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C+CBL”的翻转课堂在超声教学中的探索

来源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cj_l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超声医学作为医学影像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专业基础及临床操作能力要求较高。然而目前医学院校超声教学存在教学方法陈旧、教学与临床脱节等问题,基于网络平台的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POC)与案例式教学(CBL)相结合的“SPOC+CBL”的翻转课堂教学新方法更能提升超声教学的效率与质量。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睡眠质量对康复治疗学专业学生主动性的影响。方法:选取医学院康复治疗学本科教学班学生158人,以问卷的形式调查其每天睡眠时间、质量、学习主动性,分析睡眠时间与学习主动性的关系。结果:睡眠质量指数(PSQI)和学习主动性具有明显相关性(P<0.01);不同年级间学生学习主动性方差分析,具有显著差异性(P<0.01)。结论:睡眠质量与学生学习主动性呈正相关性,睡眠质量越高,学习主动性越好。
目的:调查后疫情时代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的学习投入现状,以便日后为基层带去更好的医疗服务。方法:采用学习投入量表、核心自我评价量表对河南省两所医学院校的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进行在线调查。结果:后疫情时代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的学习投入处于中等水平,且不存在性别差异,但年级差异显著,学习投入水平和核心自我评价水平显著正相关。结论:疫情对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的学习投入水平有一定的影响,可以通过提升核心自我评价水平等提升学习投入水平。
评价微课结合角色扮演在问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征集2016级临床医学八年制和2017级临床医学五年制学生共16名,自主完成问诊微课理论学习;随机分为5组(3人一组)进行角色扮演,1名作为学生评分员。采用亚利桑那评分法对15名学生的问诊进行评价,评分为(58.6±3.4)分(满分70分)。微课结合角色扮演的问诊教学效果良好。
目的:探讨线上线下结合的虚拟仿真教学平台在产科见习中应用价值。方法:对照组30名,采用传统线下教学,并辅以线上虚拟仿真教学平台教学。实验组30名,仅以线上虚拟仿真教学平台教学,比较两组的教学效果。结果:两组临床思维成绩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技能操作成绩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妇产科专科线下教学具有不可替代性;基于虚拟仿真教学平台的线上教学可作为重要的教学补充手段。
目的:了解护理实习生(下称“护生”)临床实习压力现状,分析压力形成原因,探讨减轻压力的对策。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对某大学应届护生及其附属医院的422名护生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护生平均压力总分(59.41±12.00)分,各条目均分(2.20±0.45)分,不同学历护生压力源总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护生在实习期间压力处于中等水平,学校和医院应采取有效对策帮助其缓解压力,使其更好地完成临床实习。
为观察肛肠病术后肛门瘙痒应用祛毒汤坐浴治疗的临床效果,将108例肛肠病术后肛门瘙痒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观察组术后接受祛毒汤坐浴治疗,对照组术后接受高锰酸钾溶液坐浴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症状评分、肛门瘙痒及疗效。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4.44%VS 79.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创面分泌物、愈合时间、出血、疼痛评分方面,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祛毒汤坐浴可明显改善肛肠病术后肛门瘙痒症状,提高临床
为探讨采用中西医结合四联疗法治疗肛门神经官能症的疗效,选取本院收治的24例肛门神经官能症患者为观察对象,均采用心理疏导、骶管注射、穴位埋线和中西医药物口服四联疗法综
目的 分析基于遗忘曲线变化规律的健康教育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吸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江苏省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C
网络辅助教学已成为课堂教学的有力补充,过程性评价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调查医学生对网络辅助教学中过程性评价的认知,有利于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和优化网络辅助教学设计,进而为推进落实医学教育评价改革提供参考。
目的:探讨微课教学在骨科护生临床带教中的效果。方法:两组护生分别采用传统带教方法﹑基于微课互动式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的方法,带教结束后,对两种教学方法进行效果评价。结果:护生对微课教学具有良好的评价,两组护生的成绩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微课是一种以课堂教学微视频作为核心,在传统教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将微课运用于骨科护理临床带教中,有利于学生对护理知识的掌握及骨科临床护理教学质量的提高。