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消化道出血的急救与护理措施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F123456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出血,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和胰、胆道等病变引起的出血,及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病变出血。大量出血是指数小时内失血量〉1000ml或循环血容量的20%。它是临床常见的急症,病情危重,如不及时抢救,可危及生命。对此类病人实施系统的整体护理,可提高治疗效果,促进病人恢复。
  【关键词】上消化道出血;病人; 护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0416—02
  【病因】
  1.上消化道疾病
  (1)胃十二指肠疾病:临床最常见的病因是消化性溃疡 。
  (2)食管、空肠疾病
  2.各种原因而致的门静脉高压引起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
  3.上消化道邻近器官或组织的疾病
  (1)胆道出血
  (2)胰腺疾病累及十二指肠:如急性胰腺炎并发脓肿破溃、胰腺癌等。
  4.全身性疾病
  (1)血液病: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
  (2)血管性疾病:过敏性紫癜、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等。
  (3)应激性溃疡
  (4)其他:尿毒症、流行性出血热、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结缔组织疾病等。
  以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和肝硬化所致食管一胃底静脉曲张破裂为最常见 。
  【临床表现】
  1.呕血与黑便为上消化道出血特征性表现。
  呕血:
  (1)出血量大,可呈鲜红色或暗红色。
  (2)出血量不大,血液受胃酸作用而形成正铁血红素,则呈褐色或咖啡色 。
  黑便:
  (1)原因:血红蛋白的铁质经肠道内硫化物的作用,形成黑色的硫化铁 。
  (2)颜色:排出的粪便 漆黑发亮,称柏油样粪便 。
  2.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急性大量出血,循环血容量可迅速减少,致使周圍循环衰竭,心排出量降低,可出现一系列表现,应警惕并发急性肾衰竭。
  3.氮质血症:血尿素氮常增高,称其为肠源性氮质血症。
  原因:上消化道大量出血后,大量血液进入肠道,血液中蛋白质的消化产物在肠道被吸收引起。
  4.发热:多数病人在24小时内出现低热 ,一般不超过38.5℃,可持续3~5天。
  5.血象变化
  1)一般出血3~4小时后可有贫血
  2)24小时内网织红细胞可增高,随着出血停止,网织红细胞逐渐降至正常。
  3)白细胞计数也可暂时增高,血止后2~3天即恢复正常。
  【治疗原则】
  1、体位与休息 大出血 时病人应取平卧位并将下肢略抬高,以保证脑部供血。呕吐时头偏向一侧,防误吸或窒息。吸氧。神志清醒者,绝对卧床休息,不可自行入厕,以防晕倒。
  2 、立即建立静脉通道 大出血时应以粗针头建立两路静脉,输液开始宜快,同时抽血,做血型及血交叉鉴定。为输血做准备。遵医嘱给予抑酸、止血、补充血容量等治疗。
  3、病情监测
  1)监测指标 (1)监测生命体征 尤其注意血压和脉搏的变化,出血量大时,每半小时监测一次,同时做好记录 (2)精神和意识 观察有无精神疲倦、烦躁不安、嗜睡、表情淡漠、意识不清甚至昏迷等 。 (3)观察面色、皮肤、甲床色泽,肢体温暖度及颈静脉充盈情况。 (4)准确记录出入量。已有休克时,留有导尿管,测每小时尿量,应保证>30ml/h 。 (5)观察呕吐物及粪便的性质、颜色和量 。 (6)定期复查红细胞计数、血细胞比容、血红蛋白、网织红细胞计数、学尿素氮,了解贫血程度、出血是否停止。 (7)监测电解质和血气分析的变化 。
  2)出血量的估计: (1)大便隐血试验阳性提示每天出血量>5~10ml (2)出现黑便表明出血量>50~70ml (3)胃内积雪量大250~300ml时可引起呕血 (4)一次出血量在400ml以下时,可因组织液与脾贮存血补充血容量而不出像全身症状。 (5)出血量超过400~500ml,可出现头晕、心悸、乏力等症状。 (6)出血量超过1000ml,临床及出现急性周围循环衰竭的表现,严重者引起失血性休克 。
  3)继续或再次出血的判断: 观察中出现下列迹象,提示有活动性出血或在此出血 (1)反复呕血,呕吐物有咖啡色转为鲜红色; (2)黑便次数增多且粪质稀薄,色泽转为暗红色,伴肠鸣音亢进 (3)周围循环衰竭的表现经不补液输血而未改善,或好转后又恶化,血压波动,中性静脉压不稳定。 (4)红细胞计数、血细胞比容、血红蛋白测定不断下降,网织红细胞计数持续增高。 (5)血尿素氮在足够补液、尿量正常下,持续增高或再次增高, (6)门脉高压的病人原有脾大,在出血后肠暂时缩小,如不见脾恢复肿大亦提示出血为止
  4)原发病的病情观察: 如肝硬化的患者并发出血,应注意观察有无并发感染、黄疸加重、肝性脑病等。
  4、饮食护理 急性大出血伴恶心呕吐者应禁食。少量出血无呕吐者,可进温凉,清淡流质。这有利于消化性溃疡的愈合。
  5、心理护理 安慰患者,安静休息,避免紧张,抢救应迅速而不乱,避免给患者带来紧张感觉。经常巡视,大出血应陪伴病人。出血后,应及时清除血迹、污物,以减少对病人的不良刺激
  6、加强基础护理 限制活动期间,协助病人王城个人日常生活护理例如进食,口腔清洁、皮肤清洁、排泄等。同时加强陪护,注意安全感。
  7、三腔二囊管的应用护理 对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患者,大出血时应积极备好三腔二囊管。插管约65cm时抽取胃液,证实在胃内,先向胃囊注气150~200ml,夹紧管口向外缓缓牵拉。如未止,继而向食管气囊注气约100ml,封闭管口使气囊压迫食管下端的曲张静脉。气囊压迫一般约3~4天。 出血停止后,放出囊内气体,保留管道24h,如无出血可拔管。拔管前口服液体石蜡20~30ml,充分润滑胃管后,缓慢轻巧拔管。
  8、健康指导
  1 一般知识指导 ①注意饮食卫生和饮食规律,避免过饥或暴饮暴食; 避免粗糙、刺激性食物,或过冷过热、产气的食物、饮料;应戒烟、戒酒②生活规律,劳逸结合保持乐观情绪,保证身心休息避长期精神紧张,过度劳累③按医嘱用药,以免用药不当。
  2 积极治疗原发病,并针对原发病进行相关指导。
  3识别出血并及时就医教会病人及家属学会早期识别出血征象及应急措施:出现头晕、心悸等不适,或呕血、黑便时,应立即卧床休息,保持安静,减少身体活动。及时送医院救治。慢性病应定期门诊随诊。
  参考文献:
  [1] 黄小珍;杨梅艳;;37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急救与护理[J];吉林医学;2011年20期
  [2] 马桂瑞;;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年18期
  [3] 张爱荣;别会鑫;王荣;胡海燕;;上消化道出血的急救与护理[J];吉林医学;2011年26期
其他文献
【摘 要】目的:探讨白血病化疗后并发口腔溃疡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对我院40例白血病化疗后并发口腔溃疡患者进行心理、饮食、药物治疗等方面的护理。结果:经过一周系统合理治疗及护理,68例患者中,治愈55例,好转11例,无效2例。有效率97.06%。结论:采用综合护理措施,可降低白血病患者化疗后口腔溃疡发生率,减轻损伤程度及症状,减轻痛苦,提高治愈率。  【关键词】白血病;化疗;口腔溃疡;护理  【中
期刊
【摘 要】分析新护士轮值夜班的安全隐患,提出相应的对策,强调应建立夜班准入制度、重视加强新护士夜班能力培养、加强夜班安全管理,以提高夜班护理质量。  【关键词】 新护士;夜班;安全隐患;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0407—02  作为综合医院,夜间护士工作量大,要求值班护士应具备敏锐的观察力、独立的处理能力、过硬的技术操作能力[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0406—01  消化性溃疡包括胃溃疡和十二指溃疡,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病。该病多发于秋冬和春夏之交,且男性发病比例较高。相关资料显示消化性溃疡的病因与胃酸分泌过多,饮食不当,免疫功能异常,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精神因素相关。该病的临床特点表现为:上腹疼痛,反胃,嗳酸,恶心,呕吐,疼痛特点为长
期刊
【摘 要】目的:对产科护理工作中的存在的安全隐患与预防对策进行探讨。方法:通过问卷调查患者满意度进行统计。结果:观察组比对照组患者满意度高23.1%。讨论:以影响产科护理安全隐患的因素出发,确定合理的预防对策。结论:安全隐患预防对策的应用能够有效的降低产科护理中不安全问题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率。  【关键词】产科护理;安全;隐患;预防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
期刊
【关键词】回族孕妇;膳食营养  【中图分类号】R2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0404—01  孕妇是处于特定生理状态下的人群,由于生殖器官及全身改变、胎儿生长发育等,与非孕妇同龄相比,均需要更多的营养。目前,早产、低体重、出生缺陷仍然是婴儿的主要死亡原因。回族孕妇,加之饮食习俗和地方差异,她们的膳食营养状况仍应引起产科和营养工作者的关注。本文就宁夏石嘴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对不同症状的精神病人开展心理护理。方法:根据精神病人不同症状如自杀自伤、兴奋躁动、拒食拒药、紧张木僵、痴呆以及恢复期病人的不同病态心理活动,运用视、听、触、问及灵活多变的沟通技巧,观察和掌握病人的心理活动,有针对性的选择适当时机进行心理护理。 结果:有利于缓解精神病人的精神症状、预防复发及精神衰退。结论:加强精神病人的心理护理,有利于精神病人的早日康复。促进病人的身心健康,尽快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强化营养护在老年妇女髋骨骨折围手术期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收治的145例老年妇女髋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72人和对照组73人,在入院时测量两组患者骨密度值。入院期间对两组患者展开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强化营养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骨密度值变化、住院天数、并发症、死亡率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营养强化护理能够提升患者骨密度、缩短住院时间、减轻并发症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0409—01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主要慢性并发症之一,是以糖尿病并发的血管,神经病变为基础,引发足部麻木,疼痛,皮肤溃疡甚至肢端坏死等病变的总称,是糖尿病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据报道,我国糖尿病足发病率为0.9%-14.5%,而截肢率约为30%-75%,它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并给家庭,社会造成极大的社会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型切除吻合术(PPH)的观察与护理。方法:对我院2008年7月至2013年8月,共收治开展该项手术316例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情况进行回顾分析,主要是术前心理护理、肠道准备、术后排便护理、饮食指导及并发症的预防。结果:做好围手术期病人的护理,可以保证PPH手术的顺利进行及恢复。结论:PPH手术具有创口小、疼痛轻、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安全性高等优点,受到广大患者的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骨科患者护患关系信任度的影響,提高骨科护理质量。 方法:分析影响护患关系的因素,针对这些因素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结果:骨科患者护患关系信任度大大提高。结论:科学、系统的护理干预对骨科患者护患关系信任度有很大影响。  【关键词】护惠关系;和谐;护理质;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0388—02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