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动杭州社区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及其服务职能提升的建议

来源 :经营管理者·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8011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养老事业发展的不断深入,如何做好社区养老服务,推进现代社会养老服务模式新发展,已成为现在城市养老的重要课题。本文就杭州市社区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开展问题进行探讨,在论述中本文首先就社区养老服务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如何推进杭州市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提供了一些建议和举措。
  关键词:杭州市 医养结合 养老模式 服务职能
  目前杭州市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社区养老受到社会大众欢迎,其原因一是社区居家养老能够有效的缓解政府及社会养老服务机构“人多床位少”的负担,在方式上更能突显人性化,满足老人对家的依恋感;二是社会养老服务价格较高,大部分家庭经济能力负担不起,而社区居家养老不仅费用低,而且形式多样,老人生活空间更为自由,但是就社区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现状来看,因为医疗设施还不够充分,医养结合养老的专业队伍人才缺乏等问题,使之在当前开展中还有待进一步探索。
  一、杭州市社区养老服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随着杭州市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在市委市政府及各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下,杭州市在探索社区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取得了一些成绩,如余杭区杏林街道针对居家“空巢老人”指派专门巡查员到老人家里跟踪巡查;上城区则成立了首家社区养老服务机构——杭州市海晴养老院,上门为居家老人测量血压,配营养餐等,并为老人建立健康档案。但杭州市社区养老总体上还处于起步探索阶段,在其服务体系建立和规范上存在一些不足,具体如下:
  1.基础设施有待提升,社区养老机构参差不齐。杭州市社区养老机构功能设施参差不齐,有些长期缺乏家人看护的居家老人生活存在隐患,曾有有独居老人在家中死去很久才被发现的情况,尽管是极个别现象,但却令人深思。此外,通过调查发现,目前杭州市在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发展中,大多数社区虽然有养老服务场所,但由于缺乏医疗护理专业人才、运营管理模式不成熟、社区养老服务需求分散及医保结算不统一等,给社区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带来诸多不便,难以形成服务的规模化。
  2.医保结算是难点,尚无规范的医保结算方式。现阶段,“看病的地方不能养老、养老的地方不能看病”的现象仍较为普遍,医疗与养老难以真正结合在一起,导致医院成为很多老人在生病时候的长期居住生活的地点,从而让医院本身就很有限的资源更加紧缺了,让有限的医疗资源无法有效地给予那些真正需要的病人。面对“医养结合”的众多政策,无论是社区还是机构养老,都面临诸多医保问题。如医保基金账户资金难以承担巨额的医疗费用、“套保”现象的大量出现使得大量医疗资源浪费及法律保障方面的缺失等等。
  3.专业化水平不足,社区养老服务不够专业。就目前杭州市部分社区养老机构的经营来看,一方面老年护理人员队伍不稳定且欠专业,难以胜任专业护理工作;另一方面,老年人文体活动的开展也多局限于日常棋牌类,没有为老年人的文体生活营造很好的活动及参与的氛围;第三是社区养老服务在老年人的档案管理上也不够规范,没有完善的统计归档管理机制。此外,在城市社区养老服务中,还缺乏专业的医疗队伍,这对社区老年人实现医养结合式养老带来了一定的困境。因此,在该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二、推动杭州市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必要性
  老龄化的不断深入,且老年人群体成为社会的主导型和利益性群体,倒逼社会资源向着和老年人的生活与发展息息相关的养老、医保、服务和环境等领域优化配置。
  近年来,我国涉及老年人的政策逐步影响着不同的方面,意图从整体上、在多个领域改变老龄化的社会现状,2016年,民政部、国家发改委《民政事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民发〔2016〕107号)指出统筹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资源布局,支持养老机构开展医疗服务。重点发展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增加养护型、医护型养老床位,提高养老服务有效供给。由此可以判断出政策引导的方向,即对相关产业的开发和运营进行指导,在学术的领域进行求索和研讨。从目前杭州市养老模式现状来看,杭州市一些地区也在积极尝试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探索,如此,这将对眼下杭州市老龄化课题的解决具有深刻的指导性意义。
  三、关于推动杭州市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开展的相关建议
  1.政府主导,健全“医养结合”要素。“医养结合”政策的实施需要民政、卫生、社保等多个部门的通力协作,很多相关的法规制度都需要做出相应的整改,需要每一位社会公民贡献自己的力量。在这个过程中,政府起到统筹全局的作用,充分发挥市场功能,增加市场的产品数量,确保市场的需求能够在第一时间内得到满足,同时呼吁所有社会公民积极参与进来,贡献自己的力量。建议尽快形成完善的“医养结合”法律保障体系,并推进相应的扶持政策的实施;建立完善的评价评估体系,形成良好的准入、评价、评估、培训及管理体系,为医养结合政策真正落实做好保障;正确认识到老年人群体的特征,结合老年人的心理、生理特点,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地实施个性化养老服务;加强“医养结合”服务机构的规范管理。
  2.积极转变观念,助推“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医养结合的真正落实,需要正确处理好医与养的关系,对于失能、半失能老年群体,必须重视养老过程中康复医疗;对于大体量的年轻老人,要更加注重科学养老、心理需求,注重养老知识的宣传、指导,而不能濫用医疗。政府需要尽快制定医养结合政策落地的细则,规范养老机构的医疗设施建设,规范社会力量参与,引导养老机构走向医养护一体的发展和,支持有条件的社会资本创办的医疗机构,并聘用医疗专业人才为社区老年人养老提供更好的健康服务水平。
  3.创新订单培养,打造养老服务专业人才队伍。医护和养老相结合的养老模式的运转需要一些具有相应从业资格证书的医生和护理人员的鼎力支持。只有那些深入理解和把握老年人的日常病症的诊疗和救治措施的医生和护理人员,才能给予老年人品质优良的医疗呵护。可以探索养老机构与专业的医护相关高等院校形成一种长期的人才培养和交流互动关系,通过“订单培养”等方法将一些关于养老服务的专业设立在医药高等学院和学校中,培养具有相关专业资格的职业医师和护理人才,使之流通到养老的单位中,培养具有各科全面知识的医生和具有高品质的专业人才使之流通到医疗保健机构中。
  综上,通过文章对杭州市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探讨,本文认为杭州市在该方面所做的工作仍任重而道远,就医养结合发展模式来看,还需要在人才队伍建设、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创新以及评估体系、评价体系建立等方面深入探索,通过本文探讨,旨在希望推动杭州市社区养老服务事业的发展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四、结语
  推动城市社区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发展,不仅是现代养老服务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也是推动我国城市现代化进程的重要举措。就杭州而言,随着G20国际峰会的召开,其在国际知名度不断提升,更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推进工作。因此,通过本文的论述,综上,一方面为探索杭州市社区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创新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同时也为完善杭州市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提升社区养老服务水平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孙华清、孙华敏.对推进我国健康老龄化和积极老龄化的思考[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07) .
  [2]孔荣.浅谈“健康老龄化”[J].邯郸大学学报. 2000(02) .
  [3]鹿立.健康老龄化:老龄社会的基本发展诉求——评《健康老龄化研究》[J].东岳论丛,2013(05) .
  [4]黎文普.人口老龄化与健康老龄化的相关政策思考及对策[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03) .
  [5]顾栋.政府在促进健康老龄化方面的责任[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8(08) .
  [6]青时.浙江尝试健康老龄化干预[J].老同志之友. 2008(06) .
  [7]林娴、罗格莲.关注老年人心理 实现健康老龄化[J].中国集体经济,2016(22) .
  [8]钱军程.中国健康老龄化政策方略之我见[J].老龄科学研究,2016(06) .
  [9]史楠、刘柏霞.健康老龄化与辽宁医疗保健服务业发展研究[J].当代经济,2009(24) .
其他文献
摘 要:目前世界灭火救援领域中,高层建筑火灾的扑救工作是公认的难题之一。作为高层建筑中主要类型之一的高层办公类建筑的火灾扑救工作亦应加大重视力度。本文针对高层办公建筑火灾时疏散困难、火灾蔓延快、烟气多、扑救困难等特点,在灭火救援预案方面,针对灭火救援预案的作用、制定灭火救援预案时的影响因素、灭火救援预案的制定等进行分析。  关键词:高层办公建筑 灭火 救援 预案  随着城市高层建筑数量的逐年增加,
期刊
摘 要:消防灭火救援装备是决定一个部队战斗力的重要影响因素,灭火救援装备的优化是消防部队提升战斗力的必要保障,对灭火救援中高效快速控制火情、挽救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灭火救援装备存在的结构发展不平衡、装备发展不完善、装备技术管理水平有限等问题以及在灭火救援装备优化的过程中需考虑公共消防基础设施薄弱、装备型号且匹配不理想、科技人才隊伍的建设等影响因素的分析,为更好地实现灭火救
期刊
摘 要:上证50和中证500指数期货于2015年4月16日正式推出。推出后的几个月时间内,伴随着整个大盘的剧烈震荡,上证50指数和中证500指数现货都发生了剧烈的波动。本文从该研究背景出发,借助这两个指数日交易数据,分别采用加入虚拟变量的GARCH模型,对这两只股指期货的推出对股票现货市场波动性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股指期货的推出在在短期内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股票市场的波动性。  关键词:上证5
期刊
摘 要:根据多层教学测评对本科院校的新要a求,本文详细提出了二级学院档案材料收集、立卷和归档的流程图和具体内容;同时也设计了档案文件查询管理系统,以期为广大师生和社会提供便捷服务。  关键词:多层教学测评 档案管理内容与模式 二级学院  工一、引言  高等学校是一个国家高素质、高水平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基地,其教育水平的高低关乎一个国家、民族和社会的未来。我国高等学校的基本职能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
期刊
摘 要:伴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数字化技术和相关项目融合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不仅要建构系统且完整的管控基础,也要针对实际问题进行集中处理和综合维护,积极挖掘大数据的实际优势,确保管理结构和管理效果的最优化。特别是近几年新兴的数字化图书馆,在为读者提供方便的基础上,也顺应了无纸化办公的社会发展趋势。本文从国家工程数字化图书馆知识链接平台的案例出发,对大数据时代数字化图书馆建立的社会必要性以及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各地方经济建设有了较快发展,特别是金融行业呈现出多样化发展,并且人们对金融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但是消费者对金融权益意识增强对其的投诉也比较多。随着金融行业在农村快速发展,更加凸显出了农村金融建设的不完善,缺少竞争,并且农村消费者对金融意识比较淡薄和缺乏一定的金融维权意识,于此同时金融监督部门工作力度不足,出现了工作效率低下等问题的出现。对此中问题需要进行针对性的进行解决,
期刊
摘 要:社会主义思想的不断深入,政府的有关方面的信息收集量也不断地上涨,档案管理工作是可以开展社会活动的重要依据,随着不断增多的各项档案管理,之前的档案管理模式存在着非常严重的问题,对档案信息安全性带来了一定的影响,所以,想要不断将档案管理工作进行健全,引进先进的档案管理技术,从自己的工作实际出发,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因此,档案管理工作的问题和措施的研究非常关键,文中具体对政府档案权利工作
期刊
摘 要:通过对内蒙古高职院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情况的调查,分析了高职院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措施。  关键词:高职院校 图书馆 数字资源 调查  近年来,高等职业教育已成为内蒙古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我区提出了“重点支持职业院校师资队伍、数字化校园等建设,加快数字化专业课程体系、优质教学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构建面向学校教育,服务社会,开放型、数字型的新型职
期刊
摘 要:在对幸福感的研究中,西方主要存在主观幸福感、心理幸福感和社会幸福感三个研究流派。本文在主观幸福感模型基础上,融合了心理幸福感的“个人价值实现”因素及社会幸福感的“公共领域社会认同”因素,通过文献分析及问卷调查的方式,以上海城市居民为样本,对公众幸福感内涵及结构进行了探究。研究发现:影响幸福感的五个主要因素按影响力由大到小排序分别为“亲友关系”、“生活满意度”、“生命活力”、“工作与学习成就
期刊
摘 要:在高层住宅地下室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会大量使用混凝土以提高其工程的内部结构稳定性和外观质量,但仅仅提升地下室的结构稳定性是不够的。地下室低于地平面,甚至低于很多城市排水管道,如何做好地下室(主要是地下停车场)的防水工作成为了和保证地下室结构质量同样重要的问题。在设计地下室时,应制定合理的设计要求,选择适宜的防水材料,并采用正确的地下室的建筑防水结构,地下室的防水结构施工技术主要包括了防水混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