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语文教学的系统构建

来源 :北京教育·普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h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于漪,1929年生,特级教师,现任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名誉校长。程红兵在《于漪与教育教学求索》最后部分的附录中写道:“从20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国的中学语文教师名气最大、影响最大的当属于漪先生,以她的学识,以她的人品。”于漪老前辈的声望与地位于此可见一斑。其代表性论著有《语文教学耕耘录》、《于漪文集》(6卷)等。
  
  《于漪与教育教学求索》是于漪教育教学思想的精华辑录。全书囊括了于漪教育教学生涯中的三件大事:作为语文教师的语文教学工作,作为学校校长的学校建设工作,作为老一辈教育家的培养后辈教师工作,但其主体部分还是语文教学工作,从语文是什么、教什么、怎么教,全书有一套系统的论述。
  语文是什么?语文是一门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学科。在今天的认识层面上,这近乎是一种常识。但任何理论在出现的当时当地,本身就交错着思想的突破、斗争与创新。从20世纪70年代末,于漪倾向于语文教学工具性与思想性的结合,到80年代中期,感到思想性的提法有局限,不能涵盖语文学科道德的、情操的、审美的特征,再到90年代,明确提出人文性,其本身就是一个艰难的完善过程。
  语文教什么?语文教学就是要“教文育人”。“这个问题似乎有着清晰的答案,但在我们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它又确实是模糊的。我们的语文教学自觉不自觉地奉行着‘知识为本’或者‘知识与能力为本’的学科教学目标。”正是基于这种实践行为与理论认识的脱节,于漪提出“教文育人”的教学观,主张语文教学要熔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智力发展、思想情操陶冶于一炉,追求立体化多功能效应,并重点强调了语文的语言和思维训练目标。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思维是语言的内容,语言和思维训练是语文教学的核心。
  语文怎么教?在宏观的教学层面,于漪强调教无定法: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讲法,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讲法,同样文体的不同文章也有不同的讲法。但在微观的教学层面,于漪却总结出了一系列操作方式。例如,在思维训练上,于漪总结了“面上开花”法、“纵深发展”法、“鼓励求异”法,从不同侧面训练思维的深度、难度,发展思维的个性特征。在激发学生兴趣上,于漪提出了“情趣观”、“美趣观”、“有效观”,对兴趣的内在机制做了细致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三种激趣方式:开拓广阔的语文天地;创造多变的课堂教学;激发思考、发现的快乐。
  
  思想摘录:
  出色的教师总是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上,让学生在艰巨的、不轻松的、有时是复杂甚至痛苦的思维过程中,意识到自己智慧的力量,体验到自己创造的欢乐,产生一种自己能够驾驭知识、驾驭自己成长过程的自豪感。
  ——语文教学的兴趣论
  语文教学是一个系统,一个完整而多元的系统,德育、智育、美育等各个具体的教育目标,均构成这个系统的诸要素。只有当整体中的诸要素共同发展、和谐发展的时候,各要素之间才能相互作用,实现整体的发展。
  ——语文教学的系统观
  改行教语文伊始,我先从八个字上下工夫:“胸中有书,目中有人”。“胸中有书”,是要认真钻研教材,查阅有关材料;“目中有人”是指教语文,不能只见书不见人,要做一名合格的教师,必须研究学生,对学生满腔热情满腔爱。
  ——语文教学的“八字方针”
  
  《课堂管理与班级管理》
  
  概括介绍:
  本刊在第三期,曾向读者介绍了《怎样上好一堂课关键要素总论》一书。这里的《课堂管理与班级管理》与之同属于农村教师素质提升丛书,也是教育部师范教育司“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对策研究”的课题成果之一。两书在编辑思想、行文风格、结构体例方面,都很活泼,有很强的阅读性和可操作性。由于在介绍前一本书时,重点介绍了本套丛书的结构体例,所以,这里简要谈谈这本书的管理内容。
  在书一开头有这么一段类似出版宣言的话:“在倡导自主学习的新课程中,课堂管理与班级管理,越来越凸显其作用与价值。在教师的角色从知识的传授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的今天,不会管理的教师就是不合格的教师。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管理的责任大于教学的责任。”让教师成为合格的课堂与班级管理者,可以说是此书的编辑初衷。
  书中有些内容,分析得很细致、深刻,对于这些内容,不妨做一精读,甚至要做好读书笔记。比如,如何布置教室、安排座位、营造学习的物质环境;如何建立融洽的同学关系、畅通的家校关系等,都很具启发意义。但作为一本书,为保持其内容的系统性,其中不乏一些大家已达成共识的内容,如小组合作学习的误区、教师的身教等,对于这些比较熟悉的内容,则可择其要者读之。
  当然,价值作为一个间性范畴,它是主客体间关系的一种描述。这本书到底有怎样的价值,是要精读还是略读,最终取决于自己的已有认识与经验。□
  
  内容摘录:
  新课程教育目标、管理目标的改革要求教师在角色及管理行为上实现转变。第一,课堂教学的开放性和个性化增加了课堂管理的构成因素,使管理变得越来越复杂;第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也必然会引起教学管理模式的改变。
  ——新课程下课堂管理和班级管理遇到的新问题
  对良好纪律的追求永远不能放弃,问题是必须在纪律理论和纪律实践上要有新的进步。要求和引导学生遵守纪律,是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上有尊严地生活,最良好的纪律应发自学生内在的需求,纪律的最高境界是对纪律的超越,即培植学生的规则意识和集体观念。
  ——师生共同制定课堂纪律和班级守则
  让教育生动起来,像一幅色彩斑斓的图画印在学生心中,那是教育的艺术,也是艺术的教育。开展有意义的班团活动,这就是教育的艺术,更是艺术的教育。
  ——班团活动也是课程
  
  其他推荐:
  《教师与法》 解立军编著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课堂管理与班级管理》中曾提到,“以法治教进程的加快,师生以及公民法制意识的增强,要求教师的管理行为必须在法律、法规的范围内进行”。另外,当教师的合法权益受到危害时,教师也要能够运用法律手段进行自我维护,这就需要教师懂法、知法、会用法。
  《教师与法》,全书分《新教育法律篇》、《教师权利篇》、《教师义务篇》三部分,辑录了与教师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既有案例的叙说与分析,又有法规条例的列举与解说,是一本以教师为阅读对象的法律工具书。
  编辑 杜 锐
其他文献
约定俗成说“涅磐”rn经常见到电视剧字幕出错,近日又见到一种.电视剧《女子戏班》中有两句台词在屏幕上都出现“凤凰涅磐”字样.(2007年8月11日央视8频道)rn又如:“蒙古人民革命军是涅磐的凤凰.”(电视剧《草原春来早》央视综合频道,2007年9月4日)rn以上两例都将“涅槃”误写成“涅磐”.rn“磐”和“槃”,都读p1n.磐,从石,指又厚又大的石头,如“坚如磐石”;引申指沉重,如“风雨如磐”.槃,从木,指古代盥洗用的木盘;也泛指盘子.“槃”字古时亦从金,或从皿,是盘的异体字.该字今已很少用.至于出现在
期刊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自己向往的目的地。想要去到远方,到达这个目的地,唯有不断前行。  目的地是固定的,通往目的地的道路也是固定的,只有自己的坐标是可以改变的。身处起点,如果不迈开步伐,使自己的坐标前移,又怎会抵达终点?目标是确定的,达成目标的途径也是确定的,只有自己的行动是可以控制的。面对目标,如果不开始行动,又怎会达成目标,获得成功?由此可见,抵达成功之彼岸,行动是必要的。  行动可以提升自身修养,
期刊
微凉的清风裹着红柿子、黄杏子、绿核桃以及梧桐果们的清香,踏着阵阵“哗啦啦”的节奏,在我的心野盘旋着秋的尾曲,描摹着落叶缤纷的意境。恍惚间,一扇秋天的门徐徐敞开,那里面的世界,是绚烂斑驳的泼墨画,是秋的诗朗诵。  这是掩映于梧桐林间的国防大学中心花园。有人在环抱花园的砖红色塑胶跑道上奔跑健身,有人在花园内“X”形林荫小径上漫步说笑,还有些小朋友在中间八边形小广场上踢毽子,玩滑板车,跳绳子……我却在长
期刊
进入初中后,寓言还出现在教材中,但有些教师的寓言教学还是停留在故事的理解和寓意的把握上,这样混淆中小学寓言教学的区别,必然导致学生对寓言的学习目标的缺位。换言之,初中寓言教学需要走出浅层次理解,在理解寓意的基础上走进深度阅读与专业解读,寻找专业内容教学的有效方略。一、寓言的深度解读  所谓寓言的深度解读,就是要从寓言故事梳理(这篇寓言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寓意理解(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这种基本理解
期刊
近些天,心情颇不好,加之居处临闹市,每日车马喧喧,人声嚷嚷,心中更加烦躁;想坐下写点东西,可拿起笔,文思枯涩,连一个恰当的词儿都想不起来了。  兴许农村好一些?田园生活总是恬淡、幽静的。于是,收拾行装,我还乡了。  我坐窗前,面对着蓊绿的瓜棚豆架。可是,鸡啼,狗咬,蝉鸣,牛叫,满耳里响。东邻的庆二爷来找母亲借簸箕回去簸玉米仁儿,西邻的福奶奶来找母亲拉家常,一遍又一遍骂她的兒媳妇不孝顺,南村上大表舅
期刊
【理论解说】  本文说说关于演讲稿的那些事。  从文章体裁的角度来说,中学生学习写作,不但要学习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和应用文的写法,而且要了解一些文体兼类现象,掌握其写法。演讲稿就兼具议论文和应用文的文体特点,颇有探讨的必要。  演讲稿,顾名思义,就是供演讲用的文稿。说得严谨些,应表述为在某些公众场合或某些隆重的仪式上发表讲话的文稿。既然它是为了某种讲话需要而写就的讲话稿,具有一定的应用性,应当
期刊
“于我而言,只有在写诗歌的时候,我才是完整的,安静的,快乐的……即使我被这个社会污染得没有一处干净的地方,而回到诗歌,我又干净起来,诗歌一直清洁我,悲悯我。”  我从没有想过会对一个身有残疾的农村女人如此着迷。那个下午空气清冷,飘着小雪,而我却拾起她镶嵌在世间滚烫的文字,重新认识了我长久游荡漂泊的灵魂。  我初次见她,是在一个平淡的晚自习。我拿着图书角的杂志,漫不经心地翻阅,忽然在角落里扫见几行短
期刊
在不同的时代,人们会选择不同的人生道路。即使是在相同的时代,每个人所选择的处世之道也不尽相同。居处同一个时代,有人选择安分随时,有人慨叹生不逢时,有人深感生逢其时。在我看来,我们应以“生逢其时”的积极态度立足于世。  如果说安分随时是一种消极的处世态度,那么慨叹生不逢时就更是一种龟缩之态,是在为止步寻觅掩饰,为逃避寻找托词。当一个人只愿安分随时,那他必然意志消沉,随波逐流;当一个人慨叹生不逢时,那
期刊
回老家认识了我的大侄子,“侄子”前面为什么还要加个“大”?那是因为他与我年龄都是12岁。我对他的最初印象并不是很好,因为他躺在床上迎接我们的到来。但和他相处之后,我却发现了他的自然本色。  都说六月的天气像小娃娃的脸,但老家天空总是晴朗,一开大门便有“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之景。天是那样的蓝,菜地是那样的绿,鸟儿在高空中迅速地穿梭,像是一个黑点划过了一张碧蓝的纸。应大嫂子的要求,大侄子高
期刊
乌镇,风清水秀,乌瓦白墙,水边人家。西塘也是,大同小异。但我对西塘的印象远好于乌镇。我的印象毫无疑问带有相当的主观成分,对于相似的事物心情往往决定着对象,就好像晴天与阴天决定着海滨一样。一般说你不能说青岛、大连或北戴河谁更漂亮,但天气原因它们之于偶然的个人差异是极大的。而心情也像天空的云一样有时难以确定,一个偶然因素,一个小小的差异会让心情瞬间阴晴突变,所见景物也瞬息而变。那年盛夏,我从上海世博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