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教学中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问题与策略研究

来源 :教学考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s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云南省玉溪市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民族中学 云南 玉溪 6530)
  摘要:化学,对于高中生来讲存在的教学地位是十分显著的,高中生学好化学,不仅能够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同时也能够以化学的视野更好地看待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和现象。现如今,针对高中生所开展的化学教育逐渐发生了新的转变,教师也不再延续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在新时期高中化学课堂上,教师更注重的是学生自主、合作能力的培养。鉴于此,小组合作被广泛地应用到高中化学教学中。然而由于思想认知不健全,针对高中化学所践行的小组合作教学仍存在很大问题。笔者主要围绕高中化学小组合作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关解决对策展开有效分析。
  关键词:高中化学;小组合作;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627(2017)18-023-01
  前言:化学是高中阶段的重点课程,包含着理论和实验两大模块,学好化学,能够有效训练高中生的思维能力。为了上好化学这门课,教师在课堂上应当践行小组合作模式,即让学生围绕具体内容展开小组合作式学习,不同学生之间思维上的碰撞,能够产生丰富的学习灵感,再加上化学知识的互动与交流,提升化学课堂整体教学质量。同时,合作教学能够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从而形成良好品格,这对于高中生整体修养建设意义重大。
  一、高中化学小组合作教学应用现状分析
  高中阶段的化学,包含的知识大多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学好化学,能够有效训练学生化学思维。不同于语、英等学科,化学这一学科要求学生需要较强的实践、探究能力[1]。尤其是实验环节,学生必须具备扎实的化学基础,和专业的操作技能,才能够确保化学学习的有效性。因此,教师为了显著提升化学学习效果,将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具体应用于化学学科当中。虽然相较于传统化学课堂,教学效果获得显著性提高。但据了解,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在教学中仍存在着诸多问题,比方说有些调皮的学生在其他同学发表看法的时候,经常做出捣乱行为,导致化学课堂缺少秩序。同时,还有部分同学因为性格较为内向,在小组合作中表现的过于羞涩,不擅长发言与讨论。因此,作为化学教师,应想办法解决上述问题,在践行小组合作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实现化学教学品质的整体性提高。
  二、合作教学在高中化学课堂中的具体应用途径探究
  1.科学分组
  小组合作的前提便是需要教师根据班级学生的综合情况,包括性格、能力等要素进行合理分组。尤其是在能力方面,教师要确保各个小组在化学探究能力的水平上保持平衡,这样才能够确保合作教学模式有效落实下去。为了更好地掌握学生的基础情况,教师不妨通过设置测试,通过水平测试,了解学生在化学学科的学习造诣。在分组的时候,教师要保障各个小组内部优差生数量均等,之后让优生带动老生,从而有效提高化学教学质量。比方说,以“钠与水的反应”为例,教师不妨先为学生准备好实验器材、材料,然后鼓励各个小组根据要求展开钠与水的反应化学实验。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可以从各个小组中选派一名学生担任小组长,主要职能是安排好组内各个学生所负责的实验部分。各个小组在进行实验过程中,可以发现钠与水发生反应后,化学现象十分明显。主要可以概括为几点“熔成小球、浮在水面、四处游走、嘶嘶作响、酚酞变红[2]。”每个小组团队围绕特定的主题展开实验,并于小组内部做好职能分配,确保合作探究有序、高效进行。
  2.构建多元化合作模式
  其实,促进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合作探究的方式有很多种,教师在化学课堂上应善于总结与创新,并以多元化的合作模式展开化学教学。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教师不妨组织课堂竞赛,让各个小组之间展开化学知识竞赛,实验操作技能比拼,从而让学生在荣誉感的督促下,以更高的热情参与到化学知识、技能的学习当中。竞赛是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主要方式,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建立良好品格。在“硅材料”教学时,教师可以围绕化学教材内容,设定具体问题“此种材料与硅之间存在有何差异?此种非金属材料的主要化学性质有哪些?”然后,鼓励各个小组围绕教师所提出的具体问题展开组内讨论。最后看那个小组在规定时间内总结出的答案更加全面和精准,经过热烈的讨论,提升学生化学学习效率和质量。
  3.共同参与,用于质疑
  除了组内探讨,在化学课堂小组合作教学中,组间交流发挥的作用也十分显著。教师需要的做的是的引导所有学生积极参与到的课堂讨论当中,对于那些有意扰乱课堂秩序的应该予以适当提醒,并积极鼓励那些不善言辞的学生大胆参与到化学课堂小组讨论当中。以“重要的钠的化合物”为例[3]。在此部分教学时,有些学生在Na2CO3与NaHCO3之间的差别并未形成精准认识。因此,教师可以向学提供这两种钠的化合物材料,并鼓励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异同点探究。在组内探究之后,教师可以鼓励各个小组之间进行讨论、交流与分享。比方说,有的小组对两种化学物质进行加热,发现NaHCO3物质加热后质量明显变轻了,而Na2CO3物质在加热前后质量上并未发生明显变化。此外,也有小组利用盐酸溶液与两种物质发生反应,结果两种物质与盐酸发生反应之后均会产生无色气体。这样,学生通过组间讨论,有效实现了化学知识的共享、交流。
  4.多元化评价
  教师若想将小组合作教学发揮出最大的教学价值,必须在评价方式也应该做好调整。因此,教师针对化学学科所构建的评价体系,也应该向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在评价内容上,不仅要包含学生在化学测试中的成绩,还要包含学生在小组合作期间的表现。同时,在评价方法上,教师应当鼓励学生进行组内评价、组间评价,以及学生自评等多种方式于一体。
  结论:综上,化学是一门十分重要的学科,学好化学对学生来讲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在新时期教育背景下,教师为顺应素质教育需求,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展开化学教学。在此需要强调一点的是,合作教学并不是形式上的小组合作,教师要想办法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获得知识、取得进步。科学分组、合理设定探究问题,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探究环境。如此才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化学学习积极性,提高高中生的化学学习品质。
  参考文献:
  [1]郑宏丽.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6(32):142-143.
  [2]程昌燕.高中化学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的设计及实践[J].西部素质教育,2016,2(09):1.
  [3]陈涛.高中化学教学中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问题与策略研究[J].学周刊,2016(08):37.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肢体远程缺血预处理对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效果,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健康日本大耳白兔18只,体重2.0~2.5 kg,雌雄不拘,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
摘要:人文素养培养是高中历史教学的核心任务,让学生掌握相应的历史知识,了解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从而促进学生取得全面发展。因此,高中历史教师应该立足于人文素养培养的角度,对课堂教学进行精心的设计,让学生取得更理想的学习效果,提升人文素养与综合能力。本文主要从当前的实际教学情况出发,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从多方面论述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进行人文素养培养。  关键词:高中历史;人文素养;培养策略  [中图
摘要:以高中生作为案例,就其物理学习中的自我监控进行谈话干预,从而启发其自我监控意识,增强其自控能力。从案例中得到两点启示:自我监控能力是学习能力的核心,自我监控训练过程是复杂而艰辛的。  关键词:自我监控;案例;启示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627(2017)18-021-01  一、自我监控理论简述  20世纪70年代,弗拉维尔首先提出了元认知的概
目的:(1)体外培养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HaCaT细胞),以P物质刺激,为下一步研究小檗碱衍生物HB-13的抗炎机制提供体外细胞模型。(2)确定小檗碱衍生物HB-13作用于角质形成细胞(HaCaT)的安全浓度。(3)研究HB-13对HaCa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0(IL-10)及干扰素-y (IFN-y)的影响,以期探讨HB-13的抗炎机制。方法:第一部分使用DMEM/F12培养基体外培
摘要:语文是作为一个中国学生必须要学习的学科之一,只有拥有一定的语文基础,才能开展其它科目的学习,无论是语文当中的写作能力还是阅读理解能力都对学生们的终身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所以在教学阶段如何更好的语文课堂教学也一直是教育界研究的主要问题之一,教育工作人员也在不断积极寻求转变,创新教学模式来帮助学生们获得更加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学。关键词:新教改;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
随着教育教学革命运动的风起云动,初中英语教学也在积极谋求改变,寻求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有效方式日益成为众多一线英语教师探索的目标,而“以读促写”这一英语教学方法就在
摘要:很多高考试题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在教学中对课本习题深入挖掘展开拓宽能达到既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又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充分发挥课本习题的潜在功能。  关键词:教材习题;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627(2017)18-024-02  教材习题是编者认真筛选和精心设计的,是对所学数学知识的高度浓缩.具有代表性、示范性和探究性,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