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高职衔接三二分段试点”是广东省优化现代职业教育层次结构的重要方面,是中高职校际协同培养、提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层次的主要途径,是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人才保障。本文通过比较分析,梳理出广东省中高职衔接工作的现状,结合广东省的地方经济发展要求,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以期更好地指导此项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中高职 校际协同 规模 比较 分析
课 题:本文系广东省教育厅2013年教改项目《政校协同助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佛山职业技术教育基地建设》研究成果。
一、背景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中明确提出“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总任务,并对任务分工及工作进度做了详细的安排。《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创建现代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点省的意见》(粤府[2015]12号)(以下简称“意见”),提出了“优化现代职业教育层次结构”“形成内外衔接的开放立交结构”的实施办法,“鼓励珠三角地区高起点改造提升一批中等职业学校,通过中高职衔接机制等途径,参与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多种形式发展高等职业教育。”
“中高职衔接三二分段试点”是广东省优化现代职业教育层次结构的重要方面,试点工作开展已有几个年头。本文通过对2014年和2015年广东省职业院校中高职衔接三二分段试点工作的开展情况的比较分析,梳理出广东省中高职衔接工作的地域分布、专业分布、招生人数等进展情况,结合广东省的地方经济发展要求,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以期更好地指导此项工作的开展。
二、广东省职业院校中高职衔接三二分段试点的情况分析
1.招生总体情况
对照教育部颁发《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2014年和2015年广东省职业院校中高职衔接三二分段试点的招生在农林牧渔大类、交通运输大类、生化与药品大类等共计15个专业大类(见表1)中招生,其中2014年招生专业99个,2015年招生专业115个,2015年比2014年增加了16个专业,增加比例为16.2%;两年的招生总人数分别为20490人和24550人,2015年比2014年增加了4060人,增加比例为19.8%;两年均有46所高职院校参加试点,对接的中职学校2014年为163所,2015年为175所,比前一年增加7.4%;专业点2014年为416个,2015年为538个,比前一年增加29.3%。总体来看,广东省“三二分段中高职衔接”试点工作呈现稳步上升趋势。
在试点招生的专业方向中,2015年新增了轮机工程技术、航海技术、商务管理等18个专业方向,新增专业共招生人数为1350人;停招了作物生产技术、园艺技术、铁道机车车辆、软件信息与服务等13个专业。
中高职衔接三二分段试点的总体情况统计表(表1)
2.2014和2015年招生专业中招生人数最多的五大专业
2014年广东省“三二分段中高职衔接”招生人数最多的五大专业分别为数控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机电一体化技术和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共计招生5090人,占当年招生总人数的24.8%;2015年广东省“三二分段中高职衔接”招生人数最多的五大专业分别为计算机应用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数控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和电子商务,共计招生5760人,占当年招生总人数的23.5%。在2014和2015试点招生人数最多的五大专业中,有四个相同,2015年电子商务招生人数激增,进入当年招生人数最多的五大专业。这反映出广东省地处改革开放的最前沿,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也是变化的,随着物联网等技术的发展,电子商务的技术平台越来越成熟,对人才的需求也相应增加。
3.招生的地域分布情况
从地域分布上来看“三二分段中高职衔接”试点招生,广东省的行政区域划分按粤东、粤西、粤北和珠三角地区四大部分,各地区2014和2015年招生院校数和招生人数见表2。其中2014年粤东、粤西和粤北三地开展试点招生的院校数为11所,招生总人数为6495人,占当年招生总人数的31.7%;2015年粤东、粤西和粤北三地开展试点招生的院校数也为11所,招生总人数为6480人,占当年招生总人数的26.4%。2015年粤东、粤西和粤北三地的招生总人数比例较2014年有所下降,招生占总人数的比例均未达到30%,这与《关于印发珠江三角洲各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和技工学校招收东西两翼与粤北山区学生的实施办法的通知》(粤教职【2008】32号)要求“安排不少于30%的招生指标专门招收东西两翼与粤北山区学生就读”不符。
三、中高职衔接三二分段招生试点学生过程学习情况
从宏观的招生情况可以看出广东省三二分段中高职衔接试点工作的总体进度,但是对试点学生的学习过程要实时监控,才能更好更有成效地推进此项工作,也才能保证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下面从微观的角度,以佛山职业技术学院中高职衔接三二分段试点工作为例,通过对试点班学生中职学段过程学习的监控,从而更深入地总结该项工作的进展。
2013年佛山职业技术学院共有五个高职专业对接佛山市辖区内的六所国家重点以上的中职学校。以部分对接中职学校的试点班和非试点班三年中职期间的相同科目学习成绩为样本,对试点班级学生的总体学习情况进行分析。
试点班与非试点班总体情况。
以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电气自动化技术和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三个高职专业对应中职试点班为样本,三专业试点班和对应中职学校非试点班三年中职学习期间共有45门相同的课程,其中试点班共有43门课程的平均分高于非试点班,比例为90%。试点班的成绩在绝对高度上高于非试点班。
以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专业对接的一所中职试点班为例,该班共有15门课与中职非试点班相同,共有14门相同课程的成绩高于非试点班。从每门课程成绩来看,试点班高于非试点班的前10门课程分别是机械制图、电控、数学、电工技能训练、计算机基础、数铣、语文、数学、铣工和英语,均为专业课和文化基础课,其中试点班平均分高于非试点班10分的有两门课程(图)。试点班成绩从绝对程度上高于非试点班,这得益于试点工作开展过程中严格的过程管理。 四、广东省三二分段中高职衔接试点工作反映的问题分析
1.试点招生生源的均衡分布问题
2014年和2015年广东省教育厅和广东省招生委员会均联合发文,要求省属试点中职学校的招生生源以欠发达地区为主,珠江三角洲试点中职学校招生生源按照《关于印发珠江三角洲各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和技工学校招收东西两翼与粤北山区学生的实施办法的通知》(粤教职【2008】32号)要求,安排不少于30%的招生指标专门招收东西两翼与粤北山区学生就读。
中职学校及技工学校招生均按照招生当地生源的原则来统计,2015年广东省“三二分段中高职衔接”试点的46所高职院校东西两翼与粤北山区的生源比例为26.4%,还未达到文件要求的数量;而2015年试点的35所珠三角高职院校中,招收东西两翼与粤北山区的生源总数为1700人,占当年珠三角试点高职院校招生总人数的8.8%。2014年广东省“三二分段中高职衔接”试点的46所高职院校东西两翼与粤北山区的生源比例为31.7%;而2014年试点的35所珠三角高职院校中,招收东西两翼与粤北山区的生源总数为2345人,占当年珠三角试点高职院校招生总人数的15.5%。两年的招生东西两翼与粤北山区的生源比例均未达到30%的参照标准。
广东省“三二分段中高职衔接”是现代职教体系探索的一部分,它本着东西平衡,兼顾粤北山区的原则进行,以更好地服务本省经济社会发展。试点范围要在政府的宏观指导下,同时考虑地区中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来科学合理地进行调整。同时珠三角有着优质教育资源的高职院校要加大对接东西两翼与粤北山区中职学校的力度,增加招收东西两翼与粤北山区学生,以实现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
2.招生数量增加与教学管理的同步协调性问题
2015年同2014年比较,试点招生数量有了一定的增加,其中试点招生人数翻倍的有5所高职院校,试点招生人数增加500人以上的有3所高职院校,试点招生人数增加最多的为720人。招生人数的增加,相应的教学管理也要跟上,教学质量也要有保障。由于中高职衔接涉及的是省内不同地区的中职学校的学生,给教学管理的实施增加了难度,如何采取有效的监控措施来保障教学质量,如何促进区域间的平衡发展,如何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是一个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3.试点班不同区域间的均衡发展问题
佛山职业技术学院“三二分段中高职衔接”采用整班建制,主要对接的是佛山本市内的国家级重点以上的中职学校,用期末联考的成绩作为学生转段考核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职学段同一专业对应不同地区不同中职学校的试点班,以2013级的三个试点班为例,中职学段试点班每学期语文成绩平均分分别为67.1、71.7和82.5,数学成绩平均分分别为77.7、81.5和82。由此可以看出,不同对接学校的试点班间的成绩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差距,语文最高分与最低分相差15.4,悬殊比较大。
因此,对不同区域间试点班中职学段学生的教学管理也是一件严肃的事情。省教育厅对“三二分段中高职衔接”的生源分配做了要求,粤西东和粤北山区生源要占到30%,那么,地域跨度的增大,学生的日常管理、教学的管理难度也增大了。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严格过程管理,缩小生源质量的地域差异,保证均衡发展也是学校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五、广东省三二分段中高职衔接试点工作的建议
1.政府宏观指导,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转移配置,推动教育公平的进程
通过政府行政干预,宏观指导珠三角地区的中高职院校对粤东西和粤北山区的招生,增加珠三角地区的中高职院校对粤东西和粤北山区的招生力度,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保证其生源比例占到30%,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转移配置,推动教育公平的发展进度,为更多的家庭脱贫致富提供可能。
2.招生专业调整时应结合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需要,兼顾新兴行业对人才的需求
中高职衔接有五年的培养期,试点专业的开设要充分考虑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需要,同时要适当超越当前市场的需要,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要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了解社会发展的新增就业点,这样才能为学生的就业做好保障。
3.严格过程管理,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保证高职学段学生的入口质量
针对“三二分段中高职衔接”是一所高职学校对接不同地区的几所中职学校的实况,要严格过程管理,增强对偏远地区的教育扶持力度,实现资源的共享共用;同时也要探索切实有效的过程考核管理办法,促进教育的区域协调、均衡发展。
4.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学生培养的全过程,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是国家新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新要求,也是教育发展的新要求。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学生培养的全过程,尤其随着“互联网 ”的兴起,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有了更多的可能,要提早对学生进行创新创业的启蒙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的热情,使学生有更宽广的发展空间。对于粤东西和粤北山区的学生来讲,立足家乡、学以致用、创新创业也是家庭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高俊文,邹心遥,夏晓冬.广东省“中高职三二分段”衔接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2(8).
[2]刘卫,赵清艳.“三二分段”中高职衔接试点工作策略和实效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17).
关键词:中高职 校际协同 规模 比较 分析
课 题:本文系广东省教育厅2013年教改项目《政校协同助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佛山职业技术教育基地建设》研究成果。
一、背景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中明确提出“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总任务,并对任务分工及工作进度做了详细的安排。《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创建现代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点省的意见》(粤府[2015]12号)(以下简称“意见”),提出了“优化现代职业教育层次结构”“形成内外衔接的开放立交结构”的实施办法,“鼓励珠三角地区高起点改造提升一批中等职业学校,通过中高职衔接机制等途径,参与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多种形式发展高等职业教育。”
“中高职衔接三二分段试点”是广东省优化现代职业教育层次结构的重要方面,试点工作开展已有几个年头。本文通过对2014年和2015年广东省职业院校中高职衔接三二分段试点工作的开展情况的比较分析,梳理出广东省中高职衔接工作的地域分布、专业分布、招生人数等进展情况,结合广东省的地方经济发展要求,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以期更好地指导此项工作的开展。
二、广东省职业院校中高职衔接三二分段试点的情况分析
1.招生总体情况
对照教育部颁发《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2014年和2015年广东省职业院校中高职衔接三二分段试点的招生在农林牧渔大类、交通运输大类、生化与药品大类等共计15个专业大类(见表1)中招生,其中2014年招生专业99个,2015年招生专业115个,2015年比2014年增加了16个专业,增加比例为16.2%;两年的招生总人数分别为20490人和24550人,2015年比2014年增加了4060人,增加比例为19.8%;两年均有46所高职院校参加试点,对接的中职学校2014年为163所,2015年为175所,比前一年增加7.4%;专业点2014年为416个,2015年为538个,比前一年增加29.3%。总体来看,广东省“三二分段中高职衔接”试点工作呈现稳步上升趋势。
在试点招生的专业方向中,2015年新增了轮机工程技术、航海技术、商务管理等18个专业方向,新增专业共招生人数为1350人;停招了作物生产技术、园艺技术、铁道机车车辆、软件信息与服务等13个专业。
中高职衔接三二分段试点的总体情况统计表(表1)
2.2014和2015年招生专业中招生人数最多的五大专业
2014年广东省“三二分段中高职衔接”招生人数最多的五大专业分别为数控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机电一体化技术和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共计招生5090人,占当年招生总人数的24.8%;2015年广东省“三二分段中高职衔接”招生人数最多的五大专业分别为计算机应用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数控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和电子商务,共计招生5760人,占当年招生总人数的23.5%。在2014和2015试点招生人数最多的五大专业中,有四个相同,2015年电子商务招生人数激增,进入当年招生人数最多的五大专业。这反映出广东省地处改革开放的最前沿,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也是变化的,随着物联网等技术的发展,电子商务的技术平台越来越成熟,对人才的需求也相应增加。
3.招生的地域分布情况
从地域分布上来看“三二分段中高职衔接”试点招生,广东省的行政区域划分按粤东、粤西、粤北和珠三角地区四大部分,各地区2014和2015年招生院校数和招生人数见表2。其中2014年粤东、粤西和粤北三地开展试点招生的院校数为11所,招生总人数为6495人,占当年招生总人数的31.7%;2015年粤东、粤西和粤北三地开展试点招生的院校数也为11所,招生总人数为6480人,占当年招生总人数的26.4%。2015年粤东、粤西和粤北三地的招生总人数比例较2014年有所下降,招生占总人数的比例均未达到30%,这与《关于印发珠江三角洲各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和技工学校招收东西两翼与粤北山区学生的实施办法的通知》(粤教职【2008】32号)要求“安排不少于30%的招生指标专门招收东西两翼与粤北山区学生就读”不符。
三、中高职衔接三二分段招生试点学生过程学习情况
从宏观的招生情况可以看出广东省三二分段中高职衔接试点工作的总体进度,但是对试点学生的学习过程要实时监控,才能更好更有成效地推进此项工作,也才能保证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下面从微观的角度,以佛山职业技术学院中高职衔接三二分段试点工作为例,通过对试点班学生中职学段过程学习的监控,从而更深入地总结该项工作的进展。
2013年佛山职业技术学院共有五个高职专业对接佛山市辖区内的六所国家重点以上的中职学校。以部分对接中职学校的试点班和非试点班三年中职期间的相同科目学习成绩为样本,对试点班级学生的总体学习情况进行分析。
试点班与非试点班总体情况。
以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电气自动化技术和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三个高职专业对应中职试点班为样本,三专业试点班和对应中职学校非试点班三年中职学习期间共有45门相同的课程,其中试点班共有43门课程的平均分高于非试点班,比例为90%。试点班的成绩在绝对高度上高于非试点班。
以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专业对接的一所中职试点班为例,该班共有15门课与中职非试点班相同,共有14门相同课程的成绩高于非试点班。从每门课程成绩来看,试点班高于非试点班的前10门课程分别是机械制图、电控、数学、电工技能训练、计算机基础、数铣、语文、数学、铣工和英语,均为专业课和文化基础课,其中试点班平均分高于非试点班10分的有两门课程(图)。试点班成绩从绝对程度上高于非试点班,这得益于试点工作开展过程中严格的过程管理。 四、广东省三二分段中高职衔接试点工作反映的问题分析
1.试点招生生源的均衡分布问题
2014年和2015年广东省教育厅和广东省招生委员会均联合发文,要求省属试点中职学校的招生生源以欠发达地区为主,珠江三角洲试点中职学校招生生源按照《关于印发珠江三角洲各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和技工学校招收东西两翼与粤北山区学生的实施办法的通知》(粤教职【2008】32号)要求,安排不少于30%的招生指标专门招收东西两翼与粤北山区学生就读。
中职学校及技工学校招生均按照招生当地生源的原则来统计,2015年广东省“三二分段中高职衔接”试点的46所高职院校东西两翼与粤北山区的生源比例为26.4%,还未达到文件要求的数量;而2015年试点的35所珠三角高职院校中,招收东西两翼与粤北山区的生源总数为1700人,占当年珠三角试点高职院校招生总人数的8.8%。2014年广东省“三二分段中高职衔接”试点的46所高职院校东西两翼与粤北山区的生源比例为31.7%;而2014年试点的35所珠三角高职院校中,招收东西两翼与粤北山区的生源总数为2345人,占当年珠三角试点高职院校招生总人数的15.5%。两年的招生东西两翼与粤北山区的生源比例均未达到30%的参照标准。
广东省“三二分段中高职衔接”是现代职教体系探索的一部分,它本着东西平衡,兼顾粤北山区的原则进行,以更好地服务本省经济社会发展。试点范围要在政府的宏观指导下,同时考虑地区中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来科学合理地进行调整。同时珠三角有着优质教育资源的高职院校要加大对接东西两翼与粤北山区中职学校的力度,增加招收东西两翼与粤北山区学生,以实现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
2.招生数量增加与教学管理的同步协调性问题
2015年同2014年比较,试点招生数量有了一定的增加,其中试点招生人数翻倍的有5所高职院校,试点招生人数增加500人以上的有3所高职院校,试点招生人数增加最多的为720人。招生人数的增加,相应的教学管理也要跟上,教学质量也要有保障。由于中高职衔接涉及的是省内不同地区的中职学校的学生,给教学管理的实施增加了难度,如何采取有效的监控措施来保障教学质量,如何促进区域间的平衡发展,如何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是一个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3.试点班不同区域间的均衡发展问题
佛山职业技术学院“三二分段中高职衔接”采用整班建制,主要对接的是佛山本市内的国家级重点以上的中职学校,用期末联考的成绩作为学生转段考核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职学段同一专业对应不同地区不同中职学校的试点班,以2013级的三个试点班为例,中职学段试点班每学期语文成绩平均分分别为67.1、71.7和82.5,数学成绩平均分分别为77.7、81.5和82。由此可以看出,不同对接学校的试点班间的成绩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差距,语文最高分与最低分相差15.4,悬殊比较大。
因此,对不同区域间试点班中职学段学生的教学管理也是一件严肃的事情。省教育厅对“三二分段中高职衔接”的生源分配做了要求,粤西东和粤北山区生源要占到30%,那么,地域跨度的增大,学生的日常管理、教学的管理难度也增大了。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严格过程管理,缩小生源质量的地域差异,保证均衡发展也是学校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五、广东省三二分段中高职衔接试点工作的建议
1.政府宏观指导,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转移配置,推动教育公平的进程
通过政府行政干预,宏观指导珠三角地区的中高职院校对粤东西和粤北山区的招生,增加珠三角地区的中高职院校对粤东西和粤北山区的招生力度,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保证其生源比例占到30%,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转移配置,推动教育公平的发展进度,为更多的家庭脱贫致富提供可能。
2.招生专业调整时应结合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需要,兼顾新兴行业对人才的需求
中高职衔接有五年的培养期,试点专业的开设要充分考虑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需要,同时要适当超越当前市场的需要,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要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了解社会发展的新增就业点,这样才能为学生的就业做好保障。
3.严格过程管理,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保证高职学段学生的入口质量
针对“三二分段中高职衔接”是一所高职学校对接不同地区的几所中职学校的实况,要严格过程管理,增强对偏远地区的教育扶持力度,实现资源的共享共用;同时也要探索切实有效的过程考核管理办法,促进教育的区域协调、均衡发展。
4.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学生培养的全过程,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是国家新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新要求,也是教育发展的新要求。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学生培养的全过程,尤其随着“互联网 ”的兴起,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有了更多的可能,要提早对学生进行创新创业的启蒙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的热情,使学生有更宽广的发展空间。对于粤东西和粤北山区的学生来讲,立足家乡、学以致用、创新创业也是家庭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高俊文,邹心遥,夏晓冬.广东省“中高职三二分段”衔接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2(8).
[2]刘卫,赵清艳.“三二分段”中高职衔接试点工作策略和实效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