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数学1简介

来源 :中学数学杂志(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bchen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教A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数学1根据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编写,为高中数学课程5个必修模块中的第一个,是整个高中数学的基础.
  
  1 主要内容与结构框架
  
  本书的主要内容是集合与函数.集合语言是学习、掌握和使用数学语言的基础;函数的思想方法和应用贯穿了整个高中课程.因此,它们是学习高中后继内容的基础.
  全书分为三章,共36课时.具体内容是:第1章集合与函数概念(13课时);第2章基本初等函数(Ⅰ)(14课时);第3章函数的应用(9课时).
  第1章中,教科书先从学生熟悉的集合出发引出元素、集合的概念,介绍了表示集合的列举法、描述法及Veen图;然后结合具体实例,运用类比的方法介绍了集合间的关系和运算.采用“类比”方法的目的在于体现知识之间的联系,加强学习方法的引导,使学生逐步熟悉高中数学学习的特点,培养良好的数学思考习惯.在学习集合语言的基础上,教科书利用三个实例(涉及解析式、图形和表格),在问题的引导下归纳出用集合与对应语言给出的函数定义,并且从函数的三要素、符号、表示法三个角度对函数概念作深入考察,最后将函数推广到映射.在介绍函数基本性质时,教科书充分使用了数形结合的方法,从观察具体函数图象特征入手,结合相应的数值表,并提出相应的问题,引导学生从日常描述性语言逐步转化到用数学符号语言形式化地定义函数的性质.
  第2章的重点是理解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概念及其性质,并认识到它们是重要的函数模型.教科书以我国GDP增长和碳-14衰减作为本章开篇问题,既说明了扩张指数范围的必要性,又体现了指数函数的实际背景.在问题情境中,教科书对指数函数概念的建立、图象的绘制、基本性质的发现与指数函数的初步应用,作了完整的介绍.同指数函数的研究过程一样,教科书介绍了对数函数的概念、性质和初步应用.通过这两个研究过程,可使学生较完整地学习建立和研究一个具体函数的过程及其研究方法.最后,教科书结合具体问题简介了五种特殊的幂函数及其图象和简单性质.
  第3章以建立实际问题的函数模型,利用已知函数模型解决问题为主线.方程的根与函数零点的关系、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是在建立和运用函数模型的大背景下进行的.其中,用函数的观点解决问题,数学建模思想是本章渗透的主要数学思想;二分法是本章介绍的主要数学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初步应用能力,是通过以函数模型为工具解决具体问题来实现的.
  
  2 编写中考虑的问题
  
  集合与函数是高中数学课程中的传统内容,与以往相比,《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关于这部分内容的要求,在理念和处理方式上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关注变化,继承创新是本书在编写过程中着力研究的方面.在对一系列具体问题分析研究的基础上,例如,如何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和理解函数概念、了解函数与其他内容的联系、丰富教和学的方式等等,本书在体系编排、素材选择、内容呈现等方面作了新的尝试和努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强调背景和应用,展现过程和联系
  本书学习的数学知识都是基础知识,它们不仅具有现实或数学上的丰富背景,而且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函数本身就是刻画现实世界中变化规律的模型,它拥有丰富的现实背景,同时又和方程、数列、不等式等内容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教科书在内容的选择和呈现上,强调突出背景和应用,充分展现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体现知识间的联系,以使学生深刻理解数学知识,加强应用意识.
  全书不仅选取了丰富的背景实例和应用实例,如引入函数概念时的运动变化、臭氧空洞问题,函数表示法中的公共汽车票价问题,对数函数中的地震震级问题等,而且专门将函数的应用设为一章,其中的二分法既体现了函数与方程的联系,又体现了函数思想的应用.在这些问题情境中,教科书力求提出具有启发性、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经历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如在比较函数增长差异时,首先通过选择投资方案和奖励方案两个问题,让学生对不同类函数增长的差异建立感性认识,继而在问题的提示下探究了具体函数y=2x,y=x2,y=log2x的增长差异,最后上升到比较一般的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和幂函数的增长差异,这充分体现了获得数学结论的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
  
  2.2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关注数学文化
  加强“思想性”是本套教科书努力追求的目标之一.本书中主要蕴含了数形结合、用函数观点研究问题、数学建模的思想方法.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贯穿了本书的始末,如利用Veen图表示集合的关系和运算;根据实际问题的数据画图、建立拟和函数的解析式、估计事物发展趋势等等.用函数观点研究问题、数学建模的思想方法主要反映在第3章用二分法求方程近似解,建立实际问题的函数模型的过程中.
  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产物,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本书对数学文化也给予了很大关注,不仅利用拓展性栏目介绍史料“函数概念的发展历程”“对数的发明”等,而且还结合教学内容不失时机地介绍马尔萨斯人口模型和牛顿冷却模型,将数学成果的介绍与学生的学习、实践融为一体.希望学生通过本书的学习不仅在数学知识和数学能力方面得到提高,而且能逐步地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和人文价值,提高科学文化素养.
  
  2.3提供自主探索空间,促使学生主动学习
  丰富学习方式、改进学习方法是高中数学课程追求的基本理念.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对概念、结论和技能的记忆、模仿和接受,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为此,本书特别注意为学生自主探索留下了充分的空间.采取的主要方法有:
  (1)设置具有启发性和挑战性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书中像“你能用同样的方法,讨论一下函数y=ax(0<a<1),y=xn(n<0),y=logax(0<a<1)在区间(0, ∞)上的衰减情况吗?”的问题比比皆是.
  (2)在适当的时候提出学习要求或预留空白,为学生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例如,教科书利用旁白提示等方式,经常向学生提出类似于“是否可以设计一个表格,让售票员和乘客非常容易地知道任意两站之间的票价?”的问题,以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3)通过拓展性栏目,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查阅更多的资料,经过阅读自学、独立思考、讨论交流获取更多的知识.例如阅读与思考“互为反函数的两个函数图象间的关系”.
  
  3使用本书的两个教学建议
  
  3.1把握好内容和要求的变化
  虽然本模块的内容是高中数学课程中的传统内容,老师们都比较熟悉,但与以往教科书比较,本书在内容安排、学习要求和概念处理方式上,都有很多变化,教学时应特别注意把握这些变化,理解教科书的编写意图,在对学生的学习要求上把握好分寸.
  (1)把集合知识作为一种语言来学习,特别关注用集合语言表示数学对象及其关系,不必在集合的运算、用集合知识解决复杂问题上做文章,避免在细枝末节的问题上(如空集与0、{0}等的区别)过分纠缠.掌握一种语言的最好方法是经常使用它,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利用教科书提供的素材,也可以自己开发一些情境,引导学生用集合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在使用过程中熟悉自然语言、集合语言和图形语言等各自的特点,逐渐发展学生使用集合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
  (2)与以往教科书比较,函数概念的处理方式从“先讲映射后讲函数”转变为“先讲函数后讲映射”.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学生在一个丰富的具体背景上理解抽象的函数概念.函数概念的建立历来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从映射到函数(从抽象到抽象)这样的内容编排方式不能不说是引起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从丰富的背景实例出发,引导学生经历函数概念的概括过程,使学生看到函数概念就能在头脑中浮现出一批函数实例,可以极大地促进学生对函数本质的理解.如果有了对函数本质的理解和把握,那么稍做推广就可以得到映射的概念,这实际上也为映射概念的理解建立了坚实基础.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多为学生提供理解函数概念的机会,例如,提供丰富的背景素材,从具体实例的分析上升到抽象概念的理解;多为学生提供从具体问题中抽象出函数模型的机会,学习基本初等函数时,以具体函数为依托,螺旋上升地理解函数本质等.至于映射,只要让学生了解一些基本概念就可以,不做过多要求.
  教科书对反函数概念作了淡化处理,只以具体的对数函数与相应的指数函数为例进行了解释和直观说明,不讨论形式化的反函数定义,也不要求求已知函数的反函数.教学时不要对反函数概念进行拓展.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过去的教学中,教师对函数的定义域、值域问题关注过多,从某种程度上冲淡了对函数概念本质的理解,这是需要纠正的.在定义域、值域问题上,教科书只对最基本的函数提出要求,教学中也不要做拓展.应当把主要精力放在使学生理解函数的基本概念和函数思想上,以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考虑如何建立函数模型以反映实际问题中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
  (3)把握好二分法的教学要求.引入二分法的目的不仅是让学生掌握一种求方程近似解的方法,更重要的是丰富函数应用的背景,使学生在认识函数与方程的联系的过程中,加深对函数概念的理解,学会用函数观点看待和解决问题.二分法的思想(迭代、逼近等)非常重要,而且二分法中的算法思想非常明确,教学中应当引导学生通过具体操作领会这些思想,学会用二分法求方程近似解的基本步骤.
  
  3.2恰当使用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是一种有效的认知工具,能为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提供强有力的平台.本书在很多内容上都可以使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例如,在函数性质、二分法、函数应用等知识的学习中利用信息技术作图、运算、动态演示等,使学生将更多的精力用于理解函数及二分法的基本思想上;研究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的性质时,利用信息技术演示图象的动态变化过程,在变化中寻求“不变性”,以利于学生发现性质;等等.因此,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应尽可能地创设使用信息技术的情境,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加强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为了帮助教师使用信息技术,我们专门在“人教网”上提供了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信息技术支持系统”,网址是:http://www.pep.com.cn新课标教材
其他文献
一段时间以来,上海各区发展电影产业动作频频。浦东临港规划了国际影视基地,闸北区计划建立以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为核心的环上大国际影视园区,普陀区将每年拿出1亿元财政资金打造以手机电影为基础的数字园区。此外,光线影业的“上海大计划”即是在闵行浦江镇启动“中国电影世界”主题项目,打造中国人自己的环球影城……  这是否意味着,上海这座有着深厚电影情结的城市即将迎来电影产业的重新崛起?  北京的电影行政垄断地
我虽然不是天文学家,但我对云很感兴趣,与云有缘。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把观察云当作自己的一种爱好,每天有机会都会随时朝天而望,经常观察云的产生,发展,变化。在观察过程中觉得云的特点是:无中变有,有中化无,能上能下,飘逸自如。它既有规律,自然产生飘逸走动,但它又没有统一的定型规律,而是随风所欲,顺风飞翔。它从有始以来,变幻莫测,时时刻刻,分秒之间,都在变化无常,历史上没有发现也不可能存在同样的云。云层
品牌是产业发展的旗帜,是产品经营的灵魂,实施名牌战略,是进一步促进三门峡市果品产业发展,做大做强果品产业的重要举措,为全面掌握了解三门峡市果品品牌建设、运行情况,为领导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于近日对三门峡市果品产业的品牌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收获甚丰。    1 三门峡市果品品牌建设现状    近年来,为适应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三门峡市在强化、完善市场体系建设的同时,注重果品品牌建设,走品牌化、
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人们的喜好。日本的苹果生产技术对我国影响非常深远,特别是红富士苹果引进我国以来,这种影响便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近年来,苹果“开心形”技术引入我国,霎时间就传遍所有苹果产区,从专家到寻常百姓,都在谈论“开心形”,都在实践“开心形”,那么我们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呢?如何在“开心形”运用中结合我国果园实际情况,取长补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有选择的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开心形”成为目前急需
满山飘着干果、水果的清香,果园里到处是人们喜庆的笑脸。站在这里,举目四望,你会觉得每一面山坡流金淌银。然而,20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山秃岭,杂草丛生,一派荒凉。这惊人的变化是怎样发生的呢?让我们走进它、了解它——阎家店乡隔滦河村。    1、因村制宜,谋求发展    隔滦河村共有492户,1973口人,耕地面积126公顷,荒山300公顷,土地瘠薄,荒山环绕,滦河将该村一分为二,仅有一条小路与外界相通
送给十二星座的美食肉末芙蓉蛋    纤纤:天气越来越冷啦,想象一下,如果你的父母在下班晚归之后,能吃上一碗热腾腾的蒸蛋,心里该有多温暖?  热情而神秘的天蝎,最喜欢搞这样的意外惊喜了,那么现在就请他和我们一起来学做这道菜吧。  1.鸡蛋三个搅拌成蛋液(可以根据个人的食量和鸡蛋的大小酌情选用),并放人少许盐。  2.瘦肉末约一两,加少许盐。  3.少量油、芝麻。  1.将锅里的油烧热,倒入肉末炒熟,
它,一只笨笨的企鹅,刚开始,它只会变换那来种简单的头像,在面板上重复着一闪一闪的招牌动作;  它,却是一只勤奋的企鹅,一直专注于在互联网的激烈竞争中不断探索;  它引导我们去享受形象秀、空间装扮、家园设计、逗宠、在线视听等各类网上情趣:  它开发了QQ幻想、QQ堂、QQ音速以及小游戏竞技等各大绿色网游平台;  它设立了拍拍购物、财付通等培养人们财商的入门级“课程”;  它创建了多种针对不同消费需求
在中国,智慧城市俨然已经成为一种“潮流”——工信部电信研究院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底,4个副省级以上城市、89%的地级及以上城市,47%的县级及以上城市,总计311个城市提出或在建智慧城市,涵盖大中小城市和东中西部区域,预计“十二五”期间总投资或将超过1.6万亿元。  中国特色  国外智慧城市建设最早可追溯至1992年新加坡提出的“智慧岛计划”,随后很多国家和地区开始陆续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直
1 定 义  新旧动能转换是发展经济学概念。新旧动能转换即通过新模式代替旧模式,新业态代替旧业态,新技术代替旧技术,新材料新能源代替旧材料旧能源,实现产业升级,实现数量增长型向质量增长型、外延增长型向内涵增长型、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2 演 变  从有关资料显示,2015年10月,李克强总理在召开的政府会议中对当时我国经济进行了初步判断:“我国经济正处在新旧动能转换的艰难进
75%以上的学生表示,参加项目使他们对经济问题和储蓄产生更浓厚兴趣  芬兰六年级小学生有一项特殊的学习任务:用一天时间体验如何运营自己的“城市”。这看起来像一个角色扮演游戏,但芬兰教育界很重视这个“游戏”。每年有4.5万名小学生参加这个活动,费用由政府和参与活动的机构企业包办;而对学生们来说,这大概是最令人期待的“课程”了。    严肃认真地“过家家”  这是一个占地约558平方米的“迷你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