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高中数学多元化教学的意义及实践

来源 :知识窗·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aitong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指引下,教学方式越来越多元化。高中数学知识繁杂且晦涩,教师运用多元化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升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本文阐释了实施高中数学课堂多元化教学的意义和策略。
  关键词:高中数学 多元化教学 意义 实践
  传统高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模式存在一些弊端:第一,它以书本知识为本体。虽然书本知识可以发展学生的数学认知,但是学生不能利用间接经验去理解它们,这样就会形成死读书、读死书的局面;第二,它以教师为本位。课堂上,教师片面地教学,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第三,培养迁移能力和获取知识相脱节。学生掌握知识的方法只有死记硬背、生搬硬套;第四,不重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造能力,直接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一、实施高中数学多元化教学的意义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只有优化教学过程,更新教学方法,创设开放的教学环境,关注学生的学习成长,实施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才能切实提高高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得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首先,实施高中数学多元化教学,有利于贯彻新课程改革中“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核心理念,反对死记硬背、机械训练,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科特点,创新教学模式,优化教学过程。可以说,高中数学多元化教学不仅是现代教学的理念,更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保障。
  其次,多元化的课堂教学模式,既能创新课堂,让学生重新认识数学,认识数学文化,认识数学的美,又能提升数学学科的魅力,改变学生不爱学数学的局面,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
  二、实施高中数学多元化教学的实践
  实施高中数学多元化教学,教师应不断研究与创新,从“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到“无法之法,乃为至法”。
  1.采用“启发探究式”讲授基础知识
  这种导入方式有很多,如实例式导入、新旧知识类比导入、引趣式导入、设疑式导入等。如在引入反函数概念时,为了更好地说明只有对应的映射是一一映射的函数才有反函数,教师可以采用“设疑式导入”,依次提问:①“当x∈r时,y=x有反函数吗? ②当x∈(0, ∞)时,y=x有反函数吗?”
  2.采用“结构教学模式”讲授概念知识
  “结构教学模式”的基本程序是自学→提炼→交流→形成结构→巩固练习。如高中数学空间向量中共线向量和共面向量的概念、定理和结论有很多,学生不易掌握,于是笔者采用结构教学模式,首先让学生类比平面向量,自学空间共线向量,然后引导学生提炼知识结构,教师给予必要的指导,帮助学生完成认知。
  此外,在讲解这一类题目的时候,教师可以先举个例题,然后通过一题多变,层层深入地探索,以及对猜测结果的研究,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从学会一个问题的求解,循序渐进地过渡到掌握一类问题的解决方法。
  3.采用“多媒体课件”讲解数学理论
  多媒体的运用,使全体学生参与活动成为可能,使原来令人难以理解的抽象数学理论变得形象、生动且通俗易懂。同时,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不仅节省了板书时间,而且为学生留出了更多自悟、自练、自查的时间,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显示出多媒体课件与探究合作式教学理念有机结合的教学优势。
  三、总结
  高中数学课堂多元化教学可以规避传统数学课堂教学的缺点,改善学生死记硬背知识、生搬硬套知识的局面,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学生学习高中数学的兴趣和创造能力,并且结合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技术,带给学生更多的展示空间,令学生在收获知识的同时体验到学习数学的快乐。
  参考文献:
  [1]邓小荣.高中数学的体验教学法[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03,(8).
  [2]孙延洲.基于创新思维培养的中学数学教育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2.
  [3]吴宏秀.高中数学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0.
  (作者单位:河北省任丘一中南校区)
其他文献
【教材分析】  《司马光》是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的课文。讲的是司马光小时候和几个小朋友在花园里玩,一个小朋友一不小心掉进了大水缸。遇到这样的突发情况,司马光没有慌,急中生智,举起大石头砸破水缸,救出了小朋友。文章语言简洁生动,故事情节清晰明了。教学时,要结合低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从课文及插图入手,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行表演和说话练习。通过对这个故事的学习,启发学生遇事不要慌张,沉着机智才会想出解决问题
写作不仅是社会交际和交流思想的重要手段,也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自由、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笔者做过一个调查,结果显示高中生怕写作文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写作的兴趣。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针对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学生喜欢的写作平台,谈几点经验。  一、以班刊为平台,激发学生的写作原动力  《语文新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