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德格尔哲学的“伦理学问题”——以《存在与时间》为中心的辨析

来源 :哲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853960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德格尔哲学中有没有一种伦理学,构成了学界争论已久的问题.本文主要以《存在与时间》为核心,通过分析此在、他人与常人之间的生存论关系,说明海德格尔关注的焦点不是人与人或者人与社会之间的伦理规范,而是此在与存在之间的存在论关系;海德格尔关于此在之沉沦的分析实际上颠覆了日常生活的伦理规范,凸显了此在作为具有"向来我属性"的"去存在"的在者,归根结底是朝向可能性的存在.因此,海德格尔关于此在的生存论分析既不可能为沉沦的常人世界"背书",也不太可能为现存的伦理学奠基,他所说的"源始的伦理学"不是伦理学而是"基础存在论".我们可以基于任何一种伦理学的立场评价和批评海德格尔哲学,但是海德格尔哲学本身并不导向一种伦理学.
其他文献
<正>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国内大量刑事犯罪的增加,已经造成了司法机关难以应付的局面。本文目的在于说明丙德立法机关在处理不断增长的轻罪,特别是对于冒充雇客进入商店扒窃的侵犯财产罪所作的努力,并对其在1975年所采取的实用主义的解决办法作出批评性的回答。犯罪学上的事实和数字 1975年12月19日,《时代》杂志告诉它的读者们说:"德国正在向一个贼国演变"。尽管种种预测(似乎是最高的概括)有些夸张,尽管我们会同西方的一些工业国家甚至东方世界的另一些工业国家一起遭受如此厄运。但这种说法还是有一定道理
<正> 为了统一鉴别人身伤害严重性的法医标准并进一步提高鉴定质量,苏联卫生部部长1978年12月11日的1208号命合批准了全苏《确定伤害他人身体严重程度的法医规则》。该规则自1979年4月1日起生效。共主要特点之一是具有全苏普遍性,所有加盟共和国都必须遵守执行。
传统内在基础主义于近年的知识论研究中有所复兴.该理论的核心论点之一,是人类具有确定无疑的认知辩护.富莫尔顿尤其尝试以亲历理论解释确定辩护.可惜,确定辩护会受到来自"梯度"现象的挑战.针对梯度挑战,富莫尔顿曾先后提出"事实性" "典型案例""语义模糊"三个应对策略.本文将分别考察这三个策略,并指明其不足.
2022年下半年,党的二十大将在北京召开.党的二十大是我们党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新征程上,本社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以现实问题带动理论研究,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三大体系",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召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哲学贡献.
期刊
"方法"是人们为了实现价值目的而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以改造世界的手段与途径,因此具有二重性:客观规律性与主体价值性.这是由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奠定的新唯物主义得到的科学结论.人们根据价值目的发现与统摄各种备选方法,加以改造和利用,由此生成相应的方法论体系.不同的价值意志形成不同的方法论体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方法论体系,是"以人民为中心"为价值灵魂,实事求是地遵循客观规律,解决治国理政实践中的各种矛盾而形成的方法论体系.党的领导、人民至上、党与人民结成生死相依的命运共同体,从
象山心学不知师承,自谓"因读《孟子》而自得之".象山通过"姬周之衰"与"孟子之没"两个节点的标示,提出了唐虞三代的本心是不待相传的"千古不磨心",以及依其本心面向事情而形成的实学.本心与实学成为象山心学的基本概念,象山据此揭明孟子前后诸儒之病、孟子对孔子"浑无罅缝"的仁学的"十字打开"及其不足,从而使自己的心学整合了孟子与颜回、承传孔子,完成对心学谱系的疏证.
马克思恩格斯运用辩证思维方法研究关于事物、知识之"总联系",使自然哲学、历史哲学以终天年,呼唤新哲学的诞生.这种新哲学首要指唯物主义辩证法,即区别于思辨哲学的辩证哲学,它具有总体性,即批判性、现实性、实践生成性、历史性;唯物主义辩证法也是关于外部世界和人类思维运动一般规律的科学.只有确立唯物主义辩证法,才会确立现代唯物主义世界观,进而确立唯物主义历史观.三者相对不同,但在把握事物发展一般规律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上,都是唯物主义辩证法的存在形式.就回答思维和存在关系而言,马克思恩格斯的世界观和历史观也具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区分了各式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传统,实现了对之前各式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学说的思想革命,提出了一种建立在新的哲学基础和政治经济学批判基础上的未来社会思想.这种思想具有"科学社会主义"性质.准确理解这一思想,有助于理解马克思实现的社会主义思想革命及其与"科学社会主义"的一致性,也有助于准确定位"手稿"的性质和地位.
在全球化过程中,以英美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宣扬所谓具有"普世性"的发展模式.进入21世纪,新自由主义"神话"逐渐"破灭",以资本逻辑为核心的西方现代化遭遇"瓶颈".针对西方现代化,俄罗斯的文化传统中一直存在"反启蒙"思想,"斯拉夫派"与"西方派"之争不仅是两条发展道路的选择,也是两种文明的对抗.在经历苏联解体、"休克疗法"失败后,俄罗斯学界出现了传统的"多种文明形态"理论的复兴,并尝试建构具有俄罗斯特色的文明形态,以此超越西方资本现代性的发展道路.从文明的角度看,中国和俄罗
广义的《墨经》所说的"明同异"概念不仅是一种逻辑学理论,更是一种正当性思想.在战国"诸侯力政"和大国竞争的情况下,《墨经》正是通过辨别语言和行为的同异、对错、是非、善恶等,希望重建伦理与社会的正当秩序."明同异"作为《墨经》的"正当性"思想,既包括辨别名实是否一致或相符,从而为正当命名确立统一的规范;也包括评判言论主张的是非、好坏,从而为正当言说与辩论提供清晰的标准;同时更包括通过判决"利害"与审查"治乱",来确保道德行为与政治秩序更加普遍的合理性与正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