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前幼儿园教育焕发生活的气息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ming1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幼儿园是培养幼儿基本生活能力和学习能力的重要场所。针对幼儿园阶段幼儿认知水平和学习水平较薄弱的特征,幼儿园在实施幼儿教育时,应该准确把握幼儿的身心特点,从幼儿的年龄特征和接受能力出发,选用以直接经验为基础的幼儿教学方式,在教学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幼儿教育。
  关键词: 学前教育 幼儿教育 环境生活化 教学设计生活化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强调,教师应该“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合理安排一日生活”。具体来说,教师可以从环境生活化和教学设计生活化两个角度,充分挖掘生活对幼儿教育的巨大价值。
  一、环境布置生活化
  1.杜绝危险隐患,创造安全生活环境。
  幼儿园是幼儿接触社会、增长知识的重要场所。幼儿园除了要承担促进幼儿身心发展的艰巨任务,更需要把保护幼儿生命和促进幼儿健康成长作为日常教学的首要工作。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幼儿园应该积极创造丰富安全的生活环境,为幼儿提供健康成长的生活平台。毕竟幼儿园的孩子年龄尚小,在参与幼儿园学习和游戏时缺乏安全意识,也缺乏保护自己的能力。这就需要幼儿园教师主动地为幼儿设置一层保护屏障,避免让幼儿接触不安全的生活环境。
  例如在物品摆放方面,教师应该把危险物品隔离开来,放在幼儿触碰不到的地方。如热水瓶、药品和刀具等,都是可能对幼儿构成伤害的生活物品,教师要对其进行归纳整理,并提醒幼儿不要独自触碰它们。其次,教师要对阳台、窗台、楼梯等生活场所加强保护措施。如在楼梯边设置专供幼儿使用的扶手;对室内桌椅或门上的尖角处进行专门处理,以免幼儿撞伤;使用专门的幼儿美工工具等。此外,教师还要结合生活实际,对幼儿普及安全教育,引导幼儿外出时不要随便跟陌生人走,不吃陌生人给的东西;遵守交通规则;不玩火、不触碰电源插座,以及不攀爬窗户等。通过一系列安全教育措施,使幼儿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2.寓教于乐,将知识渗透进生活环境。
  除了创造安全的生活环境之外,教师还要为幼儿创造丰富生动的生活学习环境,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感受到知识的熏陶。毕竟3~6岁的孩子普遍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活泼好动的特点,他们的注意力往往容易被环境中的某个局部细节吸引。比如贴在墙上的招贴画、幼儿园区内播放的背景音乐,以及摆放在户外的游戏玩具等,这些都是幼儿非常关注的焦点。针对幼儿的这一特征,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可以把知识渗透进具体的生活环境中,让幼儿在玩耍的过程中感受浓郁的学习氛围,并把生活环境中反复出现的知识牢记在脑海中。
  结合本园传统节日的课题内容,在每一个节日来临时,都会在走廊等地方进行环境布置。比如“端午节”,教师特地制作了“龙船”,布置在教学楼大厅里,让幼儿走入幼儿园时就了解传统节日里的一些风俗习惯。当然,在每班教室里也会进行相应的节日环境布置,“挂彩蛋”、“斗蛋”等节日习俗都会出现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
  二、教学设计生活化
  正如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提倡的“生活即教育”,生活本身就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资源,尤其是对幼儿园教学来说,其教学目标本身就是培养幼儿适应生活的能力,而教学方式则是将游戏与生活结合起来,实现课程教学的生活化。因此,在开发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地挖掘生活中的教育价值,从幼儿熟悉的生活环境入手,促进幼儿知识层面和生活自理能力的提高。
  1.选取生活素材展开教学。
  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教师可以结合幼儿的日常生活选取合适的生活素材,作为教学活动的辅助工具,培养幼儿的认知思维和动手能力。首先,教师可以在幼儿经常活动的区域设置美工区、益智区、科学区、建构区等学习区域,将幼儿日常生活中最容易接触的生活物品,当做幼儿的认知对象,并鼓励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天赋和创新意识,对这些素材进行改造等。例如在自然角内,教师可以结合季节特点,摆放景观类植物或者观赏性的小金鱼、植物标本等,让幼儿对这些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进行仔细观察,自主思考,进行探究性学习。或者在类似符号认识的教学过程中,将生活中常见的标识和文字符号引入教学课堂。如医院、公用电话、红绿灯等常见标识,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进行辨认和了解它们所代表的具体事物,从而帮助幼儿理解文字符号在生活中的实际用途。
  其次,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生活化的亲子游戏,在家长活动日时组织家长和幼儿一起参加。比如可以组织家长背着自己孩子“接力跑”,平时在家幼儿肯定也会让自己家人背着走。或者组织类似“大鞋小鞋”,让孩子和家人互换鞋子一起活动,这样的亲子游戏不仅生活化,更能增进幼儿和亲人之间的感情。
  2.以培养生活能力为目标。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健康领域中有这样的一条目标“幼儿应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就是要提高幼儿适应生活的基本能力,让幼儿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掌握如何穿脱衣服和鞋袜,懂得将玩具和图书进行归纳整理,并且要自己动手洗漱、自己练习用筷子吃饭等。那么,幼儿园教师应该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幼儿的这些能力呢?首先,教师应该从情感态度上,鼓励幼儿动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自己动手穿脱衣袜、帮家长做最简单的家务活等。当幼儿初次尝试之后,无论是遭遇困难还是获得成功,教师都应该以肯定和赞扬的态度,鼓励幼儿继续努力。其次,教师应该主动帮助幼儿掌握一些基本的生活自理方法,比如如何正确洗手洗脸,如何用筷子,如何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等。最后,教师要为幼儿创设有利的生活自理条件。为了培养幼儿归纳整理的意识,应该主动给幼儿提供纸箱和收纳箱,让幼儿自主收拾图书和玩具等;为了让幼儿学会穿脱衣,可以建议家长帮幼儿准备一些简单易穿脱的衣物。
  3.积极开展生活实践活动。
  幼儿园教学和中小学教育有所不同的是,幼儿在幼儿园所学到的大部分知识都来源于生活实践中,并且最终要运用于实践中。比如幼儿语言能力的形成,大多来自于日常交际和教师组织的儿歌、故事学习过程中;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的养成,则可以来自于在生活中与同伴一起玩耍和参与游戏的过程中。因此,教师在不同领域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甚至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组织幼儿到社会上开展参观活动和生活情境再现的活动。如在教幼儿计算知识时,教师可以鼓励家长经常带领幼儿去超市或者菜市场一起购物,并且让幼儿帮忙解决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组织科学知识时,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到科学博物馆或者对外开放的科研所进行参观,让孩子们体验科学世界的奥秘;组织自然类知识时,教师可以根据季节特点,带领孩子们到园区户外场所中或者附近的公园里,观察植物和体验自然环境等。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可以帮助幼儿提高对生活的领悟,以及对自然的热爱。
  三、结语
  幼儿园是幼儿学习知识和提高生活自理能力的特殊场所,为了让幼儿在幼儿园学习过程中充分体验到学习的乐趣,积累丰富的生活经验,教师应该从幼儿园生活环境的创造和课程设计的生活化两个方面,将生活意识渗透到日常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这样不仅可以让幼儿更好地适应独立自主的日常生活,还可以让幼儿积极主动地创造美好的童年生活,使幼儿成为生活中的小主人,而幼儿园教育也因此而焕发更多的生机与活力。
  参考文献:
  [1]黄佳佳.幼儿园生活化课程模式的建构分析.新课程(小学),2015(05).
其他文献
摘 要: 美国当代教育家布鲁纳认为,学生的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求知的过程,要提高学生对所学事物的掌握、转换、评价和迁移能力,就要求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关键词: 品德与生活教学 学习兴趣 启发诱导  我在多年品德与生活课教学实践中始终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作为教学的重点,精心设计教学方法和变换教学手段,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一、巧设情境,营造氛围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主动发展认识
目的探讨活化蛋白C(APC)对急性胃粘膜损伤的保护治疗作用。材料及方法大鼠48只,随机分为八组。A1、A2组为正常组,B1(WRS2h)、B2(WRS3.5h)组为模型组,C1(WRS2h)、C2(WRS3.5h)
看了贵刊11月号的封面文章《海肮换骨》,我对其中的三个细节很感兴趣: 一是海南省省长卫留成会见索罗斯, 贵刊刊登的两副图片都很清晰地显示了这一场景。这是一个带有政治意
摘 要: 新时期班级建设具有新的意义和内涵,而大学生党员在班级建设中具有特殊意义。大学生党员作为大学生中的优秀人才代表,通过其自身的人格魅力和工作能力引领同学前进,为班级建设奉献自己的能力。作者认为,大学生党员在班级建设中起着思想塑造、行为引领、组织领导、纽带桥梁、服务奉献五大作用,并认真分析存在的问题,旨在针对性地为大学生党员在班级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提出建议。  关键词: 大学生党员 班级建设
目前职业学校的班级管理困难重重,本文主要从心理学的角度探讨如何管理好班级。 At present, the class management in vocational schools is very difficult. This articl
背景: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MI)后心室重构(ventricular remodeling,VRM)是心肌损伤后由于心肌细胞及基质进行性变化引起的心室重量、容积增加及形态改变。左心室
小学教学对象是一群年纪不大的孩子们,其认知能力和对事物的分析意识还不够完善,年龄是一方面原因,小学班主任要想塑造良好班级文化,必须对学生采取一定方式,让学生接受教师,
[目的] 探讨人胆汁中存在的一种具有沉淀特性的胆红素(BR)组分,分析单结合胆红素(MCB)对人胆汁成核时间(NT)和成核活性(NA)的影响。研究MCB的水难溶特性(溶解度)及其在病理性
班主任的德育工作和班级管理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班主任的个人素质和专业素养。虽然不同的班主任有不同的性格与行为习惯,不同的班主任在经历多年的班级管理后大多能摸索出一套最适合自己的管理方法。但不管什么样的管理理念,也不管什么样的管理策略,把握好几个关键的问题,做好几个关键的“第一次”,就可以让初接触班主任工作的年轻教师少走些弯路,从而在班级管理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注重与学生的第一次见面  新
师爱,即教师对幼儿的爱,是一种崇高的科学精神,教育实践中如何爱幼儿,激起幼儿的情感,让幼儿“亲其师”又“信其道”,师爱便成了维系师幼间教育的纽带.人在幼儿园阶段,心理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