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设与生成——让预设与生成成为数学教学的"两翼"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xin11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策划人语:教学是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的矛盾统一体。只按预设进行的课堂.只是教师个人精彩的表演,学生的主体作用难以凸显;只按生成进行的课堂,会是漫无目的的闲谈,教师的主导作用淡化甚至失去。因此,《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教学中应当注意……‘预设’与‘生成’关系…‘应以本标准为依据.把握好教材的编写意图和教学内容的教育价值……根据所教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贴切的教学素材和教学流程,准确地体现基本理念和内容标准规定的要求…‘师生双方的互动往往会‘生成’一些新的教学资源.
其他文献
史宁中校长在《课标修改后小学数学教学的变化》的讲话明确指出:“中国未来小学数学教育将转入更加注重内涵的改革深化阶段:其一,注重思考力的培养;其二,注重过程性经验的积累;其三,注重真正意义上的‘理解’。”第二点中对“过程性经验”的注重,一方面凸显了“过程”对于经验积累、思考力培养和意义理解的价值,另一方面也强调了“直接经验”的积累。由此可见,现行课程标准更强调让学生经历数学活动的全过程,强调直接经验
习作话题的选择与设计是习作有效进行的前提。然而,由于教师对学生的生活和心理需求了解得还不够,习作话题设计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情感,从而导致学生的作文内容贫乏,情感苍白。另一方面因为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常采取封闭式命题方式,使学生处于被支配的地位,严重阻止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写作欲望,造成不少学生的习作与生活严重脱节,以致他们的作文“千人一面,千部一腔”。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所以习作话题的选择与设计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