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与开放三切口手术的临床效果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ich198706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讨食管癌患者接受胸腹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及开放三切口手术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40例食管癌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并按随机数表法划分患者至两组,Ⅰ组(n=20)接受开放三切口手术治疗,Ⅱ组(n=20)接受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治疗,对比评估两组手术的近期处理效果.结果 两组在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方面的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相比Ⅰ组,Ⅱ组在术后引流时间、住院时间上显著缩短,在术中出血量、术后24h引流量上显著减少,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Ⅰ组对比,Ⅱ组发生手术并发症的总概率显著降低,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食管癌患者实施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是一种可行外科治疗策略,并且安全性较开放三切口手术有保障,值得推荐.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应用腰硬联合麻醉方式对瘢痕子宫产妇在接受剖宫产手术期间实施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180例瘢痕子宫产妇进行研究分析,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接受剖宫
【摘 要】目的:探讨西米替丁联合立止血治疗新生儿消化道出血的措施方法,观察治疗效果,为临床实践工作提供产考依据。方法:在本文的研究过程当中,一共收集96例消化道出血新生儿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根据其年龄、体重以及性别等,将他们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人数各48例,保证两组患儿之间的可比性充分。方法 对两组新生儿采取完全相同的常规性治疗措施,在常规性治疗的基础上,对对照组新生儿予以止血敏进行治疗,对观
期刊
目的 探讨分析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在临床中对退行性脊柱侧弯患者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在2010年7月-2018年6月时段到我院治疗的80例退行性脊柱侧弯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的
【摘要】目的为提高实验室检验人员对疟原虫血片染色水平,规范疟疾血片制作,提高疟原虫检出率。方法利用反面冲洗技术制作血片。结果通过反面冲洗技术制作血片,使血片上的血细胞及疟原虫很好的保留血片上面,提高疟原虫检出率。结论可以使血膜上的细胞较好的存留在玻片上,减少了血膜易脱落等现象。使实验室检验人员的检测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关键词】疟原虫;血片;反面冲洗  749文章编号:1004-7484(20
期刊
【关键词】胫腓骨骨折;并发症;皮肤坏死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841-01  在临床工作中,胫腓骨骨折的诊断及治疗虽然一般并不十分困难,在胫骨中、下午1/3交界处是骨折的好发部位,由于整个胫骨均位于皮下,骨折断端容易穿破皮肤,成为开放性骨折[1]。但如果处理不当常可发生一些并发症,给病人带来严重的生理和心理上的痛苦,因此对并发症的防治有时会比对骨折本身的处理更重要。 
期刊
目的 研究肝胆患者外科手术后肠胃功能恢复的临床.方法 选取于2015年2月-2018年3月本院普外科所收治病患76例作为本次临床观察基本研究对象,以实际就诊的顺序为主,将该76例病
【摘要】 目的 通过科学有效的方法系统地分析妇产科围手术期感染的产生原因,探究行之  有效的护理干预方法。方法 将2012年6月——2013年6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250例患者随机分组,分别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这两组在同一手术同一部位感染发生的几率进行比较。结果 干预组的感染几率低于对照组。结论 针对感染的常见因素对妇产科围手术期感染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降低感染发生的几率,对围手术期感染有较好
期刊
【摘 要】安全型静脉留置针操作简单、方便、安全,可减轻患者的痛苦,广泛应用于临床,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减少护理纠纷。  【关键词】安全型静脉留置针;老年患者;应用体会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841-01  1 资料与方法  自 2013 年2月至2014年 3 月应用安全型静脉留置针给7592例老年患者行静脉输液, 其中男性41
期刊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与开腹胃癌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胃癌的临床价值.方法 随机将我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76例进展期胃癌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8例.观察组给予腹腔镜胃癌根治术,
【摘 要】目的:觀察中药内服配合外敷治疗痰瘀互结型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疗效,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对照组60例。治疗组口服活血化瘀、化痰散结、软坚消肿中药及外敷中药治疗;对照组应用三苯氧胺治疗。20天为一个疗程。结果:经过2-3个疗程的治疗观察,两组主要症状、体征均有所改善(P < 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2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