风建设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高校;学风建设;措施  高校学风,一般是指高校师生员工在学习方面形成的风气,其中主要指高校学
期刊
摘 要:开展教育硕士培养,对提高广西基础教育师资队伍整体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广西师范学院从把教师教育学科优势和特色,提升和转化为培养教育硕士的优质资源;建设优质的教师教育信息化平台;完善制度建设,确立三级质量管理监控体系;构建融学科性、专业性、实践性和行业性为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对教育硕士的培养进行了探索和实践。  关键词:教育硕士;培养;实践    广西壮族自治区(以下简称:广西)
期刊
摘 要:  大力推动信息化建设,是就业指导工作在新形势下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趋势。探讨目前学校就业指导网站发展与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设计过程中应该重视的主要方面,可以为下一步切实设计完善就业指导网站提供理论依据。要高度重视就业指导网站的设计和硬件建设,既不能轻视软件建设也不能轻视硬件建设。为了保证系统正常运行,在加强管理维护的同时我们要建立一个相对完善的、动态的多层安全防御体系,保护网
期刊
摘 要: 在学校教育计划中规定的学习目标通常涉及以下几个种类:知识、技能、态度,或一些更具概括性的能力。这些内容无疑是十分基础和必要的,但同时,随着社会职业环境的不断变化以及个体职业生涯的向前推进,它们也需得以更新、发展、重组和再造,从而不断适应新情况的发生。本文从加拿大教育家 George Siemens 提出的连接主义这一术语为契机,浅析了终身学习的重要性、必要性等问题。提醒我们正处于一个知识
期刊
摘 要: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习近平在会前会见了出席会议的代表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高校党建工作的首要任务,是认真学习、深入贯彻、全面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高校党的建设,为开创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新局面提供坚强保证。  关键词:十七大;三个代表;党团共建    会计学院党
期刊
摘 要:  养殖水环境化学实验教学是养殖水环境化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有效途径。作者介绍了通过教师队伍的建设、教学方式的改革等几个方面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关键词:养殖水环境化学;实验教学;教学质量    实验教学是理论教学赖以产生的基础,是理论应用于生产实践的桥梁和中介。对于任何理论的应用和评价都要依据实验的探索和检验。实验教学实际上是学生在老师的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