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沌与清晰 遥远与亲近

来源 :中学历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gjs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学历史课程承载着历史学的教育功能,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学生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能够进一步拓展历史视野,发展历史思维,提高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因此,历史教师不能只是普通的教学知识与技能的拥有者,更应该是历史学科思维能力与学科精神的体现者。近年来,笔者从学科核心素养的视角进行高中历史教研工作,有一些浅薄的思考,愿为抛砖之用。
  一、教研如作文,起承转合需有逻辑
  没有指导的管理不是真正的管理,没有策划的教研不是有效的教研。为增强学科教研的信度与效度,教研室从学科核心素养视角对教学与研训进行策划。
  浙江省的历史学科疑难问题研训是一项年度性工作。2016年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讨论开启,五大核心素养步入视线,同年省疑难问题研训的中心是以探索课的形式对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进行各有侧重的尝试。《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一课突出体现“时空观念”的重要性,将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发展置于特定的历史时空变迁中解读。“拉长时间维度”分析由原始社会到唐朝北方农业经历的发展过程(从耕作方式与技术角度);“放大空间维度”分析南北方农业发展在地域上的不平衡,两个维度强调了历史的时序性和系统性。《尊疑与重据》一课,选用多元、生动的史料,激发学生质疑,引导学生求证,整个教学流程渗透着历史学科的“史料实证”精神。《詹天佑》一课从“人”字形铁路线的修筑事实升华到近代中国仁人志士的“家国情怀”,立意高远,师生间对话类“润物无声”。《雅典卫城和奥林匹亚遗址》一课,教师对文化遗产细致入微地分析,与古今中外知识的纵横关联,为浙江新高考选考的二轮复习开拓新思路。
  2017年学界对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讨论已如火如荼,省疑难问题研训侧重分析与掌握历史学科特性,提升学生的学科基本能力。“课堂教学展示”从历史哲学、历史地理、社会风俗、考古学四个视角探索史学与中学历史教学的特征,关注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关注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落地引路,这是对2016年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探索的深化。
  以《蒙昧中的觉醒》为例,此课尝试从哲学角度进行构思。教师从“苏格拉底之死”说起,以“因何而死”?“为何选择死”?“死后……”为明线;以苏格拉底哲学思想“因何而生”?“内涵”、“影响”为暗线。一明一暗、一死一生,同时设置种种矛盾冲突,将学生带进历史场景,层层递进,梳理古希腊到西方哲学的发展脉络,最后升华:“正是这样一批苏格拉底式的向死求生、具有时代差的人在引领着时代进步”。设计亮点是执教教师对此问题的哲学思考:在思想进程中理解蒙昧;城邦演进中理解觉醒;哲学思辨中理解思想。自然而然地将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落实在课堂中。浩瀚的历史中英才辈出,教师“既要弄清楚已经逝去的历史事实的存在状态,又要展现这些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对现在及未来所产生的作用和影响” [1]。如此一来,历史学科的特性与教育功能方能体现。
  新版教科书未启用前,教师依据新课标,探讨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意义,并在课堂中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并建构历史,是现阶段研训的重要话题。
  二、教研如串珠,合作分享获共赢
  教研需有排头兵与试验田。教研活动如同串珠,要将各种层面的学校、教师的热情都焕发出来。教师发展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就要聚焦在日常教学上,提升教师本身的学科素养,满足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形成各有特色的学校文化,打造学科基地学校。这是浙江历史教育近年来的举措之一。
  浙江省教育厅从2013年7月开始,确定一批学校为省首批普通高中学科基地培育学校:浙师大附属中学、萧山二中、衢州高级中学、乐清中学。经过三年多的培育,学校围绕新型教学环境创设、学科课程体系建设、课堂教学方式变革、课程资源建设、教育技术驱动、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开展了诸多工作。目前,新四所基地:奉化中学、磐安中学、越州中学、龙泉一中已在培育中。课改的深化使原来扁平化的教学管理被打破,很多学校改变了年级组的管理形式,采用教研组或学科组,并努力打造历史学科教室。基地学校的历史课堂,将成为培育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孵化器”。他们在课堂教学方面的探索、经验、范式,通过省教研室组织的各种研训途径,分享到各级教研机构、基层学校。
  浙师大附属中学是相对成熟的历史基地学校,较早使用历史专用教室,并开展“精准教学”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通过校本学程《博通历史》的开发,基本满足各年段学生分层走班教学的需求;同时加强青年教师培养力度。衢州高级中学的历史专用教室,浓郁的历史学习氛围深受学生的喜爱;萧山二中的历史地方课程建设独树一帜。基地学校如同一颗颗珍珠在熠熠发光,教研便是串起珍珠项链的线。
  如今,学科基地培育学校继续推进。奉化中学开发了7门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历史选修课程。课程开发立足乡土史,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为自主学习、个性发展创造条件;对学生进行口述史技能实训,推动口述史写作。越州中学历史教研组是一支年轻、团结、勤学、务实的队伍。“越地撷英”历史学科教室的配置齐备,呈现出吴越历史文化特色,教研组正着力开发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校本课程。基地学校之间围绕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落地的课例研讨,让“每节课的结尾,不一定是以句号为终止,而可以是冒号、破折号等,以使学生走向可持续性的学习。”[2]
  学科基地学校不仅在县域、市域内开展活动,还进行省际交流,如观摩首届广东省中小学教师教学能力大赛,观摩前明确目的:不仅在于同行交流,更在于专题学习以及教学改进。为使更多教师得以分享同行的经验,在同年的研训活动中由新昌教研员梳理总结,并以专题讲座形式呈现给与会教师。结合历史核心素养与学科特性的主题,思考比赛所设置的教学叙事、命题说课、课堂教学三个环节,新昌教研员最后总结:教育教学叙事是教师研究的基本功,命题的关键在于资料占有的广度和历史理解的深度,而课堂价值取向的關键则在于生本和多元,历史课堂设计的关键在于实现教育理解和历史理解的完美结合。在学科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各种经验值得借鉴、推广与迁移,最终落实在关键的课堂教学之中。   三、教研需修炼,以积极姿态应对教学新诉求
  2014年9月浙江省人民政府正式对外公布新高考方案,增强了高考与高中学习的关联度,不分文理科,学生自主选择科目。历史学科成为学生“七选三”中相对热门的一门课程。
  如何让学生了解历史课程的基本特性并指导学生选考历史?如何在二次选考期间组织有效教学?如何在满足基础性教学层面后,体现差异性、多样化教学?怎样编排二轮复习课学习内容?面对改革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学习是必要前提,各种调研与沟通是必须途径,经验与反思是继续前行的动力。教研员必须做好教师的帮手,行政的助手,确保新高考平稳落地。
  历年来,浙江省、市、县三级教研体制不断完善,学分机制的规范与个体的学习需求,使基层教师普遍参与到各类教学研究中。随着浙江省新高考改革的深化,选考历史的学生数量远大于以往文理分科时,导致高中历史教师课时量增加,有些学校甚至出现青黄不接现象。因此,关注不同层级的教师发展,培育骨干教师,让初入职教师快速成长是当务之急。
  学习历史的经验迁移到师资培养问题上:尊重不同差异,理解与体贴远比甄别和评判重要。每个人具有的思考力、理解力、感悟力各不相同,不同层面的教师都需要自我修炼与提升。三年来温州市围绕“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开展了一系列的教研教学活动,以省教研重点课题为抓手,选拔优秀教师组成课题组、项目组和成长组,开展相应的研讨和课堂教学活动,并在短短两年取得了丰硕的教科研成果,系列论文陆续发表。目前,浙江各地基本都有“读书会”,利用寒暑假集中提升,各式“教研大家庭”非常多见。
  浙江名师活跃在全国,浙江团队参加全国年会观摩学习,在全国性的论文评比、录像课评比中斩获佳绩,在全国发行的历史期刊中占有一席之地。2016年度河南安阳举行的全国学术年会中,来自磐安的申屠兴山执教《时代中的詹天佑》,其幽默严谨的教学语言、精妙独到的教学设计、宽松活跃的课堂氛围、浓厚的家国情怀渲染,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落地的体现。
  四、教研即科研,信息化与项目研究并举
  历史是传统,也有创新,历史教学教研要承继过去,立足当下,展望未来。知识爆炸的大数据时代催生了很多新颖与便捷的交流方式。教师合理利用信息技术,不仅提高了课堂教学有效性、促进历史思维能力培养,也丰富了传统的教研方式。除了电子邮箱、QQ群、微博,各类微信群更是方便了工作与交流,反馈与共享即时发生,线上、线下教研交流已经成为常态,教学中的疑点与难点、选考中的疑惑与解答、教研中的亮点与要求,在各种工作群中持续进行。浙江教研网、省市县优课晒课、天天公开课、教研之家等平台为教师发展打造了广阔空间;历史论文评比、课题评比、精品课程评选等,都在网络空间发生;基层学校的学生选课、走班与教师发展,也借力于信息化管理;更多的历史名师工作室在实体与网络中共存。
  信息化的同时,历史教师的教科研水平也在不断提升。面对历史教学教研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和高考改革中出现的新现象,我们利用各类课题研究促进教研创新。困惑来自于日常工作,解决路径来自探索与交流。教学设计、教学流程、教学反思、教学评价既是教师的教学行为,同时也是教师的研究行为。由日常的问题积累渐成对某项专题的探索,由专题探索形成课题研究。近两年,学科核心素养的讨论成为教师们的新热点,从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方面切入的省级历史学科课题有十多项,市级课题更是丰富;单是2017年,浙江省高中历史获奖论文中,关于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篇目所占比例接近50%。教师已逐渐形成教科研合一的风气,教学有反思、教研有主题、科研有课题成为一种共识。
  教学改革的焦点在课堂,历史教研工作必然要聚焦课堂,关注学生发展。高中历史新课标的五大核心素养,融合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现了历史学科本质的特征,也体现了社会发展中个体必须具备的品质。经过近两年的各类调研与研训,教师们基本认识到五大核心素养在历史教学中是彼此依存、不可区分与割裂的;核心素养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必须尊重学生、把握学生与发展学生;历史教学要回归历史学的基本特性与史学思辨能力,培养学生建构历史的能力。课堂教学基本面已在实践中开始改观,历史教研与学科科研“两张皮”现象在逐渐消失,浙江历史教师正在同心协力打造“教研共同体”。
  【注释】
  徐蓝:《谈谈义务教育部编历史教材落实立德树人的问题》,《历史教学》(上半月刊)2017年第12期。
  葉小兵:《简论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历史教学特征》,《历史教学》(上半月刊)2017年第12期。
其他文献
美国在历史教学中非常重视历史时序思维能力。在《美国历史科国家标准》中有这样的要求:“年代的思考是历史推理的中心。没有强烈的年代感——事件何时发生及时间顺序——学生即不可能考察事件之间的关系和解释历史的原因。年代學提供历史思考的心理鹰架。”[1]  本文将解读美国如何教授时间顺序的一则具体案例,并分析其设计意图,为贯彻落实我国“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中“时空观念”提供借鉴。  一、“时间的顺序”教学案例
祝巍是位80后媒体人,性格开朗,乐于助人。前不久,她在微信朋友圈转发了一条寻人启事,内容是她的同事在寻找一位因患阿尔茨海默病而走失的家人。  因为《民生周刊》杂志选题需要,我向祝巍提出采访其同事。  “我不知道同事是否乐意?你还不如跟我聊,我姥姥也是这个问题,也是个失智老人。”  “虽然我姥姥已经去世了,我妈妈经历过,感触很深。看到你们关注失智老人问题,我也想起了姥姥,很心酸。”  于是,在姥姥罹
校校不愿学习,逆反情绪很重。  文字好像在闪烁、拥挤,怎么也记不住,读不出、写不好……这是阅读障碍群体面临的普遍困境。  阅读障碍又称读写困难,是一种先天性的大脑功能轻微失调。2004年,北京社科院调查发现,中国有10%的中小学生有读写障碍,其中两成级别严重。10年后,数据增加了1%。截至2018年底,按比例估算,全国约有1500万学生有读写障碍。  正在热映的纪录片《我不是笨小孩》,让我们看见了
北京“朝阳城市书屋”有效弥补了城市公共阅读空间的不充分不均衡的问题,满足了公民就近就能看上书的需求。  冬月京城,马路上穿行的人们在用各自的方式寻找着温暖。  33岁的李涵,是每天在北京与河北省燕郊两地上演北漂双城记的数十万人群中的普通一员。近日,他很偶然地发现了一个好去处,位于北京国贸朗家园附近的“良阅城市书房”。  在这里,他不仅可以享受到朝阳区图书馆公共图书的免费借还服务,还可以坐在开着空调
“时间是历史前进道路上的标尺……历史既然在时间的流动中留下轨迹,我们要了解历史的因果、变化的规律、发展的线索,首先得从时间的流动中去考察。”[1]而对于时间的记忆,学生是最头疼的。笔者认为大事年表的利用是有效解决这一难题的路径之一。因为大事年表是年代定位的工具,可以利用其梳理历史发展线索、构建历史知识的网络,从而提升学生的时间思维能力。笔者以“伟大的历史性转折”为例,探讨如何利用大事年表来培养学生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规定初中历史教学“以普及历史常识为主”[1] ,但引领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也是历史教学的应有之义。历史的价值在于对过去的反思、在于对以往的借鉴,而反思或借鉴的前提应是对历史的真实解读。如果我们所学习的历史丧失了真实性,那么史学教育的价值便会大打折扣。所以对历史的学习或教授而言,真实性就显得尤为重要。“求真求实都是历史研究的底线,历史教学必须最大限度地接近历史真实”[2
若干年前,80后步入社会时,很多人被贴上月光族、房奴、车奴等标签;如今,90后、00后聚在一起,会吐槽“花呗还不上”“白条还不完”“信用卡催还电话不敢接”……  3.4亿1990年以后出生的青年一族,成長于中国经济快速崛起和互联网高速发展年代,他们借助网上消费金融平台,可以更轻松获得贷款。统计数据显示,90后、00后群体中,有50.17%的人,日常花销靠消费贷款。  花钱很痛快,还钱特痛苦。因过度
2019年1月7日,是中国妇女运动先驱、无产阶级革命家、老红军战士李坚真诞辰112周年纪念日。就在同一天,以李坚真名字命名的项目—坚真文体中心(六馆三中心)在广东梅州市丰顺县正式宣告开工,该项目投资5亿元,其中,丰顺县杰出乡贤、广州凯源房地产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许应裘捐资4亿元,为梅州市单笔捐资数额最大的项目,受到了家乡人民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赞誉。  一位80多岁的老人,一个成功企业家,一个爱国爱
现实生活中,在手机上点的外卖餐食也许是机器人烹饪的,在购物网站精心挑选的玩具可能是机器装配的,每天路过的工厂总看不到进进出出的员工……近年来,基于新技术的“无人经济”迅猛发展。无人餐厅、无人超市、无人配送、无人工厂距离我们生活越来越近。  有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无人零售相关企业超1.6万家,工业机器人相关企业超5.6万家。无人经济改变了传统经济对人力的高度依赖,在降低劳动力成本、信息交换成本和交易成
只有坚持“常态化”,打好“持久战”,避免“一阵风”“运动战”,才能把外卖中的问题食品彻底清除出消费市场。  外卖平台的兴起,给人们带来了快捷的用餐服务,可是这两天被曝光的一家主供外卖的合肥速食包食品公司,却让广大食客倒足了胃口。网传视频显示,这家日销产品40万份的食品公司,不仅生产条件脏乱差,食品原料也不合格。目前,合肥市食药监部门已介入调查,饿了么、美团外卖两大平台也已紧急排查并下线曾使用涉事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