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在高中政治课堂模式的构建中的“讲、练”关系

来源 :中国教研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kk819508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教学过程中,讲与练都是教学的主要手段。教师的教学首先是教,所以讲是主要手段,通过讲解,把知识传授给受教育者——无讲,不以成教;学生学习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听讲,听老师的讲授、讲解以获取知识——无讲,不以成学。练习、训练也是教学过程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教师的教学成效可以通过学生的练习来检查,学生的学习也要通过训练来检验自己的新增知识是否已经掌握,是否能够独立运用。故也可以说,无练,不以成教,不以成学。
  教学中的讲与练是辩证统一、相互依赖、相辅相存的。讲是练的前提,练是讲的目的。只讲不练空着吹,只练不讲也不现实。因此,教学从来就是讲练结合,也只有讲练结合,教学才能落到实处。讲与练不仅是依存关系,二者还可以相互转化。学生的练习依据于教师的讲课和讲解,通过教师的讲转化为学生的练;教师把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传授讲解给学生,使之转化为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同样,学生的练习,也为教师的讲提供素材,通过对学生练习的批阅,从而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然后的讲解针对性更强、实效性更明显。
  讲与练的关系,在政治课的教学中呈现四种状态:多讲多练,精讲精练,多讲精练,精讲多练(特殊的情况下,也存在只讲不练或者只练不讲)。
  在政治课的课堂模式的构建中,也可以形成四种模式的课堂教学:知识传授课,知识巩固课,知识复习课,知识讲评课。
  讲与练的关系在四种课堂教学模式中,根据其课堂的特点,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同时也构成了政治课课堂教学模式的特征之一。也就是说,不同的课堂模式,讲与练的结合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1、知识的传授课。这类课就是通常所说的“上新课”。这种课型,讲与练的关系是多讲精练,以讲为主,以练为辅。强调多讲,是为了使学生对新的知识有更全面、更深刻、更多样化的接受前提。教师的多讲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将教材的知识与现实的社会政治生活结合成讲授的内容,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多手段地讲授给学生、传达给学生,使学生通过听讲,不仅获得教材的知识,还可获得与教材相关联的其他知识,为练习创造充足的条件。如果一个政治教师的讲解水平、讲解能力有限的话,学生就会对政治课缺乏兴趣,普遍就会感到枯燥乏味,久而久之,就会厌学,就会从内心缺乏学习政治的原动力,达不到练的目的。这类课的练习也是不可缺少的。一方面是口头练习,阅读课文,了解知识;再一方面是思维练习,记忆重要知识点;另一方面是笔练——重要知识的运用。笔练具有综合性,形式是选择题和非选择题。讲与练的关系用课堂时间来做比例的话,大约是7比3或者8比2较为合适。如果颠倒的话,有可能讲不全面、讲不完整、讲不深入、讲不实际,学生对知识的认识就可能模糊不清,对知识的掌握就可能一知半解,对知识的运用就可能一筹莫展。其练习就没有多大的效果。
  2、知识的巩固课。这类课型通常所说的是小结课。这种课型,讲与练的关系是精讲多练,以练为主,以讲为辅。强调多练,是为了使学生多本单元的知识在整体系统网络结构的层面和程度上进行训练,达到掌握、熟悉、运用的目的。题型的练习可以是综合性的,既可用口头提问的方式进行训练,也可以书面作业的方式进行练习。精讲是指教师对本系统的知识在归纳、总结时逻辑清晰、重点突出,对训练技能技巧方法的指点要精当、精巧、精确。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参与,使学生在这类可的主体角色分外鲜明。讲与练的关系在课堂时间的比例与前类型的课可以说正好相反,可以为2比8 或者3比7。反之,如果这类课依然如前,教师大讲特讲、大包大揽,学生得不到训练,教学的目的就达不到,教师讲得再好也没有多大意义了。
  3、知识评讲课。这类课有两种具体的情况:一是作业的评讲,二是考试后试卷的评讲。这类课在讲与练的关系上是精讲精练。讲的内容是作业或者试卷中具有典型性的知识性错误、方法技巧的缺陷以及思维的不足;练的内容是这些错误、缺陷、不足的复式或变式训练,通过教师的讲解,起到启发、点拨、指导的作用,通过学生的复式或变式训练,使学生的知识漏洞得到弥补,方法技巧的缺陷得到修正,思维的不足得到克服。講与练的关系在课堂时间的比例分布大约为5比5,对半开比较合适。通过精讲精练,使学生逐步建立起良好的知识基础和答题的方法,逐步建立起良好的思维习惯和答题能力。
  4、知识的复习课。这种类型的课特指考试前的复习课型。考试前的复习又分为学期考试前的复习和高考前的复习。讲与练的关系在这类课的处理上表现为多讲多练。这主要是因为时间紧张的关系。但是,就课堂上讲和练的比例来说还是表现为多讲精练。讲练的时间比例为9比1或者是8比2、7比3等,总之,是讲的比例大。多练在课堂上表现较少,有时也会整体定时训练。多练的时间更多的是放在了课后的自习上。
  高考前的复习要分阶段说,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复习是多讲多练。由于教师担心高考考纲所要求的考点和本学年度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讲不全、讲不透、讲不到位,练不全、练不深、练不到位,因此大部分的课堂基本上是讲,课堂上的练几乎全是提问回答或者是整体回答的形式,练主要是资料上的套题作业,放在了课后的自习训练上。高考前的第三阶段即临考阶段政治课主要是查漏补缺。讲与练在这阶段表现为精讲精练。精讲是补缺,精练是查漏。更多的时间是让学生自由处理,教师更多的是辅导答疑。对典型的问题、普遍的缺陷,教师做针对性的讲解。布置给学生的训练,也是教师一年来思考的精华和对教辅资料精心的选择等多方面的结合,以收到良好的效果。多讲多练占用了学生大量的时间,对学生的心理影响更大,消极作用大于积极作用,特别是盲目的多练更对学生不利。
  由于政治课教学内容的特殊性以及政治课内各阶段教学的特殊性,使政治课堂模式在构建中也具有各种模式的特殊性。“讲与练”的关系在各类模式中也存在着依存的量的不同的比例关系。在各种不同的情况下,用任何简单的、单一的、片面的讲练关系来处理课堂,都只能给教学带来或多或少的失败。
其他文献
初中物理是一门基础学科。在推进素质教育之际,如何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以后的物理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呢?现结合平时的教学感受,浅谈以下几点建议:    一、深究教材,充分利用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学科学,用科学”的思想教育    在物理教材中,有许多探究科学、利用科学及献身科学的事例。如:法拉第经过十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取得了发电的成功,造福人类;布鲁诺崇尚科学,为真理而献身。我国古
期刊
从我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发现当今的物理教学,只依靠新思想、新方法、新手段、构建物理课堂教学新模式来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是不够的,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思想上、行动上、认识上转变过来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为此,我总结了当今物理教学必备的几点经验如下:    一、教学中把后进生的缺点变成优点    我认为,我们要对后进生的优点加以肯定、进行表扬,不要只因为学生成绩差,就说人家是“坏学生”,我们要充分让他
期刊
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是根据社会发展和人类发展的实际需要,是当前教育教学工作的重点,也是每个教育工作者的首要任务。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他的概念、规律及其理论均是前人在反复实验的基础上,再经过总结、归纳及提炼而成的。因此,要学好化学知识、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就必须通过化学实验这条途径,而实验技能的培养也就成了化学教师共同探讨的问题了。  化学实验技能包括认识实验仪器及性能的能
期刊
素质教育的实施是一项系统工程,它需要通过多种途径和手段去综合完成,但处于主导地位的仍然是学校教育。学校教育的主渠道是学科教学。中学历史学科在素质教育中有着其它学科不能代替的特殊地位和作用。下面,笔者就中学历史教学如何向素质教育转变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更新教育观念    教育观念是一种教育的思想意识形态,对教师的教育态度和教学行为具有重要的影响。作为一名中学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应首先树立适
期刊
【摘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大学生初次接触到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运用案例教学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的必然选择,遵循以人为本原则、精选案例原则、与多媒体相结合的原则,能够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为其它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开设奠定基础。  【关键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案例教学 以人为本    案例教学强调学生的参与性,重点在于通过对具有代表性的案例的介绍和分析讨论,深化学生对相关原理的认
期刊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生物概念,理解和巩固生物知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生物实验中,学生的观察能力是指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过程及现象,获得生动的感性知识,然后进行积极思维,把观察到的感性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概括、归纳,上升为理性认识,形成正确概念。初中生物实验包括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分析实验现象能力、实验设计能力、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而观察能力的培养是上
期刊
【摘要】本文阐述了如何利用地理知识来推测大灾之年重大疾病流行之年,从而更好地应对。  【关键词】太阳黑子 周期 影响 大灾之年 重大疾病流行之年    一、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在宇宙中,太阳只是一颗普通的恒星。但是,对地球来说,这颗恒星太重要了:没有它,地球上的生命就不会存在。太阳的光和热是人类赖以生存和活动的源泉。地球上的许多自然现象都同太阳息息相关。根据科学家长期观察和记录,发现太阳黑子有的年
期刊
学生对学习过程的体验,是现代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基本要求,更是新课程的重要课题。思想政治教学面临如何深入实施新课程的重要任务,因此在思想政治教学中突出学生对学习过程的体验,已成为大家共同面对的问题。实际上,“突出学生对学习过程的体验”对大力推进新课程的深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突出学生对思想政治学习过程的体验,是更好地实现中学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的需要。德育是现代教育的主线和生命线,而思想政治教学
期刊
在世界近现代史上,先后出现过维也纳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和雅尔塔体系。这三大体系一方面真实地反映出当时世界政治、经济发展情况,另一方面则是更多地体现出大国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    一、维也纳体系    维也纳体系就是19世纪初拿破仑帝国崩溃后,以英国、俄国、奥地利、普鲁士为首的战胜国通过维也纳会议在欧洲大陆上建立的新均势体系。  1814年10月1日~1815年6月9日,根据反法联盟国家同法国
期刊
【摘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因此,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使学生具有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勇于实践、善于创造的现代素质,已成为现代教育的主要目标。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历史学科新课程改革的核心问题,作为历史教育工作者,应积极地鼓舞学生的创新精神,把学生的各种潜能充分释放出来。  【关键词】创新能力 创造思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