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一则案例说“有效教育”

来源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li10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段时间,看到这样一个教育案例:
  开学第一天,教师在发书时发现有几本书被勒出了印痕,学生不肯要,教师让学生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有学生说,按顺序发,轮到谁就是谁;有学生说,根据成绩发,发给成绩较差的学生;甚至有人说抓阄,教师不置可否。
  终于有同学发言:“老师,给我一本吧。”
  教师追问:“你为什么要一本?”
  “因为总得有人要,不如我要一本吧!”教师立即表扬了这位学生。
  但这位学生的做法是在教师的强烈暗示之下形成的。学生并不能真正理解这个行为背后的深意。
  还有哪一位同学要一本?这时又开始有人举手要。
  就这样,这几本有破损的书,就巧妙地被转化成了一种荣誉的象征。
  接下来,教师组织了一场演讲比赛,看谁能把自己要这些书的理由说得充分,学生做裁判。
  有学生发言:我们生活在一个集体中,应当互相帮助,互相关心,宁可自己吃亏,也不贪图小便宜,如果人人都想要好书,那这些书就发不出去了。
  又有学生登台:书的好坏不是在它的外表,而是在它的内容,所以我要一本。
  “只要我细心爱护,小心修整,书可以比别人的更漂亮!”
  孔融让梨的故事大家都听过吧。古人尚且如此,何况我们新时代的学生。
  读完这个案例,我对“有效教育”有了更深刻的领悟。
  一、有效的教育应该是充满智慧的、充满情感的、充满诗意的
  教育应该是充满智慧的。充满智慧的教育,要求教育者不能满足于陈旧枯燥的教育形式,而是要吸纳血肉丰满的教育艺术,从教化进入悟化,使被教育者受到影响,进而获得精神的升华、灵魂的净化。
  教育又应该是充满情感的。充满情感的教育蕴涵着教师情真意切的激励、春风化雨的滋润、和蔼可亲的诱导。充满情感的教育又具有吸引力、感动力、感召力、激发力、向心力和凝聚力,它就像和煦的阳光一样,温暖着学生,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染。
  教育还应该是充满诗意的。充满诗意的教育,会使学生的生命始终处于一种不断生成的流变之中。上述案例中,教师别出心裁地安排了一场演讲比赛,这就是充满了诗意的教育,学生在这诗意而又美好的心灵世界里体验着、发展着,这才是真正能够直抵学生心灵的充满人文精神的教育。
  二、有效的教育应该关注“真实的人”
  传统的学校道德教育的目标往往定位在“崇高”“神圣”“伟大”上,很多教师都幻想着学生都能在一夜之间变成“君子”,都成为“圣人”,让社会变成一片圣洁之地。其实撩开圣化的面纱,消除虚幻的光环,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个“人”,一个个有着独特生命特征的“人”,一个个有着不同人生经历的“真实的人”,他们有着真实的生存环境、思想意识、情感体验、价值取向、个性特征、精神世界。面对这些“真实的人”,倘若我们只是简单灌输一些枯燥的道德教条,显然很难让学生产生共鸣。教育应当让学生的内心受到感染,然后将教育内容内化为自身的行为。要通过人格的感召、心灵的对话、文化的熏陶、思想的引领,实现师生间的心灵互动。在上述案例中,面对有深深印痕的书,这位教师没有单纯地向学生灌输理念,而是让学生经历了一个教育过程。不难看出,这个过程中,道德准则已内化为学生的一种自身需求,已践履于学生自律的行动之中。
  三、有效的教育应该是心与心产生真实互动的教育
  教育要激发主体的内在动机、内在生命体验,引导他们在各种关系中去积累、孕育情感经验,这样才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上述案例中,面对那些有印痕的书,教师没有以一个教育权威的身份“强按牛头喝水”,而是把问题抛给了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通过演讲比赛让学生去经历一个情感体验,进而使美德不仅是“知之”,而且是“乐之”。应该说,像这种发生在学生身上,并且与之内心产生真实互动的教育,才是真实有效的教育。
  (作者单位:江苏扬州市花园小学)
其他文献
大连是一座风光秀丽充满生机和活力、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知名度的沿海城市。就是这样的一座城市,教师的工资问题却迟迟未能得到解决,教师工资远远低于当地公务员,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工资与公务员的差距更大。各个高中为了提高教师待遇,实行校内结构工资,但总体水平仍低于公务员的工资。鉴于这种情况,大连市政府决定对全市教师工资参照公务员进行理顺,原则是不低于本市公务员平均水平,理顺后工资项目是:岗位工资 薪级工
十九世纪后期,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代表作家莫泊桑执著地追求探索自己观察、表现人生的独特轨迹,在《羊脂球》可更注重加深向人物心灵世界的透视力度。莫泊桑把他的主人公放在重大
汤天维,生于1965年5月,中共党员,高级教师,现任山东省荣成市第二实验中学校长,曾任山东省荣成市第32中学、第15中学校长。多年致力于课堂教学改革和教师教育的研究,在教育领域久负
很多学校都要硬性规定,中高、中一、中二等职称的教师分别在一学期要听多少节课,而且一般情况下职称越低,听课的节数越多。很多教师听课的目的已经不是为了学习,而是为了完成学校布置的任务。教师积极地听课是为了不让自己的绩效工资受到影响,而不是出于自我的需求。同时,很多教师会考虑到开课教师的感受,评课浮于形式,没有任何的意义。大多数教师不能够在听课中有所收获,这样的听课就成为一种形式、一种负担、一种任务。 
随着国民经济建设和交通事业的飞速发展,普通铁路已经不能满足社会需要,新建铁路专线隧道横断面较大,且列车行驶时速度较高,隧道维修有一定的时间限制,对隧道衬砌的安全性、
目的分析早期康复训练改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效果。方法方便选取该院收治的9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所有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收取时间(2016年1月—2017年2月),电脑随机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教育观认为:应从人性的角度关注受教育者的本性与潜能、需要与自我实现,不能将一个人自我实现的标准和模式强加到他人身上。创业教父马云在谈到成功不能复制时也感慨:一样米养百样人,有人打铁,有人撑船,有人酿酒,有人榨糖。教育中,要正视人的差异化,而高中阶段正好是学生个性形成的关键时期,下面我就结合我在班主任工作实践中总结的经验,谈谈高中生的个性化培养。  一、个性培养与品德培养相结合  高
目前随着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技术(R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三大空间科学的迅速发展(简称3S),3S集成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土地调查工作中,使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技术和方式产生了质的飞跃。本文主要介绍3S集成技术特点和在土地利用变更调查中4种集成模式的应用。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真正的课堂应该是学生的“学堂”,而非教师的“教堂”。作为“学堂”,应该“以学为主,适时点讲”,教师要“还学于生”,由“以教为主”转向“以学为主”,贵在相机诱导,竭力服务学生的“学”,千方百计唤醒和激励学生,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思考,主动探究,主动总结,主动反思,主动操练,主动矫正。阅读教学该怎样打造“以学为主,适时点讲”的真课堂呢?  一、学生是学习者:强化还学于生,以学为主
为了最大限度的获取土地的经济效益,建筑开始进军第三维空间,并且愈演愈烈,高宽比超限的高层建筑在现在社会是越来越常见,本文结合笔者的实践经验对某高宽比超限的高层建筑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