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学生真正“参与”到音乐欣赏课中

来源 :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ebaidex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音乐欣赏是中学音乐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审美活动,用音乐本身的力量,使欣赏者置身天音响的天地中,通过教学能力有效地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促进学生品德、智力、审美能力的全面发展。因此,如何上好音乐欣赏课是摆在每位音乐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探索认为,只有以学生为审美主体,让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欣赏活动,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
  
  一、“听”的参与是欣赏作品的关键音乐是听觉的艺术
  
  音乐艺术的一切实践活动都必须依赖于听觉,因此听是参与音乐欣赏教学的关键。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聆听音乐中去,在聆听中感知、认识、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采用提问法听和对比法昕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的可行方法。
  提问法听,也就是在听前教师有意识、有目的地给学生提一些简单的带启发性的问题。如欣赏《伏尔加船夫曲》,昕前教师出示几个准备好的问题,如:歌曲的情绪如何?曲子的速度如何?力度怎样变化?你听后有什么感觉?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的聆听。结果,听一遍后学生纷纷举手回答:歌曲的情绪低沉、悲愤;速度较慢;力度变化是:较弱——渐强——最强——由强渐弱;听后感到一种受压抑与不屈的抗争力量。
  对比法听是听的深入,也是音乐欣赏中最主要的方式之一,对学生来说,惟有对比才能真正获得对音乐风格、特点、形式等要素的感性认识。如欣赏《伏尔加船夫曲》,在提问法听的基础上,展示伏尔加船夫曲图,然后要求学生分段细听,并进行对比,在教师的适当提示下,学生们得出:第一段音乐如船夫的号子声从远处传来,速度徐缓,第二段犹如听者走到拉纤者近前,看到拉纤者饱受苦难但坚定的面孔,压在他们身上的纤绳,感受到他们坚韧不拨的性格和向往光明的思想感情。第三段听来如拉纤者由近及远与他们的呐喊在听者脑中萦绕,意境更加深入。
  
  二、“唱”的参与是欣赏作品的基础
  
  音乐欣赏是以听为主的,但唱主题是欣赏作品的基础。因为音乐主题是作品的核心,是乐思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要素,引导学生听前唱主题,有利于学生把握主题形象,使学生在聆听音乐过程中准确辩认主题和重复和变化,使学生的音乐思维真正调动起来,更好地获得音响体验。如欣赏《翻身的日子》,在听前我先引导学生一起唱书上的四条谱例,也就是每个乐段的主题,在学唱时,首先对每个主题音乐的节奏、特点、情绪等进行分析,然后再进行学唱。教师要求学生边唱、边记、边对音乐进行初步的情感体验。待学生欣赏作品时,不光对主题的出现和变化非常敏感,而且对作品的分段也不感到困难。接着,给学生描放一遍录音很多学生能说出:曲子是由引子加上三部分再加尾声构成的,每一部分音乐基本是每一段主题音乐的重复和稍加变化的重复,整首曲子的情绪都是欢快的,表现了翻身农民喜气洋洋、欢天喜地的感情。通过听前唱主题,不仅为欣赏作品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使学生在听赏时能进一步的人情、入境地去体验作品,而且能使学生更好地展开联想和想象。
  
  三、“想”的参与是欣赏作品的目的
  
  “想”就是学生在聆听音乐中,根据音乐展开联想和想象。由于音乐艺术不同于文学和美术,它由情而动,由感而发具有抽象性、多解性、模糊性等特点。因此,通过音乐欣赏能开阔学生思维视野,培养学生想象的广阔性、独立性。新颖性和创造性,这也是我们欣赏教学的最终目的。如何使学生在流动着的音响艺术中在自己原有的知识基础上创造性想象——“思接千载”、“视通万里”?
  首先應要学生对作品的情绪进行体验,在对音乐的高低、强弱、节奏、调性等因素感知的基础上;对作品的情感,情绪做出判断。第二要求学生对音乐的风格、体裁进行体验和判断。第三教师可以适当地介绍作品时代背景、作者生平及创作意图等等。如欣赏民乐合奏《春江花月夜》,先不告诉学生曲目,让学生随着恬静优美的音乐进入平静凝思,然后在丰富的内心体验基础上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结果有的想象为平静的江水、朦胧的月夜、幽静的田园、仙女的舞姿,也有的想象为秀丽的山川、深切的怀恋等等。在学生叙述后教师再告诉学生所听的曲目,并适当地介绍作品的内容,待学生第二遍听赏音乐时,要求学生根据曲目和提示对优美流畅的旋律进行更深的感受和体验,后开展更深、更细致的想象,使学生的想象更趋完美;通过学生想的参与,不仅提高了学生音乐审美能力,审美感受力,审美判断力等,而且能使学生随着想象的翅膀飞翔,塑造出更多完美的音乐形象,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还使学生获得了美的享受。
  
  四、“说”的参与是欣赏作品的深入
  
  “说”就是让学生说出聆听作品后的感受。根据音乐欣赏的心理分析理论,音乐欣赏的理性认识并不是表现在欣赏者对曲作出某种抽象之结论上面,而是表现在把这种理性认识融注于对乐曲的音响感知、情感体验和联想想象之中,使得这些心理要素在理性认识的指导下,达到更深更高级的阶段。因此,在欣赏的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说的参与,及时引导学生说出听后感是非常重要的。如欣赏《翻身的日子》,听前教师对时代背景及曲作者作简单的介绍,学生学唱几遍主题音乐。第一遍愉悦聆听后盲目性学生说说听后有何感受,同学们都觉得情绪是热烈欢快的。第二遍分段细听,要求学生对各段的旋律、节奏、音色、力度等进行分析对比,说出每段不同的情感及风格特点,并说出想象中的音乐形象。教师板书评点结论,如引子部分强烈的鼓点般的节奏,流畅而又鲜明的民族特色,表现了人们喜庆翻身解放的热烈场面和欢快的心情。第三遍评价之后,学生讨论得出结
其他文献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也正密锣紧鼓地进行着。然而在偏远地区,特别是一些农村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还是十分不容乐观。    一、化学实验课堂教学有效性概念的界定    什么是“有效教学”?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有效教学的核心就是教学的效益,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
期刊
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主动和愉快地探求知识的巨大动力,是激发学生灵感的源泉。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高中生物课内容比较抽象,有些内容很难,而學生的初中生物知识又极度欠缺,这给教学带来很大难度。如何激发学生学习高中生物课的兴趣,是高中生物教师必须钻研的问题。经过几年的摸索,我找到一些方法,现介绍如下。    一、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    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只会让学生厌倦
期刊
如何搞好初中物理教学  李青发    搞好初中物理教学,不仅影响学生初中阶段的物理学习,而且还会影响到高中阶段文理分流的趋向。教学实践清楚地告诉我们,第一学期的前半期尤为重要。搞好此教学应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消除畏惧心理上下功夫。    一、充分发挥新教材的优势    学生能否保持较浓厚的学习物理的兴趣,是学生能否学好物理的关键。初中物理新教材图文并茂、生动活泼、编排形式新颖;内容顺序的重新安排切
期刊
浅谈政治课的兴趣激发  王玉洁    中学政治课教学的理想境界应该是使学生在其乐融融的氛围中学习,以达到教学的目的。但是,目前不少学生认为政治课内容枯燥乏味,没学头;有的教师也对政治课信心不足,感到该课越来越难教。那么,如何才能让本学科教学兴趣盎然,收到实效呢?我认为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激发学习兴趣  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任何一个优秀的教师,必须是一个善于激起学生对自己课堂兴趣,
期刊
在中国语言文学历史的长河中,歌颂祖国大好河山、寄情山水的文学犹如璀璨群星。这些文学名句时常被引用来进行地理教学,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活跃课堂气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如在自然地理的教学中引用“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来帮助学生记住赤道的周长;以及讲月相的变化时引用富有诗情画意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和“人约黄昏后,月上柳梢头……”来陈述不同
期刊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制定的新课程标准,就是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成长的需要,加强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新课标特别注重学生思维、情感和行为方式的培养,这对我们思想政治课教师既是一个转变教育观念的好机遇,也是一场改革传统教学模式的严峻挑战。因此,我们必须大胆改革,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其创新精神,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新课标精神,
期刊
陶行知先生说:“我们深信生活是教育的中心。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我由此深受启发,在教学中积极落实思想政治课新课标的要求,根据学生学习的规律,将学生课堂学习的间接经验与现实生活的直接经验有机结合起来,将课堂学习与生活实践有效统一起来,构建学生各种感兴趣并且能够主动进行的学习活动,把生活实际提供给学生理解和体验,最终达到我们的教育教学目的—
期刊
在化学教学中演示实验  孙会英    演示实验是化学教学中被广泛的应用最有成效的教学方式。教材中的实验设计及操作方法,经过反复试验才确定为学生使用的教材,教师做好演示实验,不但能使学生掌握有关化学知识,而且更起到一个培养示范作用。从而培养他们不迷信教材,敢于用科学的方法创新,激活创新意识,进而达到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目的。演示实验是一种最有效的直观教学方法。要成功地做好演示实验,最起码要做到:   
期刊
【摘要】 随着篮球防守技、战术的发展,要求防守更具主动性和攻击性,防守中假动作的运用丰富了个人的防守技术,增强了个人的防守能力,在篮球比赛中适当的运用防守假动作能够提高防守的主动性,摆脱防守的被动局面,同时使防守更具攻击性。  【关键词】篮球比赛;防守假动作;运用;基础条件    前言    假动作是篮球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篮球基本技术的高级发展。假动作是指攻守双方为隐蔽自己的真实意图,先做个
期刊
【摘要】 教学方法历来讲究创新,但绝不唯新,传统的教学方法只要运用得当,依旧可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所以直至今天,“发现教学”这一模式仍在为各学科教师广泛使用,尤其是在如今新课程改革的大环境中。就历史学科而言,我们可以在授课过程中选择一些理解难度和思维能力要求贴近学生实际的章节,充分发挥“自主一探究一发现”模式的功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探究意识和思维水平。  【关键词】发现教学;历史;课堂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