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出血热患者白细胞介素-2活性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来源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hom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Con A活化小鼠脾细胞微量培养3H-TdR掺入法,对81例流行性出血热(EHF)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产生白细胞介素-2(IL-2)的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EHF患者IL-2活性于发热期间即开始下降,少尿期明显低于正常,病程后期则恢复至正常水平;并对IL-2活性改变与临床病情、PBMC中病毒抗原的关系及其在发病机理中的意义作了初步探讨。

其他文献
从含有PBR322-DHBV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菌株中提取鸭肝炎病毒(DHBV)DNA。通过缺口转移方法将国产的α-32p-dATP标记在DHBV DNA上,制成探针。此探针能够特异地与DHBV DNA杂交。利用斑点杂交方法可检测每个斑点中DHBV DNA的最小量为2pg。探针的同位素参入率为24~38.7%,最高放射比活为7×107cpm/µg DNA。用斑点杂交方法检测了高邮麻鸭雏鸭、成鸭以及北
期刊
我们应用自己建立的FRhK-4细胞的甲型肝炎病毒(HAV)带毒株制备高滴度的HAV抗原,采用固相包被羊抗人IgM(µ链特异性)的方法,研制了HAV-IgM抗体诊断盒。经与美国雅培公司(ABBOTT)试剂对照检测148份血清,总符合率为98.65%(145/148),与临床对照检测2136份病人血清,结果符合率为98.92(2113/2136)。稳定性试验表明,试剂在4℃保存4个月其阳性、阴性对照血
通过对流行性出血热病毒(EHFV)血凝素抗原经与病毒相应结构蛋白的3株单克隆抗体(A35、3G1、5H5)吸收后血凝(HA)、反向被动血凝(RPHA)滴度变化的观察,证实了HA、RPHA两种方法可用于患者对EHF病毒主要结构蛋白免疫应答的研究。本文应用上述两种方法,对44例患者不同病日(3、5、7、10、17)血清中膜蛋白(MP)和核蛋白(NP)抗体滴度进行了动态检测,结果显示:血清中两种抗体的升
本文对狂犬病毒(固定毒AG株)在BHK-21细胞上形成蚀斑的条件进行了探索。病毒感染细胞后在37℃培育至第6~7天时出现蚀斑。病毒在BHK-21细胞上的PFU比在Vero细胞上高约2个对数值。病毒与细胞悬液混合接种后的蚀斑形成比长成单层细胞后感染病毒更为有利。接种细胞的病毒浓度与PFU成正比。MEM和0.2%水解乳蛋白Hanks液培养BHK-21细胞对蚀斑形成无明显差异。病毒在BHK-21细胞上的
期刊
为了生产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鼠脑疫苗,首先将HFRS病毒821株适应于新生大白鼠和新生地鼠鼠脑。当给动物脑内接种经适应的病毒株后约7~19天,所有动物规律性地发病并死亡。采用经改进的日本脑炎鼠脑疫苗的生产方法,用新生大白鼠或新生地鼠的感染脑组织制备纯化的HFRS灭活疫苗。疫苗的抗原滴度为256~512(RPHA),核蛋白含量为8~13µg/ml。当疫苗经皮下两次接种于小白鼠、大白鼠和豚鼠后,
采用ORTHO抗-HCV(C-100-3)药盒对我所住院肝炎患者320例进行了检测,发现慢迁肝阳性率为7.3%,肝硬变为28.6%,而亚急性重型肝炎为59.2%,慢性重型肝炎为50%。抗HCV阳性者以男性为多见,发病年龄较乙型肝炎为高。HBV感染合并抗HCV阳性者HBV复制指标阳性率较低,提示HCV可以抑制HBV的复制。由HCV单独或合并HBV引起的重型肝炎较单由HBV引起的病死率要高,抗HCV阳
期刊
本文报道一例Creutzfeldt-Jakob病(CJD)的临床资料及病解所见。临床表现以进行性痴呆和肌阵挛为特征,脑电图呈典型的发作性周期性高波幅双相和三相波,间隔多为0.5~1秒,病程3个月。组织学所见为大脑皮质和白质海绵状变性,神经细胞脱失及星形细胞增生和肥胖变性,并复习了国内已报道的CJD的临床病理特点,结合文献进行了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