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改革:突破与创新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chen2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栏主持:王荣生 上海师范大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
  
  (一)
  【评议论文】何永生《语文教科书频动及争议背后的制度与课程观透视》,原载《中学语文》2005年第12期。
  【原文提要】本文是一篇试图从理论层面揭示语文试验教材选文变化现象的分析文章。它从教科书制度和课程理念两方面分析选文变化的深层次原因。教科书制度方面,作者认为我国教科书制度由“国定制”改为“审定制”甚至部分辅以“自由制”的变化是导致教材选文引起全民争议的原因之一。课程理念方面,作者认为从“圈养式”课程到“传记式”课程的转变是导致教材选文引起全民争议的原因之二。
  语文教材选文历来是教科书中最牵动人神经的部分。任何时候,一套新教材推出,最能引起争议的一定是选文。从语文教育从业人员到相关学科人士再到普通读者,人人都可以就选文评说一番。这种情况在其他学科中是不可能出现的。
  新课程改革以后,从小学到高中,语文教材都实现了更新。新旧教材对比,很明显的变化就是新教材选编了大量的新课文。新课文不仅仅出现在必修教材里,更出现在各级各类语文课外读本中。这种变化通过媒体报道后引起了全民的讨论。从《狼牙山五壮士》、《背影》、《猎户》、《人民英雄纪念碑》等文章的退出教材,到刘翔、周润发、《天龙八部》、甜蜜的爱情等相关人物和文章的选入教材,都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激烈的争论。
  语文教材选文为什么会引起这么多人的关注?全民争论的背后有没有深层次原因?这些需要从理论层面作出解释。
  作者认为“语文教科书事件”引起的争论,“无外乎什么书籍可以列入必读书的范畴、什么文章能入选、什么文章不能入选”,这都很“感性和表象”。在这些表象背后,牵涉到“教科书制度、课程理念和意识形态等深层次问题”。
  对此,作者从教科书制度和课程理念两方面分析原因。在教科书制度方面,作者认为教科书制度由“国定制”改为“审定制”甚至部分辅以“自由制”的变化是导致教材选文引起全民争议的原因之一。1986年前,我国实行“国定制”教材制度,全国使用统一的教材选文,各地没有区别,争论自然就少。1986年后,教材实行“审定制”甚至部分带有“自由制”特点,各地为了突出各自特色,选编了许多新的选文,在教材选文上出现了丰富多彩的局面。这本是教科书制度变化引起的正常现象,但长期“习惯了‘一纲一本’教科书模式的社会大众、家长、甚至语文教师,面对语文教科书多样化的局面多少出现了‘少见多怪’的情况”。一方面渴望教材丰富多彩,另一方面面对真正出现的多样化选文,大众又有诸多责难,这是一种“叶公好龙”的表现。
  课程理念方面。作者认为从“圈养式”课程到“传记式”课程的转变是导致教材选文引起全民争议的原因之二。新课改以来,过去以“学生为饲养对象,将教师看作饲养员,把学校当作‘养圈’,把知识变成‘饲料’为特点的“圈养式”课程观,已转变为以“强调通过学生的想象力来超越日常生活中被视为真理的知识”“反对预设和期待,强调课程的价值即在学生对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主动追求的过程之中”为特点的“传记式”课程观。承载着新课程观念的教科书,要求“在广泛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学、历史、宗教、种族等背景下,充分关注学生主体深层的精神世界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来建构和实施”,这导致“语文教科书从形式到内容,从编辑体例到设计风格”都“以新自命”。也就必然导致各家出版社推出的教材选文的不同。这种不同之所以引起全民讨论,是因为参与讨论者大都没有意识到支配选文的课程理念发生了变化。
  从教科书制度与课程理念角度分析全民讨论选文变动的深层次原因,是作者在理论上作出的努力。其中的观点可能不能令所有人信服,甚至可能会引起质疑,但文章选取的思考角度值得关注。在当前诸多关于选文的讨论大都流于表面,大都属于个人随感式抒发的情况下,作者透过表面追寻背后掩藏的深层次原因,从教科书制度和课程理念的理论角度思考问题,对于引导议论者离开一篇一文的讨论,更多从制度、观念等层面思考有一定启发意义。
  
  (二)
  
  【评议论文】徐江《论语文教育改革的哲学盲点》,原载《语文教学与研究·教师版》2006年第6期。
  【原文提要】本文对语文教育界在教材编制、教师教学用书、语文实际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叠加性”操作问题进行了批判。当前,我国的语文教育尤其是语文教材中“叠加性”操作现象的泛滥,导致语文教学高耗低能。对此,有必要以课程目标为原则构建语文课程内容阶梯性结构系统:先用用科学的原则性的话语将语文课的课程目标描述出来,然后确定相应的课程内容,并把它们按照难易轻重作梯次排列,最后找到相应篇目,形成教科书。
  教材研究有三个角度:一追问教材是什么,即教材的性质研究。二研究教材的编制,即教材的内容及其呈现方式。三研究教材的使用,即在教学中如何如使用教材。本文属于第二个角度,从目前的教材现状分析入手,试图通过自己的努力建构语文教材编制的框架。
  这里,我们集中评议这篇文章的两个方面,一是语文教材的“叠加性操作”,一是教材的“阶梯性结构系统”。
  所谓“叠加性操作”在作者看来即“总是在一个方向上重复搞一些相同或者性质相同的行为”。作者对语文教科书和语文教参的“叠加性操作”进行了言辞激烈的批判,认为语文教科书和语文教参“叠加性操作”现象严重,“教材从时间纵向延伸看,没有明显的层级差异,没有学期段的变化。每一本语文书只是一篇一篇文章组合成一个所谓的单元,若干篇文章组合成若干单元,合辑在一起就是语文教材。至于每册书为什么要选这些文章,这些文章每一篇有哪些信息点,这些信息点有什么关系,全部信息点合在一起又是什么”,那些选辑教材的人“胸中无数”、“思考也是错误的思考”,只是单纯的把一篇篇文章像石头那样胡乱的堆积在一起。语文教参“整体内容说明”、“结构与内容”、“写作特点”等步骤每课雷同,对文章的审美性解读或分析,“几乎是在有限的几个‘标签’之下。”这种“叠加性操作”现象严重弱化了语文教育。从此,他说语文教材是语文教育中“误人程度最深、影响范围最大的‘叠加性操作’”。
  针对语文教材中的“叠加性操作”现象,徐江老师给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就是以课程目标为原则建构语文课程内容阶梯性结构系统,最终形成语文教材:先用科学的原则性的话描述语文课程目标相应的课程内容,并把它们按难易轻重作梯次排列,最后找到相应篇目,形成语文教科书。作者对于语文教材“叠加性操作”的批判振聋发聩,从作者的行文中我们甚至可以体会到一种激愤的情绪,一种对当前语文教材编制现状极度不满的情绪。这种批判把我们对语文教育教学质量低下解决方法的思考转移到教材本身问题上来。一直以来,对语文教育教学质量低下,造成学生语文素质不高的批评就不绝于耳,甚至有人说语文教育“误尽天下苍生”。但绝大多数人都把语文教育教学质量不高的原因归结到语文教学上来。有人认为语文教师素质不高,总是在教一些死的僵化的东西,局限在固定的模式教学中走不出来。有的认为语文教育搞填鸭式教学,不尊重学生的兴趣。有人认为语文教育太封闭,没有走大语文道路。等等。但无论怎样批评,极少有人怀疑语文教材本身存在问题。广大语文教师把忠实传授语文教材内容作为理所当然的事,也以圆满完成教材教学为荣。在他们看来,语文教材是科学的,经过专家严格论证的,是不会有问题的,它提供什么,语文课堂就教什么,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没什么可怀疑的。因此,很多人提出的解决语文教育问题的方案都是从如何改进教师教学质量角度提出的。徐江老师这篇文章却通过对高中六册语文教科书和教参的分析,向我们揭示了语文教材本身存在的巨大问题。这促使我们关注教材问题,关注语文教材中“叠加性操作”问题,关注如何从教材编制角度改进语文教学。也提醒我们的教材编制者:教材编制不单单是一篇篇选文的增删、排列、组合、剪辑问题,选文受制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是体现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的材料,必须符合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的要求,不能单凭编辑喜好或者感觉来选择和编辑。选文也不能毫无层次、条理混乱地堆积到一起,必须符合一定的结构,一篇选文都应有一个基本的选择点。若干文章组合成一本教科书,就承载了相应分期阶段的课程内容。
  徐江老师提出以课程目标为原则建构语文课程内容阶梯性结构系统,最终形成语文教材的方案,来解决语文教材的“叠加性操作”问题。理论上来讲没有问题,但真正实施起来,在目前我国语文课程目标笼统,课程内容大部分缺失的情况下进行教材“阶梯性结构系统”的建构,徐江老师实在是给自己也给语文教材编制者提出了一个过于艰难的课题。
  首先,按照他的观点,编辑教材先要确立清晰的语文课程目标。事实上偏偏我们的语文课程没有一个清晰的课程目标。各个时期,各个学段的语文课程大纲、标准对课程目标的表述都过于笼统。这一点,徐江老师在本文中也指出:《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笼统地说什么“‘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明·创新’”,这不是“课程目标”,这些虚浮的提法不具有“目标”所指的“确定性”和“明晰性”。一个笼统、虚浮的课程目标显然是不能有力的指导教材编制的。从目前我国语文课程目标的相关研究进展来看,短期内提供一个确定、明晰的课程目标显然是很困难的。
  其次,是根据课程目标,选定合适的课程能内容。课程目标的笼统性,决定课程内容开发难度的加大。从我国目前语文教育实际可以清楚地看到,语文课程内容开发现状也不令人满意。因此,在笼统地课程目标,模糊的课程内容现状下,要求语文教材选文有难易轻重的层次,不出现叠加性操作,很难。
  再次,就算是语文课程有了清晰的课程目标和具体的课程内容,也选出了相应的文章,教材编制还存在一个问题,就是怎样通过选文具体呈现课程内容的问题。因为,选文本身是圆满自足的,不会明白显示课程内容的,只有经过编者处理,才能为实现课程内容服务。因此,教材编辑在选文确定的情况下,还要探讨教材的呈现问题。
  尽管艰难,目前还是有人在做这方面的工作。由上海教育出版社组织编写的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目前编写已接近尾声,即将出版。这套教材的编者就是在国家笼统课程目标指引下,一边开发课程内容,一边选编具体课文,并力求尽量具体明确的呈现教材。这套教材,也许和徐江老师提出的解决方案有某些相似之处。
  
  (三)
  
  【评议论文】顾云虎《语文教材定篇、例文、样本与用件的划分》,原载《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原文提要】倪文锦、王荣生将选文分为“定篇”,“例文”、“样本”、“用件”四种类型意义重大,将在很大程度上丰富深化我们对语文教材编制和使用的认识与分析,为语文教材的编写,为语文教师更科学的使用教材提供必要的智力支撑。
  正如本文所讲,语文教材选文类型研究向来广受重视,不同历史时期的语文教育研究者对选文作出了不同的分类。从陈启天的“模范文”、“问题文”、“自修文”到程其保对言语与文学,黎锦熙对文言与白话,朱自清、叶圣陶对“经典”与“写作范文”的划分,再到当代对文学与文章,自读文与讲读文,课内文与课外文,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文言文与白话文的划分,都是研究者对选文分类所作的探索。
  当代学者倪文锦、王荣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独辟蹊径,从选文进入教材的方式入手,按照选文功能将选文分为“定篇”、“例文”、“样本”、“用件”四种类型。在正确区分“语文课程内容”、“语文教材内容”、“语文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发表一系列文章阐释四种选文类型的鉴别过程、依据及相应的教材编撰策略。这一系列文章包括:《“样本”类教材的两种编撰策略》(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1)、《“用件”类型选文教学——兼评语文教改的几个课例》(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4.1)、《语文教材中“例文”及其编撰策略》(阴山学刊2003.5)、《论语文教材中的“定篇”类选文》(全球教育展望2002.1与倪文锦合写)、《评我国近百年来对语文教材问题的思考路向》(教育研究2002.3)、《语文科课程论基础》(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6)第八章、《新课标与“语文教学内容”》(广西教育出版社2004.7)第三章。
  选文四分法相关文章发表后,引起语文教育研究者的极大关注。不少人撰文发表自己的意见。有赞成的,喝彩的,也有不太同意的,甚至批评的。例如刘大为、潘新和就对选文不按照同一个标准划分提出批评。还有人对“例文”与“样本”的分别提出质疑。当然,赞成、喝彩的占绝大多数,这从许多语文教师已经很自觉用选文四分法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可以看出。
  本文就是一篇对选文四分法喝彩、赞成的理论文章,文章先介绍了倪、王两位教授对“语文课程内容”、“语文教材内容”、“语文教学内容”的区分,接着具体介绍两位教授四类选文内涵、功能发挥方式及相应教材编撰策略的思想。作者高度评价了选文的四种分类,认为意义重大:“这一选文类型的分类区别于惯常的文体辨析,也迥异于既往的选文形式和内容的表面区分。它最具特色之处,是以教材编制与使用为视角,辨识语文学科不同层面内容的存在特征,揭示选文进入教材的不同途径以及由此形成的不同的功能发挥方式,把语文教材选文类型研究引向语文课程教学一体化视域,为语文教材的编写与使用的理论研究拓展了一个崭新领域,其理论创新和实践指导意义很值得语文教育界同仁关注。”“创新之处就是提出教材编制和使用一个新的概念体系,为语文教材选文研究提供一个全新的分析框架。”
  “选文四分法”成果对语文教育特别是文选式语文教材编制到底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是否科学,广大教师可以在阅读相关文章后作相应的思考,本文的评价可以作相关的参考。在笔者看来,本文作者对“选文四分法”的评价基本属实,这种评价的效果会在日后语文教育实践中日益显现出来。
  [作者通联: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其他文献
一、如何从“会解读”到“会上课”  高中语文教材的特殊性,使得语文科新教师有着比它科新教师更大的困境。首先,它科教材以文字直接表述知识,而语文教材由选文组成,教材上的文字表达的是人性,语法篇章等等知识是在此过程中间接折射出来的,因此语文科新教师无法像它科新教师一样,拥有一条照本宣科的退路。其次,高中语文教材的选文往往比较“深”,在理解上较有难度,无法采用低中学段浅显选文的简单教学模式去执教。第三,
课外阅读活动课游戏化尝试,既注重课外阅读方法和技能的传授,又重视文本的阅读,这是时代进步的要求,是人类观念改变的必然,它对课外阅读的深入性发展可谓是事半功倍,也会备受欢迎。   快乐成长的童年,需要多彩、精彩的生活。让阅读融入生活,让学生快乐的成长,在游戏中教出好孩子,在玩中提升学生的学习力、想象力和创造力,这是形势的需要和发展的必然。改变传统的阅读方式,摒弃阅读中的一些功利色彩,从小学生的身心
铃声响过,我在黑板上板书下“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几个字,字还没写完,下面就传出一声叹息:“杜十娘真是太可怜了!”听到这里,我的心里不禁一震:难道学生们心中已经有了一个杜十娘?于是我决定转变先前设计的教学思路,决定由浅入深引导学生走近杜十娘的生活,走近封建社会妇女的悲惨人生。  我首先提了个问题:“杜十娘怒什么?”以此检查学生对作品的熟悉程度和对主题的把握情况。同学们很快就给出了答案:怒孙富的卑鄙,更
2001年,新的《语文课程标准》颁布以来,“语文综合性学习”作为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相并列的一个目标,备受全国各地中考语文命题老师的青睐,成为近年来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卷上的一块热点、一大亮点、一个考点。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命题现象,毋庸置疑,“新课标”给了我们明确的答案:因“语文综合性学习能将语文知识与能力综合运用于语文的具体实践中,实现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结合,语文课
不久前,李镇西老师发表了《让“教”与“学”融为一体》一文(《中学语文教学》2006年第2期),在该文中反思了自己多年前在省级教学大赛上执教的《孔乙己》,认为该堂课是因为碰巧有学生提到了他预设的“为什么说‘大约孔乙己的确是死了’”这个问题而显得很成功。如果没有学生提,他自己也会向学生提出这个问题,可见那表面上是尊重学生,骨子里是尊重自己,是典型的“假民主”,所以李镇西老师主张要让“(教师)‘教’的思
长期以来,学生大多是通过诗词作品来认识苏轼,大概知道他是一位散文家,但却缺乏对其散文作品的认知。《赤壁赋》是一篇文赋,人教版教材编写者将其引进高一必修二的课本里,其重要程度可见一斑,但是高中教学过程中通常把它当做“文”来展开教学活动,很少有教师深入讲解这一文体,导致学生在学完这部作品后,对赋的特征也没有一个清晰的概念。而且这篇文章作为经典散文,对于刚进入高中的学生来说,无论是字词或者文章主旨的学习
在大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让从教的老师每次必须思考的问题核心即是:什么是大学语文,大学语文教什么?老师在阐释过程中,努力解读开设大学语文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但翻开相关大语教材,教材的设置和多数高中语文课本类似,文本还是集中倾向文学经典,甚至有些是重复性的被选入,因此老师会模糊自己的课堂:大学语文对比高中语文,应该如何凸显其价值?同样学生也会对自己所学的感到模糊:我所学的大学语文,我要去学习的方向是什么
《孙权劝学》见于司马光主编之《资治通鉴》卷66,为汉献帝建安15年(公元210年)中的一件小事。虽是小事,但一旦进入了《资治通鉴》,一旦进入了中学语文课本,就不再是小事了。对于这样一篇文本,无论是基于我国的文化传统,还是基于人的基本习惯,都会认为其是一篇劝人学习的文章——这样的理解没有任何问题,因为我国的文化习惯当中,历来是重视“学”的,《学记》作为遗传下来的最早的研“学”著作,便是佐证。至于用“
不久前,我的合肥教育中学语文名师工作室举行了一堂公开的研究课。由巢湖六中金月明老师执教高二年级古诗文选读《苏幕遮·燎沉香》。课前设定的研究任务就是:让学生先自读诗歌,然后根据学生的自读感受来教学,帮助学生进一步感受诗歌。一节课下来,作为习惯于教师主导学生讨论的常规课,这节课非常成功,甚至精彩。但从研究课的目标看,并没有很好地完成研究任务,因为有不少学生还是习惯于老师的讲读,没有在课前认真自读。  
当代中学生在审美能力、审美品位和审美追求上有着鲜明的特征,这些浸泡在电视、网络情境中,吃着肯德基、麦当劳长大的青少年,他们中的许多人常常拒绝传统,追求时尚,观念功利,情感冷漠。他们中的很多人习惯于读图听碟,游走于短信网文,对文学的经典斜目以视,对文化大师敬而远之,常以另类自喜,以愤青自居,视纯真为傻,看严肃为呆。对文学、对语文的兴趣已经近乎漠然,或许因为高考,才把他们留在了高中语文的课堂里。如何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