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已经成为最普遍的施工技术。该施工技术已经十分成熟,但是由于混凝土以及施工工艺的问题,该施工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依然会出现质量问题。本文主要通过对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的介绍,着重探讨了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质量控制措施,希望能够为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大广泛的应用提供借鉴。
关键词:建筑施工;混凝土;施工技术;质量控制;措施
虽然现代建筑材料中钢筋水泥依然占有非常高的地位,但是如果在钢筋水泥的基础上,再使用混凝土,整体的建筑施工效率将会加快。也正是因为如此,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被逐渐的应用。另外,混凝土强度高、韧性强,而且具有非常长的使用年限,所以未来建筑行业,混凝土应用将会越加的广泛。本文是笔者多年的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经验的总结,希望有所帮助。
1、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
1.1原材料选择
建筑混凝土施工质量的直接影响因素就是原材料,因此原材料的选择历来是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之一。施工人员需要按照建筑工程要求选择性能优良的原材料,施工原材料进入场地之前,要进行严格检查,保证进入场地的原材料没有任何的质量缺陷。原材料进入场地之后,要按照要求进行配比。
1.2浇筑
第一,施工人员在进行浇筑之前,就需要做好各项工作,比如准备好浇筑模板,对模板的详细信息进行了解等;第二,对钢筋需要预埋的具体位置、具体数量等完全掌握,避免浇筑时出现误差;第三,模板清理工作也十分重要,模板不能有任何的杂质,依然影响浇筑质量;第四,按照相应的顺序进行浇筑,同时将浇筑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各项内容加以记录,这对于施工人员了解工程施工进展具有积极作用,而且通过记录,技术管理人员也会发现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第五,如果浇筑期间,发生了异常问题,必须加以认真记录,比如出现错位问题,以便为后期的工程施工提高参考。
1.3养护
现如今,建筑混凝土施工时常会应用泵送混凝土模式,此种模式能够大大的缩短施工时间,而且能够提高混凝土性能。但是后期检查时,却时常出现质量不达标问题,这与后期的养护工作未能做到位有着直接关系。养护时应该做好以下工作:
首先,墙板混凝土振捣浇筑结束之后,需要带着模板进行养护,养护时间至少要达到7d;第二,模板拆除后,要使用麻袋进行覆盖,以此保证混凝土温度不受过多影响,与此同时进行洒水养护,至少要超过14d;第三,顶板混凝土振捣浇筑结束后,必须要等到完成凝结,超过6h就不允许进行养护,避免混凝土起皮或者起灰,使用薄膜覆盖,还需要应用两层麻袋,继续进行保温、养护,要保证混凝土在7d之内,依然有非常好状态;第四,待到混凝土温度逐渐下降之后,再开始洒水养护。
2、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质量控制措施
2.1质量问题
由于各种因素的存在,使得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市场出现质量问题,具体质量问题如下:
漏筋。现代的钢筋混凝土讲的就是钢筋与混凝土的完美结合,而漏筋就是指建筑施工的过程中由于没有严格按照施工要求进行操作,结果出现了外漏 混凝土外的钢筋实体,这是常见的施工问题之一,同时也是监管部门的重点监管对象.
麻面。麻面是指混凝土由于操作过程中的一些指标不合格,结果墙面或地面出现了凹凸不平、颜色不均的现象,这严重影响了工程的美观性。
裂缝。这点主要与混凝土的原材料的选择,以及混凝土的配置比例有关的。混凝土的不同原材料,有不同的硬度,最后使得混凝土结构出现漏洞,不会对建筑的整体强度和硬度造成影响,同时还会对它的整体效果造成影响。
2.2质量控制措施
为了更好地把握工程质量,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2.2.1 5S控制法
5S控制法SEIRI(整理)、SEITON(整顿)、SEISO(清扫)、SEIKETSU(清洁)SHITSIJKE(素养)五个日文单词的首字母的统称。它源于日本企业,在国外它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中国它的起步比较晚,建筑施工的质量也与国外有很大的差距。5S应用法是一种新的企业经营管理方式,它起初为日本的经济腾飞起了很大的作用。建筑工程是一项团队工作,必须要有好的管理方式才能搞好整个建筑工作。在整个建筑过程中,由于楼层分布的不同,楼层高度的不同,楼层要求不同,导致对建筑要求各有不同。这就需要有一个全面的管理控制系统来进行操控,既能做到有条不紊,同时又能符合不同的建筑要求。所以,5S控制法是相当有必要的。至于它的具体实行和操作推廣,自然也是需要时间的。首先要建立一支互相协作的组织,通过实际操作掌握5S控制法的精髓后,才能真正意义上地用好这个控制法,组建一支整体作战的强力有效地团队。
2.2.2强化混凝土技术交流环节的作用
在每一个建筑动土施工之前,技术人员都有必要对接下来要进行的各个步骤进行详细地技术交流,技术交流的对象主要是设计单位和监管单位。因此,对技术人员的要求是他们必须要掌握所有的关于工程设计中的各个方面和细节,这样有助于开展全面工作,在遇到问题时也能根据他们全面的知识进行调整或者更该。二监管单位则是确保建筑工程安全的另一道防护线。工地的实地监护,工作任务的衡量测评等都是为了工程按照符合国家安全政策的正常进行实施的有必要的工作,它保证整个工程的质量,当然也保证了混凝土的质量。
2.2.3混凝土在裂缝方面的预防及控制
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总会受到来自人为及外界客观自然环境带来的影响的制约。在建筑墙面或者是地面发生的局部性裂缝是常见的问题之一,而这些局部性的裂缝甚至会直接影响整个工程的质量。千里之穴溃于蚁穴,小问题不可小视。通常在中国的建筑施工过过程中,一般是通过现场监管的模式处理此类问题。随着混凝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现场监管的力度也逐渐在下降。不是说人为忽视这个问题,只是工程量太大,现场观察早已力不从心。假如这些裂缝成了漏网之鱼,虽说可能在最后的评测阶段会再次被检测出来,但是亡羊补牢为时已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时间做成的建筑因不符要求可能要进行拆除重做,这中间耗费的经济损失就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清的。
3、结语
混凝土施工在建筑工程的施工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在工程建设中,我们一定要重视技术的作用,不断的引进先进的技术,只有这样,才能更加显著的提高施工的质量和效率,在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质量方面的问题一直都是人们非常关注的,因此我们必须要多个方面对其加以改进和完善,开展技术和管理创新,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保证混凝土工程施工的整体效果,对我国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也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保林,王长帅. 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J]. 科技致富向导. 2014(29)
[2] 陈志勇. 试论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J]. 门窗. 2014(09)
[3] 狄献锋,常记周. 试论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J]. 河南科技. 2013(16)
[4] 张庆海. 试论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3(22)
[5] 陈静宏,任章奇,杨蕴,王韶军. 试论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J]. 四川建材. 2013(03)
关键词:建筑施工;混凝土;施工技术;质量控制;措施
虽然现代建筑材料中钢筋水泥依然占有非常高的地位,但是如果在钢筋水泥的基础上,再使用混凝土,整体的建筑施工效率将会加快。也正是因为如此,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被逐渐的应用。另外,混凝土强度高、韧性强,而且具有非常长的使用年限,所以未来建筑行业,混凝土应用将会越加的广泛。本文是笔者多年的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经验的总结,希望有所帮助。
1、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
1.1原材料选择
建筑混凝土施工质量的直接影响因素就是原材料,因此原材料的选择历来是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之一。施工人员需要按照建筑工程要求选择性能优良的原材料,施工原材料进入场地之前,要进行严格检查,保证进入场地的原材料没有任何的质量缺陷。原材料进入场地之后,要按照要求进行配比。
1.2浇筑
第一,施工人员在进行浇筑之前,就需要做好各项工作,比如准备好浇筑模板,对模板的详细信息进行了解等;第二,对钢筋需要预埋的具体位置、具体数量等完全掌握,避免浇筑时出现误差;第三,模板清理工作也十分重要,模板不能有任何的杂质,依然影响浇筑质量;第四,按照相应的顺序进行浇筑,同时将浇筑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各项内容加以记录,这对于施工人员了解工程施工进展具有积极作用,而且通过记录,技术管理人员也会发现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第五,如果浇筑期间,发生了异常问题,必须加以认真记录,比如出现错位问题,以便为后期的工程施工提高参考。
1.3养护
现如今,建筑混凝土施工时常会应用泵送混凝土模式,此种模式能够大大的缩短施工时间,而且能够提高混凝土性能。但是后期检查时,却时常出现质量不达标问题,这与后期的养护工作未能做到位有着直接关系。养护时应该做好以下工作:
首先,墙板混凝土振捣浇筑结束之后,需要带着模板进行养护,养护时间至少要达到7d;第二,模板拆除后,要使用麻袋进行覆盖,以此保证混凝土温度不受过多影响,与此同时进行洒水养护,至少要超过14d;第三,顶板混凝土振捣浇筑结束后,必须要等到完成凝结,超过6h就不允许进行养护,避免混凝土起皮或者起灰,使用薄膜覆盖,还需要应用两层麻袋,继续进行保温、养护,要保证混凝土在7d之内,依然有非常好状态;第四,待到混凝土温度逐渐下降之后,再开始洒水养护。
2、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质量控制措施
2.1质量问题
由于各种因素的存在,使得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市场出现质量问题,具体质量问题如下:
漏筋。现代的钢筋混凝土讲的就是钢筋与混凝土的完美结合,而漏筋就是指建筑施工的过程中由于没有严格按照施工要求进行操作,结果出现了外漏 混凝土外的钢筋实体,这是常见的施工问题之一,同时也是监管部门的重点监管对象.
麻面。麻面是指混凝土由于操作过程中的一些指标不合格,结果墙面或地面出现了凹凸不平、颜色不均的现象,这严重影响了工程的美观性。
裂缝。这点主要与混凝土的原材料的选择,以及混凝土的配置比例有关的。混凝土的不同原材料,有不同的硬度,最后使得混凝土结构出现漏洞,不会对建筑的整体强度和硬度造成影响,同时还会对它的整体效果造成影响。
2.2质量控制措施
为了更好地把握工程质量,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2.2.1 5S控制法
5S控制法SEIRI(整理)、SEITON(整顿)、SEISO(清扫)、SEIKETSU(清洁)SHITSIJKE(素养)五个日文单词的首字母的统称。它源于日本企业,在国外它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中国它的起步比较晚,建筑施工的质量也与国外有很大的差距。5S应用法是一种新的企业经营管理方式,它起初为日本的经济腾飞起了很大的作用。建筑工程是一项团队工作,必须要有好的管理方式才能搞好整个建筑工作。在整个建筑过程中,由于楼层分布的不同,楼层高度的不同,楼层要求不同,导致对建筑要求各有不同。这就需要有一个全面的管理控制系统来进行操控,既能做到有条不紊,同时又能符合不同的建筑要求。所以,5S控制法是相当有必要的。至于它的具体实行和操作推廣,自然也是需要时间的。首先要建立一支互相协作的组织,通过实际操作掌握5S控制法的精髓后,才能真正意义上地用好这个控制法,组建一支整体作战的强力有效地团队。
2.2.2强化混凝土技术交流环节的作用
在每一个建筑动土施工之前,技术人员都有必要对接下来要进行的各个步骤进行详细地技术交流,技术交流的对象主要是设计单位和监管单位。因此,对技术人员的要求是他们必须要掌握所有的关于工程设计中的各个方面和细节,这样有助于开展全面工作,在遇到问题时也能根据他们全面的知识进行调整或者更该。二监管单位则是确保建筑工程安全的另一道防护线。工地的实地监护,工作任务的衡量测评等都是为了工程按照符合国家安全政策的正常进行实施的有必要的工作,它保证整个工程的质量,当然也保证了混凝土的质量。
2.2.3混凝土在裂缝方面的预防及控制
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总会受到来自人为及外界客观自然环境带来的影响的制约。在建筑墙面或者是地面发生的局部性裂缝是常见的问题之一,而这些局部性的裂缝甚至会直接影响整个工程的质量。千里之穴溃于蚁穴,小问题不可小视。通常在中国的建筑施工过过程中,一般是通过现场监管的模式处理此类问题。随着混凝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现场监管的力度也逐渐在下降。不是说人为忽视这个问题,只是工程量太大,现场观察早已力不从心。假如这些裂缝成了漏网之鱼,虽说可能在最后的评测阶段会再次被检测出来,但是亡羊补牢为时已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时间做成的建筑因不符要求可能要进行拆除重做,这中间耗费的经济损失就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清的。
3、结语
混凝土施工在建筑工程的施工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在工程建设中,我们一定要重视技术的作用,不断的引进先进的技术,只有这样,才能更加显著的提高施工的质量和效率,在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质量方面的问题一直都是人们非常关注的,因此我们必须要多个方面对其加以改进和完善,开展技术和管理创新,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保证混凝土工程施工的整体效果,对我国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也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保林,王长帅. 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J]. 科技致富向导. 2014(29)
[2] 陈志勇. 试论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J]. 门窗. 2014(09)
[3] 狄献锋,常记周. 试论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J]. 河南科技. 2013(16)
[4] 张庆海. 试论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3(22)
[5] 陈静宏,任章奇,杨蕴,王韶军. 试论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J]. 四川建材. 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