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校大学生职业期望调查分析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yonizuk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从学业成绩、就业信息的获取、就业形势的看法、毕业后的规划、就业单位、工资报酬、个人生活规划等方面对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通过数据分析了解在校大学生的学业、就业状况,旨在为高校及社会帮助大学生就业提供依据。
  关键词: 在校大学生 职业期望 就业
  就业是人们生活的重要前提,只有在社会中实现就业,人的社会价值才能实现,生活水平才能提高。2015年两会,国家决定下调GDP增速为7%左右,这意味着社会即将面临逐渐增大的经济下行的压力。在这样的背景下,稳定就业率显得尤为重要,而就业是人们生活的重要前提,2015年高校毕业生将达到749万,比2014年增加3%,经济放缓,待就业人数增加,是否顺利就业无疑是摆在应届毕业生面前的又一难题。从就业率的角度看,2013年全国存在5%的调查失业率,据相关机构估算,2014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仅为71.4%,远低于全国适龄劳动力的就业率,综上而言毕业生就业问题十分严峻。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旨在了解大学生对未来职业的期望与规划,为学校或相关机构在帮助学生就业方面提供理论指导。
  一、调查问卷的设计
  调研对象主要针对部分高校在校大学生,以大三、大四学生为主,也有部分大一、大二学生,采用在校图书馆分发问卷的方式,及时回收问卷,内容涵盖目前的学业情况(包括专业,成绩,课程通过率)、毕业后的规划(包括工作、考研、留学)、对未来就业期望与要求(包括职业类型、工作地点、工资待遇)等方面。
  二、数据分析
  本次调研共发放1500份样卷,回收有效问卷1391份,其中男生590人,女生801人;大四学生440人,大三610人,大二150人,大一191人。数据分析结果如下:
  1.学业情况
  学生对所学专业的满意度:
  学生对学习的自我评价:
  学生大学期间的学业状况排名:
  学生大学内的本专业课程(不含公共课程,选修课等)学习情况如下:
  数据显示学生对所学专业非常满意的占13%,基本满意的占60%,勉强接受的占22%,不满意想调换专业的占5%,说明样本中的学生对自身学业及专业的满意程度还是比较高的。学生对本专业课程学习情况自认为好的占25%,较好的占41%,一般的占23%,较差的占11%,学生在班级学业排名状况是前10%的占31%,排名11%~30%的占32%,排名31%~60%的占32%,排名后40%的占5%,可见本次调查的学生在学业方面的质量较高。取样的主要渠道是在图书馆,从另一个角度可知在图书馆学习的学生学习水平较高。
  “现在所处的情况(就业状况,学业情况等)自己是否满意”结果:
  72%的受访学生对自己的学业情况或就业情况表示还行,27%的表示不满意。专业排名前10%的学生对自己的满意度是最高的,为86%(平均值79%),且满意度随专业排名而递减。满意度建立在一个学生对自己的评价上,满意度越高,自信心越强,社会适应能力越强。
  2.获取就业信息的渠道及对就业形势的看法
  (1)学生获取就业信息的渠道
  学生通过传统新闻媒体获取就业信息的占8%,通过网络获取信息的占56%,通过与周围人的交流获取就业信息的30%,通过自己个人渠道获取就业信息的6%。可见网络已经是现代大学生获取就业信息的主要渠道。同时通过网络获取就业信息的学生有81%认为压力大,网络作为现在信息的主要媒介,在信息交流与获取的过程中有较大的自主性和快捷性,这是它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的原因。不过相比传统媒体(具有权威性的),网络存在一定的不真实性,过多地释放一些隐性压力给学生。所以希望在校大学生在关注就业的时候,尽量多地选择权威一点的媒体,并且经常和有经验的同学或长辈老师交流,这样不仅能更准确地把握就业信息,而且能给自己树立信心。
  73%的学生认为目前的就业形势很严峻,女生认为有明显就业压力的占87%,男生占68%,说明面对就业男生比女生更有自信,对于女生来说就需要做更多的准备,加深对社会的了解。
  对比发现,在专业排名靠后的(后40%)的学生中觉得压力大的有57%,排名31%~60%的学生这一比例为67%,排名11%~30%的为77%,前10%的有79%,如下表:
  这表明专业成绩越好的学生就业压力越大,或许是因为感觉到就业竞争激烈,所以学生愈发努力学习,以便让自己在以后的就业里拥有更多的优势。
  3.毕业后的规划
  毕业后的去向与打算:
  考研是大多数毕业生的选择,有高达62%的受访者选择毕业之后考研,选择毕业后工作的占31%;留学的占4%,2014年出国留学人数约为43万人,占毕业生总数的5%,与调查结果相符;选择自主创业的2%,其他的占1%。
  考研理想中的目标院校类型:
  考研专业:
  考研学生中希望考“985”高校的占47%;考“211”学校的占38%,只有11%的会主动选择本校,可见毕业生深造的愿望是很强烈的。
  选择研究生专业与本科相同专业的占51%,与本科有一定联系的占42%,完全跨专业的占7%。有93%的学生选择与专业相同或相关的专业说明学生考研的目的最主要的还是加深对本专业的了解,获得更多的专业知识。
  4.对工作的期望
  所希望的工作单位类型:
  有12%的学生选择公务员,25%的选择事业单位,23%的选择国企,12%的选择私企,22%的选择外企,另有6%选择其他。事业单位、国企、外企是现在学生最希望工作的地方,待遇高、工作稳定是大多数毕业生追求的优先条件。
  对未来工作类型的期望是:
  共计69%的学生认为未来工作的类型需要与自己所学的专业一致或相关,有4%的觉得需要找与专业不同的工作,27%的觉得无所谓。男生中,76%的觉得就业要与专业相关,这一比例在女生中为64%,差别较明显,可见女生的就业选择是比男生更宽泛。   希望的第一份工作的工资(月薪)是:
  54%的受访学生期望的月薪是2800-4000元,而据网络调查,本科生平均月薪3805元,可见受访学生的期望值在合理的区间。
  调研发现专业学习水平越高的学生对月薪的期望越高,排名前10%的学生中希望月薪4000元以上的占30%,排名30%以后的学生中希望月薪4000元以上的仅占15%。结果见下表:
  5.吃苦耐劳的精神调查
  对加班的态度如下表:
  现在加班已经是社会的常态,尤其在竞争较大的行政、IT、餐饮等行业,周劳动时间已经大于50个小时。调查中有30%的学生愿意加班,61%的表示可以考虑,这两者合计占据91%,代表了绝大多数的受访学生。若比较男女的差异,会发现女生愿意加班的比例比男生大9个百分比,可见女生在工作上,更情愿加班,吃苦耐劳的精神胜于男生。
  问及是否愿意到艰苦的地区时,结果如下表:
  37%的人表示不愿意,10%的人愿意,53%的表示可以考虑。和加班一样,这个选项也侧重考查学生是否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在面对不好的境遇时,是否愿意面对。可以说近三分之二的受访者表示愿意或可以考虑,说明他们有这样的心理准备,值得赞赏。
  6.未来个人生活的规划
  准备先成家还是先立业结果如下表:
  只有1%的受访者选择先成家,53%的选择先立业,其余的认为应该视情况而定。成家和立业都是人生中的重要一环,52个百分比的差距足以说明现在学生对事业的重视。
  买房是步入社会不可避免需要面临的事情,住房问题一直是当今中国社会普遍关注的,在这里设这个选项是为了解大学生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从中揣摩他们的心态。
  对于结婚是否要买房的看法:
  男生受访者觉得结婚必须买房的占29%,女生的这一比例为37%,对比关于成家立业的观点,发现女生确实是比男生更注重家庭,男生相应地更注重事业。
  对购房费用的看法:
  对购房费用的承担,认为应该男方独立承担的占10%,男方与其父母共同承担的占7%,认为应完全由男方父母承担的占1%,男女双方共同承担的占53%,男女双方及其双方父母共同承担的占28%,完全由双方父母承担的占1%。希望由男女双方及双方父母共同承担的占81%。女生几乎全都选择男女双方或双方家庭共同承担,可由男女双方及家庭一起承担购房费用是一种社会共识,认为应完全由男方父母承担的仅占1%,反映现在的大学生独立意识增强,
  三、结语
  大学生就业不仅是学校及学生个人的事,更应得到整个社会的关注与支持,大四毕业生对就业形势持乐观态度的只有35%,远低于大学生平均值的55%,相对而言越是低年级的学生,对就业形势的态度就越乐观,这虽然有年龄或处世经历等因素的影响,但反映了低年级学生对就业问题的疏忽,缺乏对社会的了解。调查显示86%的受访者没有参加过就业技能培训,如果对刚入学的学生进行就业方面系统性的介绍和引导,那么在学生大四毕业即将步入社会的时候,就能有一个成熟稳定的心态,有清晰的就业方向,社会各界应对大学生就业持积极态度,努力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
  参考文献:
  [1][美]富勒,著.蒋逸民,等译.调查问卷的设计与评估.重庆大学出版社.
  [2]佟立纯,李四化.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应用.北京体育大学出版.
  [3]徐云杰.社会调查设计与数据分析.重庆大学出版社.
  本文属江苏大学大学生创新课题,课题编号:13C382。
其他文献
摘 要: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重男轻女”的思想,女性自身的弱点更使得近年来职场中“性别歧视”的事件频频发生,甚至很多企业公然表明“只招男性”。以H大学为例,对性别在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就业方向、薪资水平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发现性别在初次就业率上差异不显著,在就业方向和薪资水平上差异显著。国家、学校、用人单位要努力营造“男女平等”的文化氛围,但是最关键的是女大学毕业生应该转变心态,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摘 要: 加拿大作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幸福结局》破灭了好莱坞式的童话梦幻结局,揭开了掩盖在华丽外表下面赤裸裸的无序与多元化的现实生活,让感性重新回归理性。在故事情节的编排上,史蒂芬·多宾斯的《堪萨斯》与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幸福结局》有很多相似点,本文就这两篇短篇小说情节展开讨论,结合20世纪以来物理学发展,如量子理论,信息革命,计算机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由点及面,深入挖掘文学作品隐含的蝴蝶效
摘 要: “文本再构”理论随着新课程目标的推出顺势而出,本文对小学英语复习课的现状及问题对策,以及复习课的相关方式方法与模式进行阐述,并用具体实例说明复习课的教学模式研究。  关键词: 英语复习 文本再构 合理拓展  近年来,在新课标精神的引导下,“文本再构”这一新型的教学方式顺势产生。上海著名外语教育专家朱浦老师认为:“教材不是圣经,它只是主要的教学资源之一;世上没有一套教材是专为你所教的学生而
摘 要: 《诗经》中有很多以恋爱和婚姻为题材的作品,是《诗经》艺术价值最高的部分之一,它用现实主义的写实手法,叙写生活的本来面目,为我们留下了不朽的爱情诗篇,丰富了人类的情感世界,标志着中国古代诗歌在三千年以前已经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君子淑女之恋、凰对凤的追求、义无返顾的爱情表现模式,是古代青年男女对爱情大胆自由、坦率灸热的追求,是情窦绽放的男男女女对生命本能的真实表露,体现了远古的人性美;纯真爱情
摘 要: 川端康成的小说虽然不具有很强的现实感和时代性,却充盈着比现实更深刻的文化和比时代更久远的自然和生命。川端康成的小说极具古典东方的美学色彩,流露出对东方文化精神的认同和延续,不仅表现为他的作品以日本风土文化为背景,而且体现在他对佛教、易学、老庄精神的继承和彰显之中。川端康成将佛教的“因缘和合”、易学的“阴变阳和”、道家的“天人合一”融汇到作品中,使其焕发出独特的古典东方之美。  关键词:
摘 要: 在来华留学大发展的总体形势下,地方财经类高校由于受制于自身发展阶段、专业特点与管理体制,其来华留学生教育发展缓慢,面临诸多挑战。为改变当前来华留学生教育格局下的边缘化地位,地方财经类高校应转变发展观念,明确自身定位,创新培养模式,完善管理机制,加大投入力度,寻找来华留学生教育的突破点,探寻符合自身特点的发展道路。  关键词: 留学生教育 地方财经类高校 存在问题 对策建议  一、
[摘要]以系统功能语法为理论基础,试图结合传统诗歌鉴赏与现代语言学理论,多角度分析理查德·拉夫雷斯的《出征,赠鲁卡斯特》,证明形式即是意义的体现这一系统功能语言学观点,同时也为研究形式与意义的关系在诗歌中体现提供一条有借鉴意义的途径。  [关键词]系统功能语法 理查德·拉夫雷斯 《出征,赠鲁卡斯特》    1、引言    对于诗歌的研究,传统上从考查作品的写作背景、文化背景、作者生平及其相关作品入
[摘要]Unheimlich是弗洛伊德用来形容“神秘和令人恐怖”的德语词,从精神分析批评学说的心理学领域来看,首先,类型电影是电影精神分析批评学说的最佳范本,只有在研究类型电影时,精神分析学说才能充分而完整地发挥其作用;第二,恐怖电影作为类型电影中直接表达人类恐惧情感的类型,与精神分析学一种微妙的互文性。  [关键词]精神分析批评 类型电影 恐怖电影    一、电影精神分析批评溯源    1895
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越来越需要频繁使用PPT,于是PPT抛头露面的场合越来越多。  今天就先跟我们学一些PPT最基本的操作!  1、设置幻灯片背景  通常来说,PPT的背景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纯色填充,二是颜色的渐变填充,三是使用图片或纹理填充。  1、设置纯色和渐变背景  纯色的背景非常简洁、设置也非常简单,将幻灯片填充为需要的颜色即可。在实际工作中,渐变填充背景也是比较常用的一种背景。例如下面
摘 要: 母语或目的语作为外语课堂教学的媒介语,一直受到许多语言学家和学者的高度重视。本文从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出发,结合课堂观察和问卷的调查方式,探析了某高校的EFL教师对教学媒介语的态度和使用情况,并就研究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了两个教学建议。  关键词: 媒介语 母语 目的语 输入  外语课堂中的教学媒介语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已成为诸多学者的研究兴趣所在,对于母语和目的语孰重孰轻的争论从未停歇。二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