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Flash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来源 :教育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kun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这篇文章从Flash教学实际出发,用事例来分析说明信息技术教学不仅考验教师的智慧,更考验教师的情感投入,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创新能力 教学 设计 乡村月夜 情感
  
  Flash教学主要是让学生学习平面动画设计。用Flash制作的动画文件容量小,便于在互联网上传播。鉴于此,中学生对这一软件的学习普遍感兴趣。他们在学习中,每掌握了一种动画制作的方法都感到很欣慰,而且他们还把制作成功的作品放到了自己的电子文档或QQ空间中,在网络上互相传播欣赏,以此表达各自的思想情感等。我们老师应抓住学生们的这一特点,不失时机地深入挖掘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例如,在“工具箱”的教学中,箭头工具的使用有三种方法:第一,选中作用;第二,移动作用;第三,改变图形形状作用。尤其是第三种作用的应用,用事例启发学生如何实现图形的形状的再创新。就拿一个圆来说吧:本来画的是一个圆,我们把箭头工具移到圆的上边线,按下鼠标的左键往上拉,就可以产生一个桃形、花蕾形、火焰形;如果我们把箭头工具移到圆的下边线,按下鼠标的左键往下拉,就可以产生一个女性的背面发型。如果稍为改变一下鼠标往下拉的方向,如偏左,或偏右拉,就可以产生发型被风吹起的动感形状,略作修改就可以产生多种动感发型。这个时候会对学生带来很多遐想:究竟这个少女的样子如何?这样不断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进而不断进行再创造的过程。
  广西版《信息技术》八年级下册,〈主题一 逐帧动画制作〉“任务三 制作简单动画”中有一个‘做中学’:制作一幅《花的海洋》图画,如下图所示。
  本图由背景色和前景色的小红花两个部分组成(参见课本第10页)。课本在介绍制作花瓣元件时比较粗略(详见课本第12页)。课本没有更多地介绍混色器的使用方法。比如:色标的功能作用,如何添加色标,减少色标,去除色标以及RGB颜色的调配,Alpha值的等。我在教学生绘图中,即时穿插扩展了这些方面的知识和方法,令学生在惊叹中找到了灵感,跃跃欲试,那兴奋状不言而喻。
  在制作了花瓣元件后,接着做花朵元件。制作花朵主要是用变形工具设置变形参数来完成。我在教学生学习这个内容时,一方面保持了课本的方法,另一方面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首先是引导学生展开联想,联想到满山遍野的鲜花,联想到花与花的不同特征、不同形状,开花的程度不一,花瓣的多少数量不等。然后强调学生在制作花朵的时候如何相应的采取不同的方法。比如,我在讲完了课本制作花朵的方法同时,我启发学生把花朵进行叠加,进行不同程度、不同角度的变形,探究各种花朵形状制作方法。此外还启示学生可以采取笔刷工具来制作,以及点拨演示给学生如何制作。通过上述制作方法的扩展练习,再以“驱动任务”的方式布置学生“作品任务”,教师巡查辅导。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而且扩展了学生的操作智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我们教师在动画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把握基本的制作方法,而且要善于调动学生的思维想象,深入扩展丰富制作方法,让学生在头脑中具有独立的画面的同时,还会懂得选择调整自己的制作方法,以达到画面艺术、情感、创新的高度统一。
  例如,广西版《信息技术》八年级下册《乡村月夜》的制作,如下图,具体的制作过程,我认为可以分四步:
  1. 启动Flash,创建背景:文件→导入→打开外部库→打开《乡村月夜》库文件→选背景图片→拖入至舞台→在第100帧插入帧。
  2. 添加图层2——命名:月亮。
  ①选中第1帧,在背景上角画一个椭圆,设置为浅黄色渐变。
  ②分别在30、50、70、85帧处插入关键帧,把月亮向左边移动相应的位置,再进行补间动画。
  ③在第100帧插入关键帧,插入文字:“月夜”并选中,分离2次→再与月亮所在的帧进行补间。
  3. 添加图层3——制作星星图层。
  ①选中第1帧,用多角星形工具画五角星(注意选项设置),从东向西画5个。
  ②选中图层3(或用变形工具把五角星全部选中)→右键→时间轴特效→变形/转换→转换→持续时间100帧数,方向选向西→确定。
  4. 保存,测试影片。
  在这一幅《乡村月夜》的教学创作中,首先要启发学生对夜景的感受:乡村学生对乡村夜景最难忘的感受,城市学生对城市现代信息元素独特视觉感受。你想表达什么就选择什么样的背景。背景的来源,你可以亲自去拍摄,也可以上网去找,也可以自己设计。这样在学生的头脑中就有了多元化、视觉化、立体化的创作映像,收到异彩纷呈的效果。
  有了这个做基础,进入月亮层的创作时,学生心里就有底:这个月亮怎么画,画成什么样?月亮的光影效果如何设计?画出来后能否表达自己想表达的意境?教师除了给学生提供技术支持外,更要引导学生进入情感的表达,让学生完全进入创作的愉悦中。
  星星的多少,还是满天星光,或者是星星出现的间隔时间的长短等,也都相应的表达作者的一种心情。比如,漆黑的夜空中渐渐地出现了一颗星星,这颗星星还眨巴着眼睛,随后无数的星星出现了。这也是表达了作者一种期待的喜悦心情。
  信息技术教学不仅考验教师的智慧,更考验教师情感的投入,作为信息教师要立足信息的前沿,不断地虚心接受来自各方面各领域的知识,不断更新提高信息技术的应对和处理能力,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注释:①《乡村月夜》中的背景图片来自广西科学技术出版《信息技术》八年级下册的教学辅助素材。
其他文献
所谓人性,是指人作为一类存在物生而固有的普遍本性。人性论是中国古代哲学史上争论最多、涉及范围最广的问题之一。关于人性论有各种不同的主张。本文就以先秦时代的性善论略谈对当代德育的启示。  一、性善论与德育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孟子认为,人性是指人的道德属性:仁义礼智,是人类所独有的。他说:“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弗思耳矣。”①
【摘 要】 要改变传统课堂“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将课堂教学变成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和社会实践,笔者根据教学中的经验,从四个方面做出了阐述,力争达到思想品德课导知、导能、导行的教学目的。  【关键词】 课改 思想品德 课堂教学 探索    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的主阵地,思想品德学科课时较少,学生重视程度不够,学习兴趣不浓,在新课改形式下要从课堂教学改革入手提高课堂效率,我认为应从以下四方面做起。  一、
人性的不完全理性以及工作的琐碎性,要求高校辅导员必须赢得学生情感的归属才能事半功倍.赢得学生情感应探索有效的路径:以高度的敬业精神、良好的人文修养、艺术的言谈举止
将基于传感器信息的智能型开放加工系统应用于曲面的高精度加工 ,提出了曲面加工误差的动态补偿方法。为预测加工误差的补偿量 ,建立了刀具弯曲模型 ,分析了刀具弯曲对加工误
新课程倡导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作为班主任,我一直以此作为教育的崇高目标,竭力打造一个优良的班集体.然而,班级里面几个脾气很倔的学生似乎总是在唱反调,时常会弹奏
英语学科教学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教学大纲中指出,教学中应该遵循英语教学规律,寓思想教育于语言教学之中。在课堂教学改革过程中,既要注意遵循语言教学的规律,巩固、扩大学生的基础知识,发展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培养他们的交际和阅读能力;又要注意将思想品德教育贯穿于外语教学之中。现行的高中教材的课文所涉及的题材比较广泛,有的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有的是人类所共同关心的问题,具有时代性、思想性、知识性和真
近年来,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呼声也越来越高。由于中国教育界长时间地忽略了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而且由于认识上面的局限,对“心理健康”问题谈虎色变,虽然现在许多中学开设了心理健康课程,但单纯的心理健康课已经不能满足学生需要,而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极度紧缺,要在短时间内使大部分的学校师资配备实现到位,这显然是不切实际的。那么在这个过渡的时期,如何
“爱”是一切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在2008年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第三条提出:“关爱学生”,即教师应该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在班级管理中师爱是无处不在的,时刻需要爱的种子。从2008年雪灾到汶川大地震,让我们想到人间有爱,体会到“大爱无疆”的伟大精神。我理解的“无疆”是无边界、没有领域限制的爱。不管是本地生还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的确,情是开启人们心扉的一把钥匙,情到之处,金石为开。几年的班主任工作,使我深深感受到“以情感人”是教育学生的根本方法。爱学生,是一个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和灵魂,它可产生巨大的力量,拉近与学生的距离。班主任要树立以人为本的先进理念——视学生为朋友、为知己、为亲人,一切为了学生,真正把学生的全面发展当作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做。  一、以学生为本,以“
新生的入学教育,是中职学生入学的第一课,对新生入学后的学习、生活等方面都将产生比较大的影响。如何做好新生的入学教育,是引导中职学生树立信心,完善人格、勤奋学习,争做合格中职生的关键。  1. 抓好新生入学军训教育  开学初,学校统一为新生安排了为期一周的军事训练,通过军训,既可以磨炼学生的意志,增强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培养学生的自立能力,更重要的是为新生的规范管理起好头。同时班主任利用军训的机会,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