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wroot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改实施以来,高中数学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更加注重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灵活运用。本文从高中数学的学习特点、培养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性及培养策略方面进行了粗浅的分析。
  关键词:高中数学;培养;思维能力;策略
  G633.6
  在高中阶段,数学教学的知识积累深化,老师除了要教会学生应试教育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打开思路,不断增强学习能力,不断增强创新能力,从而提高数学学习效果。
  一、高中数学学习特点
  (一)体系深、难度大、灵活性更强。高中数学在初中的基础上,知识的难度增大了,从粗浅向艰深过渡,灵活性也更強。[1]在这个阶段,有些基础较差的学生在初中能跟上教学脚步,到高中就慢慢落在了后面,出现畏难情绪,甚至因为失去学好数学的乐趣和信心,导致数学成绩下降从而整体的学习成绩下滑迹象。
  (二)数学成绩差距较大。高中是学生数学成绩分化严重的阶段,数学思维能力在其中起了重要的作用。由于一些老师不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学生在初中之前靠死记硬背填鸭式的教学体会能够胜任的考试,到了高中则开始行不通。陷入学习方式不当的死循环,让这些学生感觉数学是一门“天书”,学起来很困难,与成绩好的学生差距越来越大。
  二、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所谓逻辑推理能力,是指人在处理纷呈杂乱的各种事务时候,所作的推理、判断再而做出的决定。[2]数学的学习特别看着逻辑推理,在做题过程中,必须对题目的概念、条件、适用原理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判断、计算,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这个过程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也是对学生的整体思维能力的锤炼。
  (二)有利于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的灵活性。所谓“授人与鱼,不如授人与渔”,数学思维能力即是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渔术”。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过程,会让学生主动去思考和推敲,不断地转动大脑,提高灵活性。即使遇到多变的题型,也能用掌握的数学思维能力去解开。
  (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数学思维能力的“初级阶段”是学生通过经验猜想题目中的各个条件,逐一推理。数学思维能力的“高级阶段”则是一种创新,是对题目进行习惯性猜想,创造性地巧解题目,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策略
  (一)优化课堂内容,激发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课堂上,对该课程感兴趣的同学能够集中精力,跟随着老师的节奏去探索思考,甚至在空闲时间也愿意花时间精力去主动钻研。因此,要学好高中数学,就要在提高学生的数学兴趣上下功夫。数学的学习兴趣和数学思维的培养上是相互促进的关系,一方面,数学学习兴趣会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养成;另一方面,拥有较好的数学思维能力会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老师要不断探索优化课堂设计,将数学的知识性与趣味性、实用性相结合,倡导学生互动参与教学内容,开发学生的求知欲,也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提供探究平台,注重差异性。高中数学学习能力的评判标准之一就是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探究能力。[3]它是指在数学任课老师的引导下,以探究态度对具体的数学题目的钻研。探究思维是培养数学思维的重要方式,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解剖从概念到结论的成型过程,帮助学生分析数学题目的解题思路,探究不同的路径,最终得出正确答案。因此,高中数学老师应该多给学生提出探究性的课题,让学生在自主发挥的探索过程感受数学的魅力,加深理解能力更好地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在倡导学生探索过程,要注重学生学习水平、理解能力、知识掌握程度的差异性,因材施教,设置不同难度的题型,找到每个学生的发挥空间。
  (三)举一反三,锻炼灵活性。同一道题目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去理解探索,能否举一反三地灵活应变,是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提升的重要特征。对于不会的问题,可以尝试“套路”,从某一个角度解答,举一反三;对于会的问题,则要从各个角度挑战不同的解题思路。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不可能一蹴而就,都是在大量的练习解题来进行锤炼,而这个解题的过程就是数学思维能力的锤炼过程。在日常教学中,老师要发挥作用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度思考,把潜在的内容提炼出来,把不同的解题方式罗列出来进行对比,探究哪一种解题思路最准确高效,是否可以通过解析论证加以说明。
  (四)善于总结反思,从经验中发现不足。数学是一门逻辑缜密的有规律的学科,是否善于总结,在练习中反思,从经验中发现不足,进而提高,是学好数学,提高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方式。老师要引导学生总结反思,理顺思路,发现各个题目的解题中存在的规律,形成发散思维。再遇到类似问题,就可以高效率的进行解答,解决问题。在日常教学中,学生在解答完毕一个题目时,老师可以要求学生谈谈解题思路或答题感受,并做好必要的记录。
  参考文献:
  [1]吴水龙.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尝试 [J].学周刊 ,2016(7).
  [2]靳峰娜.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数学思维能力的实践探析 [J].才智,2015(4).
  [3]李建富,徐双婷.谈高中数学教学中促进数学思维的培养[J].现代阅读,2015(10).
其他文献
摘 要: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教师要特别注意学生的差异,进行“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始终以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最优化发展为目的,特别是对中下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的原动力,从而提高学习成绩,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 分层教学 学习兴趣 教学效果  G623.5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教师要特别注意学生的差异,进行“因材施教”。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素
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要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的知识了解这个世界,总而言之,数学无处不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以及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既是数学教学目标之一,又是提高学生数学素质的需要。卓越的课堂是教师的梦想,也是学生、家长以及学校的希望,它不仅可以减轻老师的教学压力,也可以降低学生的负担,本文就打造小学数学卓越课堂展开论述。  关键字:小学数学;探索;卓越课堂  G623.
摘要:在小学教学领域中,数学是人类文化宝库里的一块瑰宝,当代教育改革以来,教师越来越关注数学思想方法的研究及渗透,小学数学的思想方法是学生们对数学的内容和理论在本质上的认识,指在某些具体的数学认知中提炼出来的某些观点。因此,小学数学的思想方法在对学生学习数学上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数学;思想方法;研究  G623.5  随着当下改革时代的发展,教师非常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研究及渗透,所以在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创新,计算机网络技术不断进步,计算机在人们生活、娱乐等方面的应用也愈加广泛。中专院校作为计算机专业的培训机构,其教学与发展离不开计算机技术的更新与发展,如何做好计算机教学是新时代中专院校面临的问题。本文对中专院校计算机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了分析与研究,供相关教师进行参考。  关键词:中专院校;计算机;教学手段;方法创新  TP3-4  引言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不断发
长期以来,“应试教育”思想对我国基础教育产生严重影响,导致教师在教学中只重知识,不重能力,只重灌输,不重启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意识受到压制,成为学习的“机器”。新课标指导
摘要: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提升,在这种模式中,教育体制也在不断的进行完善。在現有的社会背景中,“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发展战略正在进一步的落实,这种逐步推进的现状使得相关的教育机构也进行了相关问题的研究,之前传统教育形式已经不能适应现在的社会人才需求状况,对于新型人才的培养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缺陷。小学數学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也应该适应现在的社会发展趋势,培养学生提问能力,在这种能力展
近几年来人们加快了雷公藤药用价值方面的开发利用。然而,雷公藤根生长周期长,6年生以上植株的叶片才能采摘利用,因此,野生雷公藤已很难满足市场的需求。为了满足需求,福建泰
杨树(Populus spp.)在林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转基因生物技术在杨树遗传育种中的应用加速了其优良新品种的选育过程。然而由外源基因可能引起的转基因生态安全问题成
G623.5  现今教育热门话题之一就是有效教学,怎样的课堂教学才有效呢?一位教育专家曾经说过:“教学有没有效率,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一节四十分钟的课,如果学生学得很费劲,毫无什么收获,那就是无效或低效教学,就达不到教学的有效性了。作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也一直在探究怎样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根据学
摘要:在新的形势下,社会对人才培养需求随之发生转型。要满足人才培养转型所需,必须要改变高中教学模式。对于高中数学而言,枯燥抽象的理论知识让学生失去信心,大多数缺乏数学学习的兴趣。而创设情境教学实施之后,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了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因此高中数学教学中,探讨创设情境是一门重要课题。本文是笔者结合自身经验,探讨创设情境对高中数学教学所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创设情境;高中数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