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是初中作文写作的源头活水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daqd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作者发现学生写作苦于捕捉不到素材,感悟缺乏深度,缺乏个性和灵气,针对这种现状,从三个方面:感知生活,触发创作的兴趣;感悟生活,培养观察生活的能力;抒写生活,积累素材和语言,阐述了这些年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的心得体会。
  关键词: 初中作文写作 生活之源 素材积累 生活感悟
  在日常的语文写作教学实践中,我感受到,写作文对爱观察善表达的学生来说是一件趣事,但不善表达的学生视之为高难度挑战,常常出现“谈文色变”的现象。而老师以往的作文教学大多数情况下是读读范文佳作,给学生提一些写作格式与要求,而对作文具体分析不多,专项训练更是少之又少,有时只提一些不痛不痒的关于语句修辞的毛病就算了。所以根据我近几年的作文教学经验的积累,在如何让作文教学与生活密切联系方面,我做了如下反思。
  一、感知生活,激发写作兴趣
  学会观察生活,这是作文走向生活的第一步。但观察得来的素材,必须经过品味,经过反复斟酌,方能有效写作。写好一篇文章绝对不是对现实生活的机械照搬,而应该是一种渗透着情感、认知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少不了作者的心灵体验,或者在感受客观时,心存感动、感想和感思,或者心起感慨、感叹和感愤。可见感悟生活对提高作文水平的重要性。如何做到这一点呢?我在教学过程中做了如下尝试。
  1.教育学生热爱生活,具有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因为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对生活充满激情的人,才会全身心地投入生活,随时注意生活的动态,才有真切的体验,才能设身处地地考虑各种情况,进行分析并有所感悟,才有可能提高分辨评判能力。在这方面,我经常给他们讲或者看很多社会上充满正能量的人或事,让学生在受感染的情况下产生生活在今天是多么幸福的感受。我常用学生熟悉的人物从正面进行教育,比如坚强的桑兰,身患绝症仍坚持奉献爱心的歌手丛飞,捐肾救母的孝子田世国……让学生感觉到自己生活在充满真善美的氛围之中,进而热爱我们的社会、热爱自己的生活、热爱身边的人、热爱我们的国家。
  2.引入热门话题,引导学生感悟生活。对于当前的热门话题,学生感兴趣,也容易激发他们探索其中的意义和折射的内涵。例如关于学生上网的问题、早恋的问题,中日之间的钓鱼岛问题……我经常把这些热点问题引入课堂,要求学生进行思考,谈自己的感想,学生经常有许多惊人的观点。
  学生感知生活的能力提高了,对生活有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和独特的思维,最后都能在文章中表现出来,进而增加文章的深度。
  二、感悟生活,培养观察生活的能力
  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锻炼他们能拥有善于观察的火眼金睛观察周围的事物,发现生活的多姿多彩。引导学生从自己常规的生活中留心,调动多种感官去观察、咀嚼生活的点滴;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诸多片段、诸多细节进行有条理的观察,学会抓住事物的特征,由表及里地进行观察,较全面了解事物;引导学生留心周围的事物,并将自己所见的事物景物、所闻的乐事、感受,及时记录下来,养成良好的观察和记录习惯。通过多看、多思、多记,学生的观察意识增强了,对写作的敏感性也与日俱增,素材库也就日益丰富。
  另外,指引学生营造作文的生活氛围。大诗人陆游说:“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这诗外功夫就是对丰富多彩生活的体验。而语文学科的特殊性,就决定了语文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教师要做有心人,善于挖掘各种资源,让多样性的资源成为学生作文的源头活水,充分发挥其在作文教学中的功能。比如让他们动手做一道菜,进行一次大扫除,来一次有针对性的辩论赛……学生在各种实践中获得体验,写作前积累了这些素材,在写作中就不会感到头脑空空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地域特色,独特的人文景观。抓住这一点,教师可把作文与综合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使作文充满生机与活力。让学生认识家乡,了解家乡,热爱家乡。利用星期天、节假日动员学生深入街头,搜集整理使用汉字不规范的现象;深入自然,了解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这些活动为下面有关家乡的专题作文做了很好的准备[1]。
  三、抒写生活,日积月累
  教师要把学生的写作落到实处,使其妙笔生花,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而是一件艰苦而长期的脑力劳动,需要教师不怕吃苦,脚踏实地。我在指导学生作文的过程中做了如下尝试。
  1.坚持写随笔或日记。随笔随笔顾名思义随手下笔,它的突出特点是随意,不拘一格,写作时间随意,内容随意(只要言之有物,言之有理,即可纵横恣肆、挥洒自如),表现形式随意。正如冰心老人所说:“心里有什么,笔下写什么,此时此地只有‘我’……只听凭此时此地的我思潮自由奔放,从脑中流到指上,从指上落到笔尖,微笑也好,深愁也好,洒洒落落,自自然然地画到纸上。”充分发挥学习主体在作文教学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观察、思考和练笔的积极性。
  2.坚持写主题式自由作文。《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习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的确,现在的大小考试都注意到了这一点,大都写材料作文、话题作文、半命题作文,很少写命题作文。我在平时训练中也很注重这一点,鼓励学生写自由作文,抒写自己熟悉的生活,做到“用我心写我事,用我口抒我情,用我手写我心”[2],让学生用美的眼光审视生活,用自己的语言书写自己的世界。
  正是在教学中不断提醒学生正确处理好作文与生活的关系,努力让学生立足生活,在对生活的细致观察、思考、发现、感悟后,那么学生就会在写作中寻找到乐趣,感悟到灵感,学生一定会“得来全不费工夫”,作文的写作也不会再是海枯石烂,无话可说,而是滔滔不绝,绵绵流长。
  参考文献:
  [1]刘国正,编.叶圣陶教育文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6.
  [2]于漪.于漪语文教育论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7.
其他文献
摘 要: 令很多语文老师头疼的是,一堂精心准备的作文课,孩子上课后写出来的作文却是千篇一律、千人一面。当我们反思以上可能出现的问题时,会体悟到可能是自己出了问题:老师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唱“独角戏”,作文命题无法激发学生写作动机,在学生看来只是“被迫”完成作业。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让孩子亲身体验,激发孩子写作动机和表达愿望。体验式作文教学不失为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关键词: 作文教学 积极体验 作文方
图像增强是数字图像处理过程中的预处理阶段,主要包括降噪处理和边缘增强处理,图像增强技术广泛应用于指纹识别、交通监测、核磁共振、航天航空、深层探测等多个领域,对它的
摘 要: 多媒体技术与语文教学的科学整合,为语文教学带来新面貌,丰富语文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此,语文教师应适时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功能,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的吸引力和魅力。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语文教学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 多媒体技术 小学语文 教学应用  我们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语文教学。随着高科技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广泛运用于语文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对
材料作文以阅读理解为基础,是读写思相结合的一种效果卓越的作文形式,也是高考语文中重要的测试项目。这种作文形式能够极大地发展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自由发挥的条件下,写出
摘 要: 实施作文教学的学生互评教学策略,既使教师从繁重的作文评改中解脱出来,又让学生自觉参与评改作文,变被动为主动,真正成为作文评改的主人,逐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 作文教学 学生互评 教学策略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个性化”和“人性化”,价值取向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这一价值取向应该在
摘 要: 基于中学生记叙文缺乏细节描写的现实,本文从赏析佳作,明白意义;观察生活,寻找典型;训练写作,掌握方法三方面入手,旨在激发学生细节描写的意识,教会学生选择细节,训练学生描写细节,从而把记叙文写活。  关键词: 细节描写 真实典型 描写方法  初中生写作以记叙文为主,精彩的细节描写往往使写人状物叙事达到“借一斑以窥全豹,以一目尽传精神”的效果。然而大部分学生的文章只是一般的叙述,难觅细节描写
近日,阿根廷农业部展开黄龙病预防项目,加大害虫防控力度,同时加强监测和疾病诊断服务,并辅以研究、培训和传播等手段。在该项目框架内,各相关规定都进行了更新。这些更新包
本文用60Coγ对粳稻(japonicacultivar.L)9522进行辐射诱变,得到了一个雄性不育突变体osms4。遗传分析表明,osms4受一隐性核不育的基因控制。突变体的花药小、白色,花药在后期不
童话是一种独特的文学体裁,它适合小学生这一年龄阶段的阅读特点,以童话这一文学体裁为媒介,许多道理也容易传达给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可以说,童话
初中作文教学要甄选材料,突出“鲜味”;描绘细节,突出“情味”;积累经典,突出“韵味”。长期坚持,学生的写作水平才能不断提高。 Junior high school composition teach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