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商的营采目标是怎么定出来的

来源 :销售与市场·渠道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ro1_410045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标管理的误区
  
  目标管理,是所有类型企业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管理项目,零售业也不例外。但事实上,这恰恰是我们零售业许多管理人员的一根软肋,甚至是盲区,在实际操作中产生颇多误解。
  [误区]
  很多人认为基于预算目标的财务管理就是目标管理的核心,销量指标、利润指标,这些数字不都是实打实的目标吗?其实这种做法往往导致一线与总部关系的紧张。
  销量、利润怎么完成?还不是靠采购和运营部门的运作。不知道营采的目标管理,财务预算目标管理就成了空中楼阁。因此,目标管理应由熟悉营采运作的管理者主导制定,而不是听从没到一线干过的独立董事。
  
  理念一:目标管理的核心——营采的目标管理。
  营采是零售业的创利润中心,所有其他部门的目标管理必须围绕它们来延伸、制定。
  [误区]
  很多企业认为营采经营目标要“博大精深,无所不包”,指标都是“板上钉钉,不可更改”的,一定下来就得让领导踏实安心。
  要知道,营采具体操作人员也是长着一个脑袋的普通人,管理幅度有限,无操作重点、大而全的目标只会让他们顾此失彼,鸡飞蛋打。而雷打不动的目标,就是领导把自己当成了可以预知未来的大仙,最终只会挑战他自己的权威。
  
  理念二:制定目标要简单化、数字化,保持适度弹性。
  简单化、数字化,可操作性要强;与绩效考核挂钩时,要分清全年各季、各月的工作重点,不同时段设定不同的考核权重,不可一成不变。
  同时,目标数字依总体完成情况可适当调低达成标准,不可调高,旨在不挫败员工的士气,激发下一阶段的积极性。
  [误区]
  与第二个误区正相反,有的管理者说:市场变化快,营采经营目标只能按月、按季来制定,很难准确制定全年目标数值。
  他倒是清楚自己不能神机妙算,却又成了一个听天由命的人。殊不知,丧失年度宏观控管目标的企业,在压力面前怎会不逃跑呢?
  
  理念三:年度目标,季度调整,每月检讨。
  年度目标不可少,它迫使管理者不得不去宏观调控企业发展的节奏和步伐,制定出一整套长期有效的企业管理运作模式。而季度调整、月月检讨的辅助方式,能及时推动年度目标的实现。
  [误区]
  很多人认为营采目标管理的目的,就是为了完成经营指标。
  大错特错!
  殊不知,喊口号、画馅饼、定目标,正是大多数没出息的管理者的看家本领——他们中有几个人知道成功达到目标的具体方法和实施步骤呢?
  理念四:建立达成指标的经营管理标准化流程。才是目标管理的目的。
  它的真实价值不仅在于杜绝光说不练,更在于强化流程设计和把握能力,构建管理的钢筋铁骨,减少对个人的依赖,使企业具备抗风险、可复制的坚实基础。
  
  采购的目标
  
  采购经营目标是零售企业总体目标,不针对单{本门店经营目标。
  1.销售额:
  步骤一:制定企业全年总体销售目标额。以前一年历史数据为依据,考量新一年的开店计划及规模、物价增长水平、消费能力增长水平及市场竞争预测。
  步骤二:将总销售目标分解至各采购部门,依历史数据制定出各部门的占总销售比,得出每部门全年销售总额。
  步骤三:进一步分解各部门全年销售总额,具体到每月、每周、每日。依以住历史数据分析规律及年节假日,制定出各部门各月占全年度的销售占比,每周占月的销售占比,每日占周的销售占比,最后得出每月、每周、每日销售额。
  2.毛利额(率):
  步骤一:制定企业全年总体商品毛利额(率)。方法同销售额步骤一。
  
  步骤二:制定出三大部门(食品、非食品、生鲜)各自的毛利额(率)指标。
  步骤三:制定出三大部门各自所属小部组的毛利额(率)指标,直至商品各小分类毛利率指标。
  3.通道费用:
  步骤一:以企业总体经营成本为基础,考量毛利额(率)、赢利空间、历史数据及供货商现状,合理制定年度总体通道费用目标。
  提示参考数据:
  净利率(1%~2%)=商品毛利率(15%)+通道费用率(3%~5%)-经营成本率(15%~17%)
  步骤二:将通道费用依历史数据占比及市场分析,分解至三大部门及所属各小部门。
  步骤三:将各大、小部门通道费用总额依历史数据、年节情况,按相应占比再分解至全年各月份,并按通道费用名目分解至各项。
  4.单品数量:
  步骤一:依超市经营业态,制定商品结构及单品总数量。
  步骤二:依各业态不同的品类管理理念,分解制定出各部门、各大、中、小分类的单品数量。
  步骤三:依季节、节庆差异,制定随此变化的各小分类在不同季节、节庆的单品数量。
  
  营运的目标
  
  注意,营运的指标都是以各单体门店为核心,制定各自的经营目标。
  1.销售额:
  步骤一:制定各门店单店全年销售目标额。以前一年历史数据为依据,考量竞争环境的变化,物价增长水平及消费能力增长水平。
  步骤二:与“采购销售额步骤二”相同。
  2.商品库存周转天数:
  步骤一:依超市经营的业态,制定全店平均库存周转天数。
  步骤二:制定出各大、小部门的库存周转天数。
  3.商品缺货率:
  步骤:全店以单品总品种数量为基础。
  商品缺货率=缺断货品种数/全店单品总品种数×100%(商品缺货率<5%为正常)。
  4.商品损耗率:
  步骤:全店所有不能退货的残损、过期商品的总金额占总销售额的比率不能超过3%。
  5.运营费用率:
  步骤:以前一年历史数据为依据,考量行业标准及年度费用的变化情况,制定各月各项费用预算指标。
  
  如何确定营采目标
  
  1.目标确定的作业时间:
  每年“十一”大假一过,营采部门的各级管理者就要开始下一年度的经营目标预算规划,历时两个月。经过初稿、论证、终审等阶段,于本年度末确定出下一年度的营采经营目标。
  2.目标确定的参与人员
  营采主管级以上人员全员参与制定,汇总归纳成总体目标,与财务数据、企业发展2计划相结合,反复推敲、论证,形成切实可行的目标方案。切忌单向制定目标数据,应充分尊重各部门主管人员的建议,使上、下达成高度一致。这样,落实起来大家才会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而不是消极怠工,甚至暗中拆台。
  请谨记:管理指标是需要助跑起跳才可以达到的目标,可以轻松完成或无法企及的指标,都不是真正管理意义上的目标。(文章编号:3070725,收藏请编辑短信AA加文章编号发送至66556619)
  
  编辑:张斌yamantaka@vip.sina.com
其他文献
在供应商看来,卖场长着一对势利眼。它最喜欢的是能与之“门当户对”的供应商,这意味着实力、品牌、费用,以及好价格。  实力有大小,品牌有强弱,费用有肥瘦,价格有高低,对于没什么特别之处的厂商,尤其是小供应商而言,岂不是没活路?  其实不然。在大卖场的供应商结构中,小供应商占半数以上,是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只是供应商容易陷入“门当户对方为卖场红人”的误区,过分夸大实力、品牌、投入这些硬件的作用,忽略了人
期刊
卷土欲重来    A品牌始创于澳洲,上世纪90年代初进入中国香港市场,其护发产品一分钟焗油及沐浴露,连续多年在香港市场销售第一,霸主地位至今无人撼动。  在广东市场,A也是靠这两个品类包打天下,不仅中小卖场有售,而且与沃尔玛、百佳、屈臣氏等国际连锁保持着密切的合作,十多年来创下了不俗的销售业绩。  但A洗发水在中国内地上市以来表现欠佳。2003年,集团决策层决定走“质优价廉”的实用主义路线,率先降
期刊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10年前,一次席间听胜总吟唱过这首诗。那时,自己刚刚走出校门,一门心思想出人头地;可惜身子骨太弱,几次三番碰壁,被坚硬的现实撞得头破血流,正走投无路时,遇见了胜总。  吟这首诗时,胜总豪气干云。他鼓励我们这帮小年轻去营销的战场上做一番“惊天地、涕鬼神”的事业。由于他的感召,我们这些兄弟从四面八方来到一起,而今,我们又流散到八方四面
期刊
让儿女们为自己的父母梳头,这场景非常震撼。台上台下高潮迭起,落泪者比比皆是,品牌就随着这澎湃的情感,深深地渗透到了潜在客户群中。  众多连锁商往往爱用“服务营销”这个概念,还喜欢在“服务”前面加一个“人性化”的定语。但所谓“人性化服务”,最终也大多流于形式,不切实际,对店铺品牌和业绩的提升毫无帮助。  如果连锁商想通过“人性化服务”来塑造品牌形象,必须谨记:  1.“人性化”乃是一种战略,而非战术
期刊
我们是一家眼镜连锁店,刚刚向二级城市铺开,但遇到很大的问题。顾客普遍都喊眼镜价格很贵,有的还说我们暴利。但我们的商品组合和产品品质的确是很好的。另外,还有顾客抱怨说,取眼镜要好几天,太慢了,但这个行业就是这样的啊!  这里的顾客比较重小利,对我们的一些小服务点倒是很看重,例如免费洗眼镜、眼镜知识介绍等等。但这些也是要成本的呀!  问题:我们面对二级市场甚至三级市场该怎样培育或炒热市场?针对顾客的抱
期刊
每次参加各种医药峰会时,医药企业的老总或研发负责人往往第一个问题就会问:企业如何建设产品线?在现有产品线的基础上,能否推荐一些新品?  这时我就会反问:你为什么要建设产品线?对你有意义吗?  一般而言,一个企业有了完善的产品线,在推广、渠道上都大有可为(比如共用一支销售队伍和消费链,节省营销成本和时间成本等),为公司带来长期利益。有人甚至将“产品线建设”看做是企业成功的捷径。  果真如此吗?我看未
期刊
同样是“请客吃饭”,你要“吃”到位,杜绝只吃不做、更甚连产品名都记不住的“白眼狼”事件。  专业化推广方式分为医学和非医学两类,分别对应两个问题:一是让客户(医生、医院)了解产品,塑造产品的专业化形象;二是建立品牌影响力,加深与医院高层、重点目标医生的关系。  那我们双管齐下不就行了?问题没那么简单。对于不同的企业,或是同一企业的不同产品,或是同一产品的不同生命周期,你要灵活使用不同的推广方式才能
期刊
俏皮不解决问题    近年,美国人均饮奶量一直在下降,于是有个叫MilkPEP的公共机构邀请了数十位明星(包括贝克汉姆、章子怡等),拍摄了大量主题为“gotmilk?(喝奶了吗?)”的广告,用“牛奶胡子”造型来吸引大家对牛奶的关注。  这批“牛奶胡子明星”广告十分引人注目,甚至成了收藏品。但它们是否拉动了牛奶饮用量?没有,消费量依然在下降。  针对这个问题,《定位》的作者阿尔·里斯引用了一段评论说
期刊
POS系统记录了所有的购物小票内容,软件帮你统计了结果,但你可能依然不知道从购物小票中能看出些什么。不知道顾客购物研究的基本框架,你得出的结论或许恰好南辕北辙。  少数零售经验特别丰富的店长,看到某些购物小票就能推断出顾客的特性,如年龄、收入、文化层次等,甚至直接判断出到店客群的基本结构和变化,并推断目前品类结构的缺失和其他问题。  例如一些小票上家用咖啡机销量上升,再印证以同类小票中速溶咖啡销量
期刊
一个营销老总正确的决定,可以挽救成千上万个业务员的职业生命;但成千上万个业务员的正确行动,却无法补救一个营销老总的错误决定。  因此,营销老总不仅对股东和老总承担着责任,也对部下和经销商承担着责任。他的存亡与成败,已经不是个人的荣辱得失,而是整个企业、整条分销链的死生之地。  营销老总没有理由不尽心尽职尽责。  销量定律    定律1:营销老总绝不可以只根据统计报表看销量,只有净销量才是真正的销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