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水不仅能穿石,还能发电

来源 :科学之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cs199001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常用“水滴石穿”来描述有恒心有毅力的人最终成功的故事,那么水滴真的能穿石吗?水滴身上到底蕴藏着多大的力量呢?

水滴的力量


  我们在洗手的时候,都感受过水滴的力量,一滴水滴在手上我们没有什么感觉,而一股水流的冲击则能让人有点痛。所以,要了解水滴的力量,相比起一滴水,计算一股水流要容易一些,让我们一起算一算天然的水流——雨水的能量吧。
  雨滴从空中落下的过程中受到空气阻力和重力的作用,离地面越近,重力的影响越大,雨滴落到地面的最后几秒钟相当于自由落体运动状态,最终速度大约为10米/秒。每场降雨的强度不同,单位时间内落到地面的雨滴的质量也不同,为了便于计算,我们采用2017年台风“哈维”期间,美国休斯顿的降水量作为基准:每小时降水量约为1.3厘米。简单计算可知,这种情况下,每小时大约有13千克的水落在1平方米的平板上(雨水体积为100厘米×100厘米×1.3厘米=13000立方厘米=13立方分米=13升,质量为13千克)。
  根据动能公式E=mv2/2,这一个小时内降落到平板上的所有雨滴的总动能为650焦耳。这是什么概念呢?家用燈泡的功率约为30~50瓦,即每秒消耗的电能为30~50焦耳,如果将一小时大暴雨在一平方米的地面上落下的雨滴的动能全部转化为电能,仅能使灯泡亮上十几秒。


水滴发电的妙法


  这样看来,水滴的能量还是太小了,而且水滴的动能也几乎不能百分百转化成电能,用水滴发电的想法实在是太异想天开了。但最近,还真有科学家想出了用水滴发电的好方法。
  由中国科学家领衔的研究团队用两个别出心裁的设计完成了这款水滴发电机。单个水滴的能量小,但是许多水滴汇聚在一起就有了巨大的力量,所以研究团队首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将水滴聚在一起。此前,研究团队发现了一种可以长期保有电荷的永电体材料——聚四氟乙烯(PTFE)薄膜,当水滴持续不断地撞击薄膜时,摩擦起电产生的表面电荷能够不断在薄膜中积累,直至饱和。这样,经过液滴的连续撞击后,薄膜就能够储存高密度的表面电荷。
  那么要如何利用这些电荷进行有效发电呢?将所有电荷一次性释放出来才能变成巨大的电能,而这就要归功于水滴发电机的巧妙结构了。整个水滴发电机主要由一个铝电极和一个表面覆有一层PTFE薄膜的铟锡氧化物(ITO)电极组成,这个结构的创意来源于1956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场效晶体管(FET三极管)的结构。三极管由栅极、源极、漏极三个极组成,通过控制栅极,就能控制源极和漏极之间是否连通,从而进一步控制电荷的流动。在新研发的水滴发电机中,PTFE/ITO电极与铝电极就类似于三极管中的源极和漏极,它们的开关状态由水滴来控制。



  水滴刚刚坠落到PTFE薄膜表面时,由于总量较少,不会与铝电极接触,电路处于未接通状态。随着下落的水滴越来越多,慢慢汇聚成了一个小水洼,并且逐渐扩散到了铝电极上。由于水滴也具有导电性,它就像一根导线接通了之前不相连的P TFE/ITO电极和铝电极,形成了一个连通的电路。然后,此前薄膜积聚的所有电荷就在电路中流通了起来。在这个过程中,水滴不只是发电系统的能量来源,还是整个发电机的开关。
  运用汇聚电荷和集中放电的方法,小小的水滴也能产生较大的电能,发电效率比没有铝电极设计的普通水滴发电机高了数千倍。在实验中,一滴100微升的水滴从15厘米的高度滴到这个发电机上,可以产生超过140伏特的电压,发电机产生的电能足以点亮100盏小LED灯。更厉害的是,这个发电机适用范围很广泛,不论是雨水、自来水或是海水,都能通过该发电机转化成电能。
  目前,水滴发电机的转化效率还不高,它只能将水滴动能的2.2%转化为电能,还需要更多的改进和优化。但是,水滴发电机仍有着广阔的前景,未来我们也许能将雨伞制成充电宝,再结合太阳能电池,这样无论是晴天还是雨天,我们都能得到稳定又清洁的能源了。
其他文献
摘 要 从叙述C R 伏累森纽斯的生平与功绩说起,对伏累森纽斯家族连续五代的关键人物进行评述,着重点明他们在分析化学及相关领域的建树,并对经典名著——《定性化学分析导论》和《定量化学分析导论》、传奇刊物——《分析化学学报》,以及著名教育机构——伏累森纽斯化学实验室的发展历程予以较详阐述。  关键词 伏累森纽斯 分析化学 德国  中图分类号 N09∶O65  文献标识码 A  收稿日期:2021 0
期刊
罗方礼(Fernando Sales Lopes),《我们记忆的味道:澳门的饮食与族群》(Os saberes das nossas memórias: A comida e a etnicidade Macaense),澳门:澳门文化局,2017  中图分类号 N092  文献标识码 A  收稿日期:2020 12 16  作者简介:白雅诗(Beatriz Puente Ballesteros)
期刊
内奥米·奥利斯克斯,埃里克·康韦(Naomi Oreskes)与(Eric M. Conway)合著,《贩卖怀疑的商人》(Merchants of Doubt),伦敦:布里姆斯伯里出版社(London: Bloomsbury Press),2010年5月。  中图分类号 N49  文献标识码 A  收稿日期:2021 05 28  作者简介:黄欣睿,1998年生,湖南长沙人,中国科学院大学硕士研究
期刊
“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任何一门理论科学中的每一个新发现——它的实际应用也许还根本无法预见——都使马克思感到衷心喜悦,而当他看到那种对工业、对一般历史发展立即产生革命性影响的发现的时候,他的喜悦就非同寻常了。”  1883年3月17日,恩格斯在伦敦海格特墓园的马克思墓前发表演说,以上文字就出自这篇演说,可以说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关科学与生产力关系的经典表述。这
期刊
理論中的洞  我们的故事从一个多世纪前开始。  1915年11月,爱因斯坦提出了广义相对论场方程,推翻了经典的引力概念。广义相对论认为,宇宙中的一切引力现象,不管是苹果从树上掉下来,还是遥远星系的旋转,都是所处的时空发生了弯曲而引发的。引力被看成了时空弯曲的体现,而不是两个天体质量的相互吸引。  一个多世纪来,广义相对论经受了越来越精细的天文观测的考验,然而,物理学家们对它的怀疑却逐渐增加。这个理
期刊
水星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中最小的,也是离太阳最近的一颗行星。它也是一颗岩石质行星,跟金星、地球和火星一起,同属于类地行星。  所有类地行星的结构,从里到外都由地核、地幔和地壳三部分组成。地核主要由金属,尤其是铁组成;地幔和地壳则含铁量较少,主要由硅酸盐组成。核心所占比例高得异乎寻常  说水星有着与众不同的“心”,主要是水星的铁质核心占其总质量的70%,这一比例远远高于太阳系中其他岩石质行星。譬如,地球
期刊
有些声音,例如来自打雷、地震、火山爆发的声音,我们可能觉得它们已经“震耳欲聋”,然而,跟外太空一些星体的爆炸和碰撞产生的声音比起来,那只不过是“窃窃私语”。  当然,发生在外太空的这些声音,我们无法听到,但是,天文學家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听”宇宙中的声音。如果宇宙中存在我们所理解的声音,那么最大的声音会是什么?让我们来看看科学家们如何作答。英仙座星系团发出的声音最大  美国加州大学天文与天体物理学
期刊
我们的宇宙未来会怎样,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质子是否会衰变这个问题的回答。物理学家弗雷德·亚当斯和天文学家格雷格·劳克林在假设质子会衰变的基础上,将宇宙按时间划分为了五个阶段,它们分别是:  原始时代(- 5 0 < n < 5)、恒星时代(6 < n < 1 4)、退化时代(1 5 < n < 3 9)、黑洞时代(4 0 < n < 1 0 0)和黑暗时代(n>100)。其中,n表示宇宙学的10
期刊
截止至2021年4月,又有3辆火星探测器抵达了火星,它们分别是中国的“天问一号”、阿联酋的“希望号”以及美国宇航局的“毅力号”。照这样看来,人类登陆火星有望在不久的将来实现。  尽管人类现在还无法登陆火星,但这并不妨碍科学家充分发挥想象力,事先设计未来的火星城市。不久前,美国一家创意公司设计出了一座设备和功能齐全的火星城邦——女娲,而这名字与中国的神话人物“女娲”同名。可能是因为女娲是中国古代神话
期刊
在北欧神话中,天空某处有一个扁平的仙境,那里有高大的建筑,通过一座彩虹桥与人类世界相连,居住在那里的都是高大的神,其中就有雷神托尔,那个地方被称为阿斯加德。而在漫威的电影中,雷神托尔的家乡阿斯加德被描述成了一个位于太空的扁平星球。那么,宇宙中有像阿斯加德这样扁平的星球吗?宇宙偏爱圆球形?  目前,我们所知道的星球大部分都是圆球形,还没发现过像阿斯加德那样的扁平星球。看起来,宇宙似乎偏爱圆球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