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思故乡

来源 :思维与智慧·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boh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次在语文课本上读到余光中的诗歌《乡愁》的时候,我还是个叛逆的小女生,对近在咫尺的故乡不仅没有怀想,而且还一心一意地想要离开。对于养育了我十几年的小镇,我生不出任何的感情,只想着赶紧生出一双有力的翅膀,扑啦啦飞出去。而且父母亲朋也总在耳边吹风,说起那些走出小镇去见大世面的人家的孩子,一脸地羡慕,于是一脸青涩涉世不深的我,也被这样“走出去才是英雄”的观念鼓动着,一颗心离那小镇愈加地远。
   我记得那时家族里有个叫轩的表哥,大学毕业后留在了北京,并在那里买房结婚生子。每次他回来,都会将所有亲戚逛遍,当然去哪一家都不会空手前往,总是带着这样那样的礼物。不知道大人们是否盼望着每年他返乡来,和我一样的小孩子们,却是总会倒计时计算着他来的日期,那种迫切与期盼,比对年的渴望还甚。
   小孩子盼望的当然是一份从北京带来的礼物,那种裹挟着大城市味道的糖果或者饼干,在我们吃来,因为具有梦幻般的想象,便格外甜。在我们心里,轩代表的就是一种都市的旋律,一种与可望而不可即的生活擦肩时的兴奋,一种背离小镇呼啸着冲向大城市的新鲜与激动。
   我那时始终不知道轩在回来的时候,是喜悦还是为难,总以为看到他兴高采烈地回家来,便是真的归心似箭。在给这个那个亲戚献上礼物的时候,也是真心实意,毫不计较。我用一双不含丝毫杂质的眼睛看过去,轩的回归,如此地温情脉脉,动人心弦,优美得简直似一首朴质的民歌,一嗓子吼出来,里面全是浓郁热烈火辣辣的思念。
   几年后我大学毕业,在衡量是回家乡还是留在城市的时候,全家人给出了异口同声的意见:当然是留在城市!母亲说,不为别的,就为能够在亲戚朋友间争一口气,也要留在大城市。当年轩的父亲因为轩留在了北京,在镇上走路眼睛都斜睨到天上去,以前去找他办事有求必应,现在则像个领导一样,非得等着别人送礼且说上一大堆恭维的好话才肯办事。还有那个轩,自从在北京升了职,见了人都怠慢了,去年来家空手就进门了,听说连叔叔家去都没去,不知是怕人家找他办事还是借钱,或者是人家根本就瞧不上我们这些穷亲戚了。叔叔家的小弟更是直截了当,说,以后我留在了省城,他考过去读书也有了依靠,毕业后估计我也能有点小地位,还能帮忙给他谋个职位。父亲则说,你回来了就有无穷无尽的事情等你去做,有些人还得罪不起,否则非得在小镇上让你名声坏了不可。在大城市多好,又荣耀,又体面,又安静,又省心。
   我是很久之后才体会了父亲话里的意思。那时候我已经有了一份不错的职业,也结交了一些能够办事的有能耐的社会各界人士,并因为替叔叔家的小弟办妥了找工作的事情,而在小镇上声名远扬,镇上人见到我的父母,便像见到了镇长,非要过去亲热地攀谈几句,并说如果我回去,一定要去他们家里坐坐,怎么说也要沾沾我的灵气,让孩子们全都朝我的方向去奔。而父母则在这样的夸赞与艳羡里,仿若自己有了荣华富贵,虚荣心得到极大的满足。
   但满足之后,那无穷尽的烦恼也一个接一个地来。每次回家之前,父母都会专门地交代,要至少买多少件礼物捎给邻居亲朋,礼物不必太重,但也不能太轻,否则会让人瞧不起,觉得我们家人小气。当然礼物也要根据人来分轻重高低,那些远方的,拿点糖果就可以,经常走动的亲戚则需要格外注意,不能厚此薄彼,在家族里落下话柄,惹来是非。
   当我按照父母吩咐,将买来的大堆礼物一脸笑意地送给那些亲朋时,我发现我的心里并没有太多的喜悦,我只是像完成一个任务一样长吁了一口气,并因此有过度劳累后的疲乏。而走访之后的收获,并不是乡情的温暖,而是对这种过分热络的惧怕,怕每一张笑脸后面,都有一个问题,等着“神通广大”的我去解决;而一旦拒绝,带来的则是因为不理解而生出的冷漠言语。
   我就是在那样的时候,突然地明白了轩对小镇的逃离与淡忘,明白他丰厚礼物的背后,原来是无法承受的乡情之重,明白了父亲的那句对大城市安静又省心的结语。
   原来乡愁真是一张窄窄的船票,只是这头是我,那头是人情来往,我在霓虹闪烁的都市,望着安静的小镇,却始终不敢上船,渡过看不到尽头的这片俗世的汪洋。
   (编辑 静林)
其他文献
(一)    长岛望夫崖,拣石好去处。恁大一片海滩,在我们看来全是奇珍异宝——小石子儿个个晶莹圆润,五彩斑斓,厚厚地铺在海滩上任我们随意把玩、撷取。同行企业员工几十人,有的一惊一乍:“哇!这里莫非曾经住过神仙?”有一位接着说:“这些石头子儿若拉回去铺在我们小游园、福利区,条条道路都会变成美丽的五彩路。”——他是管环保绿化的。一位有点艺术修养的员工说:“你真会糟蹋东西,这样的宝贝铺在地上岂不可惜?若
班上的一个男生字写得乱极了,我找他谈了几次话,他总是说:“老师,您的好心我明白,也很感谢;不过,现在都高中了,我想,我的字可能是没戏了。怪只怪我从小没有养成好习惯,随意懒散,邋遢成性,再改,恐怕是来不及了。”我对他说:“孩子,有你这番话,我认定,你还有戏。你怕是不知,老师在你这么大的时候,也像你一样,字写得烂透了,可我的语文老师说,给你三个月时间,字还写不好,别来见我。之后,我便坚持天天练字,想着
草原狼少有敌手,但有时候也会遇到更强劲的对手,比如猎人。在遇见人的时候,狼最惯用的逃生方法是分头逃跑,分散人的注意力,这样保证了有伙伴得以逃脱。当蚂蚁面对大火围攻的时候,蚂蚁会集中所有的力量从一个方向突围,所有的工蚁会前赴后继奔向火堆,用被烧死的尸体做垫脚石,杀出一条血路来,利用集体的力量奋力逃出火海,最终会有一定的蚂蚁得以生存,不至于全军覆没。舍小家,顾大家,是它们的生存智慧。  在草原上,食草
前不久,在广东省义务教育阶段的某学科适切教研诊断研讨会上,东莞市某初中信息化课题学校针对研究过程中出现的情况提出了几个尖锐的问题:①为了翻转课堂而制作的微课怎么又放回了课堂里?②在常规课堂中,究竟如何运用微课?③凭自己的一张嘴就能够讲清楚的知识,为什么要那么辛苦,将其制作成微课?我认为在回答这些问题之前首先应弄清楚“如何向课堂要智慧,让信息多跑路”这个问题。  玛雅人曾预言“2012年是世界末日”
● 课程标准分析  在《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标》)中,模块2“信息系统与社会”包括“信息系统概念及其特征”“信息系统组成与应用”“信息安全与信息社会责任”三部分。  對于本模块的总体要求,《课标》提出:“本模块是针对信息社会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强调利用信息系统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提升学生信息安全和社会责任意识而设置的必修模块。通过本模块的学习,学生能了解人、信息
主持人语:继教育部正式颁布《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版)》及《普通高中课程标准(2017年版)》之后,目前已完成新教材的编写修订工作。更为可喜的是国务院办公厅新近颁发了《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了优化课程实施的新举措——结合推进高考综合改革,2022年前全面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也就是在2022年之前新课程、新教材得到全面实施。为此,不少省区已经制订了全面推进新课
也许这不是大事,甚至这只是不经意间的小事,可是却比大事更能感动人,教育人。  一个星期天,送水工到老人家送水,比约定时间晚到10分钟。送水工满头大汗把水送来时,已累得满头大汗。他不好意思地解释说:“您这栋楼的电梯上午就坏了,没有办法,我只好扛着这桶水爬了20多层楼。”老人给送水工倒了一杯茶水,请他坐下休息休息。送水工憨厚地说:“大爷,我还要赶着给别人家送水呢,没时间歇息。”送水工提着空桶走了,老人
相传古时广东山区有一种怪蛇,名叫比蛇,它喜欢与人比较长短,胜了则咬人,输了则自尽。聪明的人就用伞具往头顶上冲,比蛇比不过,只得死了。可怜的比蛇至死未必明白,它不该去“比”,更不该与人去比。日月星三光,天地人三才,人属三才之列,人是万物之灵长,能去比吗?能比赢吗?  可悲的是,人类对比蛇这种比的精神却大加赞赏,效而仿之者大有人在。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就常听这样的话:“你看人家老公比你小两岁,都混上局长了
突然之间,姚晨红了,从荧屏、银幕红到了舞台。如果说《武林外传》让她小荷才露尖尖角,那么《潜伏》则使她姹紫嫣红满园春。这位在自我审美上还比较自卑的女演员,已然成为公众欣然接受的“大嘴美女”,还被粉丝亲切地称为“中国版茱莉亚·罗伯茨”。  大嘴对姚晨来说曾经是一场噩梦。她念幼儿园是上世纪80年代,那会儿香港流行米雪、内地流行赵琳这样的古典美女樱桃小嘴。所以,姚晨很小的时候,就感觉到自己嘴比较大,老有人
近日,美国学者苏珊尼诺瑟提出,美国政府在外交战略上要发挥“巧实力”,即综合运用硬实力和软实力,当用硬实力时用硬实力,当用软实力时用软实力,或是同时运用、混合运用,从而实现外交战略的转型,摆脱当前的困境。从硬实力到软实力,再到巧实力,人们对实力的认识日益深化,更科学也更全面。其实,“巧实力”并不是一种单独的实力,而是对硬实力和软实力的巧妙使用。不仅一个国家的外交有“巧实力”,军事有“巧实力”,每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