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海德格尔哲学中的客体化问题》出版

来源 :哲学动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acks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于志杰著《论海德格尔哲学中的客体化问题》一书于2020年6月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该书分为五个部分,系统地研究了海德格尔对近代表象世界批判的思想。在海德格尔眼中,事实性的实践行动以对象化的方式构建了表象世界,而只有存在意义上的实践活动才能摆脱对象化的束缚,追寻存在者自身来源的活动。该书从古希腊形而上学起源开始,探究存在哲学的内在意义被表象构建方式逐渐湮灭的过程,该过程在近代主体哲学的发展过程中达到最高峰,进而形成近代科学主导的表象世界。
其他文献
后期牟宗三区分圆教与别教,认为两者的表述模式分别为“诡谲的即”与“超越的分解”。圆教对于一切法包括知识在内的看法,与别教不同,圆教“性具善恶”的理论使得知识等染污法具有本体论上的“永恒的必然性”,而非别教下的“辩证的必然性”;其起现知识等染污法是“任运而现”,而非别教下的“作意而现”;其视识心为觉悟后智慧之异名,而非别教之视识心为必定有碍而要“破识显智”。“良知坎陷论”对于知识、认识心的看法更接近别教而非圆教,牟宗三对此似并未从判教的角度予以深入反思,而只是以圆教理论来处理德福关系问题。本文扩展牟宗三的圆
卡瓦耶斯是法国科学哲学的代表人物,也是法国最早对胡塞尔现象学进行反思和批判的哲学家之一。他基于理性知识具有实在性和必然性的立场,考察了胡塞尔的现象学,承认胡塞尔对逻辑主义和意识哲学的“深刻综合”,但也进一步对他进行了批判。卡瓦耶斯从四个方面系统反对胡塞尔的意识构造理论,即形式本体论对命题逻辑的优先性、可还原性原则、绝对意识本体论、对历史性的否定,并由此认为胡塞尔无法解释逻辑和科学理论的必然性和历史性。普拉代勒和德里达分别从否定和肯定两方面来思考卡瓦耶斯批判的意义,结合二人对卡瓦耶斯的阐释,可更清晰地定位卡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第1卷的大约一半篇幅都在详细阐述理财问题。显然,理财问题之所以重要,离不开其在家政问题中的重要地位,理财对于家政固有限制的超出,为我们理解城邦的自然性提供了重要的依据。而借助福柯的眼光,我们会发现,理财对于家政的这种超出,进一步导致了两者地位的颠倒,使得家政概念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步转化成了经济。伴随家政转变为经济,则是经济对政治的侵入,当经济活动在政治活动中占据主导地位时,对于政治的理解无疑就发生了剧烈的变革,这一从经济角度出发对政治思想史的理解,为我们理解古今政治秩序的变化提供了一个新
近年来,环境伦理学将动物纳入道德共同体范围,赋予动物与人类平等的道德地位。这种扩展是否有效,能否具有实际的伦理意义,引起诸多争议。本文在分析“道德共同体”概念的基础上,尝试从人类的道德感出发来说明动物如何拥有道德地位,以及拥有何种道德地位;同时指出日常生活中三种不同镜像的道德要求,并阐释在道德共同体中人类应当履行基于严格而谨慎的镜像要求的道德责任。
20世纪90年代以来,“完整性”开始成为生命伦理学研究中的重要概念。人们常常通过“完整性受到破坏”这一判断,描述新技术应用所带来的那种无法借助原有伦理学概念进行充分说明的伤害。物种完整性是“完整性”概念最核心的含义,为理解科学技术的影响提供了新的视角。随着生物医学技术的发展,保护人类物种完整性与保护人权共同被视为尊重人的尊严的道德要求。人类物种完整性所具有的规范性可以通过人权理论得到清楚论证。人类物种完整性的道德意义,在根本上决定了我们对于新技术可能持有的立场,也决定了我们对于权利、尊严和道德地位等重要概
生物学还原论与反还原论之争自近代延续至今,其原因究竟何在?21世纪以来发生的生物学计算与信息转向是否标志着还原论的成功?抑或是代表了某种“既非还原又非整体”的“中间路线”?本文以经典文献为据,考察上述争论的历史演进,并对其理论困境作出反思,指出两派之争的根源在于双方均陷入了某种单向度的思维定式。据此,超越还原论与反还原论或许仍需一种持续深化与扩展的自然辩证策略,即主张生物界在根本上具有双重属性,是在“量—质”循环转化中,连续性与非连续性、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而生物学计算与信息转向或许恰是这一哲学辨证路
事物自身性质与人的意向性耦合,生成了表征事物实在性的视域,科学实在性在“对象-侧显-视域-世界”的结构中得以显现。科学仪器具有“可读性”,经由科学仪器的身体感知与身体感官的知觉之间具有同构性。通过“阅读”“测量”的具身化实践,实验者能动地感知科学对象的存在。以身体知觉为纽结,链接仪器、主体与科学实在之间的多维互动,在存在论意义上重构诠释学的仪器论判据,或可为视域实在论提供某种实在性承诺。
索拉布其(Richard Sorabji)是当代著名哲学家、英国国家学术院(the British Academy)院士。他早年在英国牛津接受教育,曾在美国康奈尔大学和英国伦敦国王学院任教,现为牛津大学沃尔森学院(Wolfson College)荣休教授,2014年受英国女王封爵。他的研究领域主要有亚里士多德哲学、亚里士多德的评注史和接受史、斯多亚学派、新柏拉图主义和中世纪哲学等。代表性著作包括《必然、原因与责备》(Necessity,Cause and Blame,1980)、《时间、创造与连续性:古代
2019年11月23—24日,全国社科系统第30届哲学大会暨第2届中国青年哲学论坛(“第2届贺麟青年哲学奖”颁奖会)在成都市金堂县举行。此次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成都市人民政府、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主办,会议主题为“新中国70年中国特色哲学知识体系构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王立胜,时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所长(现任所长)张志强,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哲学与文化研究所所长胡学举,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党委常委、副院长李胜,中共金堂县委副书记刁义,中共金堂县委常委、县总工会主席杨
程颐“天理”观念的内涵可以在易学哲学的视域下加以解读。在易学诠释中,程颐引入“所以”概念表述天理,揭示出其所蕴含的事物活动之法则与事物生成之根据两重意涵。此两重意涵的统一,意味着天理必须被把握为“所当然”之理,其作为对于事物活动之“所当然而不容已”的本质趋向的规定,构成了易道“生生”变化的普遍基础。程颐易学文本中出现的实然、必然含义的“理”,或者规定应然之理在现实中的具体实现方式,或者追究现实之恶偏离应然之善的原因,均被应然性所主导,展现出程颐易学与理学“以应然统摄实然”的贯通性思想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