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R-DGGE法筛查PAH基因第6外显子突变——一种新的多态

来源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illTang00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提高苯丙酮尿症的基因诊断率,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及自动测序检测了12例苯丙酮尿症患者外周血DNA,发现2种突变:Y204C和Q232Q,其频率分别为1/24和2/24。结果显示Y204C为中国北方人常见的突变之一,而Q232Q则为中国北方人中一种新的多态,这为辅助苯丙酮尿症的诊断提供了便利手段。

其他文献
为探讨一氧化氮合成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在实验性大鼠支气管哮喘中的作用,采用3H-L-精氨酸转化实验检测鼠肺组织NOS活性[1]及还原型辅酶Ⅱ黄递酶(NADPH-d)组化染色[2]。结果表明,哮喘组的诱生型NOS(iNOS)活性增加152.39%~249.40%,而原生型NOS(cNOS)活性则降低61.81%~64.84%(P<0.05);致敏组iNOS活性较对
糖尿病性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随着人均寿命的延长,DN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现今,在美国透析治疗的终末期慢性肾功能衰竭(肾衰)患者中,DN占34%,国内DN的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如何有效地防治DN的发生、发展已成为一项急待研究的临床课题。现介绍近年来DN治疗方面的某些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